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7 07: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辨痉湿暍病脉症并治
风暑湿燥寒之为病,都属督脉病,中风、伤寒、温病皆脉浮,所以仲景归于一篇;痉、湿、暍其脉皆不浮,所以仲景另置一篇。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
太阳病,发热,脉当浮,如果反而见到脉沉而细的,即为痉病。然而伤寒三阴病亦可见脉沉而细的,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怎么鉴别呢?伤寒三阴病虽然脉亦沉,然而多伴见身疼痛、四逆或下利等阳虚症状,而痉病则有身体强几几,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此外还有并非外感而见身体强几几的,则属阴虚津亏。临证当辨之。
从来医家论及痉病,都说是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却从来没有见到有说是燥邪致病的。风、暑、湿、燥、寒,仲景已于伤寒病中论及风、寒为病,其余暑、湿、燥三邪与痉、湿、暍三病,其数暗合,是巧合吗?又,身何以强呢?“荣伤则痛,津伤则强”,津伤不能濡养经筋故身强;而燥邪为病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也是津伤,这难道也是巧合吗?“脉沉而细”者,也是津伤之脉。因此,痉病之邪,当为燥邪。
痉病冠以“表证、发热”,可知痉病也属外感热病,与伤风、伤寒不同的是,其脉不浮;与太阳病不同的是,太阳病只是太阳津伤,所以症见项背强几几,而痉病则为督脉津伤,所以症见身体强几几,二者在症状轻重的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痉病属燥邪为病,痉病初起,可夹风、夹寒,夹风者汗自出,名为柔痉;夹寒者汗不出,名为刚痉。不论刚痉、柔痉,皆属表证。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刚痉属寒燥为病,所以症见发热、无汗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柔痉属风燥为病,所以症见发热、汗出,恶风而不恶寒。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痉病病机为津伤,所以伤寒误治也可导致痉病。与刚痉、柔痉不同的是,刚痉、柔痉是感受燥邪为病,燥邪伤津而非误治伤津所致,所以虽然都见身体强几几之症,但病因却是不同的。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风家宜发汗,如果误用下法,则可能导致伤及津液而见身体强几几,如果更误用发汗之法,则可能导致进一步伤津而见身体拘急。身体强几几的,尚能俯仰;身体拘急的,则俯仰不能,此为痉病之重证。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家指的是受过金疮之人,受伤则血出,津血同源,所以疮家多有津血不足。疮家身疼痛的,可能是外感寒邪,也有可能是营血不足等所致,与身体强几几较为相似,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身疼痛,治疗时都因注意不可误用发汗之法,以免重伤津液,导致痉病。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其证备,指的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更见身体强,几几然,则属柔痉,治当解表生津,方用瓜蒌桂枝汤。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瓜蒌桂枝汤中桂枝汤解表,瓜蒌根生津,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生津之效。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治用桂枝加葛根汤,而痉病症见身体强几几,则用瓜蒌桂枝汤可见二者的病机和治疗都有所不同。太阳病之项背强几几,属太阳经热炎上,伤及太阳阴津,然而太阳整体之津液并不亏虚,所以只用葛根升津即可;而痉病则属督脉津伤,其津亏程度较重,所以用瓜蒌根生津。
瓜蒌根与葛根,一治身体强几几,一治项背强几几,之所以主治不同,是因为瓜蒌根味甘而葛根味辛,甘则能补,辛则能升,所以瓜蒌根能生津以治身体强几几,而葛根则升津以治项背强几几。学医之人,于本草之学,不可囫囵。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刚痉之状,当见身体强几几,发热恶寒而无汗,今者症见“无汗,小便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口噤不得语较之于身体强几几,其证较轻,所以说是“欲作刚痉”,因为津伤不甚,所以仍可解表升津解强,方用葛根汤。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呋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葛根汤即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麻黄而成,因为有表郁而无汗,所以加用麻黄解表。然而桂枝加葛根汤证因有汗出,所以用芍药养营益阴,本证并无汗出,何以用芍药呢?且芍药味苦,苦则能泄,似乎于本证不宜,应该去之为是。
本证但见“口噤不得语”,所以称为“欲作刚痉”,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见到身体强几几的刚痉,治疗时仍应用瓜蒌根代替葛根汤中的葛根,以生津解强。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身体强几几”者,属痉病初起,所以症状较轻;至于本证“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则属痉病已成,“颈项强急,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等较之于“身体强几几”,轻重自别。痉病初起之脉为沉细,等到痉病彻底形成,则脉象转为“紧如弦,直上下行”。
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痉病初起,但见身体强几几,因为邪尚在表,所以有刚痉、柔痉之分;待到痉病彻底形成,则症见角弓反张,卧不着席,口噤齘齿等,治宜急下存津,方用大承气汤。
