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9672|回复: 4

一位为弘扬传统祖国医学的基层工作者的艰辛创业纪实--杨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1 12: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为弘扬传统祖国医学的基层工作者的艰辛创业纪实


-----记云南石屏龙朋中心卫生院年轻中医师杨通


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


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 护惜身


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戏昼夜、寒暑、饥渴、疲劳, 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


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第一篇 时代的骄子,大医精诚的实践者


  在石屏北部的偏僻山区,有个小小的龙朋中心卫生院.竟然能经常看到许


多豪华的轿车,能听到许多南腔北调的谈话。笔者实在感到意外.经了解, 原


来都是从外地专程赶来看病的。


  这儿只是个普通的卫生院,环境差,设备简陋,名不见经传, 这里上远离通


海县城,下远离石屏县城,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交通极不方便;这里经济落后,


生活贫困,饮食卫生条件很差;森林遭到破坏,野生动物濒临绝种, 民风民俗极


为野蛮,风景并不优美,空气也不新鲜...... 医疗环境比这里优越的医院比比


皆是,为什么这么多的患者独独对这里趋之若鹜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有


一个年轻中医师 ── 杨通。


  杨通是农民的儿子,更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从小因为家境贫寒, 老父


患病,早早的就决心要做一个好医生。 这个愿望在他考入云南省中医学院后,


命运给了他机遇。上大学后,他在努力钻研理论知识中, 发觉医学是一门实


践科学,只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杨通除了每日苦读医理,学好扎实


的理论,还自抽时间,无论三九、三伏, 从不间断地跟随云南名医吴生元、


龙德昭、柯尊楷等坐诊,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把所学的知识实实际际的用


于临床上。


  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和名师的指导,杨通终于继承了历代各家学说,并对


某些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吴生元、龙德昭、 柯


尊楷等人的指导下, 杨通执行主编了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吴佩衡中药


十大主帅古今用》、《常见疑难病证治荟萃》二书; 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


术论文多篇。春城晚报为此作了《未曾毕业先成书》的报道。 这些成绩不是


专门的科研人员所得,而是一个靠贷款读书、贫困的在校生所获, 是多么的


难能可贵啊!难怪云南省中医学院的普绍禹教授说:“三十三年来, 杨通是


我院最优秀的学生。”


  在吴登云精神的感召下,杨通然放弃了城市的文明和高薪, 选择了贫困


和疾病。龙朋镇是云贵高原上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人均收入583元,当


地居民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突出,加之经济困难,交通不便, 一


般村民都是小病无处看,大病无钱看,急病就求神拜佛寻巫师。 因穷致病,


因病而贫的现象屡见不鲜。杨通来到龙朋后, 发现当地群众对中医药了解甚


微,称中医为“草医”,称中药为“草药”,几乎等同江湖地摊上的“游医”


、“骗医”,只有在患者病入膏肓,无计可施时才来一试。 药房里中药品种


极少,就连大枣这样的常用药都没有, 而且一般群众意识里的“草医”应该


是满头银发的老者,而不应该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


杨通毫不灰心丧气,在院领导的支持下, 一次性就从昆明引进壹万陆仟多元


的中药和几万元的中药加工工具, 当时卫生院就有人戏言:“这些药用到他


退休也用不完。”(结果仅仅一个月,医院又重新购进中药材) 面对如此复杂


的局面,杨通义无反顾的走自己的路。 一个咳喘数十年患者多方医治无效,


听说来了一个新“草医”,决心来试一试。患者一进门诊, 坐在杨通面前,


就一言不发的伸出双手,意为让杨通凭脉看病。 杨通只好耐心的给他解释:


中医看病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只凭脉象看病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疗效也不好。望着诚恳的小伙子,患者才吞吞吐吐地说出病况。 杨通给患者


辩证论治、处方。患者服药后:顿愈,如此事例,一再发生。


  确切的疗效,低廉的价格,最讲实际的农民逐渐接受了中医药疗法, 加


之杨通耐心的讲解、细心的诊断、和蔼的态度,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龙


朋来了个年轻“神医”的消息不径而走,从小孩到老人都知道生病了, 去看


中医,去找杨通,当地群众误解中医的状况有了根本改变。 杨通此时才稍稍


松了一口气。


  有了群众基础,为了更好的使传统中医药为人民服务。 杨通在院领导的


支持下,进一步办起了中医科, 形成了辨症论治基础上的“中药灌肠透析、


内服”防治尿毒症;“中药灌肠泻热通腑、内服”防治脑血管病; “中药外


洗、内服”防治类风湿病等专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受到广大医


务工作者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不仅改变了当地患病外医的情况, 外地患者来


就医的也是络绎不绝,有的来自石屏、建水、个旧、蒙自、泸西、通海、 玉


溪、峨山、昆明,有的来自上海、北京、香港,在偏僻的龙朋, 杨通竟收了


一个韩国弟子,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既然来了,杨通决不灰心丧气。在一间简简单单的小屋里, 摆满了读书时


用的历代医家名著和参考资料,挂着明代名医张景岳的名言:“见痰休治痰,


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泻; 明得个


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


就是在这间极普通的小屋里, 产生了许多的治疗顽症的药方:治疗风湿类疾


病的“风湿地仙汤”; 治疗中风病的“中药灌肠通腑逐瘀法”自拟方“大黄


水蛭汤”;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灌肠通腑透析法”自拟方“大黄附子汤”


、“大黄水蛭汤”等。小屋记载着一个年青中医师艰辛创业的足迹。


  为了能在医学上有所成就, 杨通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在灯


红酒绿中自由潇洒的浪漫之夜。有的人说他傻, 为了掌握“中药十大主帅”


的药性,他竟多次亲尝“大黄”、 “附子”等单味药性猛烈的中药及复方制


剂.有的人说他憨:“就算再拼命,也不可能加点工资。”可扬通却说:“神


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他可比我憨多了?” 就这样, 杨通终于掌


握了多种疑难顽症的辩证施治,特别是治疗中风、风湿、胃痛、头痛、水肿等


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要点, 自拟了“中药灌肠通腑逐瘀法”的方子:“大黄水


蛭汤”;治疗风湿病, 内服用自创的风湿地仙汤,外洗用恩师吴生元的风湿外洗


方;治疗尿毒症,以大黄为主的复方制剂;治疗头晕头痛,用自拟的聪明益气汤;治


疗胃病,采用恩师吴生元的脾肾双补大法;治疗虚弱患者,采用自创的"动力一号";


治疗疑难杂症,多取恩师--- 云南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龙德昭的经方应用经


验.....等。


“医者,意也。”“师其法而不师其意,不可谓之能师,师其迹而不师其


神,亦不能谓之能师。”杨通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属屡创活人新方。 被当地


居民誉为"神医"完全是他不断努力开拓的结果.杨通说:“言未治者,未得其


术,既生斯疾,必有斯药。”医学界有不明事理的人学了三年的方书, 就以


为没有什么病不可以治,等治了三年病,却发现没有能治疗的方子, 这是很


可怜的,我们中国中医药博大精深,只要你对待病人有恻隐、 忧恤凄怜之心


又观察疾患纤毫勿失,就一定有办法治疗疾病。听一听时代骄子的心声, 看


一看大医精诚的实践者,何愁不能弘扬中医药文化。


  作者在撰写此文时,适逢杨通、后立新准备发表<<孙子兵法与中医>> 一


书以外,还有《中药灌肠透析法治疗肾功能衰竭》、《遵古不泥古,风湿出新


方》<<让中医药走进千家万户>>、《中脏中腑须分清,通腑逐瘀要重视》(中


药灌肠通腑逐瘀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实践)<<潜阳封髓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


临床实践>>等医学论文。作者曾询问杨通:“这些好方法, 好方子教给别人


不可惜吗?这些可都是你的心血。 ”杨通沉思着说:“我希望的就是这些方


法、方子能救一些患者于水深火热之中, 只可惜再好的方法也只能教给可教


之人,再好的药方也只能救当治的人。”听了杨通的话, 作者对庸医的认识


更进一层,也更肯定对许多医生失去信心是那样理所当然, 同时更希望自暴


自弃、讳疾忌医的患者做个当治之人.


