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 针灸等列入首批申报名录
(2006-02-09)
--------------------------------------------------------------------------------
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开中华医药之先河。中医药是中华先哲们的智慧结晶,其理论体系和哲学内涵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有着深远的影响。近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确定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等八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这标志着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
中医药学“打包”整体申报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透露,目前“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案”草案已起草完毕,第一步是将中医药学整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年内完成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实践和历史性观察认识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原创性学科,对于这样珍奇的文化遗产,理应得到保护和发扬。目前,不少国家都在关注申报,为防患于未然,中国也应积极申报。此外,中医药申遗也可以加强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识,以这种方式对外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都很强。
列入中国“申遗”五年计划
此次中医药申遗是整体申报,包括汉民族传统医药和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也包括各种与医药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实物资源等,而不仅仅是保护个人的医术、医方或者某个方法。
沈志祥称,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高度文献化以及广泛传播的鲜明特征。中医药学整个领域中虽然留有医药文化遗址、文物、文献等物质遗产,但更多地包括大量的实践观察方法、知识体系、中药炮制工艺、组方理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医药应该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因此,只能“打包”成整体申报。他说,起源于中国的中医药传到周边国家有很长历史,为避免中医药文化遗产被其他国家抢先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03年开始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沟通。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将中国中医药列入今后中国申遗的五年计划。
“申遗”并不意味消亡
沈志祥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意味着要消亡。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包括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两部分。物质遗产主要指自然景点和古建筑,古建筑如果不保护要消亡,自然景点如果不保护,遭到破坏也会消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文化遗产遗址、历史名城、文化前景等20多项,传统医学属于第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一是要继承,二是要发展。中医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促进继承。中医给人治病,要与时俱进,传统医学理论要发展,是发展中的保护。
并不仅仅是文化遗产
中医药作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已不断向世界各国传播。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等,都以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为基本构架且越来越潜存着赶超趋势。中国针灸现已被许多国家承认,世界卫生组织的传统医学中心、世界针联总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总部等均设在北京。目前,中国就中医药学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往来。
国家科技部信息中心研究员贾谦认为:“申遗可以让人们充分认识中医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医药。文化在于交流,不交流就不会有了解。但是,我们更应该树立民族自信心,重视中医药发展。不能仅仅把中医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来看待,还要看到中医药能够解决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问题乃至全世界60亿人口的健康问题。”
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