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1/6/28 23:21 编辑
自我品尝误治的苦果 这一次是我病了,而且自己把自己误治了,并尝尽了苦头,这儿也把它写出来,供学友们借鉴。症状是,鼻子不通畅,时流清涕,不时咳嗽,胸背紧束,腹闷不舒。开始并不重视,用自制的通窍一号丸吃了两次,通窍一号丸的组成是肉桂、细辛、吴茱萸、苍耳子、杏仁、苏叶,效果不显。时过两三天,益发不适。我想,丸药的组成是固定的,针对性不强,应该开点汤药吃了。 因为以为自己对自己是了解的,便没有考虑舌脉,凭感觉认为应该是风寒感冒,兼及于肺,便自开一方:桂枝12、生姜15、厚朴10、杏仁10、甘草6,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但不全,缺芍药与大枣,觉得这两味药只是辅助性的,可有可无(实际不然)。晚饭后,煎好药,吃了一次,10点过后上床睡觉,但左右睡不着,慢慢燥热起来,引起头面烘热,一阵一阵的,如此就更睡不着了,到深夜两三点亦是如此。我意识到这下可能是吃错药了,便反思为什么?这次感冒证在太阳,亦在太阴,并且未出汗。肺主皮毛,因表受寒束,肺气不舒,太阳寒水或湿气逆而入肺,故喘闷或咳。本来表闭不能透发,此时更用桂枝类汤剂,将加重营血的运转、郁积和发热,在没有发汗外透的情况下,热性趋上,太阳之湿随热而直升头部,故而引起头部烘热,而上升到头部的湿气将会化痰化涕,难以去除。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此时三更半夜的,没地方买药,我熬到早上五点钟也没有睡着,便起来翻一下药箱,看有什么可以解急的,结果找到一种中成药“荆防冲剂”,其组成是荆芥、防风、二活、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等,觉得有一定的发汗解表作用,便吃了一包,不一会儿,果然发了一些汗,得以小睡一个多小时,便又起床准备上班了,此时直后悔没有早点起来翻药箱,搞得一晚上活受罪。 第二天白天好受了些,但鼻涕很多,清黄之涕相间,绵绵不绝。我又开始考虑,这种情况下以什么药方为宜?本来用经方是不难解决的,但我又想试一下时方,想起《四圣心源》之鼻病根源有一个方子叫“桔梗元参汤”,很受一些人的推崇,治疗风寒之后引起的湿积鼻窍,清涕流逸者。看起来也对症,便想试试,原方是:桔梗、玄参、半夏、橘皮、茯苓、甘草、杏仁、生姜。因考虑有点内热,加了少量石膏。吃了一剂,没有作用,反而觉得更不舒服了,鼻涕仍多,而且有些鼻塞,胸腹不畅,咽喉微痛,便不愿再试了。但因工作原因一时又没时间煎药吃,便去买中成药先吃着,考虑风寒未尽,而内有郁热,且为防病内传,就用小柴胡汤,清热解表利咽用银翘解毒丸。几天内,症状渐轻,但感觉外感仍在,寒湿未去,偶有咳嗽。这时又有时间煎药吃了,便打算开个方子,彻底解决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减,但又觉得头部与鼻部之湿用麻黄汤效果要好一些,便用麻黄汤与二陈汤合方以进,效果居然很好,两剂之后,就平安无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