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邀影月

谁能帮我解决小女不爱吃饭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07: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津液是对所有人都非常重要的!理解了这个就少生病!自己慢慢体会吧,
======
先生所言甚是,细嚼慢咽乃健康之道!

我分析人的皮肤病癌症都与这个有关,说的炫一点基本都与体液有关联。人的第一道卫士!病从口入吗?哈哈哈所以现在能理解我的我才给调理这个部位,不理解的我只能作罢。
======
先生费心,初学自当慢慢、用心体会
病从口入,是一方面;
病由心起,这才是身体健康之大敌
发表于 2010/2/4 07: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细嚼慢咽

百度搜索: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2008.htm?fr=ala0_1
  拼音: xì jiáo màn yàn
  谜语: 老太婆啃窝头

  近 来电视上常有大胃王的比赛,在一定的时间里吃得最多的人得胜,这是最糟不过的比赛了,得奖的人也许目前还不是大胖子,在不久的将来应该逃不过肥胖的命运。 在我认识的胖子中,『吃饭速度快』几乎是每一个胖子共通的毛病。但是在『肥胖是吸收太多热量』的肥胖理论下,『吃饭速度』从来没有被认定和肥胖有关,当然 也就从来不是减肥的处方之一。

  现代人吃饭的速度愈来愈快,大多数的食物都没嚼几口就进了肚子,『囫囵吞』成了典型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虽然『细嚼慢咽』就像『早睡早起』是大家从小就被教导良好的健康习惯,但是也像『早睡早起』一样的长期被大家所忽视。

  2005 年,我接触了一种美国的健康食品,这种食品和以前我所知的健康食品有很大的差别。早期的健康食品多数都着重在萃取了食物的精华,再将之制成胶囊或锭状营养 片剂。这种营养胶囊或锭状片剂人体需要四十分钟至四小时才能将之消化,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或病人,则可能由于体内消化酶的分泌不足而完全无法吸收,直接从 大便排出。在美国许多城市的下水道分析其堵塞物时,发现每季都会从下水道中清出数十万磅的维他命锭剂。

  但是这家公司采用一种专利的制造程 序,仿真人体的消化功能,在工厂中先将萃取的食物进行体外消化,使其达到可以直接渗透进入小肠壁的状态,再将之干燥成粉剂。消费者使用前只要将粉剂用适量 的水冲泡,即能还原成液体。这种液体无论在电解状态、酸碱度、浓度都和食物经人体消化之后的状态非常接近。这样的液体在空腹时喝入,大约五分钟即能达到百 分之九十五的吸收率,几乎是喝进去后直接渗透进入小肠。

  在接触了这种新式的健康食品之后,提醒我必需重新思考并且调整平时的吃饭习惯,提高食物的吸收比例成为我追求的目标。

  当 食物进入人体之后,从口腔经咀嚼并且加入适量唾液初步的处理之后进入胃部,经胃酸的溶解再送入小肠,经胆汁和各种消化酶的分解之后,部份食物呈电解性的液 体状态,部份仍是固体的状态。其中液体的部份才能渗透进入小肠壁被小肠吸收,固体的部份则流向随后的大肠,在大肠中身体进一步把剩下的液体吸收干净,固体 的残渣就成了大便排出体外。

  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发现食物只有转化成液体才有机会被人体吸收,固体食物是不容易被身体吸收的。我们所吃的食物大多数是固体的,因此才需要咀嚼将之磨碎,嚼得愈碎的食物到了小肠时成为液态的比例一定愈高。另外身体分泌的消化酶的充份与否,也决定了食物被吸收的比例。

  现 代人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大多数的食物都在很大颗粒的状态下就进了肚子,加上生活习惯不好和阻塞的经络使得消化酶的分泌不足。快速的吃饭习惯,更使身体分 泌消化酶的速度赶不上食物的供应。大多数的食物不是由于颗粒太大,就是由于消化酶的不足,而使食物到达小肠时成为液态的比例非常低。大多数食物仍然是块状 的固体,这些固体的食物最终只能被当成大便排出体外。虽然吃了很多的食物,可是身体吸收到体内的比例很低。

  食物的吸收比例是一个大多数人 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总以为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被身体所吸收了。真实的状况是只有很小一部份被吸收了,大多数都成了排出去的大便。而食物被吸收的比例会 随着咀嚼的结果和吃饭的速度而改变。咀嚼愈细消化酶愈充份,食物到达小肠时成为液态的比例就愈大,被吸收的比例也愈高。细嚼慢咽和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其 食物的吸收比例有可能相差数倍之多。大多数没有被充份咀嚼的食物,只是徒然增加身体消化系统的负担,并且增加大肠中的宿便而已。

  人体需要 的营养是那些被吸收的食物,因此如果食物的吸收比例愈高,则吃进去的食物量就能减少。那些饭量愈来愈大的人,很大一部份都是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大多数的 食物只是到身体里空跑一遭而已。身体一直无法吸收到充足的营养,只好不断的提高食欲增大食量,也愈来愈喜欢高能量的食物。

