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不堪重负 新院多年“难产”患者被迫进城———
“通州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这条消息让原本想在通州置业的西城居民胡婷彻底收手。无论开发商怎么忽悠,医疗问题始终是她关注的最重要因素。
“因为我今年要生孩子、陪护我的父母身体不好。我不能想象祖孙三代轮流奔城里看病的未来。”胡婷说,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势必让通州的医疗缺口雪上加霜。
胡婷认为,她不能买了高价房,还给自己下这么大的“套儿”。
也许她是理智的,但对于已经在通州新城定居的百万居民而言,通州的医院,却是个绕不开的“痛”。
患者之苦
除了急诊 大病小病都进城
通州的居民,尤其是因买房迁居通州的城区人,看病原则是“除了急诊,大病小病都进城”。
通州梨园的马女士,2004年迁来之前一直住在北三环的安贞桥附近。6年来,她只在潞河医院看过两次急诊:一次是急性肠炎,一次是发高烧,其他诸如鼻炎、妇科病、偏头疼全都到城区的医院去看。
朝阳医院、北京医院她都经常光顾。今年春节后,她甚至倒两次地铁专程回到安贞医院去拔牙。
以马女士的认知,潞河医院的医生水平并不比城里差,可就医环境差、等待时间长,“与其在这儿挤来挤去,我还不如去城里挤三甲医院”。
在新华大街附近居住的张先生,则是通州本地居民。去年,他在潞河医院看过多次内科,还都不是专家号,可每次他都要排上一两个小时,就连开点药都要排十几米的长队,“在五年前,这儿看病没有这么多人”。
医院之难
潞河医院 早已不堪重负
看起来,矛头直指潞河医院。它是目前通州区最大的医院,但在很多当地人口中,这里还被称为“县医院”。
作为北京市最老的医院之一,它并不像潞河中学一样知名,反而频频遭到通州居民的非议。
比如,潞河医院的急诊室还都是木质的门窗框架,楼道内狭窄阴暗。
门诊大厅的环境比急诊室稍好,但每天早上都会挤满了挂号、交费和取药的患者和家属。“让让路,这是急诊病人。”在人挤人的大厅里,不时会有护工推着生命垂危的病人在人群中穿梭。
记者在果园附近的新华联南区、旗舰凯旋等近10个小区走访中,上百位的受访者几乎没有人满意潞河医院的接诊环境,有的人还对其医生的专业水平有所质疑。
可在不满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对“潞河”又满怀同情。新华联锦园的居民李岩就表示,不能拿三甲医院的标准去要求“潞河”,事实上“潞河”的医护人员工作态度都没有问题。
而来自潞河医院的统计显示,118万人次的年门、急诊流量已高于一些市内三级医院的水平。全院710个床位,使用率达到89%。
这其中,产科病床使用率达到142%,这意味着病房不但有加床,同一张床还可能一天接两个病人(上午有人走,下午住进新人)。而神经内科、血液科等该院的优势科室的病床使用率也超过100%。
其他医院各有各的难念经
除了潞河医院,通州区内的其他二级医院还包括通州中医院、263军区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新华医院、骨伤医院。但它们也无法为“潞河”分忧。
比如,年轻人普遍愿意看西医,但即便如此,光中老年病人就已让通州中医院应接不暇。
263军区医院是在急诊上唯一能够分担潞河医院压力的,但因地处街巷深处,没有公交车能够直达,进出很不方便。
至于新华医院、骨伤医院,虽然软硬件实力还不如潞河医院,但患者饱和度一点都不逊色,床位使用率分别达到了102%和91%。
此外,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不仅承担着通州的孕妇和婴幼儿的就医,加上燕郊、香河等地产妇的涌入,妇幼保健院每天也在超负荷运转,床位使用率已经高达120%。
居民王思(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去年怀孕等了近一周的床位,等来的还是临时加床。
当然,通州区内确实有一家三甲医院——位于通州北关桥旁的北京胸科医院。不过,它的医疗特色是胸部肿瘤、结核病,像普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并没有设立。
新院之殇
新中医院 “烂尾”两年多
本来,通州的医疗之“渴”是有“水”可解的。通州区政府、通州区卫生局在数年前就启动了“名院办分院”的计划,促成了北京中医医院在通州建设分院,并确定分院为三甲级别。
然而,新大楼从2007年屹立在梨园镇,分院却迟迟没有开门。区卫生局的回应是,烂尾的原因一是资金短缺无法结款验收,二是人员配置始终没有理顺。本报曾在一年前以《三甲医院“失约”百姓着急》为题进行过报道。
前日,记者再次回访建筑工地,只找到门口的保安。他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区政府、区卫生局等领导多次来看,但对于开门时间仍没有通知。
住在附近旗舰凯旋小区的张泽鑫告诉记者,2007年买房时,就是看中这里适合老人就近看病,没想到如今还得开车带着老人进城就诊。
原因分析
医疗资源供不应求,自然不是一方面的原因。当我们分开来分析时,发现需求量的大增和供应量的相对停滞,导致了通州新城的医疗缺口越来越大。
事实上,由于通州新城的发展领先于全市各远郊区县中心区,因此它的遭遇也就成了可能在各处 “不断重复出现的困局”。
原因1
需要就医人数比医疗配置超一倍
与京通快速拥堵、八通线的拥挤的根本原因一致,通州人口的快速扩张造成了医疗资源需求大幅上涨。
根据通州区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通州区常住人口已达109.3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区卫生局的数据更严峻: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口数量已达135万人,这比市卫生局提供的通州户籍人口数多了一倍,而后者仍按户籍人口作为医疗配置的依据。
数据显示,从 2005年到2008年,通州区就医门诊人数净增将近100万人次,住院病人人数净增1.3万多人次。
目前,通州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病床仅900余张,如果按照每千人拥有两到三张病床的正常标准测算,通州区的病床数达到两三千张都不嫌多。
通州区医疗服务现状
在册的户籍人数 60万人
