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gl0101

原创:破译《道德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2: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道朴子 于 2010/2/1 10:52 发表
同意。道德经中出现频率高的一些词只能有很少的几种翻译。如果相同的字有很多意思那么书也就无法读了。
其次,任何议论性的文章都有逻辑因果关系,如果因果关系混乱的那书也就没有意义了。
这就叫从LOGIC的角度 ...


    说的对。道可以有很多,但是,道的概念只能有一个。这里就有个本义与引申义的问题了。引申义是从本义而来,但是,引申义不等于本义。这个本义的道是什么呢?《道德经》的道与本义的道是什么关系呢?
《道德经》的道是本义的道,还是引申义的道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6: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lutoxxy 于 2010/1/31 12:33 发表
因个体不同,时间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等等,读出来的道德经都是不同的,何来破解啊?
    为什么是破译《道德经》,而不是翻译《道德经》呢?为什么要破译《道德经》呢?原因是:

    一、《道德经》的写作手法特殊,不同于《易经》,也不同于《黄帝内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虽然《道德经》的语言几乎就如同白话,却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意会即所谓见仁见智的无限空间。所以,凡是读过《道德经》的人都有一个自以为是的道、自以为是的德、自以为是的玄等等。而且,每一个
读过《道德经》的人自以为是的道、自以为是的德、自以为是的玄等等,可能不同。但是,《道德经》的道、德、玄等等,概念只会有一个,也只可能有一个,怎么会有那么多,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呢?《道德经》的道、德、玄等等,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翻译是不行的,必须破译。

    二、
意会即所谓见仁见智的后果非常严重,以至于我们现在所谓的道、德、玄等等,已经不是《道德经》的道、德、玄等等,而且,我们现在所谓的道、德、玄等等,已经与《道德经》的道、德、玄等等,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知道《道德经》的道、德、玄等等,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指的是什么,翻译是不行的,必须破译。

    三、事实上,由于
《道德经》的写作手法特殊,《道德经》没有给出道、德、玄等等一个准确的概念,而道、德、玄等等准确的概念对于准确理解《道德经》却又是必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知道《道德经》的道、德、玄等等,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指的是什么,翻译是不行的,必须破译。

    四、由于
《道德经》没有给出道、德、玄等等一个准确的概念,从这样的一个意义上说,《道德经》并不是一部完整的经典。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想知道《道德经》的道、德、玄等等,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指的是什么,翻译是不行的,必须破译。

    以上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导。



[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0/2/2 16:18 编辑 ]
发表于 2010/2/2 2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gl0101 的帖子

施主~愿你能早日破译~~~~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06: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道朴子 于 2010/2/2 23:18 发表
施主~愿你能早日破译~~~~


    谢谢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11: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中说: “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意思呢?常道,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道。非常道,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道。我们平常说的道,不是《道德经》的道。

    不可说的道,不是《道德经》的道;我们平常说的道,也不是《道德经》的道。
那么,《道德经》的道,究竟是什么道呢?

    “道可道,非常道”,还有一个版本作“道可道,非恒道”。什么意思呢?恒道,就是不变的道。非恒道,不是不变的道。《道德经》的道,不是不变的道,是变化的道。

    那么,哪个版本可取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23: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中说: “
名可名,非常名。”什么意思呢?常名,就是我们平常叫的名。非常名,不是我们平常叫的名。我们平常叫的名,不是《道德经》的名。

    不可叫的名,不是《道德经》的名;我们平常叫的名,也不是《道德经》的名。
那么,《道德经》的名,究竟是什么名呢?

    “名可名,非常名”,还有一个版本作“名可名,非恒名”。什么意思呢?恒名,就是不变的名。非恒名,不是不变的名。《道德经》的名,不是不变的名,是变化的名。

    那么,哪个版本可取呢?

