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中医保健

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0•治神

中医文化随笔10•治神

作者 郭旭东

所谓治神,本是中医的一种针法,指通过调制精神,使心态专一,然后可以用针。《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了五种针法:“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biān)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大意是说,有五种针法:一是治神,二是知养身,三是清楚药物的情况,四是知道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五是清楚脏腑气血的诊疗情况。其中养身就是养生。
“治神”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专意一神……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说明了针刺治疗中“治神”的重要性。
其实,这五种方法不仅针对针灸医师,对其他医师甚至非医师同样适用。特别是急症医师在抢救病人时做到紧急而又从容镇定很重要。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治神”呢?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tuán)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这里的抟精神就是治神。大意是说,我们效法天地之德,就会使自己的阳气稳固,外邪难以侵害,内心就会安祥、宁静而灵明(神明),清楚事物的规律和运转情况。譬如我们在诊疗患者时怀着一颗慈悲救人的心,自然不会浮躁。
与“治神”相反的是乱神(神明之乱)。《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大意是说,自己的内务(衣服、被褥)不整洁,好说恶语,言行不分亲疏,这是神明之乱。这虽然说的是病人的情况,但是细一分析,对于正常人似乎也适用。一个注重“治神”的人,就应该注意自己内务的整洁,衣服自然得体,起床要及时叠被子,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威仪)。其次注意言行要自制,要根据场合和与对方的亲疏程度而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要使用恶语。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大意是说, 阴阳之理是天地之大道,万物运转的纲纪,事物变化的缘由,生灭变迁的根本,也是神明所依赖的府库。所以,要想“治神”,就要清楚阴阳之理,保持“阴平阳秘”的中道心行。
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了几种守神的方法,即真人的“独立守神”,至人的“积精全神”和圣人的“精神不散”。所谓“独立守神”,就是心胸与天地合一,“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所谓“积精全神”,就是自身道德主动与天地之德相合,“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所谓“精神不散”,就是主动避免自身道德与天地之德相违背,“无恚嗔之心……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
总之,守神的方法就是心态定于一正德中。只有这样,行为处事才能从容而安祥。
2006年10月19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08: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1•一气

中医文化随笔11•一气

作者 郭旭东
       
中医认为宇宙是由“气”这种物质组成的,宇宙充满了“气”,“气”也构成了万物,这就是万物“一气”之说。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繁)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大意是说,“气”的运行过程中,开始有生化的功能,散而聚合成有形的物质,分布可以养育万物,终止则发生质的改变,这就是万物“一气”一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气”这个角度来看,天地万物是“一气”整体的。《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2、天地人三才也是“一气”整体相通的。《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3、人与万物也是“一气”整体相通的。金•刘完素《素问病机玄病式•药略》:“凡物虽与人异,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气以生。”
4、人的身体也是“一气”相通的。《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5、中医甚至认为人的情绪(心理状态)、病理状态也是一气的表现。《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
6、无形的事物和有形的事物也是“一气”相通的。《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气合而有形。”
7、由“一气”的运动而演化出阴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大意是说,在事物“一气”的基础上,属于“躁、生、杀、化气”等功能性质的为“阳”,属于“静、长、藏、成形”等功能性质的为“阴”。    8、由“一气”的运动可演化出万物。《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大意是说,宇宙的本原之“气”是万物的起源,万物因此而生出。
中医里,“一气”的观点很重要。它所强调的“治神”、“守神”就是体察、合于、守持住这种状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说的就是守持人体的这种整体状态。
《圆觉经略钞》:“一气者,道之所宗,阴阳天地之根本也。以喻自性清净之心,未起染净已(以)前,诸佛众生平等不二,一切诸法莫不皆由此心而生,故以‘一气’喻‘一心’也。”所以,古时修养者常用一气比喻一心(自性清净之心),体察并领悟人自身以及与天地万物整体相通相融的特性。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故阴阳上下,动也若一。”人在行为上也应保持整体性,注意“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这样才能达到形与神合(俱)。《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006年10月20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08: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2•五脏