  九九年,龙朋三中的龙老师慕名找杨通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她虽然辗


转了许多大小医院,但都是无功而返,没有什么作用,如今依然被这病魔困扰,


每天还要吃大量的西药才能稍微控制病情,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花费了钱财,


还影响了工作和学习,她几乎散失了所有的欢乐.


  杨通象亲人一般接待了龙老师,仔细地询问病情,起居, 饮食后开了药方并


嘱咐:"此药服食后,会有一定反应,请留心."龙某将信将疑地把药服完,不料反


应特别剧烈,顿时晕倒在地.家人只好把龙某抬回门诊 ,杨通仔细检查了病状,


胸有成竹地对其家人说:"这是因为病久邪深,服药后正邪相争,患者身体素虚,


正不胜邪所致,决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果然作了一般处理后, 病人恢复了正


常.时至今日,龙某再没有头痛过.


四邻闻之此事,蜂拥而至,不少患者还要求服食龙某的方剂,那怕晕一次,也


要根治头痛.杨通却是用不同的方法,治愈者不计其人.


当笔者问到杨通此事时,杨通说:"服药不冥眩,疾厥不瘥. 对于一些病程较


长的患者,服药后没有反应,就不会有好的效果."这决非是盲目的冒险,而是杨


通对医学文献精研苦学的沉淀所得,是多位恩师悉心指导的结果, 是杨通亲身


体会的经验.


  一个来自开远市的尿毒症患者黄某,肌酐高达933umol/L,因严格忌口,数


年来不曾服用一点温热的药物和食品,一派虚寒之相.杨通给患者的方剂是以附


片(每日100g以上)为主的大温大热的温阳利尿之剂. 患者第一次服药后就因寒


热格拒,呕吐剧烈,但杨通依旧守方不变,甚至加大温热药剂量,让患者坚持服用,


二周后,患者肌酐降至522.7umol/L.


  壮哉!身怀绝技的医生.


“我不愿做个‘好好’医生,为治愈身患沉疴的患者 ,我愿承担必要的风


险”杨通如是说。其实云南四大名医之一,云南中医教育的奠基人吴佩衡早就


说:“人参杀人无过,大黄、附子救人无功。 ”指出医生不能只一味言补,迎


合病人心理,置患者的病情于不顾,置自己良心不顾。可时至今日, “好好”


医生遍地都是,真叫人扼腕长叹。


  中医药治病,有些药物药性较难掌握,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不当,


旋及祸至。此类药治病,一方面疗效显著,一方面用药不当的话, 也能引起


一些不良后果。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一颗敢负责的爱心。


比如危急生命的尿毒症患者,生命垂危的中风患者,杨通采用的灌肠法, 中


医古而有之,一些大医院也有所研究,并获确效, 但为什么大多数的医生却


不能、不敢采用呢?原因大体有二:


  一、此类药物性猛力峻,较难驾驭, 所以有的医生把此类药物化险为夷


的巨大作用一笔抹杀,视之为毒蛇猛兽,弃之不用。


   二、也是最主要的,一些医生缺乏勇气,没有爱心,怕担风险, 所以让


患者病程自然发展,自己只是做个“好好医生”。


  艺高胆才大,杨通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医德高尚,充满爱心, 这不正


是我们这个时代深受改革开放洪流冲击下的医生们最需要的精神吗?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道:“凡大医治病...... 不得


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身惜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戏...


...。”多么高尚的医德,多么高尚的情操,当今社会上流行的“好好医生”


置患者的病程自然发展而不顾,用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难道不羞愧吗?


笔者曾听一位医生说:“又不是自己养的,医多好干吗, 不好让他明天


再来,有经济收入又不惹麻烦,何乐而不为?”这样的含灵巨贼, 真是可恶


之极,虽同穿白大挂,但怎能与杨通的苍生大医精神同曰而语。 更有甚者,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乱开大处方,甚至涂改化验单,骗取健康人无病治病。


这种人神共愤的勾当竟也有人做!


  杨通为病人治疗,考虑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疾病,还很重视病人的心理环境,


经济承受能力等,至始至终都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社会的人来看待. 对


于长期被疾病折磨的患者,杨通除了给患者开出服之有效的方剂外, 常常花很


多时间开导病人,鼓励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遇到经济特别困难或老弱病残的


求医者,杨通经常自己掏钱给患者付医药费,而且不厌其烦地带他们上山挖草药,


使贫穷的患者生疾害病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遇到一时难以取效的疑难怪病患


者,杨通查找资料到深夜,打电话请教各地的恩师,同道, 甚至亲自跑到昆明去


请教.看病读书之余, 杨通常常给医院的医生护士讲授中医知识和临床经验所


得,希望全院职工对中医有较深的了解,素质普遍提高,才有利于病人的就医环


境。杨通常说:“中医药事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业,也不是某个名医的事业,


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业,希望大家都来了解、关心、支持中医”。


  杨通就是这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耕耘不止.他常说, 他只是一


个平凡的人,做了一些该做的事,但是 ,我们生活中的这种平凡不正是伟大吗?


杨通又说,他爱他的工作就象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学生爱书和笔一样, 并


没有什么特别,但这样的工作热情不正是伟大的献身精神吗?


  壮哉:为最英勇的斗士喝彩。


  磋呼:能为“好好”医生说什么呢?


每当看到杨通的处方,有的药味达数十种,有的仅一、二味; 有的数量多


达数百克,有的只一、二克;有的是随处可见的蒲公英、车前草、姜、葱等,


有的是名不见经传的香樟子、九香虫、密陀僧、将军干等, 作者禁不住地向


杨通问个所以然。杨通说:“方不在乎大小,能对症就是好方, 药不在乎贵


贱,能治病就是好药。有的病用药仿佛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有的药四两拨


千斤,多则不宜,甚而有害,医圣张仲景曾说:"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 随


症治之",杨通深得真谛。


  杨通经常和同事上山采药, 回来就在医院的制剂室里做成各种饮片和制


剂,并指导患者自采中草药治病防身。杨通说:“中医主张天人合一, 注重


道地药材,比如当地野生的鲜茅根、龙胆草、茯苓、 黄芩等远远优于药材市


场上的同类产品。”野地自行采药使中医药更具有简、廉、便、 效的特点,


毛主席曾经说过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


高”只要真正掌握辩证论治原则,定能通过中医实现二十一世纪人人学会自我


保健,人人拥有健康。中医药真的失去生命力了吗?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


里能够自由翱翔的杨通坚决的说:“不! ”在二十一世纪回归自然疗法的今


天,笔者坚信,杨通连同他致身于的中医药事业,一定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第二篇  中风用灌肠 新方活人多


2000年5月8日,一辆农用车飞一般驰进龙朋医院.车还未停稳,几个人就急急


忙忙从车上抬下一个昏迷不醒的患者,顾不得喘一口气,直奔中医科.该患者名


叫欧登彩,男,85岁,龙朋镇三家水工箐人,昨日夜间突然病发,而到早晨才被家


属发现昏仆在地,不省人事.其子孙甚孝,虽认为患者好象已经亡故, 但为求万


一 ,还是把他抬至医院。杨通当时在龙朋已因治愈大量的疑难病而声名大振,


这次,爱看热闹的许多人心想有戏看了。杨通作为一"不紧不慢"的中医, 他能


处理中风这样的危急重证吗?许多人拭目以待.


