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974|回复: 25

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6 1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作者 郭旭东
关于饮食,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有过相应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所提倡的观点。
中医提倡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倍,通“背”,违背。这段话大意是说,作为人体内的阴气,保持安静就可以帮助营养人的精神,守藏在体内,躁动就会减损。如果不恰当地饮食,例如暴饮暴食,就会造成人体内的阴气躁动,从而损伤人的肠胃。那么,什么是阴气呢?人体内的“气”大体相当于人体内的能量,又称“元气”。性质主动、防御外界邪气的为阳气;性质主静、功能侧重于营养人的身心的为阴气。所以,我们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而应该合理饮食。
那么如何合理饮食呢?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德,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举)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可见所谓合理饮食,就应该“谨和五味”,而不是对饮食的味道有所贪著。因为中医认为,我们人体内阴气的来源主要依靠食物的五味,来给养人的脏腑器官。但是,如果味道过于偏颇,反倒伤害人的阴气,从而伤害人的脏腑。酸入肝,少吃补肝,但过于吃酸的食物,肝气就会受到抑制,从而消损脾气(中医认为肝克脾);咸入肾,肾主骨和纳气,少吃可以补肾,但味道过于咸,反倒对骨骼的健康发育有害,也减损人的纳气功能,容易出现气喘,从而也影响到人的肌肉的发育,心气的功能也受到制约(中医认为肾克心);甘入脾,少吃可以补脾,但偏于贪著甜食,反倒伤害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伤害肾脏,使得肾纳气功能减退而不均衡,表现为心气喘满,面色发黑。如果味道过于苦,那么就难以醒脾,脾脏不能很好地健运饮食,使得胃气有所积聚。辛入肺,少量辛可以促进肺的机能,但过于偏重辛的食物,就会使得人的筋脉由于辛散太过而表现为松软无力,使人感到精神乏力。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进食五味而不要有所偏颇(地域性饮食除外)。这样才能骨正筋软,气血正常流通,腠理严密,才能使骨气上等发育,合于养生之道和大自然的规律,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句也是说,饮食五味要合理而不可过,否则会伤害人的正气。
所以,中医进而提倡饮食要清淡为宜。所谓清淡,首先是指五味不要过于偏执,明·王三才《医便》:“偏之为害如此,故上士澹泊,其次中和,此饮食之大节也。”
另外也不要过于贪著饮食而食用得过饱。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饮食有节的观点与佛学也相通。佛家讲“不贪”,不贪饮食也必是其中的一项。这样才是“谨道如法”,从而“长有天命”。
2006年10月8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02——情志

中医文化随笔02——情志
作者   郭旭东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心神有一定的关系,而影响心神的是人的情志。《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心者,五藏(脏)六府(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脏)六府(腑)皆摇……”大意是说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者,悲哀愁忧等情志活动影响到人的心神,人的心神不稳,就会影响到脏腑或身体的机能。
那么,是如何影响的呢?《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怒伤肝,经常嗔怒的人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如肿瘤)和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等疾病;喜伤心,过度兴奋和追求刺激可能会导致心神狂躁(如癫狂)和心气不足(如早搏一类的心脏病)等疾病;思伤脾,过度忧思则容易导致脾脏的运化不力(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恐伤肾,过度恐惧则导致肾气消损(如遗尿)等疾病。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心神要稳。其方法除了佛学上说的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禅定外,中医中还有相应稳定情绪的方法。
这些方法是:
悲胜怒。当一个人有了很大的怒气时,可以用“悲”来作意克服。例如可以想一下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可能就会制怒;也可以用慈悲、同情心来作意克服,慈悲、仁慈、同情心(怜悯心)是佛家常用对治嗔怒的方法。
恐胜喜。当一个人只图一时的快乐而过于追求刺激的时候,应该想到后果,想到快乐的不永恒,这样追求刺激的心就会放淡。当一个人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时候,不妨想到自己的功劳应该归属于他人,自己还应该前进,或者用这些成绩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骄傲自满,要意识到骄傲的人未来一定要落后和失败的。这在佛家则称为回向。
怒胜思。对于患得患失、思虑过多的人,应该克服小家子气,学会金刚处事,雷厉风行,不要婆婆妈妈,孬里孬气。没有必要担心的和明明知道自己不必担心的就要放下心来。要主动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虚下心来随缘行事,赶快学习,没有必要胡思乱想的不要想。不要认为没完没了地胡乱思考是好习惯。其实它是自心难以自制的不良习气。
喜胜忧。当一个人忧愁的时候,要注意开朗、开阔胸襟。要学会良性心理暗示(即良性作意)。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就会恶性循环。
思胜恐。当一个人过分恐惧的时候,要注意定住心神。要理智。同时要学会分析情况。如果问题能解决,就赶快落实执行,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暂时放下,恐惧并没有用。而且要坚信只要自己真正努力,合乎道德法制规则,那么以后一定会结出好果子来的。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意是说,我们的胸襟合于宇宙虚空,处事乐观、豁达、中道,人体内的真气(正气、元气)就会调顺;精神内守,情志平和而不偏颇,身心就会很健康而不容易得病。
2006年10月10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1: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03——治疗