中医文化随笔12•五脏

作者  郭旭东

所谓五脏,就是肝、心、脾、肺、肾。《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是说五脏的功能是贮藏精气而不是像肠胃那样传递浊气的。《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大意是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称为六腑,泻而不藏。它们接受五藏浊气,是“传化之府”,传递五藏浊气而不能在其内久留。
五脏的盛衰与身体健康、寿夭关系非常密切。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五脏坚固……各如其常,故能长久。”“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是说五脏“坚固”健康,身体就长寿;反之,五脏皆虚,神气也就衰减了,人就只留下形骸,生命也就结束了。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五脏(热)使人痿,何也?”是说五脏有热病,都使人导致痿(萎缩)症。在《黄帝内经灵枢•痿论》中提到,肺热可导致“痿躄(bì,跛脚)”;心气热可导致“脉痿”;肝气热则可导致“筋痿”;脾气热可导致“肉痿”;肾气热可导致“骨痿”。
中医认为,五脏与人的情志是息息相关的,也是一气混化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大意是说,人有五脏化出五种“气”而生出喜怒悲忧恐等情绪。其中肝生怒,心生喜,脾生思,肺生悲(忧),肾生恐惧。所以喜怒等内在情绪容易伤害人体真气,而寒暑等外在邪气则容易伤害人的形体。暴怒伤人体阴气,暴喜则伤阳气。
不节制情绪容易伤害人的五脏。《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大意是说,百病皆起于风雨、寒暑、清湿等外在的邪气和喜怒等内在情绪的波动。喜怒不节伤害五脏,风雨伤害人的上部,清湿则容易伤害人的下部。
那么如何使五脏保持健康呢?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大意是说,志意平和那么精神就专一安稳,“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不良情绪就不会发生,五脏就不会受到邪气的侵犯。
什么是志意呢?《黄帝内经灵枢•本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大意是说,志意就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我们主动地调御(驭)精神,摄收魂魄,与寒暑等外在气候情况相适应,积极稳定中和我们的情绪。
什么是魂魄呢?《黄帝内经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肝藏魂……”可见,中医认为,魂魄就是伴随着精与神的往来出入的精神性物质,其中随神(精神)往来的是魂,与精出入的是魄,肺藏魄,肝藏魂。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所以,为了使五脏强壮,合理饮食也是应该的,但不要对饮食有所贪著或偏重于某种味道,那样反倒会伤害相应的脏器(参见《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2006年10月21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09: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3•养心

中医文化随笔13•养心

作者 郭旭东

中医认为,在五脏中,心脏是君主之官,能够产生精神活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为什么说心脏是君主之官呢?《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大意是说,心是生命的根本,主宰着人的精神变化。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大意是说,心脏是五脏六腑的大主,精神所主宰的地方。如果它健康“坚固”,邪气就不能侵犯。否则心脏就会受到伤害,心脏受到伤害了精神就会离去,精神离去就会导致死亡。
心主五脏六腑有些表现,例如《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是说悲哀愁忧使心脏“坚固”状态发生动摇,所以五脏六腑也随之发生动摇。可见心脏的重要性
既然心脏如此重要,我们如何养心呢?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喜伤心,恐胜喜。”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态的沉稳,不要大喜过望,也不要狂妄自大。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大意是说,受到惊吓则定不住心神,思虑也定不下来,所以导致气乱。因此,要想养心,也要注意主动保持心态的稳定,即便是受到惊吓时,也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提醒我们也要注意良性的心理暗示,主动化解悲哀愁忧,也要保持心态的稳定。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是说味道过于咸,则伤害心气。所以要注意饮食要清淡些。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了一些养心的方法。列举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精神内守”,“不妄作劳”。尽量节省精神,不执著于妄念和相应的劳作。
2、“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情志闲逸而名利等欲望很少,内心安祥而没有得失的恐惧,努力劳作而不感到疲倦(因为不是执著于妄念和相应的劳作),情绪稳定而真气顺从。
3、“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眼睛不贪图有“色”(形象)的事物,淫欲之邪也不能迷惑自己的内心。
4、“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体察并守持自身与外界的整体性。
5、“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保持“阴平阳秘”的中道状态,并与四季保持和谐稳定。
6、“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主动放松自己,保持洒脱和快乐的心态。
2006年10月21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09: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4•养肾