杨通立即给患者检查,包括西医神经系统等的严格体检和中医详细的望.闻.


诊.切.抓住患者七日大便不解的病史,诊断为中风---中腑,立煎自创的" 大黄


水蛭汤"给患者灌肠.8小时后,患者泻下燥屎一盆,奇臭无比.随之神态转醒,但


仍不能口服药物.29日清晨患者霍然而立,随而仆倒.又续用大黄水蛭汤继续灌


肠至31日,患者在家属的搀扶下也能缓慢行走,停用灌肠.以恩师----云南著名


中风治疗专家柯尊楷自拟的中风内服方加减数味给患者内服.6月3日, 患者自


觉完好如初,要求出院.6月下旬,患者不慎摔倒,旧病复发, 其家属认为患者年


事已高,此次必是九死一生了,匆忙抬到龙朋医院.杨通通过严格辩证, 认为病


机与上次发病相同,证治同前,原方不变,经过8日精心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这时候,想看杨通笑话的人骚动了,是什么特别的方法使这么严重的中风病


短时间内恢复呢?并且中风后遗症如此之少?这在他们见过的,治过的病人之中


是很少发生的呀!杨通自主持中医科以来,以自大黄水蛭汤灌肠,内服中药, 配


合西医疗法,治愈了中风患者无数人.龙朋三家60岁的女患者欧琼芬;龙朋巴窝


小抵左43岁的男患者李正文;石屏县异龙镇45岁的女患者李琼芬; 石屏县亚房


子57岁的女患者李德仙;石屏县龙朋50岁的男患者姚银堂;石屏县龙武60 岁的


男患者解集中等,大多是躺着进中医科,走着出来的中风患者,一谈到杨通的耐


心细致,疗效神奇和高尚医德,许多人钦佩之情不言于表 .在中风治疗过程中,


起了最重要作用的灌肠新方---大黄水蛭汤,是怎样组创出来的呢?这话还得从


头说起.


  杨通因为一家人屡受顽症的侵扰,很早就立志要做个好医生, 特别是父亲


和亲友们发作的中风病,使他意识到中风这种病的可怕性, 许多患者因未能及


时正确治疗,往往非死即瘫,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 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许多患者久病抑郁,或痴呆或继发精神疾病,使本已痛苦不


堪的患者雪上加霜.杨通在中医学院就读期间,由于刻苦勤奋,禀赋过人, 受到


同学的尊敬和老师的好评,许多教授都认为:让杨通带头创科协, 整理名医经


验,编纂综述等只能在理论上打下过硬的基本功,真正的知识往往来源于实践


,特别是中医,老师带徒方式更容易使学习者成才.因此, 这些教授因为有杨通


好学上进的精神,大多乐意让杨通跟他们上门诊看病人, 给杨通极好的发展机


会.当时,云南著名的中风治疗专家柯尊楷名噪春城,杨通私下心仪已久, 渴望


能拜师柯老,极想学到柯老治疗中风的独特经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


杨通的努力争取下,经熟人介绍,杨通找到了柯老.


  柯老自己中风偏瘫七年,遂潜心研究中风,始得今日之成就,自创"胆学派 ",


认为十二官皆属于胆,这个理论对后来杨通的"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的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柯老带徒是很严格的,但由于杨通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广博


的中医见识和数次的跟师经验,很快柯老就对杨通产生了好感, 常视杨通为其


较优秀的弟子,不但学术上倾囊而授, 在经济上也经常接济当时贷款读书的杨


通.


为了更好的接受柯氏理论,不负恩师所望,杨通废寝忘食, 通宵达旦地查阅


相关资料,强记柯老所授,在放假期间,别的同学都回去与家人团聚了, 杨通却


舍不得这么宝贵的机会,整个假期都跟着柯老学习.爱迪生曾经说过:" 天才等


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杨通正是这样勤奋刻苦而成就的


天才.


  柯老曾治愈一中风患者:该患者在大医院抢救一周,百药无效,众医束手. 柯


老在仔细的看过患者的病情后,把自带的药掏出一把来泡了一杯开水, 微温后


让护士给患者鼻饲给药,六七个小时后,患者便通下,如梦方醒,问周围之人 :"


我在哪里?"那小包药是什么"祖传秘方"?杨通创根问底. 柯老不但告诉了杨通


药物的组成,而且还给他讲授了该患者的治疗大法----泻热通腑法. 杨通恍然


大悟,又经过认真的学习总结和柯老的细细讲解, 杨通终于掌握了柯老治疗中


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的大法,在杨通将要出师的前几日, 柯老又仔细给杨通讲解


了他自创的胆学派理论:“胆气通降,六腑通畅;三焦温升,七窍空灵。”。


从<<内经>>而下,直至朱丹溪.李杲.张景 .王清任.张锡纯及现代中风用"星蒌


承气汤"的倡导人----王永炎院士的理论,莫不精研细读,把玩沉思.<<素问.调


经论>>上说:"血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气不复返则


死."杨通让为这几句话已从中医的角度阐释了中风的病理过程,炎热为患, 所


以"气之与血并走于上",瘀塞阻滞,"所以气不返则死",那么,清除火热之患,再


引血下行,不是"气复返则生"了吗?历代名医治中风,多为虚.炎.风.痰.气. 血


六端,杨通通过上述对<<内经>>原语的分析体会,独独重视火和瘀,在治疗中风


过程中一刻也不忘记对二者的治疗,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常用方---大


黄水蛭汤.


  杨通到龙朋工作后,发现当地医疗设备简陋,医疗和护理水平极差. 中风昏


迷患者常因插鼻饲管而导致呼吸不畅或痰阻等反使症状加重,用药次数和剂量


也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为了结合当地情况改进鼻饲给药, 杨通查阅了大量


的资料.古代医圣张仲景说津液内竭致大便难,创立导便和灌谷道之法,这是世


界医学史上应用直肠给药与灌肠疗法的先驱,由于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实


为危急重症救治多途径给药的一种示范.后来中国著名中医学家, 中国科学院


院士王永炎创立"星蒌承气汤"灌肠治疗中风法,这些都给了杨通很深的启示和


鼓舞.杨通遂改大黄水蛭汤内服方剂,调整剂量给中风昏迷患者灌肠,不想竟收


到奇迹般的疗效.大黄水蛭汤灌肠,不仅使患者大便通下,腑气得降,浊气得通,


而且祛除种种热火患,存阴液真阳,,实为急症治疗 的一种良法.其间包含了无


数玄机,千变万幻.杨通说:"灌肠法使大便得通,不是一个简单的通大便的问题,


而是一个气机恢复的体现.".杨通和后立新已在合写的医学论文<<中脏中腑须


分清 通腑遂瘀要重视>>中详有论述,兹不重复.