中医文化随笔03——治疗
作者 郭旭东
关于治病,内经中有这样的说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大意是说,圣人治疗疾病时,重在教人注重养生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使身体的机能保持稳定而不混乱。如果疾病已经形成再用药物进行治疗,身体机能已经混乱了再进行治疗,就像口渴之后才掘井一样,临上战场才想到铸造武器一样,不就晚了吗?
这说明了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真正预防呢?《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关于这个道理,我们在上一篇中已经提到了。这说明了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是保持正气、预防疾病的重要修心原则,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体内正气充足,才能抵挡住“邪气”的干扰和侵犯。
如何培养自己的正气呢?《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大意是说,对于苍天之气(大自然界),我们效仿它的清净,情志、志向就保持正常稳定。顺从它,体内的正气就牢固。即便有贼邪入侵,也不能伤害我们。这是因为我们保持了与大自然的和谐。所以,圣人内守自己的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领悟着大自然的奥妙。
那么什么是“苍天之气清净”呢?《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大意是说,大自然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大道,容不得一丝一毫邪气,光大而显明,隐含着高尚的道德而健运不止,故能够持久永恒。例如太阳,默默无闻、自然而持久地照耀长养万物却从来没有居功自傲过,古往今来,一直如此,不停地运转而永恒。我们所效仿和随顺的就是这样的品格。
那么如何才能够精神内守呢?难道是每天什么也不做才叫精神内守吗?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大意是说,要保持精神的正常稳定,就需保持体内阴阳的平衡,处事则应中道。如果阴阳不平衡,不能互相之间很好地牵制,就会耗损人体的精气。
例如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经常自卑多虑,不能自信而乐观地行为处事,也就是没有做到“阴平”,那么他可能就因为自卑多虑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思则气结,恐则气下,忧(悲)则气消。一个性格偏于外向的人,张扬自己而不谦虚,好发脾气而没有节制,那么仍然会因此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喜则气缓,怒则气上,都在耗散自己体内的精气。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情绪的稳定,克服性格上的偏颇,中道处事,努力做到谦虚而不低沉,积极而不亢奋,“阴平阳秘”。
2006年10月12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1: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04·药物

中医文化随笔04·药物
作者 郭旭东
关于药物,《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大意是说,用药物治疗疾病,如果这种药物有大毒,那么身体一般只能治疗到六分愈,否则身体就因中毒而吃不消了;而一般毒性的药物只能治疗到七分;有小毒的药物只能治疗到八分;无毒的药物治疗到九分。剩下的要通过谷肉果菜等食物的给养帮助康复,但也不要补得太过,太过就伤害了正气。
这是一般的药物治疗。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清楚另外一种药,那就是学会对治自己的不良心态和情绪,从而帮助疾病的康复。《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ǒng,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所以,当我们身心不适时,应该考虑到是否因为自己不良心态、情绪或习气所致,据此而努力改变自己,从而帮助自己治疗疾病。
例如:当我们有呕吐、头痛头晕(如高血压病)、两肋胀痛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发怒?《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大意是说,怒使体内气机不能正常流通,严重的则引起吐血和飧(sūn)泄(泄泻),所以气向上走。至于飧(sūn)泄,《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音chēn)胀。”《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何谓逆而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可见,发怒可导致浊气的上升和清气的下降,故而引起浊气向上(如呕血、头痛、气喘)和清气向下的疾病(如泄泻)。所以有这类疾病的朋友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发怒,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努力制怒。
同理,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大喜过望或者经常寻求所谓的刺激,是否忧愁悲伤过度,是否恐惧忧虑万分,是否没有注意适应寒热环境,是否受到惊吓,是否因为执著而过于劳累,是否思虑过度。
如果是大喜过望要注意保持平常心;如果是因为经常寻求所谓的刺激,要注意不断树立远大而高尚的理想,并不断为之而努力奋斗;如果是因为忧愁悲伤过度,要注意洒脱一些;如果是因为恐惧忧虑,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学会“放下”;如果是因为劳累而导致的,要学会休息自己的身心,不仅仅是身体的休息;如果是思虑过度引起的,也要注意不要杂乱无章地思索,也要学会“放下”。对于这些,我们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了。
这里再强调的是,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所以要注意情绪的调整,不要有情绪上的偏颇,同时也要注意冷热环境的适应,这样可以帮助很好地防治疾病。
2006年10月13日于北京
发表于 2010/2/16 13: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解决不了,就暂时放下,恐惧并没有用
======
深以为然!
如果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索性放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09: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05·养生