发表于 2010/2/6 08: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熊春锦先生谈《道德经》的解读及其他

熊春锦先生讲 道经 第五章 用中
时间:2004-12-29 15:16来源:本站原创

   第五章  用中
      
      ——根据熊春锦先生04年2月4日讲课录音整理编輯
      
      古校本: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淈,踵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通行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      ◎

      释字:
      芻:《說文》芻,(chú)割下的草。象包著捆著草的樣子。  與:歎詞。通行本作“乎”。   
      猶:《說文》猶,獼猴一類。另有,同,相同;猶如,如同,好像;尚;還;仍;尚且;通猷等義。   
      橐:《說文》橐,(音tuó)袋子。朱駿聲《通訓定聲》:“小而有底曰橐,大而無底曰囊。”按:析言有分,渾言無別。   
      籥:《說文》籥,(音yuè)習字兒童所用而編成的竹簡。另有,一種有三孔的竹管古樂器。此處的橐籥為風箱。古代用以鼓風助火。   
      淈:帛書作“淈”,音gǔ鼓,攪濁,擾亂,或水流出的樣子。另有竭,枯竭之義《荀子·宥坐》“夫水…其洸洸乎不淈盡。”《楚簡本》和通行本作“屈”。   
      踵:追也,接踵而來。甲本應作“蹱”,音zhǒng中,但與“踵”相通,如“躘蹱”與“躘踵”、“龍鍾”同義。《馬王甲本》與《道藏甲本》均用“踵”。乙本及通行本均作“動”。
      愈:帛書作“俞”,古相同。愈:有“病”痊愈;更好,強,優勝;越,更加等義。俞:《說文解字》俞,空中木為舟也。用中間空了的樹木作船。   
      聞:《說文》聞,知曉其聲。另有,知道,懂得;見聞,知識;傳說,傳聞;傳播,傳開;有名望,出名等義。   
      數:《說文》數,計數;計數頻煩;又為頻數(音shuò),又為數(cù)密也。   窮:《說文》窮,窮盡,極。

      〖注音〗芻:chú音除;橐:tuó音托;籥:yuè音月;淈:gǔ音鼓;踵:zhǒng音腫。
      ◎      ◎      ◎
      
      讲解:
      
      松静自然听天音
      
      这一章共分为三段。我们在边听边观中、用中、大中的状态下,去消化吸收这一章里的内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第一段;“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欲出”,这是第二段;“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是第三段。
      我们要用系统论来解读《道德经》。学习了前面四章,就应当知道实践圣人之治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中有理气科学、理形科学,在实践这个方法论中,就要在理论认识上高度重视,效仿天地自然的道性。我们生存在这个天地空间,她本身就有自然的道炁,这个道炁是道德修养的根本,不能脱离这个根本。天地自然大环境中都处于一种无为的状态下,精与炁都是天地在无为中所化生的。自然大道诞生天地万物,没有丁点私欲,没有丝毫私心,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化生万物的。天地的本性,如同大道的淳德上德一样,在天地这个大系统,他的所有成分都是道性的纯德、上德与无为,并没有象太极图顺转那样变化为人类的德性,而且分解成为德性的子系统。
      