  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风治疗的过程中,杨通发现: 单纯把中风分为中经络


和中脏腑不够详尽科学,仔细分清中脏腑中的中脏和中腑, 才到疾病的治疗和


转归.痞.满.燥.实.坚但见一症合并身和,汗自出者,即可定为中腑,及时进行


灌肠治疗,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于其它中经络和中脏腑的中风患者,使用灌


肠法,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和减少中风后遗症,降低复发率.接着又更进一步,


杨通将该法用于辩证为火热瘀阻为患的疑难病,也取得了极好的疗效. 杨通曾


治一无诱因发热患者,该患者常常在下午发热39度至40度之间,百医无效,杨通


根据该患者发热有时,舌有瘀斑,脉涩等症,认为该患者是火热瘀阻为患, 施以


大黄水蛭汤灌肠,一日病减,三日病愈.通过这些极有价值的临床实践,探索,研


究,大黄水蛭汤灌肠法的应用得到极大的拓宽, 为当地人民的健康立下了汉马


功劳.


  中药灌肠内服法神奇的疗效,低廉的费用,使得各地患者闻风而至.杨通通


过综合分析,特别是杨通父亲的中风病复发并加重后的治疗过程, 杨通又在柯


老所授的治疗中风内服法的基础上,加用增加患者原动力不足的自创方剂" 动


力一号",使中风患者的恢复更为神速.现在,杨通在治疗中风病的领域,已经形


成了自己的体系,遵照严格的辩证论治原则, 杨通常使得一些重病患者康复如


初.同时,杨通在治疗中风时,也常常提醒病人不偏废其他治疗,注意功能煅练,


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治疗等,使高病死率,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的中风病得到全


面的正确的治疗和预防,这无异是中风病患者的福音.


  看似一个简简单单的灌肠新方,看似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改变和提高,其间凝


集了杨通的多少心血阿!杨通跟师多人,通研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但能够


不囿于名医名论,结合实际情况和自己独特的经验体会而不断开拓创新, 是多


么的难能可贵.杨通早期治疗中风用柯老的泻热通腑法(昏迷病人鼻饲), 后逐


步形成自己现在所用的通腑逐瘀法,增加原动力法等.完全是善于变通的结果.


杨通常说,师父教给你的东西是死的,不参与自己的思索和变通,永远不属于自


己.他还说,各人有自己特殊的经验和生活环境,甚至有一群适合自己理论治疗


的病人,也就是说,不但病人选择医生,医生也选择病人. 一个医生严格按自己


的指导思想辨证论治病人,大浪淘沙的结果,无效者不再来,有效者不但趋之若


鹫,还邀约相同类似的患者前来就诊,医患相互影响作用,所以形成了各家各派


的治疗思想和实践.患者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与患者密切接触,广诊多治, 不断


学习,医术才会不断提高.


  "医者,意也""师其法而不思其意,不可谓之能师,师其迹而不思其神,亦不能


谓之能师".杨通真可谓能师也.


第三篇  医尽千方皆不是 唯有风湿地仙汤


  云贵高原气候复杂,既有四季如春的昆明,又有终年结雪引人入胜的玉龙


雪山;既有热不可耐的河口,亦有终年雾锁的苦寒之地大冷山,素有十里不同天


的说法。龙朋地处云南石屏的边远山区,四季如冬,当地人民生活贫苦,缺医少


药,风湿发病率极高. 怎样有效的治疗风湿病是杨通来到龙朋后面对的第一个


难题


  风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活健康的一种顽症. 古今中外历代医家论述甚丰、


各持己见,莫终一是,据统计,全世界的元素都曾被用作过抗风湿的药物,遗


憾的是风湿病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广大的风湿病患者仍然被疾病日夜折


磨.


  杨通自读大学开始,就一直密切注意着风湿病的研究治疗新进展,搜集民间


的偏方,验方,遍查中医古籍的有关部分,对风湿病的病因,发生,发展,治疗,转


归等有着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但到龙朋之前, 杨通对风湿病的体会并没有上升


到独创风湿地仙汤的境界.只是一直刻苦地学习其它名医的经验, 通读风湿专


著这并不能说会治风湿病了,那么多的名家名方,那么多的心得体会,究竟如何


取舍,杨通认为:"跟师是学中医最快的捷径,没有云南名风湿专家吴生元恩师


的悉心指导和现身说法,就没有 风湿地仙汤,也没有自己在中医事业中所做的


小小成绩".


  边读书边跟师无疑是很苦的,除了每天的六节正式课, 还有许多的课后作业


和晚自习.即使老师愿意带你,你也要想方设法的挤时间,误了吃饭和睡觉是经


常的事.跟师回来.除了记录老师的教诲,自己的心得, 还必须查找大量的相关


资料加以充实,提高,才能变老师的东西为自己的东西.否则, 跟师经常是背了


几个死方子,作用不过是锻炼一下记忆力和替老师当当打字机. 为了掌握吴老


治疗风湿的奥妙,杨通不仅仅满足于背吴老的补中桂枝汤之类的验方, 跟吴老


多看几个病人,而是通读中医古籍和历代医案,开夜车研究风湿病的理论,并找


寻吴老师对治疗风湿的理论渊源,当中杨通深刻地理解和接受了名医张景岳在


<<景岳全书>>中的:"气不足便是寒"的理论; 又仔细研读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


的<<脾胃论>>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感受颇深.....因此, 杨通可以提出许


多问题向吴老请教,完全弄清了吴老治疗风湿病的主导思想------- 虚寒是风


湿病的根本原因,痰.瘀.热.湿等都 是在虚寒的基础上变化而生. 在读书和实


习期间,杨通辩证的使用吴老的方子治疗风湿病,屡获奇效.


  杨通来到龙朋后,面对众多的风湿病患者,杨通使用吴老的成方时,发现有效


有不效.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分析,杨通以为这是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相


差使然.龙朋地处石屏北部高寒山区边陲小镇,气候寒凉 ,当地居民生活贫苦,


后天不足,因病致贫,因贫致病,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按清代叶天士的理论,在当


地治疗风湿病应当加入血肉有情之品才是,可当地的许多患者贫困到多吃几付


药都难以办到,又哪有钱服食这些贵重难得之药?怎么办?


  谁都难免要遇到困难.面对困难,杨通不是坐在它面前哭,企图感化它;也不是


坐在困难面前等,企图在无形中消除它;更没有避开困难,企图绕过它.杨通说


:"遇到困难,我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越是困难,我越是要加以克服."


  为了有效的治疗风湿病,杨通又系统全面的重新研读了有关风湿的中西医理


论.中医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张介宾认为


:"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 ,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


所以治痹之法最主要的是峻补真阴,使气血流畅,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湿.痰.