中医文化随笔05·养生
作者 郭旭东
中医的养生原则遵循的是《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德全不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德全面的话,那么它的身心健康程度就不很“危险”。
那么,如何做到“德全不危”呢?《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志向娴雅而淡泊名利,内心安详而不患得患失,积极上进却不因为执著而感到疲倦,体内气机调顺而不嗔怨,待人则宽容奉献,尽量顺从他人的心意,满足他人的愿望……欲望和各种诱惑都不能使他的感官疲劳,使清静的内心动摇……这样的人之所以长寿而在老年时仍然行为动作不衰减,是因为他们的功德修养全面的原因,从而不危及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现在的人则不然,“半百而衰”。为什么呢?《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大意是说,今人则不然,他们迷于饮酒,贪着欲望,胡思乱想,恋于房事,发泄自己的欲望而没有节制,以至于耗损了体内的真气,不知保持体内真气的饱满,不知调驭自己的内心世界,崇尚快乐主义而不计后果,违背人的正常生活规则,起居无规律,所以到了半百就开始衰老了。
要做到“德全不危”,也可以配合三才养身心。三才就是“天、地、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为什么要配天、地呢?《黄帝内经灵枢·本神》里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天展现给了我们道德,也就是“天空之气”的道德(其内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参见《中医文化随笔03·治疗》中“天空之气”的内容)。地给予了我们“气”(能量)。所以,我们应该在上效仿“天”的道德而给人带来光明而无怨无悔;在下效仿地的道德成就他人而任劳任怨;中则用“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理来养我们的五脏(具体内容可参见《五常赋》)。其中,《仁王经疏》:“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可见,“仁”养肝木,“义”养肺金,“礼”养心火,“智”养肾水,“信”养脾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大意是说,大道是通晓于三才的道德的,只有这样事物才能达到长久。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修养,效仿三才的道德,不断涵养身心。
中国古代著名长寿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可见,“德全不危”主张在中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2006年10月14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09: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06·保精

中医文化随笔06·保精
作者  郭旭东
关于房事,中医主张要有所节制。《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大意是说,精是身体的根本,所以要注意节省精气,特别是冬天,应该顺应冬主藏的特性,而注意节精。如果冬天注意节精了,春天就不容易得温病。
我们在上一篇《中医文化随笔05·养生》中提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说明了节精的方法是:不要酒后行房事;不要强行房事;要注意“知持满”,做到“不竭”,即房事有所节制;要注意“御神”、“不妄”,即不要胡思乱想;要注意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大意是说,圣人自然随缘行事,淡泊名利欲望,身心所行融通于宇宙虚空,所以能得以长寿,合于宇宙生生不已的特性,这是圣人的修身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这也指出了妄念过多,而又不能实现,意淫表现于外,房事过强过频,导致阳萎等疾病。所以,要注意“御神”、“不妄”和节制房事。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所以,耗损精气必然引起身体的虚弱,而善于保精则有助于人的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指出养生要注意稳固节省精气神,而不要使其耗散。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中指出:“是以人年四十已下即服房中之药者,皆所以速祸,慎之慎之!故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惟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指出人们(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不可依仗自己年轻力壮而服用房中之药和补药,也不要过强过频地进行房事,否则对自己非常有害。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所以要注意不要思虑过度和恐惧,而是要注意心胸豁达,行为洒脱正派。
总之,要注意不断修养自己,全真保气,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2006年10月14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09: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随笔07·疾病观

中医随笔07·疾病观
作者 郭旭东
一个人一旦有了疾病,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也就是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疾病观呢?《黄帝内经》对此有所阐释。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láo)醴(lǐ)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荣)卫不可复收。”大意是说,对于患病的人,如果精神上没有生机,心态不积极,志意偏颇不稳定、不正常,就难以愈合。精神不佳,心态不好,营卫之气消耗而难以补足。
什么是营卫之气呢?《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大意是说,人的能量(“气”)从饮食中获得,饮食进入胃后,能量传递给肺,进而五脏六腑都获得能量,其中性质较清的称为“营气”,性质稠厚的称为“卫气”。“营气”在血脉之中,卫气在血脉之外,二者循环不止。
那么,“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营)卫不可复收”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láo)醴(lǐ)论》中回答道:“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这类患病的人执著欲望太多,进而多虑忧患不止,从而严重伤害精气,营卫之气消耗,所以这类精神不上进、萎靡颓废的人的疾病难以医治。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新闻媒体经常报道这类事例:某某虽身患癌症,但不把它放在心上,坦然洒脱地面对它,有的甚至仍然继续学习、工作,最后身体竟然康复了。也有的报道说,有的人当潜伏体内多年的癌症被发现后,由于自己心理负担过重,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不行了。为什么那么长的潜伏期自己都感觉没有事情,而一旦发现就不行了呢?因为发现癌症后“精神不进,志意不治”,而发现之前的精神、意志则是相对正常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神进,志意治”呢?对于病人,首先应该不要“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应该注意豁达豪迈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淡泊名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世事,而不要患得患失,更不要把自己的疾病看得过重而导致严重的心理负担。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也就是说,要做到“志意治”就要效仿大自然的自然之德(参见《中医文化随笔03·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对于病人,应该借助医学与自己“精神进,志意治”的心态与行为去努力克服疾病,不要亡失自我“主人公”,不应把自己交付于鬼神。
2006年10月16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09: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08·人论