      众生同体受天恩
      
      德性的子系统是什么呢?就是指五德。当这个五德不纯、不全的时候,那么表现出来的德性就是子系统,也就是五德成分: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所以,在解读这一段的时候,就不可判别天地是否具有仁德,因为天地的这种德,就是最完美无瑕的仁德。这就是“天地不仁”的一种解读。而不能理解为天地没有仁慈仁德,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天地的仁德没有生化,她的德性圆淳没有分解,德性五个子系统都非常完善,这就是天地不仁。天地长养万物,无私无欲,对于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分别心。对善恶、美丑、好坏、阴阳、生死等等,在天地的眼里都视同为一,视同无物,就象一种无的状态。虽然人类祭祀天地的时候用稻草扎成刍狗,打扮成具有生命刍狗来敬天地;但是在天地的眼中,万物都是大道的化生,共同得到大道天地的养育,共同承受着自然的恩惠,完全没有厚此薄彼之分,抱括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物,都是自然的一种划分。
      这个刍狗虽然是人为制作之物,但是在天地的眼中,它也是万物当中的一物,是所有“无”中的同性物,没有人为地观于刍狗。万物形同于一物,万物就是一物。在大道的眼中,人的出生入死、命运的兴衰荣辱,不过和刍狗的成败一样,并没有特殊性。对于万物之间的变化关系来说,天地始终是本着来者不去,去者不留,无情胜有情,都是一片自然状态。她处在无心、无欲、无为的状态下化生养育着万物,使万物生生不息,恩泽无欲,为而不恃,生而不占有,为而不图报。这种质朴的大公无私的大德精神,这种不言、无言、无为的淳德,就是天地不仁的内涵。
      天地、圣人的这种淳德的本性,才是人类复归道德应当修养的品格。有为的修养仁德,只是达到无为淳德的一个过程,这一点应当注意。人类因为有生命、有思维,才有私欲私心的出现,有了这个欲,有了这个私,所以就会造因,从而损耗本身的这种不仁状态,因为这种不仁状态,是人类自己私欲私心造成的,只因为有了人的私欲心才损失了淳德。特别是这种视万物为一体,众生即我,我即众生,这种仁德是当前人类最缺乏的关键性的五德之一,所以人类才要不断修养仁德。修养仁德又是达到无为层次的一个过程,不应当执着于有欲、有心、有为的修,而应当效仿天地自然的道性,执于处虚处中,这样才更适应于快速的复归于道。
      前一时期可以说是在高度强调天地自然的德性。至淳是一种天地万物、万物一心,天地与同仁不分彼此,不分贵贱,不分有生命无生命,都是一视同仁。既然做了就无仁可言。而我们人类的差别就是因为失掉了天地的这种无私无德的本性,丢失了仁德这个“众生一心、众生一体”的大前提,才给自己带来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人类始终没有摆脱私欲,将自己的位置放在天地之上、万物之上,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万物,万物就是自己。没有仁德之心,不能以仁慈心看待万物。就象吃素的问题,很多人就因为没有认识到天地的本性,是将万物视为一体的。人们将宰杀其它动物当作天经地义的事来判断,所以起欲贪意,掠夺其它动物生命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相反,他认为是很自然的、应该的、天经地义的事。真的是天经地义的吗?那么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来认识众生是平等的,不残害生命,视众生生命如己命。要仿效天地的无私大慈心、大悲心、众生一体之心,首先应该在圣人之治的方法中,在我们的心灵中确立起来、树立起来。我们的实践道德并不是为一已之私,而是以万物为宗、以万物为体,这个观念的改变,是我们虚心、处中、用中,复归于道德淳朴心的基础。
               
      道光天心高高挂
      
      “圣人不仁,以百性为刍狗”,这一句的道理、内容和涵义与前面的大同小义,是进一步展开落实到人类之中,因为圣人效仿天地。圣人的实践是效仿天、效仿道、效仿自然。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是圣人的理气科学和理形科学方法论,这是内环境性命双修实践完成了道的过程。