中医文化随笔14•养肾

作者 郭旭东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大意是说,肾脏是人体的封藏之本,“精”所处之处。所以,养肾要注意人体的封藏功能,并要积累精气,避免精气的耗损。《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肾藏志。”大意是说,志存在于人的肾脏中。
养肾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自制,保持精神的平和稳定。《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大意是说,暴乐暴苦,都伤害人体内的精气。《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大意是说,过于恐惧会伤害人体内的阴精,精伤则骨就会酸软萎弱气逆,精经常自下(遗精)。   2、要注意树立远大而高尚的志向。《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大意是说,人体的志意与人体内的骨骼相连混化而成为身形和五脏。所以保持志意的和畅很重要。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大意是说,盛怒不止就会伤害人的“志”,志伤就会忘掉以前说过的话。因此,要注意不要发怒,发怒可能会使记忆力降低,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朋友更要注意。
3、节制欲望。《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大意是说,人的欲望无穷,就会患得患失,忧患不止,导致精气不断耗损,营卫不断衰竭,神就难以营养而不稳,疾病就很难痊愈。要注意保精,参见《中医文化随笔06•保精》。
4、注意行为端正。《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正气不乱,精气不转。”《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大意是说,人体内的正气不乱,精气就不会横逆混乱。上古之人之所以能够长寿到百岁而动作依然很灵活,就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很圆满,很难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做人要端正行为,一身正气。
5、不要饮酒。《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大意是说,酒气慓悍,容易伤害人的肾气。
6、效仿肾脏的封藏、“谦虚”性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极)夺。”大意是说:冬天的三个月是封藏之月。在这个季节里,水、地都已经结冻,所以我们要节省阳气……使自己的志向似乎有所藏匿,好像有所私意,好像自己有所得(不是自私,不是骄傲)。避免寒冷,趋就温暖,不要让寒气袭击自己的皮肤而伤害身体。
2006年10月23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19: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5•养脾

中医文化随笔15•养脾

作者 郭旭东

关于养脾,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注意“饮食有节”,“谨和五味”。这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适量甜食(甘)有利于脾脏,但是过量甜食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dān,热)。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大意是说:黄帝问:有病人感觉到口里有甜味,这是什么病?怎么得的呢?岐伯说:这是五脏之气外溢的表现,病名叫作“脾瘅”。饮食五味进入口中后,贮存于胃部,脾脏是它输送精气、津液的地方。中医认为,脾脏开窍于口,脾在五味主甘(甜)。所以,这就令人口里觉得有甜味。这是吃肥美的食物导致的结果。这个人必然因为肥美的食物而引起肥胖。肥胖令人生内热,甜食令人腹部气满(甜食不容易消化的原因),所以气就上溢,感觉口有些甜味,这就是消渴(大体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糖尿病)。
关于“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段话大意是说:饮食入于胃,食物的精气游溢,向上输给脾,脾脏散这些精微之气给肺。
2、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mán,烦闷)乱,四肢不举……”大意是说,如果愁忧不解就会伤害人的意,意伤就会感到内心烦闷混乱,四肢无力难以抬举。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怒胜思。”过度思虑则伤脾,可以用“金刚”之心来克服这些思虑。
所以要努力自制,或学习摸索一些方法来保持情绪的稳定。
3、效仿“土德”。
脾脏,五行属于“土”,我们可以效仿“土德”来养脾脏。《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其性静兼(包容万物),其德为濡,其用为化。”所以,我们可以效仿土“静兼”的性质,例如内心安静,为人随和融洽;可以效仿学习“濡”,滋润万物;可以效仿学习“化”用,随缘生成利于他人的妙用。
4、清楚脾病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大体是说,有关湿、肿和满闷的病,都与脾脏有关。那么什么是湿呢?《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中医认为,痉挛和项部(后脖子)僵硬一类的病,可能都与湿有关。《黄帝内经灵枢•五邪篇》:“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痈。”大意是说,肌肉脓疮一类的病,是因为邪在脾胃。
清楚了这些,我们就清楚了自己的疾病是否属于“脾病”。如果属于脾病,我们就可以在药物等方法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上述养脾方法帮助恢复健康。

2006年10月23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1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6•养肝