中医文化随笔08·人论
作者 郭旭东
关于人,《黄帝内经》中也有相应的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dùn),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大意是说,黄帝向岐伯询问道:我想听一下人开始出生的时候,以什么为物质基础,以什么为安全保障,失掉什么而死亡,得到什么而能生存?岐伯说:开始的人以母亲为生活基础,以父亲为安全保障;失掉神就会死,得到神就会活。黄帝问:那么什么是“神”呢?岐伯说:出生后,血气畅和,营卫通利,五脏已经形成,神气藏于心脏,魂魄已经完备,这就是得到“神”,才能成为人。
中医认为,人在宇宙中是最尊贵的。《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大意是说,天覆地载,长养万物,其中人最尊贵。为什么呢?因为人是通过天地之气而生,应四时(四季)的法则而成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大意是说,天给了人自然之德,地给了人能量,德与能量结合就是人。所以,人区别于万物而显得尊贵是因为人有德(精神追求)。
但是人还有“情”的一面,而不仅仅有“德”。《黄帝内经灵枢·师传》:“人之情,莫不恶死而喜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wū)有不听者乎?”大意是说,人之情,都是讨厌死,喜爱生。所以,要劝化一个人,可以告诉他要衰败而应注意的地方,用善良的心态去与他交谈,通过各种便于他接受的方法引导他,用他所吃的苦去开导他,即便是无道的人,也应该会听得进去的。
那么人应该怎样效仿天德而延年益寿呢?在以前的文章我们已经提到过了。这里我们再进一步讲解一下。《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大意是说,上古的人,其知道大道之理的人,效法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道理,契合于术数,食饮有节制,起居有规律,因淡泊名利而不去枉费心神地劳作,所以能够形与神合,而尽终其天年,寿命长达百岁。
那么,什么是“和于术数”呢?《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大意是说:圣人的技术,是为了万民的。他们的意志,都是遵循一定的法则(道数)的。
总之,人的生存根本在于“神”。人区别于万物是因为人可以有“德”(精神追求)。这应该是中医对“人”的比较本质的论述。
2006年10月17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09•和谐

中医文化随笔09•和谐

作者 郭旭东

中医中所讲的和谐是多方位的,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指出了作为一个合道的人,应该效法天地之德,保持与天地(自然界)与人事(社会)的和谐。关于这个,我们在前面探讨了,这里不再赘述。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大意是说:自古通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为人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四方与上下)之内,九州和人的九窍、五脏、十二经脉,都与天气相通。通天,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互相之间“气”(能量)相通。
什么是本于阴阳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大意是说:四时(四季)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所以圣人为了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效法天地之德,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从这一根本。所以,圣人做到物我相通,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如果不做到物我相通,违背这一根本,就会损害自己的真气。阴阳四时者,是万物的始终,生死的根本,违逆它就会有灾害,顺从它就不容易生病。这就是“得道”。对于这一大道,圣人遵从它,愚者违背它。
所谓顺从“阴阳”之理,就是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顺从四时之理,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大意是说:春天三月主生,效法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树立志向,具有生发之性,同时也生发万物与他人,使其生长而不要伤害他(它)们,给予而不要从其处掠夺,鼓励奖赏他人而尽量不要惩罚。这是应春气的养生之道。夏天三月主长,效法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努力使志向进一步前进和增长,就像使花草生长得更茂盛一样。这是应夏气的养生之道。秋天三月主收,效法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的情志安宁,以缓和像秋天那样的严肃,收敛神气,志向不要外露,这样可以使肺气清新。这是应秋气的养生之道。冬天三月主藏,效法这一特性,我们收敛自己的志向,好像藏匿起来一样,若有“私意”。这是应冬气的养生之道。
当然,效法四时,还应该结合“阴平阳秘”,还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中合于(傍)人事的问题,以及人的身心和谐,即人保持情志稳定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
2006年10月18日于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