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191|回复: 3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3 14: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103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
山东临沂市中医院 周东浩周明爱
  关于营卫循行,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有关的叙述却散在各章节,迫切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尤其对于卫气的循行,后世医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卫气的循行也就成了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因此笔者在此简单总结一下《黄帝内经》关于卫气在生理情况下循行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一、卫气的升降循行———“卫出于上焦”,“行脉外”,“常与营俱行”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矣”,认为卫气出于上焦胃上口以后,上布于肺,循经脉路线,行于脉外而与营气俱行一周后仍归于手太阴肺经,再开始新的循环。这是卫气循十二经脉次序循行的主路线,卫气主要籍此流注身体上下各处。与此可以互参的尚有《灵枢·胀论》“卫气之在于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等记载。这中间的问题是“卫行脉外”是不是只行脉外呢?大多数医家反对这种教条的认识。依据《灵枢·卫气》所说“阴阳相随,外内相贯”,显然《内经》作者认为卫气也可以贯于脉中,“卫行脉外”的说法只是强调卫气以行脉外为主而已。
二、卫气的出入循行———卫气“出于目”,“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灵枢·卫气行》云:“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与《灵枢·营卫生会》重点讲述了卫气的升降不同,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卫气循行的另一侧面,即阐述了卫气的“出入”,也就是卫气的表里循行,大致是早晨人刚睡醒的时候卫气出于目内眦睛明穴,行于三阳,再从足心入行阴分,复合于目,昼行于阳二十五周许,夜则从足少阴肾经注于肾,按肾—心—肺—肝—脾—肾五行生克的顺序循环,行于阴二十五周有奇,如此周而复始。《灵枢·邪客》“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等经文可以与上文互参。  但是,关于文中卫气循行的次序及其和天体星宿的运动(其实质即是时间)关系的理论却一直受到后世医家的质疑和非议,这不仅仅是因为这种联系的基础不明确,更重要的是似乎经文中自己就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灵枢·卫气行》后一节经文云:“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对这段经文,河北医学院主编的《灵枢经校释》提出疑问:一日一夜合二十八舍,也就是水下百刻的时间,若以“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四刻行一周,则每日夜只能行二十五周,这和前文“五十周”的说法相比,正好少了一半;况且,前一节经文言卫气行于阳和行于阴各二十五周,这节经文却是说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因此认为“此段文字大有疑义,读者宜详之”,并引楼英注曰:“大与上节矛盾,盖衍文也。”这代表了目前中医界的主流认识,以至于使《灵枢·卫气行》篇遭到了不公正的冷落,现在的中医知道它的已经很少了。  其实,这个误解的产生主要是对经文的文字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和鉴别的缘故。只要仔细地研读《灵枢·卫气行》经文,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的一些约定。如叙述卫气“昼行于阳”时曰:“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专门选择了日”和“身”等字眼;叙述卫气“夜行于阴”时则曰:“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专门选择了夜”和“藏”这些字眼,而不再用“日”和“身”,并且隐含了两者对比的意义。这一节经文最后一句曰:“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更进一步提示了“身”与“藏”意义的显著区别。通过不断的重复,经文逐渐赋予了“日”、“夜”和“身”、“藏”这些字眼以特殊的意义,以后再言身”时,即使不着重指明,就已经暗含指的是体表(阳)了,这就是解开经文矛盾的关键。  现在再看看后一节经文开始的点题句:“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明确指出此节论述的是“卫气之在于身也”,而不是在“藏”,也就是说,这一节讲的是卫气昼行于阳的情形,而并不包括夜行于阴的部分。针灸的穴位都分布于体表,卫气在体表的运行规律和针灸的关系最密切,这一部分就必然成了《黄帝内经》所重点阐发的内容。在其后的分别论述中,经文从“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始,至“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收束顿住,然后总括一笔“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其中明显不涉及另五十刻,即“夜行于阴”的内容。再看下文“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句,虽然没有点出,但是根据上一段经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日行一舍”中的“日”字已经隐含了单指白昼的意思的结论。对此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其著作《内经评文》中明确指出:“阴分阳分统称昼行于阳,内行五脏乃为夜行于阴”,此诚见道之言也!可见,所谓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只是说的卫气“昼行于阳”或者说“在于身”的情形,和卫气总的运行规律并不相悖。卫气夜行于阴时,是不是“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1/4,而行阴时间占总时间的3/4”呢,《内经》没有明说,也不好妄加揣测。但是卫气行于阳时依然有1/4行于阴分是明确的。因此,所谓“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不是绝对的。卫气昼日时并不是仅仅运行于体表,而是主要运行于体表,但也兼行于阴分;夜晚则是主要流行于内脏,但也兼行于阳分,这才是《内经》之旨。至于3/4、1/4的比率,笔者认为大可不必拘泥,《内经》特言其大略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论述卫气的出入循行规律主要是用来解释睡眠的机理,和后世所谓的气机出入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另外,升降和出入是卫气运行的相对统一的两个侧面,不可把它们截然对立,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说:“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已矣”。
三、卫气的散行———“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若雾露之溉”
  卫气的升降出入是卫气运行的主要方式,但真要让卫气到达身体的每一部分,行使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节”及卫护的功能,还需要卫气离经的散行。例如《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脉度论》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等等,都提示了卫气的散行。当然,卫气的散行是作为卫气循行的补充而存在的。
  《素问·疟论》和《灵枢·岁露》还介绍了卫气的督脉循行:“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用以解释疟病的病理机制。
  此外,李志道君在《中医杂志》1985年11期还提出了卫气的应激运行的说法。如《灵枢·经脉》篇指出:“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灵枢·营卫生会》云:“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卫气走之,因不得循其常道”,受激而走,不循常道,这是很有道理的,反映了卫气循行的一些变化特点。
  《内经》中还有一些有关卫气循行的论述,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内经》对正常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升降和出入,此外再加上卫气的散行作为卫气循行的有效补充,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卫气循行的初步体系。虽然《内经》很多认识还很朴素,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处,但也蕴含着许多非常有用、非常深刻的道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5: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续)——病理情况下的卫气循行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总2107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续)——病理情况下的卫气循行