      知道、得道、成道这个过程一步步完成了,就可以与圣人之心、与天地同频共律,道德光和炁周流于一身的内外,不愧于万物和众生,形同天地,如同天地造化万物那样不言、无名一样。圣人的心已经与天地相同,达到了无私无欲无为,内环境的心和身与天地相合相同,他们的心也就是道心。用这种道心观万心,以一申来观万申,以一物来观万物,以万物观百姓和众生,没有任何分别心,他们才能真正的地道。万物兼具有道性,刍狗也同样是万物之一。就象粪里面也有道一样,看起来很不好理解,但是读了这一段也就应该理解了。世间一切都是万物化生的,圣人对万物和百姓,都是不分贵践,对善、恶、美、丑他都是一样的,一视同仁,都释放道德能量给予化育,就象太阳一样。这个太阳高高地悬挂在天上,她没有分别动植物、飞禽、走兽;她也没有生命好坏优劣的分别;这个光也就无私无欲地撒向我们大地,给予万物无私的光明和能量,同为普照;只要你愿意走出阴暗的地方去接受这种普照,那么你就能吸收到这个温暖、这种光明。圣人之心就如同太阳一般的自然释放。
      圣人的不仁境界效法于天地大道自然,无心无为,虽然为天下百姓实行仁慈的上德,他们的这种释放过程是一玄德状态,是人们肉眼不可见的,毫无痕迹可寻,也不是后天有为所能做到的。所以也就称之为“不仁而仁”,以百姓为刍狗,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心,无论良莠、无论好坏,无论善恶,都给予无心无欲无私的光能赐予。
      要撑握好这一章,理解上几章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就得高度把握这一章如何修“不仁而仁的”、“不仁而圣仁”的状态,不仅突破心里的外层封闭,将阳性之我与那个符合天地、符合圣人要求的“吾”启动起来,将我们内环境中、大脑皮层那个阴我的私、欲、妄置换为正知、正觉。这个过程的完成,才是用中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虚其心的基础,而还局限在如修好仁德、义德、礼德、信德、智德的后天有为中,还将自己困在五德的补充上面,那么这个用中就非常难以把握住,就会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就会失去对许多在心中、身中、身边和周围的徼和妙的把握,并且无法进入。
      如何以自己的心去修补五德的缺失,与天地圣人的心接近,这是我们实践《道德经》、培养上乘道德境界的一个重要步伐和基础,因为我们离道失德太多太久。如果用爬楼梯式地一层一层向上爬,就很慢。这个楼梯既然要爬,就要有速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更好地解悟这一段。一旦领会了,你就会直接趋向无心、无私、无欲,迈向无极的状态、无为的状态。把心首先调教到天地心的状态、调到圣人心的状态,再来看我们五德的不足和缺失,看身和心当中还存在的问题,看我们体内的阴阳,看心里面的阴阳,是不是达到了纲举目张?是不是进入了高屋建瓴的状态?如果首先能把自己的心与天地的心、圣人的心牢牢结合,处在无为状态下来分阴阳、识阴阳,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那必然是事半功倍。如果我们像天地那样没有任何分别心,像圣人那样没有任何分别心,阴阳就容易跳出,所有五德就不足以对我们形成制约,我们就可以迅速地将阴我中所携带的种种问题清理掉。
      
      修道证德法圣人
      
      是否能将心中的正觉正念迅速确立起来,使阳五行的质性迅速提升?这个答案就在于仿效天地、圣人之心,学习天地、圣人的“不仁而仁”。把众生心、万物心真正确立起来,能处在这种无为状态中,那又有什么不能为的呢?“无为无不为”的关键和基础,就是仿效天地的无,仿效圣人的无为,学习天地、圣人的无为,在心里完成这个根本上突破,完成这个根本的确立,并促使这个根本的展开。一旦做到这一点,我们何愁内天地不变化呢?在没有学《道德经》之前,我们常常感到非常困惑和盲目,对点滴进步也难以找到捷径,无论身体里的疾病,还是生活当中的危难,为什么就不能仿效一下天地和圣人的心呢?一旦完成这个历史性理论的把握,用无为驾驭我们后天的阴阳,也就完成了一个根本性的超越,那么圣人之治的实践方法,也就在我们的内环境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展开,并且能真实不虚地步步见验。
      要把心调教到无的状态,既不揣也不锐,不执着不散慢,放下放下再放下。观这个中,看看你的中,体会一下是不是不一样?看一看,完成步入圣人状态的这一步突破,一步迈到无为中去,不是就能轻易地观阴识阳了吗?阴阳也不就在乎手了吗?
      我们边实践边解读《道德经》这一章时,必然会有体悟、会有感受的。过去都是因为失道失德,德性不全,失仁德而修仁,才会落到了阴阳这个圈圈里。有为修养的过程是用后天弥补德性的缺失,是在进行有作有为的培补。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也是一个缓慢的工程,如果想一点一滴、一步步去培养,用有为的作为去进行这个大工程的再造,必然是一个耗时费日的艰苦过程。这种有为的仁德,用有形有为的方式去对百性施仁施善,这种有心、有欲、有为之仁,虽然是上德不德、上仁不仁的基础和必经过程,但是一旦陷在有为这个圈圈里,那么速度就会非常缓慢;如果知道了天地不仁的圣人理念以后,再认识这个无的重要性,就有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动力,一个修心的强大动力。
      不登上高山,难见平原的宽坦。在理念的超越上完成了,才能真正摆脱有私、有欲、有心的制约,才能够真正进入清静的修为,才可步入修养的上层境界之中。因为思唯的超越是“不识高山难见平地”,理性的超越对认识论、方法论的掌握和应用,是逃脱阴阳制约的一个整体通道。就像这个“中”字一样,一个圆圈中间一竖,一定要上下通透,通透上下到破零,才能守住这个中。首先要在这个理念上完成了超越,知道阴阳之外还有一个无,才能守住这个中。
               
