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杏园春晓

我是这样学医治病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7 21: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可见麻黄汤的关键是浮脉,必需的,紧倒不是必需的。
发表于 2013/5/9 18: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个蒲辅周治梅核气的医案:

张某,男,42岁,1964年5月27日初诊。
1963年4月起,自觉咽喉不舒畅,渐有梗阻之象,继则食道天突穴处似有堵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西藏数医院皆疑为肿瘤,心情更加忧郁,据述某些中医认为工作繁忙,劳累致虚,服中药共200多剂,病情亦未改善,自觉梗阻之物增大如鸡子,妨碍吞咽,甚则微痛,不能吃硬的食物,经常大便秘结难解,便秘时伴有腹胀且痛,咽喉更觉不舒,不思饮食,胸部不适,平时常有头晕头痛,形体渐瘦,特来北京诊疗,在某医院检查,已除外食道癌,食道亦未发现其他异常,唯十二指肠有痉挛现象,自觉症状依然如上,近四天未大便,脘腹胀满,伴有嗳气厌食,得矢气较舒,小便黄,工作劳累之后常有心跳心慌,睡眠不实,多梦,1961年曾在新疆手术切除肠系膜囊肿。脉沉弦迟,舌质正红、苔薄白带秽,综合脉证,病属气滞热郁,三焦不利,治宜开胸降逆。

处方:全瓜蒌(打)五钱 薤白三钱 法半夏三钱 黄连八分 炒枳实一钱 郁李仁(打)二钱 川厚朴一钱五分 降香一钱 路路通二钱 姜黄一钱 三剂。

1964年6月1日再诊:服药后喉部堵塞感减轻,肠鸣矢气多,腹胀转松,食欲好转,大便每日一次,量少成形,睡眠略安,脉沉弦有力,舌质正常,秽腻苔减。续调三焦、宣通郁热,以原方加通草一钱,续服五剂。

1964年6月6日三诊:服药后腹胀已除,矢气亦少,小便已不黄,饮食接近正常,唯大便干燥难解,有时只能便出杏核大的黑色粪块,咽部已觉舒畅。脉沉弦细,舌正苔退,原方去黄连加柏子仁二钱,火麻仁(打)三钱,连进五剂。