  『细嚼慢咽』的 吃饭习惯可以大幅提高食物的吸收比例,身体由于吸收了充份的营养,食欲自然降低,不再需要那么大的饭量。饭量减少加上大多数食物被小肠所吸收,食物的残渣 大量减少,包含肠胃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的负荷大幅减轻。不但新增的宿便减少,而且身体也开始有能量和机会清理长期积存在肠胃中的垃圾。

  用 一组假设性的数字来说明『细嚼慢咽』对肠胃负担的影响。假设本来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身体对食物的吸收率为10%,此时有90%的食物进入大肠,最终成为 大便。假设一天吃了一公斤食物,则每天身体吸收了一百公克的食物,胃和小肠的食物处理量为一公斤,大肠的食物处理量为九百公克。如果『细嚼慢咽』能使食物 被吸收的比例提升到30%,此时应可将食量减少至原有的50%。则身体所吸收的营养达到原有的一百五十公克的食物,比原有增加了50%。胃和小肠的食物处 理量为五百公克,为原有的50%。大肠的食物处理量则为三百五十公克,为原来的39%。

  『细嚼慢咽』吃的食物量减少了一半,但是吸收的营养却增加了50%,胃和小肠的食物处理量减少了一半,大肠的处理量更减少到原有的39%。身体处理较少的食物却得到更多的营养,肠胃系统的负担大幅减轻之后,就有余力将原来积存的垃圾或宿便清除干净。

  囫 囵吞式的饮食习惯,加上从不中断的每日三餐过量饮食,人体的消化系统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的状态,使得肠胃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垃圾堆积愈来愈多。身体无力处理 肠胃的问题,则使脾脏的负担也愈来愈重。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脏的能力愈来愈虚时,身体的垃圾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痰湿』也就在全身慢慢的堆了起来,外表自 然就愈来愈胖了。
  我自己有很长的时间都是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大多数食物都在很大颗粒的状态下进入肚子。开始『细嚼慢咽』后,由于吃得 慢,食物经消化酶的充份处理增大了体积,吃没多少就出现了饱足感,饭量自然减少。由于食物的吸收比例提升,虽然减少了饭量,身体吸收到的营养反而增加。许 多平时喜欢的高能量食物,慢慢就没有兴趣,口味自然改变为以轻淡的食物为主。过程中体重自然下降,大腹便便也很快的消失。

  当我发现了这个方法和逻辑之后,迫不及待的告诉周围的朋友们。一个朋友认真的执行『细嚼慢咽』,在短短的三周之中,本来就不算胖的体型就减少了四公斤。最令她开心的是减掉的部位都是女人最想减的腹部、腰部和臀部。
  『细嚼慢咽』是追求健康和减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这种减肥手段不需要忍受任何饥饿,是最自然和健康的方法。
  在字典中的解释为:仔细的嚼慢慢的咽,比喻对内容仔细认真的品读,达到理解
发表于 2010/2/4 07: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做什么,都要细嚼慢咽,切忌囫囵吞枣,送给自己
发表于 2010/2/4 08: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这个小虫吃的很舒服啊。哈哈哈
发表于 2010/2/4 08: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些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
有机会当然要牢牢抓住,白白错过不是我的性格
是吧,先生
发表于 2010/2/4 08: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青鸟 于 2010/2/4 08:04 发表
呵呵,有些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
有机会当然要牢牢抓住,白白错过不是我的性格
是吧,先生


记住可要细嚼慢咽噢呵呵
发表于 2010/2/4 08: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无谎世界 的帖子

收到,先生!
所以才要搬回去,慢慢看
对于幼儿园老师的喉咙痛,我要找机会试试
如果实践成了经验,其中的意义......
先生,这立等着用的,能不细嚼慢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3: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平时都说错了?我总是要我女儿快点吞掉,不用嚼那么碎......她一直以来吃东西都嚼得太久了,所以肉类吃不下,青菜也吃不下,因为这些经过她长时间的咀嚼,在嘴里都成了一把渣子,只能吐掉的。所以她三岁以前基本上都是吃的粥,我把各种菜剁碎放在粥里,这样才能保证她的营养。
直到去年回老家,不是自己开伙,不可能象我那样每顿给她另做,这也就开始出现嚼不烂和吃饭时间太长的问题。家人们都说是因为我长期给她吃粥造成她吃饭不好。
发表于 2010/2/6 12: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吸收到排毒是经过多少工序的,如果进入胃内吸收不好的话,例如块状物质怎么能消化呢?进入肠道温度使食物变化再吸收,这样的变化吸收应该有毒吧?吸收到体内呢?......
发表于 2010/2/8 09: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凌妈妈好热心哦!
我们家女儿也是我自己一人带的,我女儿在电脑边上说:“妈妈是我们家的家庭医生”,在各个中医论坛泡的妈妈,估计多数都是有个不太好带的孩子。楼主妈妈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离解决问题也就一步之遥了。其实楼主对孩子养育方式并没有出现大问题啊,一个小婴儿随时都能感应到妈妈的爱,对她的安全感建立非常的有益。每个孩子的性格天生有异,敏感的、外向的这些也只是一个特点罢了,并不是优缺点哦。我家也有个敏感的女儿,敏感的孩子聪明细腻,只是这类型的孩子更需要妈妈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7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