      
      还有一个“一体众生,众生一体”的理念;一个“我即众生,众生即我”的理念;有一个“不仁而圣人”的理念。这些都修到位了,那这个“中”也就出头了,上通天、下彻地,就能把握住这个中。要记住:有时既使明白了阴阳之理也会陷入阴阳,我们每天都在为阴阳而烦恼,每天都在为阴阳而生气。这种阴阳博击始终困扰着我们的心灵,困扰着我们真道德的滋生成长。所以我们在掌握阴阳、认识阴阳的基础上,一定要超越这个阴阳的制约,超越阴我心和阳我心这一对阴阳矛盾,在心灵的作用下你才能见到真我。
      这一段告诉我们如何求证真我的真面目,是见到自然理性的根本方法。将这些完成了以后,使自己内环境的阴阳处在一种无的状态,来实践这一对阴阳的跨越,推动一对对阴阳由阴向阳的转换,就掌握了生命再造的真正主动权,而不要陷在一个个阴阳的泥潭当中,难以拔足,难以纯净。看一看太极图的阴波、阳波,误了世间多少众生啊!有多少众生陷在这个阴阳波里不能自拔而流生浪死。为什么?看看《道德经》相关章节的论道、论自然、论天地、论圣人之心,学习仿效天地自然与圣人心,就能够摆脱阴阳的制约,也就不会再在阳波阴波的波浪之中流生浪死了嘛?就能够科学地应中用中了。
      
      天地犹如大风箱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如果完成了这一过程的新超越,那么圣人之论的“与天地同频共律”也就实现了,这个橐籥也就至简至易了。“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到底是指什么?看一看天地之间不也就是空的嘛?这个空间就是空的,就如同民间的吹火筒一样。就像一个皮囊一伸一缩,不断充空气又放气;又象风箱在一推一拉之间,以气来吹火助燃是一样的道理。橐,就像吹火筒管中间的空间,天地之间的动静出入与风箱的道理是相同的。人间许多工具物品的中间也是虚空,所用都是这个虚和中。
      天地造化的运化道理,就和风箱一样简单明了。我们很多人到处找去寻,想破脑袋的想要找到天地间最好的道理,而对在我们眼皮底下的《道德经》所讲的道理却视而不见。“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不就是个空嘛!不就是个中嘛!只要将心里面的阴我、私欲都放下来,不就是橐籥嘛?不也就认识了天地之间嘛?我们始终没有明白这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所以就不知效仿天地而虚其心。只有效法圣人的虚其心,达到淳德的“不仁”境界,才能进行自身性命的再造,才能实现复归于道。天地之间用中,才有天气的下降,才有天德的滋养,地气的生升,才能长养万物。天德之气升降往来于中虚的空间之内,从而化生长养天地中的万物,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但是人就是处在后天,就和看电视一样,眼睛只盯着电视画面上,喜怒哀乐欲都集中在这个小小的屏幕上,但对中间虚的传输却不屑一顾,从来不去想她、不去解读她、不去理解她,这个道理很简单。人类重实不重虚,如果完成这个颠倒,一旦重虚,就能破自然造化的奥秘,就能够仿效天地的造化。
      在这个空之中,天德地气的升降往来,可以说是天地化生长养万物的根本,没有这个空,没有这个虚,那儿来的实呢?人类天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道理,看看头脑里面颅腔,它之所以叫这个腔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叫胸腔?因为这个腔里也有空间。腹腔里面也是中虚,也有空间。这三腔都含有空间,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握好内天地,用好这个个空间呢?为什么就做不到仿效天地呢?我们对这三个空间都要善加利用,以融合天理。
      