1964年6月8日四诊:服上药两剂后,大便转正常,精神转佳,若吃硬物咽喉尚有轻微阻滞,因工作关系,明天即将离京,患者自觉病除八九,脉缓有力,舌质正常无苔,郁热已解,肠胃渐和,宜继续调和肝胃,并清余热,嘱将五剂汤药服完后,继续再服丸剂一月,以资稳固,每日上午煎服越鞠丸二钱,以解郁热;每晚用蜂蜜一两,冲开水和匀服,以资阴液。并嘱改善性情急躁,庶不再生此病。
发表于 2013/5/9 18: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该患者心情素急,容易生气,致病之初,咽喉有梗阻之物,疑惑为肿瘤,而情绪更加抑郁,“思则气结”,病情渐增无减。盖气本无形,忧则气滞,聚则似有形而实无形,气机阻滞,则三焦不利,故咽阻,胸闷,脘胀,大便失调。久则必化热,热郁则耗津伤液。
蒲老综合此证,抓住气滞热郁,三焦不利的重点,用全瓜蒌开胸散结,薤白通阳行气,法半夏、黄连辛开苦泄,枳实、厚朴除痞散满,郁李仁泄肝而兼通利阳明,以及降香解血中滞气,路路通、姜黄皆疏畅气机之品。改变前医皆作虚治,避免滋腻之品,壅滞气机,助长郁热,而无实实之弊。
服第一次药后,喉部堵塞感即觉减轻,矢气增多,腹胀转松,已见三焦气机初转之效。
再诊加通草以利肺气,咽喉部更觉舒畅,唯大便干燥难解,三诊去黄连之苦燥加柏子仁、火麻仁润下,大便亦转正常,患者自觉病除八九,乃予越鞠丸解郁热,调和肝脾,蜂蜜滋阴润燥。以善其后。在治疗过程中,反复给患者分析病因病机,对疾病起了很大作用。
蒲老常说:“七情内伤之病,说理劝导,使其思想开朗,心情舒畅,杜绝致病诱因,再以药石调理,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2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梅核气的诊断指针
1、典型梅核气
A、有异物感,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
B、吞食无碍。
C、异物感位置不固定。
D、异物感部位无器质性病变。
E异物感的状态可随时改变,空咽时明显,进食时消失;越注意到有咽喉异物感时,症状越重或越明显;心情愉快或工作较忙时症状缓解或消失。
2、非典型梅核气
A、有异物感,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
B、典型梅核气其余指针或有或无。
C、查有其它器质性病变。
五、治疗方案
典型梅核气按前面症型分类与治方进行治疗。非典型梅核气综合治之。以梅核气为主则主治梅核气,兼治它病;以它病为主则主则它病,兼治梅核气。
六、典型梅核气的症型分类与治方
梅核气的病因复杂,古今分为多种症型,抓住梅核气的病机,化繁为简,将梅核气以两种症型统之,即气郁痰阻型、气逆痰阻型。临症时以这两种症型主方根据寒、热、虚、实、瘀进行加减即可。
1、气郁痰阻型
这种类型的病人以气郁为主,阴性体质居多,情志所伤,肝气抑郁,不能分解,上逆于咽喉,阻碍气机,结气为病,气滞则湿聚,凝结为痰,此为经隧之间之清痰,与气互结,不在气管和食道,故吞不下吐不出,随气而动,不居一处。或如梅核,或如炙脔,或如破絮,无有定形;给人以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烧灼感、蚁行感等不同感觉。肝气抑郁,横逆胁肋,可现胸胁胀满;肝藏血,肝气郁滞,则血行不利,妇女常见月事不调。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恐癌症、癔病及焦虑、压抑等精神心理因素对之有加强作用,故心理疏导可作为此病症的辅助治疗。局部气血因郁而虚,故外感风寒湿热可成为发病诱因或加重因素。治疗气郁痰阻型梅核气,宜用半夏厚朴汤加减:
姜半夏15g 、厚朴10g、 茯苓12g、 生姜15g、 苏叶6g、柴胡12 g、郁金12 g、香附10 g,当归10 g、北沙参10 g、白芍10 g、桔梗10 g、连翘10 g、甘草6 g。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半夏厚朴汤立方精准,实践证明,确为治疗梅核气之良方。本方以半夏降逆化痰,此症型虽以气郁为主,但因郁而逆,不逆不以致梅核气;柴胡、郁金、香附解郁气;厚朴解结气;苏叶芳香化气,可发散郁结之气,亦可去寒湿外邪;郁久生热,加连翘清热散结以治;茯苓渗湿化痰;白芍、桔梗滑痰解痉;梅核气患者咽周组织多呈相对紧张状态,故用白芍以缓之,但仅此亦不足,组织紧张尚与津血濡养不足有关,故用当归补血,北沙参补气生津,当归合白芍养肝柔肝,以护病脏;再以生姜通神明,扶正去邪;甘草和诸药以成。
2、气逆痰阻型
《张氏医通》:凡嗝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此类病人以气逆为主,兼有气郁。气逆的主体主要是肝胆气逆与胃气逆。这类病人或为阳性体质,性急易怒,急怒之间,肝气逆冲喉咽,夹浊气以上,损及咽周组织,组织受损而浊气羁留化痰,郁而不解,在喉咽之间,似有异物,吞吐不得,病人常觉气逆,欲吞之而快。或因脾虚,七情不和,肝失条达,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失健运,则升降失调,脾不运化则痰湿内生,胃气不降则逆而上行,痰气交结郁结于胸隔之上、咽喉之间,致吞咽不顺,似有物堵。可因精神情绪不佳或受寒热而加重。此类病人常伴有胸腹胀闷,纳呆、便溏等症状。五行之气不顺皆有逆,肺气逆作喘,心气逆作悸,肾气逆作奔豚,而喘、悸、奔豚不是梅核气的症状标志。故梅核气为肝胆、脾胃之气逆所致是也,
治疗气逆痰阻型梅核气以旋覆代赭石汤加减:
旋覆花15g党参15 g
代赭石10 g半夏12 g、生姜20 g、炙甘草6 g大枣12 g、桔梗10 g、杏仁10 g、枳实10 g、茯苓15 g、陈皮10 g。
旋覆代赭石汤源于《伤寒论》,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是降胃止逆的主方。与本症主要病机相符,故以此加减以治。方中人参、大枣、甘草均能益气健脾扶中,可制肝气犯脾,恢复脾之健运;旋覆花、代赭石皆能降胃气止逆气,且旋覆花兼能化痰降浊。半夏、生姜合用能开胃醒脾,化痰降逆;加茯苓渗湿利水以竭痰源;加桔梗、杏仁、枳实宣肺化痰、宽中下气,陈皮理气化痰,甘草和诸药以成。
3、梅核气治疗经验方
典型梅核气的病机是气郁、气逆和气虚,虽然已把它化简为繁分为气郁痰阻和气逆痰阻型,但二者差异不是很大,临床准确区分有一定困难,能否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组合成一个专治梅核气的专方呢?
其实,仲圣治梅核气仅例举了半夏厚朴汤,它本就是过去治梅核气的专方,估计当时的疗效是很好的。现在以此原方治梅核气也有相当的疗效,但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现代人饮食污染、营养过剩及心理压力等比古人严重得多,痰湿瘀阻的现象更为严重,以半夏厚朴汤简单的几味药已不足以治疗已变得比较复杂和严重的疾病了。故需增加药味,加强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健脾除湿等方面的力量。
气郁痰阻和气逆痰阻两种类型的梅核气,在气机不畅、痰气瘀阻、因邪致虚等方面是一致的,过去可以,现在也可以组合专方以治梅核气。我们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最后基本固定组成经验方如下:
法夏10、厚朴10、紫苏子6、白芥子10、白术30、桔梗6、白芍15、当归6、川芎10、枳壳10、玄参10、牡蛎10、丝瓜络6、渐贝母10、括萎根10、生甘草10、陈皮10克、茯苓15克、天笠黄10克、连翘10克。制丸,每包7克,一日三包。
方解:本方以半夏化痰降逆、厚朴、苏子降气,使气能顺而痰易消;再以桔梗宣肺祛痰、枳壳宽中理气,白芥子化深伏之痰积、白芍敛阴解痉以滑痰、白术健脾除湿以遏痰源。五者结合,能去或深或浅、或久或暂之痰湿。痰久必生瘀血,除痰本需行血,故用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行血、丝瓜络舒通瘀积之络脉,使气血通而痰易去;以玄参、括萎根清热泻火并生津止渴,使肌肉养而浊难生。以牡蛎、渐贝软坚散结,以化痰结。
本方加骨碎补20克、伸筋草10克,治疗茎突综合征效果较为肯定。因骨碎补补肾壮骨,化瘀生新,伸筋草能舒筋活血,补气通络。加入原方能改善茎突周围筋肉组织气血循环,使筋肉组织松驰而有弹性,在消除梅核气症状的同时,茎突过长对筋肉的刺激和影响亦变得轻微或消失。久之,是否可使增生的茎突恢复原状,尚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此时茎突的长短变得不再重要。
发表于 2013/5/10 17: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pinist 于 2013/5/10 18:04 编辑