瘀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历代医家更是多有发挥.朱丹溪以痰立论,


王清任以瘀立论,叶天士倡久病入络之说, 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以搜剔宣


通络脉等.杨通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认为


  <<内经>>“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及《济生方》:“皆因体虚,


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的理论较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杨通又吸


收了近人治疗风湿病的经验,如恩师吴生元的补中益气; 朱良春的注重益肾壮


督,虫蚁搜剔,姜春华注重正虚的经验,渐渐形成了对风湿病的独特看法. 西


医认为风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无非是非甾体抗炎药, 改变病的抗风湿


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这几类药颠来倒去的使用,形成正"金字塔"或"倒


金字塔"式一类治疗方案,并未取得什么重大突破,因此, 杨通把治疗风湿病的


研究方向完全集中在中医的开发创新上


  1998年12月,龙朋镇血栓性脉管炎患者王伟民找到杨通.王某患此病已经8年多


了,四肢手指常疼痛不已,为了减轻疼痛,自己用钳子自行扭拗去上下肢全部指


关节,平常每日须饮烈酒一公斤,方能稍止疼痛.王某四处求医,百药无效,某大


医院最后的治疗意见是:截肢.三十几岁的生命 ,正是人生最美最动人的时刻,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缺少上下肢的废人一个,他真的是欲哭无声. 杨通深怜


其苦,虽知病情危重,乃为其书一中医处方,重用生地, 外加恩师吴生元自创的


风湿外洗方,以希万一.几剂药后,患者病情有所减轻.但腹泻时极多,乏力, 不


欲饮食,杨通认为这是大剂量使用生地的结果,生地润肠滋腻,大量动用有碍气


机升降,少量又效果不佳,杨通仔细思索后,加入仙灵脾一味, 消除大剂量生地


副作用的同时,增加原动力,调节阴阳平衡,结果效验异常.患者连用二月,病竟


霍然.欣喜之余,奔走相告邻里,龙朋镇另一同病患者龙从亮闻风而至, 亦用同


法愈之,本院行医多年的老西医见之,讶为异事.


  自此,杨通大悟该方中大剂量生地,仙灵脾所起益肾状督的作用, 不仅可以代


替血肉有情之物,在治疗风湿病的作用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生地在《神农本草


经》有“逐血痹”“除寒热积聚”“除痹”的记载,药理实验室证实, 生地


有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是促进免疫功能的药物; 而且又可调节抑制性


T细胞的功能,从而阻抑自身抗体的形成, 具有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双向


调节作用。风湿患者大多经过激素的长期治疗,现代研究表明, 长期使用激


素,同时加用生地, 可防止激素单独使用时出现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及


形态学的变化,使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 再者,


自拟地仙汤中其它药物组成仙灵脾、补中益气汤都是温补燥热之品, 风湿患


者长期服用易致火热为患。根据病情寒热调整生地用量,使之分毫不觉寒热,


使该方变为久服长服之品,有利于风湿病的长程足量治疗。淫羊藿温补肾阳,


祛风除湿,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激素样作用,与生地一阴一阳, 生化无穷,


源泉不竭,好似一方中之平衡杆,各执阴阳一端,督他药寒热,保阴平阳秘,


共为该方君药,共奏补肾壮督之功。


  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杨通确定了生地,仙灵脾的最佳剂量和配伍比例,以


该二药这君药治疗风湿病的基础上,组创风湿地仙汤,又根据辩证论治 ,随风.


寒.痰.瘀.热.湿等在不同患者身上的不同而随证加减,在治疗风湿病中取得了


极好的疗效


  1998年8月,杨通曾治某医院医生赵某,其人略晓医理,因四肢关节疼痛,


畏寒怕冷,多年来从未间段服用中药祛风通络之方剂, 并在急性期服用芬必


得、地塞米松等,症状不见缓解,反趋严重。乃以所服中药方问杨通:" 是否


可用?"杨通略览方剂后说:“这些都是名方,但此时却不对症。”为其书方


地仙汤,重用口芪100g,服数剂后,患者饮食增加,疼痛顿减。 杨通又告患


者在原先所服用的方剂中,任服一方,其效必良。患者将信将疑, 试服一方


数剂,效果大不同前,茫然不解。杨通说:“虚寒是风湿病之根本, 你一痛


数年,其气已虚,你以前所服的方剂一派攻伐之品,未曾治病, 已伤正气,


本未倒置,病怎能愈?”诚如喻嘉言指出:“凡治痹症,不明其理, 以风门


绪通套药施之者,医之罪也!”患者听后恍然大悟,深感庸医误人。 又有一


老妪年七十八岁,患“肩周炎”二十年,每日疼痛不止,辗转不眠, 生活不


能自理,每日服用芬必得1.2g近一周,效不显,且觉得腹痛隐隐, 在熟人引


荐下,患者找到杨通,此时患者觉得右肩部肿痛,抬手艰难,四肢甚热, 但


伸手于被外时又觉寒冷,舌质红,脉实有力,大便三日未行。看似一派热象,


杨通处以风湿地仙汤,略为加减数药,当晚患者左肩疼痛欲死,一夜未眠, 深恨


带她去找杨通之人,不想第二日疼痛若失发觉双手竞活动自如。此后随访二年,


患者肩周炎发作二次,都不甚重,亦加服地仙汤而愈。一退休工人, 自被诊


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之日起,经西医常规治疗十年无效,从此不信西医,


又服中药十年不缀,无效。从此亦不信中药,但因其可报销医药费, 每年仍


定期到某大医院疗养,适值杨通在此院学习, 与其详谈地仙汤治风湿之理,


患者绝不相信,但愿以身试药。见患者体虚气短,哈欠连连,头晕耳鸣, 畏


寒肢冷,行动迟缓,色淡苔胖,脉细弱,书以风湿地仙汤(重用淫羊藿50g 合


用乌头汤、重用口芪100g)连进15剂后关节疼痛倍减,气力大增,精神饱满。


减淫羊藿30g,又进50剂,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不可逆转的严重关节畸形竟有


所改善。难怪朱良春教授说:“既生斯疾,必有斯药。 ”杨通自拟风湿地仙


汤以来,治愈风湿病患者不计其数,深笃风湿地仙汤有活人之功效, 诚不误


也。


  患者家属何俊,详问杨通治疗其老母募十年不愈的风湿关节炎的方药后, 送


了一面锦旗给杨通,上书:“尽千方皆不是 唯有风湿地仙汤”以表敬佩之情.


笔者曾问杨通,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创出如此疗效神奇的风湿良方?杨通说 :"


一是对患者的怜悯之心;二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三是名师的悉心指导."是啊,


正是杨通对患者抱有深深的同情 ,因此才会从价廉效高的组方方向不断努力,


因为杨通深切地体会了当地人民的贫苦,才会猛悟用风湿地仙汤培扶人体正气,


使正旺而邪自出来治疗风湿病;因为杨通不懈的努力, 废寝忘食苦读中医经典


和相关各科知识,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中医风湿理论中撷取适合当地情况的理论;


正是恩师吴生元等的指导,才使得他可以在中医天地自由弛骋; 正是恩师普绍


禹在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严格训练,才使得杨通成为一个严谨, 慎密和路


智的科学工作者.笔者坚信, 杨通和他的风湿地仙汤必将造福于千百万的风湿


病患者


第四篇  中药透析治肾衰 重症当前勇探索


  如果遇到疑难重症患者,而你所在的医院因设备简陋 , 不能采用先进有效


的治疗 ;如 患者又因家境贫寒,负债累累,无能力转到条件好的医院接受治疗.