中医文化随笔16•养肝

作者 郭旭东

关于养肝,要注意以下内容:
1、调节情绪,不要发怒。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是说人发怒,气会向上走伤肝。《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大意是说,怒会伤害肝脏,如果有同情心、换位思考等“悲”的情绪能够帮助制怒。
另外,《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是说,当一个人表现为肝气郁结(如心事难以解开而引起的不思饮食、上腹胀满等症状)和肝阳上亢(如发怒等引起的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时,应该注意疏达肝气,开阔心胸,以大度平和的心态待人接物。
2、效仿少(shào)阳生发之性。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大意是说,春天三月,是发陈的季节,万物从陈旧中开始醒发。天地万物逐渐走向繁荣……这个季节,应该使人生“志”,生养、给予(奉献)和鼓励(奖赏)万物,这与春天的特性相应,是养生之道,违背这个道理的做法则伤肝。
其实,不仅仅是春天如此,如果随时都保持一颗生发的心,随缘长养、利益他人,本身也是在合于春天的特性,即是养肝。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大意是说,违背春天的特性,少阳生发之性就不会发生,肝气就会受到伤害而内变。
3、效仿“木德”。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木德周行……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大意是说,木德其气端正,其性随和,其用曲折中前进向上。
肝,五行中通于木。所以,养肝应该注意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性情要注意随和,克服性情刚直的习气,在委婉、和谐和适当的工作与处事方法中不断前进、向上。
4、清楚肝病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大意是说,诸风症、摇动和眩晕等症状,都属于肝病。那么什么是风症呢?《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就是说,突然表现为身体强直一类疾病的,都是风症。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肝病者,眦青。”肝开窍于目,眼角发青的为肝病。《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máng,盲)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所以,肝实的,好发怒,两胁下疼痛牵引到小腹不适的为肝病;肝气虚,眼睛好像看不清,耳朵好像听不清,经常莫名地恐惧,好像被人追捕一样,应该补肝气。
清楚肝病病机,我们能够很好地养生,也能够对肝病在药物等方法治疗的同时,调节情绪,效仿“木德”和少阳生发之性,补养肝脏或促进肝脏功能恢复正常,从而帮助肝脏早日康复。
2006年10月24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2: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7•养肺

中医文化随笔17•养肺

作者 郭旭东

关于养肺,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情绪,乐观而不要悲伤。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忧伤肺,喜胜忧。”大意是说,忧悲伤肺,而乐观或良性心理暗示可以帮助解决忧愁的问题。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大意是说:对于肺脏,喜乐没有限度就会伤魄,魄伤就会发狂,狂者意念中没有别的人。所以,这提示我们喜乐要有限度,例如在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时,都要有一定限度,而不要玩到歇斯底里的程度才罢休。
2、效仿“金德”。
肺在五行中归于“金”。所以,可以通过效仿“金德”而养肺脏。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洁,其性刚……其类金……”所以,我们可以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刚强的特性来养肺。刚强的特性可以帮助克服多愁善感、哭哭啼啼的忧伤习气,从而帮助避免“忧伤肺”。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德清用固”与“气洁性刚”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
3、宁志无外。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使志安宁……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大意是说,秋天三个月,我们应该使自己的志向安宁而不外露,使肺气清纯,这样可以应秋天之性,是养收之道;反之则伤害肺脏。
其实,除了秋天的三个月,我们平时也应该保持志向的安宁而不故意张扬自己,因为只要努力,离自己的理想就会近一步。这实际上也应该是在养肺。
4、培养气魄。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大意是说,肺是身体中气的根本和魄所在之处。
所以,树立远大志向,涵(含)而不露,培养伟大的气魄而不显示、不傲慢,也符合“德清用固”的特性,所以也应该是在养肺。
“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由于肺是身体气的根本,所以,通过“德清用固”和“气洁性刚”很好地养肺,能够帮助调节体内的气机,从而帮助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益于身体的康复。
5、清楚肺病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fèn)郁,皆属于肺。” 何谓膹郁?《内经知要》卷下:“膹者,喘急上逆,郁者,否塞不通。”气机喘急上逆、否塞不通等病症都属于肺脏的病症。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上述症状都属于肺病。
通过了解肺病病机,我们可以更好地在药物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情绪、效仿“金德”、宁志无外、培养气魄等方法帮助肺部疾病的康复。
2006年10月24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2: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8•辨药