      效天法地造心身
      
      一旦我们的心调试到淳德和道德天理,进入虚心的状态,你再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到“实心观物意不虚”呀!那么我们这个内环境三腔中,大脑也好,心肺也好,腹部的胃肠也好,他们都会虚化。如果把握住这个内天地,那么心中的道德能量下降,阴跷的地气能量能够生升,这个内天地的造化和生命的再造也就在其中了。在人体体内顶天立地的这个空间,这个心腔以及腹腔之中,这是第一个天地空间。这个空间把握住了没有、认识到了没有?因为这是把握认识内天地的前题,人心合地是人心向道心的转换,是五德的质量提升之所,如果把握住了,内天地中的道化就能够实现。完成了这个过程,心中的道德能量下降,也就是心中的天德下降,阴跷这个地中的地气生升,这一来一往之间,就能化生你的新生命,完成内环境生命再造的全过程。这个天地的秘密就在我们体内,就在自己身中,为什么不去效仿呢?很多人是效仿了,但苦熬苦守多少年了,为什么不出成效呢?因为不是完整地效仿天地,而是藏私、掖私那种模仿。真正的效仿天地,首先要人心合天理。因为这个德欠缺,所以心里这个天德降不下去,这就是苦熬苦守多年不变化的根本原因。
      天德地气的获得是内天地造化不停的根本原因,认识到了没有?为什么性命双修以心性修持为前提,因为这个转换是根本,这是我们在效仿天地过程中,在内观过程中,为心液的下降而降,而心中的五德还处在一种缺德状态,怎么可能有心液下降呢;心液不降,地气又怎么能开呢?阴跷不开,地气又怎么能上升呢?这一升一降不启动,这个橐籥的作用又怎么能发挥作用呢?天地之间正是因为具备了虚中,天德地气才能自由地来往于其间。一来一往,一消一息,动静不止,出入其间,如同于上下,贯彻于始终,没有任何阻制和障碍,众妙之门就连在这个虚空之中。这个理和炁具有一入一出的法用,当获得了道性的精华物质之后,又输送到天地空间万物之中,从而养育天地万物。
      作为圣人之治的方法论而言,第一步就要实现仿效天地的天德下降、地气生升,同时也不要停止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真正的道是静、是空、是明,这一点不能忘。不能停留在这个造化的阴阳模式的正转之中,而是要把这种造化逆向地旋转、改变,终而复归于道。既要重视这个造化,又要逆向转化这种造化,复归于道,这样才能最后用好橐籥。当然,如果你连突破的心里准备也没有,在没有实践之前,就是谈了也没有什么作用。
      对“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的解读和思悟,首先要归到我们的心身里里来,天地的道理,天地造化的道理,就在虚其心才能实其腹。人的心不能虚空,就不能涵养道德,五德也不周全;处于五德不周全这种缺失状态,怎么可能德气下降呢?德气不下降,地气也就不能生升,内天地的正气不能升降,这个内环境的造化就难以出现,实其腹也就终成泡影。所以修心、修德、修虚、修中,才是内环境中生命再造的根本前提。离开了这个来求法、来用法,无论你千法万法齐备也没门,众妙之门严闭。
      