做为一个基层的医生,你该怎么办? 这是每个在基层的医务工作者都会遇到的


问题,是强烈要求患者到大医院去"透析",去"换肾",去做大手术做大检查,否


则强行令病人出院,还是仅做一般的对症支持处理,敷衍病人?同行相忌, 莫甚


于医.如果你接受并治愈这些患者,有的医生,也许就是你的同事, 则完全表示


怀疑,说风凉话,认为这是瞎猫碰着死老鼠,是偶然.如果这些 患者没能从你的


手上起死回生,又有人讥讽说:"这种病都敢治,连点常识都没有."还有甚者,竟


说这是胆大出于无知......怎么办?最好是推诿病人, 让其想吃什么去买点吃


吃?不!杨通绝不这样做.杨通总是说:见彼苦恼,若已有之, 只要设身处地的为


病人着想,再难的事,我也不觉得苦和累,再新再巧的方法,也能想出,只要努力,


总会看到希望.就是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怜悯之心, 杨通接诊了无数病重钱


少的农民兄弟.特别是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尽心尽力, 令多少病愈者感动得涕


泪相交,多少人啧啧称道.


  2000年3月15日,一个年仅20岁的男性患者普玉转至中医科,该患者家住石


屏县龙武乡旧沙新营,自觉腰痛,小腹痛,胸痛,全身浮肿,腹胀尿少, 在外院已


治疗二月有余,毫无效果,诊断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晚期.某"专家"还断言 :"


三日必死."现症见:全身水肿,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出现明显的心率衰竭,肺水


肿明显;肌酐高达840.4umol/L,尿素氮16.52mmol,舌淡苔厚腻,糜烂,脉沉弦.


转至中医科前,曾多次被建议至大医院做血透,但是患者家境贫寒,为治疗其病


已债台高筑,表示连转到条件稍好的医疗治疗也没有能力了,更别说血透.


面对患者一家人的苦苦哀求,面对小伙子无助的眼光,来自农村贫苦家庭的


杨通禁不住思绪万千,既不能只做平平常常的简单处理, 更不能象许多没良心


的医生一样,让其家属把患者抬回去慢慢受死.得给父老乡亲一个满意的答复,


得对得起远道而来的病人阿!听着患者“我还想活”的呻吟, 杨通不得不答应


下来试试看,但试试看这几个字,令杨通查阅了多少有关尿毒症治疗的资料,敖


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耗费了多少心血,杨通系统全面的阅读了<<实用内科学>>


的相关部分 ,<<时氏肾病学>>,<<尿毒症专辑>>决定给患者进行中药灌肠透析


治疗.在杨通执行主编<<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古今用>>时,杨通对大黄,附子的


功能,药性已了然于胸.在众多的药物中,根据尿毒症病机常杂以毒瘀互结, 杨


通又选用了水蛭一味药.现代研究表明: 大黄有降低血中尿氮素和血清肌酐等


毒物浓度的作用,自六十年代以来, 一直认这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药


物.从中医理论来说:大黄可以使一窍通而百窍通,大关通而百关皆通, 既是气


药又是血药,促进气化,使大便通畅,气化功能恢复,从而改善肾功能.水蛭可以


活血化瘀,利水道,改善肾微循环,净化血液;附子温阳利水,促进气化. 遂组成


大黄水蛭汤和大黄附子汤二方,二方同中有异,紧扣病机,加上其它药物的辅助


作用,故可以治疗肾功能衰竭.就这样,杨通确定了灌肠透析的基本大法.


  在这以前,包括学习,实习和跟师期间,杨通都没有接触过这个方法, 对杨通


来说,这个课题是全新的.除了独到的辩证论治,还需要一颗对病人关切负责的


心;还需要勇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可是医院当时连灌肠管都没有,杨通又亲自跑


到通海县城,购取灌肠所需的全部器具,当日赶回给患者煎药灌肠透析.


中医根基深厚的杨通认为:疾病个体差异相当明显, 如果不严格遵照辩证论


治的原则,简单地使用已有的灌肠方剂,必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医圣


张仲景首先提出的个体化治疗 .既然中药灌肠是以纯中药组成的灌肠透析液,


就必须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经过四诊合参,仔细辩证,杨通认为: 普


玉的疾病按中医诊断,应为水肿(阳水症).症型为脾肾衰败,毒瘀互结, 相应的


治疗原则也应该是健脾益肾,除湿,解毒化瘀,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和中医


经典理论的结合,杨通自拟大黄水蛭汤加减给患者灌肠,内服中药五苓散.


一天,二天.三天.病情仍然没有明显的好转,小便极少.这时,有的医生又发


话了:"这种病是中医能处理的吗?""他以为自己是谁,这种病也接手治?""我说


没希望了,你看不是这样吗?"杨通没有丝毫分辩,只是耐心地告诉患者家属 :"


要坚持,要有信心."因为杨通凭患者的舌.脉.象来看,认为从中医的角度上讲,


患者病情应该是有所好转的.又是一天,二天,三天患者果然小便增多, 浑身自


觉轻松不少,转入多尿期.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 , 患者肌酐降至 365


.9umol.自觉恢复如常人,杨通再三劝助无效,出院. 患者家属及其岳父家各


送来一面锦旗,全家人涕泪满面称恩颂德.患者回家后 ,为了偿还家中的债务,


不遵医嘱而起早贫黑,四处奔波.于2000年9月病又复返,不治而亡.


  2000年8 月6日,石屏龙朋镇甸头村的石云华,经人介绍找到了杨通. 患者


女,20岁,在通海被诊断为"心衰","肾衰","肝肿大 ",称非三四十万不能治疗,


患者家贫,只能含泪转到中医科,经杨仔细诊断,仍为水肿(阳水), 处以大黄水


蛭汤灌肠,加味五苓散内服,二月后,患者病情完全缓解,随访至今,病情未见返


复.


  2000年6月4日,开远市铁路公安处,48岁的男性尿毒症患者黄天禄听到消息


后找到杨通.患者病后曾一直服用清热解毒之剂,严格忌口,不敢服食稍许温热


香燥的食品.并一直用单味大黄灌肠至今,肌酐只升不降,至933umol/L,症状持


续加重,杨通经过仔细辩证,认为该患者属水肿(阴水),症型是脾肾衰败, 阳虚


水泛.相应的治疗原则应为温肾健脾,利水,改为自拟方大黄附子汤灌肠, 加味


实脾饮内服.患者服药后因寒热格拒,呕吐剧烈,加大附片用量,再灌肠 ,内服.


首方二周不变.肌酐降至522.7umol/L,症状缓解,患者因经济困难,坚持带药出


院,远期疗效不明......如此之例,多不胜举.


  据肾病专家时氏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中药灌肠透析, 在急性肾功能


衰竭的治疗中,与人工肾无显著差异,而肌酐高于884umol/L者,疗效较差.杨通


通过许多临床实践认为:严格辩证用药,使用灌肠法,即使肌酐高于884umol/L,


也能有效改善肾功能衰竭,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


题方向.中药灌肠透析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疗效确切, 不失为设备简陋的基层


和经济贫困地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建议推广使用.


  消息传开了:在石屏一个偏僻小镇的卫生院,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低下,有一


个中医生,仅二十出头,用中药灌肠法治疗肾功能衰竭,这是一个多么容易招至


非议的消息阿!杨通因此受到的指责和诽谤百倍于得到的褒誉和认可, 一些医


疗界的同仁,特别是杨通学医时认识的个别同学和朋友,十分可笑地问:" 龙朋


医院有能力诊断肾功衰吗?"草根树皮也治病吗?""血透的设备不是可以取消了


吗?我们这里就住着几个肾功衰的患者,让他来治嘛.""有什么中药灌肠透析法?