山东临沂市中医院 周东浩  周明爱

  笔者曾撰文总结了《黄帝内经》对生理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病理情况下卫气循行的变化尚未论及。作为《内经》“气”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状态下卫气循行的变化和临床关系更为密切,也具有更大的价值,现总结如下,以使古贤大旨不至于埋没云。

  一、升降失常
  1.卫气运行受阻。邪气入侵,客于经络,卫气正常的循经运行受阻,这是卫气升降失常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几乎涉及到临床每一种疾病的病理机转。当然《内经》中并没有明确的“卫气阻滞”的说法,而是以卫气“不行”、“稽留”、“行涩”等字眼出现的。如《灵枢·口问》所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决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络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就采用了“卫气稽留”的说法。
  依据致病邪气种类的不同,卫气阻滞的具体情况及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内经》对此有很丰富和精彩的阐述。如《素问·风论篇》说:“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这是风邪客于“分肉之间”,阻滞卫气郁而化热,变生疮疡的过程,反映了“风为阳邪”的致病特点。至于寒邪,《素问·气穴论篇》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素问·调经论》云:“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用“不通”、“不居”、“不行”、“去”等字眼来阐述寒邪对卫气循行的阻滞,无疑要比风邪的“不利”阻滞的程度重得多,也提示了寒邪易伤卫阳、其性收引的致病特点。
  饮食不当也可导致卫气运行受阻。由于饮食主要经过消化道,所以卫气的阻滞也就表现出相应的部位特点。如果饮食过于偏嗜,可以导致卫气阻滞而发病。如《灵枢·五味论》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这是“多食辛”使人“洞心”的例子,然而并不是“多食辛”直接使人发病,而是由于“多食辛”使卫气的循行受到阻滞,“久留心下”的缘故。饮食过于生冷,也可致卫气运行受阻而发病。如《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这是卫气被“寒气”阻滞于肠外发为“肠覃”的例子。
  同样,情志失调也是通过导致卫气运行紊乱而发病的。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指出“悲”、“恐”、“思”可明显地导致卫气运行受阻,但我们也可看到,“怒”和“喜”对卫气运行的影响和以上三者有所不同。
  依据卫气阻滞的部位不同,所导致的疾病也有所不同(经谓“气合而有形,因处以为名”,这是《内经》根据病位和病机的不同所确立的疾病基本命名原则,至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笔者将另文详述),由此衍生的临床表现变化更加复杂,真有“视浮云,莫知其极”之感,在此只能择其要者述之。如《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这是卫气阻滞于皮肤以及分肉之间的情形;《素问·痹论》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这是卫气阻滞经络导致了“痹证”;《灵枢·卫气失常》云:“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这是卫气“留于腹中”的表现,等等。卫气运行阻滞其实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气滞”,可是现在中医提“气滞”,已经不大说是卫气阻滞了。现代中医关于“气滞”中“气”的理解,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实际上已经远远背离了《内经》关于“气”的基本认识。
  2.卫气向病邪侵入处聚集。卫气从本质上说是对人体各种防御力量的概括性的说法,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中所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因此防御是卫气最主要的功能。外邪侵袭后,除了卫气运行阻滞的变化外,卫气还会自动地向病邪侵入处聚集,以驱邪外出,这是疾病过程中卫气循行变化的另一个特点,这在《内经》中也有很明确的阐述。如《灵枢·痈疽》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用“归”字阐述了卫气向病邪侵入处聚集的过程。《素问·疟论》更有疟邪致病与卫气关系的详细论述:“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举例说明了正邪交争中卫气循行的变化,特别强调了卫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以上引文还可以看出《内经》认为整个卫气系统是层层设防的,类似于现代军事上说的纵深防御。这种防御的层次纵深和卫气定向向病邪处集中的变化特点极大地增强了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3.卫气逆行。卫气升降失常除了前行阻滞外,还有可能逆脉而行,《灵枢·五乱》就曾论述了这种变化:“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治宜)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这种卫气逆行的变化根据气逆的部位以及所影响的脏腑不同,各自表现的症状和疾病也有所不同,而通过审查这些异常征象,就可以推知卫气逆行的部位和态势,确立诊断。《内经》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这个“来往”的“道”指的就是卫气循行的途径。治疗则应该着眼于使卫气的运行恢复通畅,如此逆气自平,《内经》称这种治疗方法为“导气”。而不宜单纯治其逆气,妄施补泻,“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补泻无形,谓之同精”,不补不泻之中有真义存焉,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4.络绝则径通。《灵枢·动输》还记述了卫气升降失常时循行的另一种变化:“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猝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在此,《内经》以“络绝则径通”来解释营卫运行阻滞时气血循行维持的机理。由此可见,气血阻滞时,其部位主要在“络”,像四街这样大的经脉还是保持通畅的。