      天德地炁绵不绝
      
      我们研究《道德经》一定要撑握好这个前提、这个根本,须臾不离,不能离开造化的根本,不能只重方法,要归到心上面来。修养道德,培养道德,关键在于仿效天地和圣人无心的虚而不屈。因为这个虚,道德能量才会不屈,没有阻碍。这个心中之屈是阻碍正信、正行的障碍,正是因为有虚的前提,心中才能朗明照,与所有的众生一心一体,没有阴阳的制约,无量光明。这个心只有化在众生之中才能虚,这是天地的德性特点。
      天地之间什么都能包容,她生了好坏、生了美丑、生了善恶、生了良莠的分别了吗?没有,她没有任何分别心,连那个不起眼的刍狗都视同万物一体,一体万物,这种虚空心才是不屈的前提。只有这个不屈,有了这个前提,天德地气才能顺畅地流行于天地之间,没有任何阻碍,完成由于太极顺化而生生的变化过程,在动而愈出这个运动过程中,天德下降、地气生升的反复变化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万物越来越多,天德和地气的释放越来越多,这个世界也就越来越繁杂,纷繁的万物,越来越复杂的世间。因为天地长养万物,化生万物。天地的光炁在动,当然是动而愈出,这种状态是天地正常的必然化生过程,也是圣人顺化众生万物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些自然特性。正是因为天地的虚而不屈,才使天地动而愈出,才确保了这种动,使这个动不屈,没有阻碍,没有阻制,自自然然,变化无穷。
      大宇宙还在不断地膨胀运动当中,是道在主载着这个运动和变化;道也在化生长养我们内环境中的天地,关键是这个橐籥是否能够参开?是否能够跳出法来看我们的内天地?观一观你心里的德光道炁下降了没有?阴跷里的地气能上来吗?不能生上来的原因在那儿,找到了有?我们仿效天地,学习天地,首先将腹腔里面横膈最高点的地方,那个心区空间位置视作为天,将阴跷穴(女以子宫)视作为地,在这个天地之间里验证一下。验证“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看看自己内环境的天德是否能下降?降到什么地方而再也降不下去了?你的地气是否生升?是怎么样生升的?内天地那个地方有一个眼找到了没有?出现了没有?地气的生升又生在什么地方呢?这个中的奥秘在什么地方?这个橐籥的真机在何处?自己内天地间的造化你能把握,并且能实现吗?这个“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你能同步去内观与实践吗?这些如果还不能出现,那就回到第一句来,去思悟、去自我解刮,寻找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修养状态的差距。
      要知阴识阳,要先把自己的阳性德培生起来。这种培生不是单一的培生,而是现在方方面面的培生,是需要达到无极状态,需要仿效天地、效圣人的状态,在这个基础和前提下,催一催自己的心,催一催自己的身,来识别阴我、识别阳我。
      
      观身守中道炁运
      
      道大于天。要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把握自己内环境的正确与错误,清除德性不足的根本原因,从而仿效天地的橐籥,完成这一个转换。那么内天地当中的天德下降,地气生升,犹如瓮中捉鳖那么简单。不用在体外去寻觅,也不用在文章上做游戏,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至简至意的道理。所以老子才在这里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什么叫“多言数穷?”天地造化中道的妙用,用再多的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述,也没有办法穷尽她的深刻内涵,即是削尽天下之竹为笔,竭尽西湖之水为墨,也难以言表其中无穷的奥妙。但是,这些大道的真理又是至简、至易、至朴,要在我们体内的天地之间当中实践,也就是说一定要去实践“观之于身而知气”,观心、观中、观虚,重中、重虚才是最正确的路径。
      证道是一门在自己体内自己全面实践的科学。多言、空言都是耗精败神的余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才是“多言数穷”的本意。想一想古往今来研究《道德经》的人,可以说多如牛毛,写出了很多很多的方法论与理论探讨,但实际上即使你把山上所有的竹子砍下来作为笔,把西湖的水作为墨汁,也没办法把她写穷尽、写详尽,只能是越学越糊涂,越参越迷茫。为什么?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没有抓住心,而只在方法上面穷谈穷究,偏离了根本,偏离了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偏离了站在本性自如、站在无私无欲的众生心的这样一个高度上研究《道德经》,研究自然规律的求证方向。所以历史上尽管洋洋洒洒地留下了船载车拉那么多的探求论著,但也没办法探到她的本质内涵;既是我们花上一生的时间去研究,要从这二千五百年以来人类对道德探求的理论中弄明白道德的真面目,也只能是一种祈盼,是一种复归于道的总愿望,要把她解释清楚是很难的。
      老子早已预见到后人会在领悟《道德经》的理论方法当中捡芝麻丢西瓜,所以才深刻地指出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直指根本,直接触及到正道的实质当中来,不主张在多言、妄言这些细节枝叶上面损精、耗气、败神,而是要“一勤,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要俭气、俭言、俭于事,一生无为,一生都要节俭。俭下来干什么?不如守中。因为再谈下去、再研究下去是没有穷尽的,也无法穷尽。
      天地生养万物,所有的万物各有其特性与特点,都有它们复归道的过程和方法,虽然会各有不同,但是都不离根本。把握住了这个,就把握住了证道、进道的前提,也就把握住了根本。老子还在这里直接指出不如守中,就是说:要想真正明白这些,讲不完、写不尽,还不如在自己心身内实践、求证天地间这个中,牢牢把握住修中的理论和方法,遵守修中的根本法则,逐步地实践用中、体中、尊中、悟中、大中、修中、贯中、正中、观中、合中、通中、解中、法中的系统修证全过程。把这个中字贯彻到自己的心身中,把握住天德之气这个根本,积聚天德地气的物质能量,在自身内天地进行全面地求证和实践。
      这个守中并不是叫你死守,而是把握住修的理论和方法,遵守修中的法则,在实践中用中。现在大家的状态就是在用中,你们体会一下是否有体中的感觉呀!是否重视这个理念了呢?是否对中字的真正奥秘产生了新的认识呢?如果能体悟到这个中字无穷无尽的真正内涵,在这个基础上再体悟一下这个中是否突然放大了,与天地相结合了,进入了那种大中的状态;在这个大中的状态当中,是否在深化地进行修中?是否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与宇宙天地化合为一,无限地扩大,通天彻地,贯穿天地人,从而验证天德的下降,地气的生升,进入道的本来状态。
      