很多学者因为本篇没有治刚痉的方剂,就说本证即为刚痉,大承气汤即为治刚痉的方剂,其实这是不对的。仲景已经明言交代:“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可见刚痉属太阳表证,本证已不在太阳,所以不能称为刚痉。
也有人见本证治用大承气汤,则说本证属阳明痉病,这也是不正确的。不论刚痉、柔痉,痉病初起或彻底形成,痉病都属督脉之病,与阳明无关。
痉病有灸疮,难治。
太阳病,发热,一身尽疼,脉沉而缓者,名为湿病。
仲景凡是提到“湿”的,概指外湿而言;内湿的则仲景将之名为水气,以免混淆。所以外湿为病,仲景把它命名为湿病;而水气为病的,仲景则把它命名为水气病。今之学者不能体会仲圣之意,以为水气病论述的就是水肿病,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而不见全山。
本条原文作“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缓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此条可以作湿痹的提纲,但却不能作为湿病的提纲,试观后文所言诸多湿病,有几个是“关节疼痛而烦”的呢?且此条颇为令人费解:湿痹,即湿邪痹阻关节,既然是病在关节,即未入里,又怎么会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呢?这应该是里湿才能见到的。还有,湿痹只是湿邪在关节,只需发汗祛湿即可,何以用利小便之法呢?后文中又有那一各方剂是利小便以治湿的呢?可见此条已将外湿与里湿混为一谈,殊不可解。因此,我们宜将湿病提纲证改为:太阳病,发热,一身尽疼,脉沉而缓,名为湿病。湿病也属太阳表证,所以冠以“太阳病,发热”;一身尽疼,是与表证的头痛、痉病的身体强几几等互相鉴别;湿邪在表,所以脉沉而缓,与痉病的沉而细有所不同。
现在的学者治疗湿病,老是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湿之与饮,都属于水,只不过湿是水之无形者,而饮则是水之有形者,因此张仲景将湿与饮之病分成两篇(《痰饮》与《水气》)分别论述。饮属有形,所以治饮者,宜利小便;而湿则无形,治宜温燥。如果治湿用利小便之法,则可能导致利水过多而伤人阴液。再看仲景治湿诸方中,有哪一个是用利小便的呢?可见,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湿病也可以有夹风、夹寒之别,其夹寒者则身疼,色如熏黄;其夹风者,则关节疼痛,难以屈伸。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者,是久得湿病之人,与初得湿病之人相比,可有“身色如熏黄”之症,可资鉴别。《伤寒论》言“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其义即指此。寒湿之黄,自与阳明之黄相异,阳明身黄,黄如橘色,这是因为阳明病的热较为严重的缘故。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湿家身烦疼,属湿病之夹寒者,治疗当于解表方中加用白术祛湿,这跟喘家作汤当于方中加厚朴、杏子的道理是一样的。治当解表与祛湿并举,方用麻黄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取八合,覆取微似汗。
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加用四两白术而成。方中麻黄汤解表,白术祛湿,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祛湿之效。
本证并无喘症,似乎可以不必用杏仁。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日晡为申酉之时,为阳明所主,所以日晡发热当为阳明病所特有,风湿怎么会有“日晡所剧”呢?而且为何后文诸证中并无一“日晡所剧”?恐怕有错简,不如改为“汗出恶风”,正可与寒湿之无汗相鉴别。
风湿者,是湿邪夹风,此病得之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以症见一身尽疼,发热、汗出恶风等。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湿邪夹寒,因寒性属阴,所以伤人后但束于表,发为身疼;湿邪夹风的,因风邪属阳,其性开泄,所以风湿相搏即壅滞关节,发为骨节疼烦,所以可知二者的病位有所不同,治疗也当不同。寒湿者治宜解表祛湿,风湿者则宜风湿同祛,方用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 桂枝四两(去皮)jFkb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
甘草附子汤中桂枝祛风,白术祛湿,附子温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之效。
为什么治寒湿的麻黄加术汤中不用附子,而治风湿的甘草附子汤中却用附子呢?仲景明言:“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因有体虚,所以加用附子。如果其人不虚的,自然也可不用附子。麻黄加术汤也一样,如果体虚的也可加用附子。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治风湿者,宜风湿同祛,微发其汗,如果发汗过多,则有可能导致风气去而湿仍在,病仍不愈,甚者可能导致坏病等。陈修园有句话“风湿同祛要缓行”,就很能概括这一点。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暍病者,即暑邪为病。暑为大热,所以伤人则发热而汗出,腠理开而恶寒;暑邪最易食气,阴气不足则身重而疼痛,脉弦细芤迟;阳气不足则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热盛气虚,所以小有劳则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治当清暑益气,如果误用汗法、下法,或加温针,则可能导致变证纷生,此为医之过错。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暍病属暑邪外感,所以冠以“表证中热”,与风、寒、湿、燥不同的是,暑邪伤人最速,最易伤人阳气,所以治当清暑益气,方用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人参汤方 芍药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参汤即于白虎汤中加用人参三两,方用白虎汤清热,人参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清暑益气之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