  二、出入失序
  卫气循行出入的失序和睡眠异常密切相关。其失序有下列几种情况:
  1.营气衰少,卫气内伐。《灵枢·营卫生会》云:“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种“卫气内伐”的提法《内经》全文只出现过一次,用来解释人衰老时“昼不精,夜不瞑”睡眠失常的机制,这对现在中医睡眠和衰老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阳不入阴。《灵枢·邪客》曰:“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这是《内经》用“阳不入阴”以解释失眠的原理,另有《灵枢·大惑论》云:“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可以互参。
  3. 卫气留久于阴。《灵枢·大惑论》云:“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服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留久于阴”是《内经》在卫气循行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对嗜睡原理的解释。
  4.阴阳相引。《灵枢·口问》曰:“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以“阴阳相引”来解释哈欠的机理。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在《内经》作者看来,无论是睡眠过多还是睡眠过少皆与卫气出入循行失常密切相关,一言以蔽之,卫不和则卧不安,这才是《内经》睡眠理论的主要观点。《内经》卫气出入循行的认识奠定了以后中医睡眠医学的基础,可是现在,随着营卫学说研究的冷落,这一点提的反而很少了。

  三、小结
  总之,《内经》关于卫气循行的认识大致可以概括为这几个方面:从生理方面说,卫气有升降、出入和散行,病理上也主要表现了升降和出入的异常。《灵枢·禁服》曰:“卫气为百病母”,既然卫气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不去深入研究它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2: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周末通读了《五十营》《营气》《卫气》《卫气行》《邪客》《卫气失常》等篇
以及张志聪的人的集注。有以下思考:
1.为何有营气、卫气之说
   为了表述一起流行的方便。内经中,对气的称谓一向是按所在位置称谓,如以内外表里寒热分为阴气 阳气,在肝(肝经)曰肝气或木气,在脾(脾经)曰脾气或土气,在心(心经)经曰心气或火气,……这种称呼对于一起流行的表述不太方便,走一步,换一个名字,实在是容易让人糊涂,所以,需要拟定一个统一的名字。当然,最统一的是“人气” 或“神气”,“正气”,分为阴阳即是:营气和卫气。

2 关于营行脉内,卫行脉外
   这个应该是个一般说法,要知道,阴中有阴,阳中有阳。营中卫,卫中有营。营卫不是绝对独立的两个。而是一体两面,不能割裂。凡卫气所到之处,营气亦至,反之亦然。就像气与血一样:血依气行,气依血立。二者相将而行,须臾不离。

3.营卫相互转化
   即内外出入

4. 营卫周流、出入不畅,就是病。与日月运行(天气变化)不合拍,也会生病



也有一些还难以理解的地方:
1.《五十营》中以28脉比28宿,以人气周流比太阳运行
但一日一夜:
人气沿28脉运行50周
太阳绕28宿运行一周

这个不好比啊。

2《五十营》的这种循行规律与《营气》每昼夜循十二经运行一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9/11/16 14: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6: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营气不仅仅在脉中

张志聪集注《动输篇》中说的比较明白:

夫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宗气两行营卫之道,此经脉外内之气,相为和平,而有形之营血.分行于外内,亦相为匀等者也

夫冲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潜渗皮毛,此下伏于胞中之血,半随冲脉而行于脉内,半随冲脉而散于皮肤,
又足阳明之脉,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而出于腹气之街
冲脉与少阴之大络,循阴股而下出于胫气之街
夫精专者二分行于经隧,随冲脉者二分出于气街,是经脉外内之气血相为匀等矣.

皮肤之气血,从指井而溜注于营俞脉中之血气,从本标而外出于肤表,从道往还,莫知其极矣

伯言气之离脏,卒然如弓弩之发者,谓五脏之气,至于手太阴而变见于寸口者。应手而动。若弓弩之发弦,上于鱼际则动气衰而无动脉矣。其余气衰散以逆上者,谓余气分散而上注于手阳明大肠之经,故其脉上鱼而其行微缓也。此言五脏之气,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腹走手而手走头,头走足而足走腹,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环转之无端也(眉批:脏腑通于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外合于三阴。三分行于脉内,三分充于皮肤。二分行于经隧,二分出于气街,则经脉外内之血匀等矣。此乃营气之行,与应呼吸漏下之行各别,故帝复问而伯复答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