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4/1/12 18:50 编辑
第二次拜师记(二)
对李时昌老师,其名字我不陌生,泸州人也一点不陌生,他应该是泸州一宝,为什么呢?因为他从医几十年,泸州找他看病,受他恩惠的人太多了。他的诊所在泸州市南城纪念标,我虽然没去过,但却知道他的诊所每天人满为患,是泸州最拥挤的中医诊所。于学中医的我来说,对李老师自然闻名久矣,今天见了李老师的医院,它应该称得上是泸州唯一的,也是在中医衰落的当前,现今国内少有的传统中医医院了!我对李老师的尊敬又增添了几分。 回到家里,翻开李老师的《非常中医》,扉页上有李老师的简介,内容是: 李时昌,1943年生,四川泸州人,执业中医师,现任泸州李时昌中医院院长。幼承家学,从医40余年,20余年每日门诊逾百人,年处方量超过20万例,是典型的家传师承派著名中医。1999年曾两次婉辞外籍医学院校的出国讲学邀聘,诚守本土,植根基层,不离临床。治学倡导“人体正气中心”说,临床善用“收敛固涩法”“理气理血法”治疗各科疑难怪病。诊余撰写中医论文、杂文百余篇,十余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次由国家有关部门推荐到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1998年应中国古医籍出版社邀请任《中华名医专家创新大典》编委。医术称誉一方,医名数十年不衰。 序言中有一段李老师的“夫子自道”吸引了我,其文如下: 昌,庶医也,位卑而学浅,若欲著书诲人力所不逮也。然植根临床四十余年,从未有过懈怠。见过千万病人疾苦,叹息无数医疗深渊;陪患者同流过泪,与病家共开过颜;知中医传承之苦,怀振兴中医宏愿;欲指中医尘秽,回报养我沃土,;故不自贬身份,用实效为中医扬名。 李老师的宏愿引起我的共鸣,一下子拉进了我们的距离。翻开目录,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人文医学、哲理医学、生命医学。这个题目令人耳目一新,显然李老师欲从文化、自然与生命的本质的角度来阐示中医,没有深厚的人文、哲理及医道的修养,孰能及此!让我未看之先,即对书之内容充满期待。 我逐步展阅李老师的书,第一章,中医创伤知多少,描述了中医发展曲折而波澜起伏的历史,尤其中医百年来的生死浮沉,当代中医教育体制与医疗体制对中医的打击与制约等,令人对中医的命运生忧、由然而起悲壮之志,这种忧患意识或许正是李老师著书的初衷吧!第二章,中医的脊梁,描述了历代中医的仁心仁术,大医精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救人济世,继承和发展中医医德医风,医技医艺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李老师是用这一章告诉中医业者和学人,做中医要做这样的人。第三章,中医究竟是什么?李老师用自已数十年的学医的感悟和横贯中西的思维,以丰富的史料,具体的事例,严谨的逻辑,揭示了中医历史贡献、核心价植及科技性与先进性等……。 李老师的书包罗万象,思想深邃,我被深深吸引,又因内容丰富,我消化很慢,一周下来,也只看了前几章。看书过程中,心中油然兴起了拜见李老师的愿望。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李老师儿子李健是朋友,由他引我与李健相见,结果是一见如故。我与李健说出我想拜见李老师的愿望,并说投缘的话,希望可以拜师。李健很支持,但他告诉我:父亲年纪大了,已说过不再收徒,不知是否会破例。我把我著的《经方修习日记》一书给李健,让他转给李老师,想先让李老师对我有一个了解。几天后,李健回话,说;老汉看了你的书,很欣赏你学习中医的精神,叫我传话,要你先认真看他的书,过段时间再谈见面的事。又补充说:收徒的事,我看有门。我心里很高兴了一阵,虽然没和李老师见面,但文如其人,从李老师的书中我已看到了他的堪为师表的大医风范,拜师之意遂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