需要医疗服务者 135万人
原因2
拨款建医院?那得往后排
人口在飞速增长,商业百花齐放,但相关的医疗配套设施却没跟上。
通州区卫生局办公室的高主任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府的整体财政中,“医疗”的地位有些特殊。
由于其公益性质,一般多是公家投资建设。但对于政府而言,建医院既不像修道路能时时刻刻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又比学校的投入大得多。
高主任以修建北京中医医院通州分院为例,土木工程和设备人员的引入各需要1.5亿元的资金。医院启动后,有盈利还算好,如果入不敷出还要依靠政府财政继续养活。
可如果把这3亿元投资到道路、公园广场等,就能够迅速获得社会效益,而且对周边经济的短期刺激更明显。
另外,从2009年开始,上级拨款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财政拨款先都拨给地方,然后再分发给各个领域。
高主任坦言,每当这个时候,投资大、见效慢的医疗卫生项目往往被排在后面,即便给了钱,也得先进行老旧医院的改造。
苦寻出路
实际上,通州区在医疗建设上也颇动脑筋,并提出过“名院办分院”的思路。但与引入好学校相比,引进好医院却成了“夹生饭”。
小区盖医院?开发商不愿建
好学校开发商都挺愿意盖,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买房,“小区配套国际双语幼儿园”或“名校入驻”的广告到处可见。
可关于医院,开发商更愿意沾公家的光:“我们离××公立医院很近。”
“教室的面积大,安装的设备也少,顶多也就是一些多媒体设备而已,但是医院则不一样,房间面积小,土木工程成本就高,而且房间内还都要有独立的上下水、卫生间,即便不添设备,开发商也不会犯傻做。”高主任说。
所以,这笔钱最后还得公家掏,比如北京中医医院通州分院。
但是,高主任分析说,在整个建设周期中,为了在医院建成时能“赶上”居民的需要,设计标准和设备配置不断提高,最终造价大幅超过预算。
“预算一变,资金肯定就出问题。”他说,大楼盖好了一直不能结款验收,这成了他的“心病”。
医护不“含糊”可是打哪找?
即便是医院盖成了,人员和设备从哪儿来也是个大问题。
让我们还拿学校当标准,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育才中学通州分校等,都只是硬件达到名校的标准,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个逐步的过程。
可医生们没这个时间,因为北京中医医院通州分院一上来就定位成三甲医院。这意味着必须在开业时就按标准配备足够的优秀人才:教授、主任等都应达到一定的比例(详见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不好,也许自己、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可如果病人治不好,责任全在医生。”高主任说,这种巨大的压力逼得新医院在引进人才上不敢降低标准。可有技术还有经验的好医生,哪能那么好找?
当然,一开始可以从名医院协调来一些专家、教授,但这又会和本地医护人员的编制、薪资等产生新的矛盾。“看起来不难,但各方的利益都要照顾到,所以协调起来很难。”高主任这样感叹道。
同样的,高档的医疗设备不但昂贵,也需要高级人才来操作。这又是一个新医院绕不开的“难题”。
三甲医院人员的理想配置
医生和患者的比例 1:3护士和患者的比例 1:1专家和普通医生的比例 1:2
解决之道
一个新城的医疗之困如此复杂,但并非没有解决的方法。
在采访中,通州区有关方面就表示,今年上半年,他们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力争让目前这个局面大幅改观。
让老百姓先享受硬件 新中医院上半年内开业
区卫生局的高主任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新中医院将于今年上半年内启动运营。
据介绍,医疗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让医院在政府拨款名单上的“名次”大大提前——区政府已经专门为新中医院拨款,其资金问题已初步解决。
因此,通州区卫生局即将对已经完工的新中医院进行接管,为开门作准备。
也就是说,通州中医院将搬家到新址,本地医护人员来担纲接诊,暂时不请“外援”。未来他们再继续寻求和其他中医专科医院、大学的合作,争取请来更多名医。“我们的设想是,人员没有那么齐整,但这个三甲医院的硬件设备不能这么闲下去。所以开业它可能达不到三甲的标准。但甭管是二甲还是三甲,我们要让老百姓先改善就医环境。”高主任说。
记者了解到,新中医院规划提供床位400张,届时能帮“潞河”分流相当一部分接诊压力。
此外,潞河医院将改扩建,并拟升级成三甲级别;河东新区将开展中美合作医院的建设等。新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未来的搬迁和扩建工作也都已提上日程。
记者手记
超前规划 别让其他新城再走通州老路
新医院“烂尾”,让通州郁闷了两年多。希望这些年它走过的路,能给其他区县以借鉴,也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改变一些思路。
高主任就提出,通州新城的建设很快,医疗问题的解决模式依然是:出现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实际上,随着通州区在21世纪初的房地产大开发,人口的大量增长是可预期的。因此,当时就应该对医疗、教育等资源有个超前的规划和预算。
这意味着,一家人搬到新城来,政府就要测算他们需要的医院床位、学校、道路、车位等,以此来推算公共配套的需求,才能达到同步推进。
另外,在地区开发中,也应该对开发商给予一定要求,比如在拿地的同时,要求对方要配建足够的医疗设施,以缓解政府的压力。
事实上,通州的这个问题在天通苑、回龙观等超大型社区都曾出现过。通州只是它们的一个“加大版”。
衷心地希望,通州的医疗之困将是本市历史上最极端的例子,今后它将不会再出现,当然,这需要市、区各级相关部门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
文/记者:张子渊
来源:法制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