和所谓的任.督二脉一样,虚无不存在,都是他们自己在胡扯"...... 出于无知


报表和忌妒,面对杨通做出的成绩,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杨通的拥护和认可,他


们迷惘了,愤怒了,想以这些看似"公正"和"科学"的论断,来掩饰他们的落伍和


脆弱.


  我常常问杨通:"你怎么不为自己辨白呢?"杨通总是回答:"我还有许多事要


做,没有时间来回答无聊的问题,而且,我确实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只不过设身处地的为经济能力跟不上的患者作想,我实践了一些国内外均有论


述的廉价有效的方法而已,从始至终,我一直都是在探索,我曾治疗过一个坝心


来的女尿毒症患者刘丽,25岁,虽然肌酐有所下降,血色素有所升高, 但最后还


是不治而忘。又比如前几天从个旧来的尿毒症患者李敏,18 岁, 肌酐高达


1020umol/L,灌肠一周,肌酐虽降至694.7umol/L,最后还是没有挽回她的生命,


但我总是想,多一种方法,多一点希望总是好的".


  听了杨通的这些话,我被他博大的胸怀,对患者深切的恻隐之心,深深打动了,


他以救治病人为最终目标,勇于创新,敢承担风险,默默承受不公正的指责, 是


一种多么高尚的医德阿!也同时为许多医生不学无术,照本宣科,疏于实践, 自


高自大而感到痛心.我想告诫这些医生: 因忌妒而吹毛求疵会影响他们的学术


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2000年11月,杨通到广州市中医学院参加全国第三期经方学习班, 与同道交


流了中药透析灌肠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经验,许多这方面的专家惊讶地发现, 杨


通的大黄水蛭汤和大黄附子汤等自拟方剂,因严格遵照辩证论治原则, 其效远


远胜于他们的成方,而治疗费用,他们每个疗程需用二.三十万元人民币, 杨通


治疗下来的每个疗程费用仅二.三千元人民币.就从这个简单的对比中,我们能


发些什么样的感慨.


第五篇  辩证疗胃病 下药如有神


  不能吃辣椒,不能吃生冷,不能喝冰水,不能饮酒浆---- -是因为有胃病;


不能饥饿得太久,不能吃得太多,饭菜得煮熟煮烂,饮食得挑挑拣拣----因为胃


病;早上刷牙呕吐,常饱呃吐酸水,情绪激动则胁痛,食难下咽,黑便常常,贫血,


乏力,头昏----因为有胃病.胃病缠绵难愈,很少根治,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烦恼.


更可怕的是胃病长期不愈,常恶化癌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有没有一种见效


快,反复少的胃病治疗方法?所有给杨通治疗过胃病的人都会告诉你:有!


  杨通早期深研云南中医奠基人吴佩衡的思想体系,<<吴佩衡医案>><<医药简述>


>出口成诵.后有幸跟师云南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吴生元教授,得到吴老的悉心指


导.杨通跟过的老师起码有几十位,杨通发现他们在治疗胃病的过程,许多老师


开的处方与吴老的仅差几味药,但疗效就是不一样,辩证相同的情况下,比如一


个香砂六君汤,业医者在遇到脾胃虚寒患者时,大部都能正确开出,庸工怕药味


少难于奏效,私心自智,再密密麻麻地补上些止痛的阿,行气的阿,制酸的阿,杀


菌的阿等药物,可患者服用后,效果并见好,而吴老经常是加上几味补益肾补火


的药味和一.二味吴家独特的经验用药,结果效如桴鼓.这是什么缘故呢? 杨通


再三向吴老请教,吴老给杨通细心地讲解脾肾双补大法, 让杨通理解学习到的


不仅是一方一药或一病,最重要的是掌握中医辩证论治的基本原理. 这些讲解


不仅是杨通治疗胃病的理论依据,还极大的推动了杨通的病灶---枢纽---原动


力理论的发展,成为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杨通在跟师云南名医柯尊楷


和云南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龙德昭教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治疗胃病又各


有特色,加上杨通对近代名家焦树德,刘渡舟,朱良春等人的治胃经验研究, 兼


收并蓄,逐步形成他独特的胃病治疗体系.


  大量的临床实践,加上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的指导, 杨通对胃病


的认识和治疗也日趋成熟.一胃病十余年反复发作患者何继仙,女,35岁, 石屏


县陶村小老卫村人.患者自诉近十年来胃病反复发作,服药痛不能止,饮食稍不


注意,病即复反,稍硬的饭,隔日的菜,酸冷,蔬菜,水果等均不能食,不能从事强


体力劳动亦不能有大的情绪波动,否则胃病发作.作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垂脱,一家人卖桔子的收入,大部分投入她的胃病治疗中,一家人喜少忧


多.经杨通诊断处方,服药二剂,病即有所好转,遂不顾严重晕车,坐车到龙朋继


续服药杨通根据患者症状,参以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弱等症, 给其开处香砂


六君汤加动力一号,连服十剂,病愈大半,考虑到患者家在农村,家务繁忙,没有


时间长期煎煮中药,而且患者因长年治病,经济不宽裕,于是杨通又给患者开药


五剂,让患者研粉内服,一月一剂.随访,现患者饮食如常人,不再为诸多忌口而


烦恼,做体力劳动如常人,胃病不曾反复.为感激杨通治愈其顽症之恩, 送来一


面锦旗,上书:治疗胃痛 疗效如神.


  医院交付给杨通带着学习的几个徒弟禁不住提出疑问了:"患者多方中西医


治疗,服用香砂六君汤一类的药物是必然的事情, 为什么到了你的手上病才治


好呢?"比较聪明的女弟子杨蕊又提出:"为什么要用动力一号?"杨通毫无保留,


就象恩师们教授自己知识时一样,细细地给他们讲解.杨通说:" 为了讲清这个


道理,还要简单地提一下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人体无时无刻不因左升


右降这个气化大循环的运行而得以存在,而推动这个循环运行不止的,主要是


后天之本的脾胃撮取水谷精微变化而成的能源物质,脾胃要运动,要腐熟水谷,


游益精气,又有赖于原动力的温熟推动.这个原动力,由先天之本, 和气化循环


一圈后的精华凝炼而成.现在,该患者脾阳虚衰,水谷精微不足, 自然就导致了


原动力不足,不能温熙推动脾胃正常的脾升胃降,行使其正常功能的结果.气机


阻滞,虚弱异常,形成越治越烈的恶性循环.试问,这种情况下,只顾脾胃枢纽而


不顾人的根本原动力,是不是能够全面呢?就以上患者而言,治原动力不足是最


主要的."弟子们若有所悟,但又不明白既然原动力和枢纽两方面都兼顾了, 为


什么又要加上其他几味并不常见的药物.杨通说: "这就是辩证论治的体现了,


患者久病必瘀,胃络受损,当然是病灶---枢纽---原动力之中的获病元凶-- --


病灶,不祛除病灶,气机升降受阻失常,病必不愈,重要的就是分清熟轻熟重,依


病用药,做到巨细无遗,又主次分明."


