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梅核气与慢性咽炎 百度名片: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炎症。症状表现: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根据患者的连续咽部不适感3个月以上的病史,结合患者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呈暗红色,表面有少量粘稠分泌物或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滤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状,咽侧索淋巴组织增厚呈条索状,或咽黏膜干燥、菲薄,覆盖脓性干痂,可诊断慢性咽炎…… 区别: A、病因:梅核气病因是七情不调所致的气郁、气逆为主;慢性咽炎的发病不一定是七情不调,环境、气候、气血不调、体虚、常用咽嗓的职业等都可以成为病因。
B、症状:梅核气的症状是异物感,不碍吞咽,无器质性病变。慢性咽炎的症状有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微痛感等。病重时吞咽不利。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C、病位:梅核气病位不固定,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慢性咽炎病位在病灶处。 D、病灶:梅核气无可查之病灶。慢性咽炎多可查见病灶,表现有咽部慢性充血、咽后壁滤泡隆起、咽部分泌物或咽黏膜干燥等器质性病变与病理产物。 评述:慢性咽炎为器质性病变,梅核气为非器质性病变。二者易于判别。但临床一部分慢性咽炎病人具有异物感或梅核气的相关症状,应视为慢性咽炎与梅核气共存,因梅核气日久不愈,有可能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日久不愈也容易激发梅核气。可视其主次轻重,辨证治之。 4、梅核气与茎突综合症 百度名片: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导致与邻近血管、神经相抵触,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唾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临床表现:咽部疼痛,常为单侧,多不剧烈,可放射到耳部或颈部,有时在吞咽、讲话、转头或夜间时加重。咽异物感或梗阻感,较为常见,多为一侧,如刺感、紧缩感、牵拉感等。吞咽时更为明显。颈动脉压迫症状,茎突方位过度向内偏斜时,多压迫颈内动脉,疼痛或不适感向上放射至头顶部或眼部;而向外偏斜者,则易压迫颈外动脉,疼痛或不适感多始于颈部相当于扁桃体窝处,放射至同侧面部。其他,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等神经衰弱的表现,也可引起咳嗽。 区别: A、病因:梅核气病因是七情不调所致的气郁、气逆为主;
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表面看来二者病因全不相同。但如果追溯茎突过长原因,则不一定全无相干。百度显示,茎突过长原因是发育异常或茎突尖端舌骨韧带发生钙化,进一步而言,舌骨韧带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资料未言。据临床观察,局部失养,气滞痰瘀是舌骨韧带钙化,进而茎突增长的可能原因。 B、症状:梅核气的症状是异物感,不碍吞咽,无器质性病变。茎突综合征的症状有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唾液增多等症状。吞咽有时更为明显,为器质性病变。 C、病位:梅核气病位不固定,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茎突综合征病位固定,且多为一侧。 D、病灶:梅核气无可查之病灶。茎突综合征多可查见具体病灶,即增长的茎突。 评述:梅核气为非器质性病变,茎突综合征为器质性病变,二者易于判别。茎突过长者不一定有咽异物感,有咽异物感者也并不一定茎突过长,所以不能将茎突综合征视为咽异感症或梅核气。临床将部分茎突综合征病人症状与梅核气相近者,当作梅核气进行对症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打破了茎突过长必须手术的规矩。这有三种可能:一是症状与茎突过长引起的刺激有关,通过中医治疗缩短了茎突,所以症状消失。二是症状与茎突过长引起的刺激有关,但也与周围组织的神经过敏有关,过敏的原因是气血运行不良,从西医来说是有炎症或局部营养不良,通过中医治疗改善了这种状况,不再对茎突刺激过敏,所以症状消失。三是症状与茎突过长无关,只因即有茎突过长,又有其它原因引起的咽异物感,被认为是茎突综合征。症状消失,茎突依然过长。真实情况待证。 5、梅核气的界定 认真比较核梅气与中西医其它相似疾病,有利于我们对梅核气的清晰了解,也有利于我们对梅核气的正确界定,在此基础上方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让我们认识到中医的梅核气与西医的咽异感症同症而异名。治病求因,综合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引起梅核气与咽异感症的病因包括: (1)器质性因素 A、咽部疾病:咽部各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如喉痹,肿痛、噎隔、乳蛾、症瘕、外伤等。西医病名:咽炎、扁桃体炎、鼻咽炎、悬雍垂过长、舌扁桃体炎或增生、咽囊炎等。 B、邻近器官的疾病有:鼻部、耳部、颈部、口腔、喉部、食管的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咽异常感觉,如鼻渊、瘿瘰、项强等;西医病名:鼻窦炎、茎突过长、颈部肿块、瘘管及淋巴结炎、颈综合征、颈动脉炎、返流性食管炎、风湿性环杓关节炎、甲状腺肿以及上述邻近器官的早期恶性肿瘤等。 C、远离咽部的疾病:胸腔疾病、膈部疾病、胃与十二指肠疾病等,如胸痹、心痞,胁胀,肺胀,咳嗽病等,西医病名:左心扩大、高血压心脏病、肺部肿块、主动脉瘤、膈疝、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减少或缺乏、胃癌、幽门痉挛、胆石症等。 D、全身性因素:肝阳上亢、升降不调、阳虚水泛、气血亏虚,如:消渴、尪痹、郁病、痛见等;西医病名:更年期综合征、风湿、痛风、重症肌无力、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消化不良、维生素缺乏症等等。 (2)精神因素与精神性疾病 较常见的如癔病、疑病症、恐癌症、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外伤后精神创伤等。 面对如此繁复的病因,我们必须抓住本质。以上引起咽异感的因素和疾病,对非器质性的因素引起的咽异感症可视作梅核气治疗。对器质性的因素和疾病引起的咽异感症,则不能简单的把它们归为梅核气范畴,但不能说它们与梅核气无关,可以原则上认为是梅核气与该因素和疾病的合并,或是几种因素和疾病与梅核气的合并,它们与梅核气之间相互影响,需要视其主次轻重进行辨治。如慢性胃炎与梅核气,单纯慢性胃炎不会引起梅核气,但如果加上七情不畅,肝气不疏而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浊气凝而化痰,交结于喉咽,则会产生梅核气的症状;反之,单纯梅核气不一定引起慢性胃炎,但梅核气病人久而不解,郁气必然横逆犯胃,若病人胃气壮则无碍,若病人胃气弱或胃气受伤,则将剩虚而入,渐成胃炎。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慢性胃炎与梅核气并存。又或胃病及脾,脾病及肺......而梅核气仍在,则形成梅核气与多病并存的情况。 知此,则应综合治之。以梅核气为主则主治梅核气,兼治它病;以它病为主则主则它病,兼治梅核气。然风为百病之长,风者肝之气也,梅核气以肝气不利,郁而致病。常使全身气机不顺而致它病,或影响它病的治疗效果。临床发现,梅核气与它病并存之时,治愈梅核气,则它病易愈;否则,只治它病或治梅核气未效,则它病难以治愈或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