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广州老人院的慈慧楼里,老人们整整齐齐地坐着,等待舞狮队的到来。一阵鞭炮响过,舞狮队来了,一位叫黎姨的老太太兴奋地跳到两只狮子中间,随着鼓点声手舞足蹈了起来。她曾在仓库做过搬运工,身板一向很硬朗。
这座全国首个专为痴呆老人提供养老、康复训练等综合服务的慈慧楼,是去年落成的,109个痴呆老人在自己的新家中,迎来了新春。
据专家介绍,老年性痴呆症多发生在64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者大脑皮质萎缩后,会出现一系列性格、情感、智能和行为的异常,最常见的是记忆力和计算能力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有些患者会变得自私、易怒、冷淡、懒散、挥霍、道德沦丧或失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有的患者不知饥饱、大小便失禁以至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由于这种病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只能靠药物缓减症状,对许多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院长洪佩贤回忆道,几年前,广州市荔湾区一负责街道工作的大姐带来一名痴呆老人,请老人院接收,可受当时的护理条件限制,老人院只能表示爱莫能助。这位街道大姐拉着她的手说?“你要为广州的这类老人想想办法,他们真的很可怜,我们也相当烦恼……”
慈慧楼的建成,使这种状况有了改变。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舞狮结束后,护士们开始了一天中的第一课——“醒神训练”。这种训练旨在锻炼老人的脑部运动,让他们通过回忆起以前的事情,活跃呆滞的脑部。训练是以聊天方式进行的,护士和老人们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从老人们小时候的生活说起,直到他们丧失记忆前的一刻,都一一聊个不停。护士会有意无意地问老人:“今天是春节,那么1月28号是年初几啊?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啊?”。
“醒神训练”完毕,老人们在楼里散开,自由活动,有些则来到老人院为他们特设的“怀旧室”里,那里面摆放着毛泽东画像、粤剧戏服和手撕月历等旧时的物品,旨在唤醒老人们年轻时的记忆。李伯和付姨此时又闹着要穿上戏服唱戏了。可兴高采烈地穿上戏服后,李伯突然坐着不动了,望着毛泽东的画像发呆。也许他一下就陷入了回忆中。
此次采访,记者发现少了一副熟悉的面孔,唐姨。这位80多岁的老人,虽然患了老年痴呆症,却不像一般的患者那样默默无语,倒更像一个话匣子,喜欢不停地说,看见陌生人就喜欢上去搭讪,“我住在先烈路的,有时间来我家玩,一定啊!”她曾是粤剧花旦,十多岁上台表演,还做了粤剧的编剧,说话时语音锵锵入耳,显示出唱戏人的功底。然而,她没等到今年的春节就去世了。现在的慈慧楼里没有了她的笑声,让人总感到少了点什么。
节日里的慈慧楼里,除了舞狮队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外,还有一个小小的道具让老人们乐此不疲,惟妙惟俏的洋娃娃,这也是老人院为老人们准备的,因为许多患者都喜欢孩子。记者看到,甘姨和邓姨正抱着自己的“孙子”,煞有介事地哄他睡觉,逗他玩,时不时还要亲一下。老人们抱着娃娃,一抱就是几个小时,连吃饭时都舍不得放下,甚至一边吃,一边喂“孩子”。可是娃娃根本张不开嘴,老人们就着急了,看到这种情形,护士们赶紧连哄带骗地把他们手上的娃娃骗走,他们才肯吃饭。“他们睡觉时都要抱着小孩睡觉,遇到一些力气大的老人,连我们都抢不走的。”护士们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6年是老年性痴呆症首次被确诊一百周年。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约有老年痴呆症患者500多万,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强,而且每年平均还有30万老年人加入这个行列,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