      止欲生悔立道心
      
      实现这个中的顺观逆观,关键是要把握住中的天德地气这个根本性的道能物质,这才是道德修养、圣人之治的根本。离开这个根本来谈方法,那就失掉了道的根本性宗旨。当然,任何事物都离不开这个不如守中的中。我们从前也曾讲过了如何去实践守中,“欲心放下修道心,忠化中修圣道传”。《德经》第一章里讲了“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个忠与我们修不如守中的中的差别在哪里?希望每个人都要注意去体悟。没有完成忠诚的忠的转换,那么这个中修的这个中,守中的中,也都难以实现。其实这个忠就是忠心的忠,看字意就应该知道它是进入修中阶段的基础方法。既要修性体,把心放下,放在这个中字下面,把人欲心压住控制住,用这个守中的中来压住这颗人欲私心、妄心,修这个心,使心字处下,让中字处上。
      忠字下面这个心是指的人心、欲心,修中首先要将这个人心放下。可以说这个忠也是初修期这一段时间的方法论和必经过程,也就是修止欲的过程;不注意止欲生悔、调控人心,那么上面这个中就会摇摇欲坠了。所以要放下人心,把它放到下面,才能感悟忠的深刻内涵。
      要在心中和大脑皮层里建立起正觉、正念、正识。只有心处在这个忠的修证过程状态里,当这个忠里面都是正觉、正念、正识的时候,才能够体悟到上面这个中字的深刻内涵,这是“不如守中”的前提和基础。
      “忠化中修”,也就是说由后天转入先天,由有为转入无为的必然过程。如果没有前面带心的那个忠字来建立正觉、正念,修持五德,重视道德的修养,使这个德性由阴向阳的全面转换,接近全德和淳德的状态就难以实现。没有这个心的忠,也就难以真正把握中。这是从不如守中这个前提来分析如何仿效天地、仿效圣人,学习他们在心里去实践的具体方法。忠信是不是薄?人心是不是还在迷惑,还在迷茫之中?一旦把前面这个带心的忠能牢牢树立起来,修到无心的中也就容易进入,这是由有为转入无为的必然过程,需要我们在坚苦的实践中去完成。
      朗读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有时候似乎会听到众多白须飘飘的老人在呼唤!我们这些炎黄的子孙呀!五千年的道德文明生息、哺育、长养着我们,中华啊!中华,什么叫“中华”?只有实践在《道德经》所指引的中,才能绽放的精神文明的光华。才能用道德的光芒照亮整个世界,才能无愧于祖先给我们拟定的这个“中华”之名啊!只有实现中华这一过程,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才能不辜负祖先们对我们民族冠以中华二字的良苦用心。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用中的道德回归!让道德的光华照亮我们自己!同时也照耀全世界!
                                                 转引自《老子学院》网
发表于 2010/2/6 1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看下道德经圣解

如果有兴趣要,发邮箱告我,这两天还是研读,道德经。
wangshangjin-88@163.com
 楼主| 发表于 2010/2/6 2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娄秀尘埃 的帖子

意会的道,不是《道德经》的道。谢谢先生。

[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0/2/6 21: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2/6 21: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bluesunyi 的帖子

谢谢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6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