中医文化随笔18•辨药

作者 郭旭东

一些同学在学习和记忆中药时,往往对中药的功效等方面觉得很复杂,没有规律可循。另外,我们为了使药效更好,也为了避免错误用药和假药,有必要了解一下辨药的内容。
关于辨药,在清•李延罡(gāng)所著的《补撰药品化义》中讲得比较详细些,我们对此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补撰药品化义》提出了“辨药八法”,即:每药一种,均用八法来区别。
一是药体。药的体质不同,功用也不同。万物相通,中药表现尤为突出:
根(苗)主升;梢(尾)主降;头(身)主补;茎主通利;枝达四肢,主表散;叶属阳,发生,主散;花属阴,成熟果实,主补;子(种子)主降,兼补;仁主补,又能润利;蒂主宣;皮主表散,能降火;肉主补;汁主润利;油主润燥;中空者发表兼通利;内实者主攻里走下;通者能行气;轻浮者能升;厚重者能降;干燥者能去湿;湿润者能去燥;滑腻者能利窍等等。
二是药色。药色即青、红(赤)、黄、白、黑等色。根据五行归属,青入肝、胆;红(赤)入心、小肠;黄入脾、胃;白入肺、大肠;黑入肾、膀胱等。
三是药气。药有膻、臊、香、腥、臭等味道。根据五行归属,膻气入肝;臊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臭气入肾。又如香能通气,能疏散,能醒脾阴,能透心气,能和五脏等等。
四是药味。药味有酸、苦、甘、辛、咸、淡等味道。酸味入肝,走筋膜,主收敛,能收缓,能收湿,能敛散,能敛热,能束表,能活血;苦味入心,走血脉,主通泻,能坚脆,能燥湿,能直行,能降下,能通泻,能去垢,能解毒,能开导,能养血,能补阴;甘味入脾,走肌肉,主和缓,能补阳,能补气,能上行,能发生,能舒急,能润肠;辛味入肺,走皮毛,主疏散,能散结,能驱风,能横行,能利窍,能润燥;咸味入肾,走骨髓,主软坚,能凝结,能下沉;淡味入胃,主下渗,能渗泄,能下行,能利窍。
以上辛、甘、淡属阳,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酸、苦、咸属阴,出下窍,走五脏,归六腑。
五是药形。根据其为何物而归入阴、阳、木、火、土、金、水等分类中。
六是药性。即药物的寒、热、温、凉、清、浊、平等。
七是药能。即升、降、浮、沉、定、走、破等药品的能力,详见药气和药味的介绍中。
八是药力。即宣、通、补、泄、渗、敛、散等药性的能力。宣可去壅(臃);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泻可去闭;轻(虚)可去实;重(实)去怯;滑(腻)可去着;涩可去脱;燥(干)可去湿;湿(润)可去枯;寒可去热;热可去寒;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等等。
2006年10月25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18: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19•脉诊

中医文化随笔19•脉诊

作者 郭旭东

关于中医师脉诊,中医认为首先要做到守神(治神)。《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大意是说,脉诊是有门道的,技术保证就是一定要注意守神,保持内心的虚静。
那么具体讲,如何保持虚静呢?《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大意是说,一般的医生诊治疾病只是现治病的形式,而高明的医生诊治疾病则注重守神。另外还提到,“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大意是说,一般的医生诊治疾病只注重肢体,而高明的医生则重视内心对病情诊疗的信息接收和处理(机),无论是信息的接收还是信息处理,这些妙用的产生都是因为自己治神守空的原因。守空就会随缘而生妙用,内心清静而体会到事物的微妙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诊治疾病。
所以,我们在诊脉时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心去体察和总结,平时还要注意加强自己的守神修养,锻炼自己的守神能力(参见《中医文化随笔10•治神》)。
《黄帝内经灵枢•禁服》中提到了正常人的脉搏,指出:“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大意是说:人的寸口脉(手腕部动脉)主身体内部,人迎脉(颈部动脉)主身体外部,二者是相应的。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二者的脉搏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小就像引绳那样。春夏的人迎脉较寸口脉稍微大一些,而秋冬寸口脉较迎口脉稍微大一些,这些也是正常的。反之,则是病态。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提到了正常人的脉搏与呼吸的关系:“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rùn,余)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大意是说,如果呼吸间有一次短暂间歇,而脉又跳动一次,那么一呼一吸的时间内,脉就可以跳动五次。人呼吸偶尔有一次长吸气,脉又会跳动一次,这样,在人一呼一吸的时间内,脉搏动就在五次到六次之间,是正常范围,此即“平人”(一般健康人)的脉率。
反之,脉搏与呼吸的关系违背上述比例的人则一般是病人。又提到,“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大意是说,常以正常人的呼吸来衡量病人,医生是没病的,可以调匀自己的呼吸来诊察病人的脉搏。
另外在《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提到了人四季的正常脉象。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大意是说,春天是使万物生发的季节,所以其气来软弱,春脉端直而长如弓弦,反之为病态。
“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大意是说,夏天是使万物生长的季节,所以其气来盛去衰,夏脉如钩,反之为病态。
“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大意是说,秋天是万物收成的季节,其气来急去散,所以秋脉如浮,反之为病态。
“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含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大意是说,冬天是使万物含藏的季节,其气来沉而搏,所以冬脉的状态好像有所营守(沉)一样,反之为病态。
2006年10月29日于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1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