最近一直在 看各位前辈高手的文章,很是敬佩。
想让楼主看看我老公的症状。应该吃什么药,最近在看一些入门中药书,中医太博大精深了,要自己开药确实要很高的水平才行。

前天下午包了一下午粽子,昨天早上就开始发烧37度5。昨天一天都是这个温度,下午和晚上各喝了两包小柴胡冲剂。晚上九点睡的,早上七点左右起床,还是三十七度五,上午出门了一个小时,稍微吹了点风,回来我烧了小建中汤加了理中汤,喝了一碗,中午喝了两包小柴胡睡了一会,起来后做了一会饼干,后量体温,38度。这两天额头一直有汗。睡觉的时候也会出汗。

我老公男,33岁,1米7,大约130斤,不属于太胖也不属于太瘦,不太爱运动,在家里做软件编程,喜欢坐在电脑前。早上起来很容易尿频,出去走了热了以后就好点,大便不是很成型,有时候早上很急,1到2次。容易累,有一点热的话很容易出汗。吃了油的,或者稍微不大好的,或者着凉很容易拉肚子,似乎是应激性肠炎。胃口好,但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也会拉肚子。性生活的时候持续时间很短,大概一个星期一次吧,有时候忙的时候或者压力大时很长时间没有。脸色还算正常,脾气也还好,心平气和的。平时的时候一直有肠鸣,叽叽咕咕的。

他已经好久没有发烧了,大概3年前有一次晚上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也发过烧。

请问他这样发烧可以喝小柴胡吗,除了有点头疼,没有别的明显的症状,
舌苔照片:舌苔厚,旁边有齿痕(前一阵的时候我看过他的舌苔,还比较正常,但是最近这几天有出门坐地铁吹风,还到一个很阴冷的朋友家呆了一中午,之后就不太好了)
舌苔.jpg
发表于 2013/5/11 0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先生没来,我来汇报下病情,昨天晚上喝了两包小柴胡。今天早上量体温三十七度二,烧好像退了,头疼也好多了,看了下舌苔没那么厚腻了,好一些了。想问下杏园先生,我老公这种体虚的情况:肠鸣,经常拉肚子,容易尿频,容易累,是喝小建中汤,理中汤呢,还是吃补中益气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呢。他喜欢呆在屋里,我打算以后叫他每天去跑步,我们一般还每天做练功十八法。
发表于 2013/5/11 19: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lpinist 的帖子

补中益气丸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22: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3/5/11 22:21 编辑

湿蕴之症,小柴胡不能胜任,可用三仁汤合栀子豉汤或用柴平汤试试。
发表于 2013/5/12 10: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老师,回去试试先
发表于 2013/5/12 1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贴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9: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