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甘草5

习国医之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2: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lcd111,有了这个“敲门砖”,然后就可以慢慢钻研经典了,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先修炼高深的理论,就是研究《内经》,一是以实践为先导,研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发表于 2010/3/27 13: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楼主,修习国医确当从经典入手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6: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fyy007,你好,五本书收到就好,希望你,定制一个学习计划,是从《内经》着手,还是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着手,你应该有个战略部署;《神农本草经》可以配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阅读,就能体会简言中的深意,进而最终指导临证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fyy007,再有我正在整理各家医案,等整理完毕,赠你一阅,可以配合经典,裨益于临证发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始

许多病人问自己为什么会得病,以前不是健健康康吗?
前面已经录了《内经》中关于人生,长,衰,亡的过程,所以在这些过程,尤其出现比较虚弱(包括过度劳累)的时候,就是正气不足,邪可凑之之时,出现疾病也就无可厚非了,关于原因的分类,早有妙说: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0: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原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代去,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肾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俞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小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月真)(月真)满雷引,故时切痛,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着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着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中外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洛,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0: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为《灵枢》所载,而《素问》又从气机入手,别有论述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0: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发表于 2010/4/3 10: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哪里能找到这些书呢?
发表于 2010/4/3 16: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甘草5 于 2010/3/27 12:39 发表
lcd111,有了这个“敲门砖”,然后就可以慢慢钻研经典了,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先修炼高深的理论,就是研究《内经》,一是以实践为先导,研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先生,三秦出版社的《医学三字经》我终于订到了,哈哈!    但是,您提到的数种善本《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我暂时一本都没找到,我还得继续寻觅方是。(如果再找不到,到时再麻烦先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5 2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