  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杨通并非一方通治一病.就胃病而言, 杨通更多的时候是


使用其它的方剂,效亦神验异常,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石屏亚房子乡亚房子下寨


有一位胃病老病号,名叫杨寿九,是位五十多岁的老人了., 胃镜检查被诊断为


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几日一发,痛不可忍,非跑到医院吊针输液才能好转. 他本


就认识杨通,知道杨通"号脉拿药",但他认为中药都是一样的,既然吃了许多中


药无效,那么何别再吃杨通开的药呢?后来,看到村里许多人吃了杨通开的药后,


老病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才找到杨通.杨通仔细询问过病情后,才知该患者嗜酒


无度,喜食辛辣,虽经好几位医生劝助仍不能戒掉.患者胃部烧灼样剧痛,,按之


稍减,舌红少津,脉细数,口渴,大便难.杨通处以一中药古方一贯煎,加味数药


,患者服一剂有效,又连服十余剂.随访至今三年余,病发作仅三.四次, 亦服同


方药而愈.许多干部领导,外地朋友,经商老板找杨通胃病, 杨通许多时候好是


用中药名方一贯煎加减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个现象,被杨通的另一个


细心的女弟子彭美荣观察到了,她问杨通:"我反复胃痛,反酸,嗳气十余年, 你


也是用加味一贯煎把我治愈的,你什么不用香砂六君汤合动力一号呢?"杨通把


弟子们集中到一块,对他们讲授了辩证论治的道理.杨通说:" 云南四大名医之


一吴佩衡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中医的这一张纸, 就


是辩证论治的原则.达官商贾,富贵之人,经常是暴食暴饮,没有节制,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滋滋汲汲,唯名利是务,最易损伤脾胃之阴.又多抑郁,耗伤肝阴, 常


致肝郁化火,又必多加善消酒 食之药,所以还要疏肝利胆,调畅气机,肝升肺降


的大循环流畅地转起来,疾病才会消于无形.病是无限的,但通过辩证论治, 病


机却是有限的,如果在归纳到病灶---枢纽---原动力上来看, 更是病有千万其


理如一.如果执某方治某病,以方度病,以病合方,不加以辩证地使用,结果往往


只会越学越死,沦为经验之医."杨通是讲解得很详细了, 但我们是否就学会了


他的胃病治疗的基本方法了呢?杨通治疗胃病,根据个体的不同,灵活处方用药,


有定法而无定方,又多能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起居而灵活加减用药,非常


重视情志对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杨通始终把病人作为一个活生


生的整体来研究.对患者的提问,弟子的提问,他从不感到厌烦, 总是尽自己的


能力加以详尽的解释.弟子们在跟杨通治胃病的过程中, 又看到了许多如下不


同的病例:


  熊某,龙朋镇人,男,45岁,萎缩性胃炎三年余,服药三次,每次二剂, 处方三


合汤加动力一号,病愈.莫琼芬,女,中年,龙朋邑他得人,胃脘病二年,喜按, 打


膈吐酸水,服药二次,每次二剂,处方三合汤加减,病愈.后秀红,女,26岁, 龙朋


小学教师,胃脘痛四.五年,服药一次,每次一剂,处方三合汤加减,病愈 .龙林,


男,40岁,龙朋三中教师,胃脘痛,腹胀痛,呕吐,拒按,服药五次,每次二剂,处方


三合汤加香砂六君汤,病愈.王志恩,男,64岁,龙朋人,胃脘胀痛十年,处方三合


汤加动力一号,亦愈.


  对这些效验异常的治疗病例,弟子们又追根问底.按理来就,杨通既然给他们讲


了辩证论治原则,告诉他们学中医主要是学法而不是学方, 要菜子而不是要白


菜,那么对这些无体止的提问感到不耐烦了.但是杨通没有,看到弟子们能提出


有价值,有意义问题,看到他们的勤学好问,他感到很欣慰. 他深深记得恩师柯


尊楷的话:"中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靠大家的共同提高才能发展; 中医是黄


帝老祖的真正的"祖传秘方",既然大家同为炎黄子孙,就有权力,也有义务进行


中医的学习."因此,杨通又给弟子们细细地讲解:胃病患者常寒热错杂,虚实并


见,久病挟瘀,这就要看病灶---枢纽---原动力那个占病理过程的主要部份.若


患者舌苔白腻,脉象弦或沉细,胃脘喜暧喜按又不任重按,大便或干或溏, 虚实


并见者,多是病灶占了胃病发生发展的主导作用. 当代名医焦树德创造性的合


三个治心腹胃痛的古方为一方,取名三合,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 既能


治病,又能益人,实在是治疗这一类疾病的不可多得好方剂.多读书,多思考,多


实践,多联系,辩证论治就会自然而然的掌握......"


  杨通的这些话,使我们看到一个勤学不倦,博采众方,又以中医事业为己任


的医家形象.杨通经常说:"中医有她自身的特殊性, 只要彻彻底底学会治疗一


个病,悟出一个道理,你就会治疗许多病.看过许多病, 实实在在的掌握了辩证


论治的原则,你就会看所有的病.但只有注重个人休养,只有使自己的思想道德


达到较高的水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世间弱小病残者充满恻


隐之心,你治病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笔者也有胃病的老毛病, 经胃脘检查诊


断为浅表性胃炎.胃病不发作时除喜服热汤,怕吃辣椒外,形同好人. 但胃病一


发,无休无止,不管针刺合谷,艾灸中脘,服雷尼替丁还是654-2均无济于事, 请


各地名医开中药无数,自己辩证吃药亦无数,均不甚效,一月数发,似无完日.杨


通也给笔者处过数方,终未愈痊,后一日,杨通偶知病因乃十年前某一日晚十二


点左右,忧思过度而发,肝气抑郁,阴阳之气不相顺达,处以小柴胡汤合百合汤,


连服三剂,是月病竟愈痊,杨通告诉笔者,中医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反之, 见脾


胃之病,应时时注意疏肝.这也是医药治疗胃病优于西药而疗效显著的原因.后


又服十余剂善后,又加服硫黄粉.数年顽疴,竟消无芥蒂.


  清代名医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自序中说:"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 而难于


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佛教亦认为:修经炼佛,独善其身为小乘,


普渡从生方为大乘.呜呼!杨通知常达变,汇通阴阳, 救死扶伤,宣秘醒世,实


乃今世之苍生大医也!


第六篇  调和阴阳善变通 执简驭繁愈眩痛


  不断学习,不断汲取名师前人的经验,是杨通永恒不变的目标之一. 兼收并


蓄,立意创新,使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又是杨通一贯的作风.杨通牢牢谨记普绍禹


教授的教导,无论生活学习,还是治病救人,始终在辩证论治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杨通治疗陈年头晕头痛神验异常,已经不是一.二年的事情了,可声名大振的他


并不因些而仰首戴面,滞步不前.


  杨通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云南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龙德昭的悉心指导,


学习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格外用心刻苦,有方有证的条目, 他


大多能逐条背诵.在龙老主次分明的精心评解下, 杨通逐步掌握了伤寒六经辩


证法,理解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精髓及指导思想,并确信<<伤寒论>>


一部的真机全在气化(清代名医郑钦安言).这些扎实过硬的基本功, 加上杨通


跟师龙老,面对大量患者时,龙老创造性的和毫无保留的详尽讲解,使得杨通日


后辩证论治头痛及一切疑难杂症时执简驭繁,得心应手.


  杨通相当善于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学成毕业后,娴熟地运用龙老传授的辩


证论治心法,数起沉疴痼疾,因善治疑难杂症而名振乡里.治疗眩晕头痛. 更是


无论新老旧病,都能以六经辩证法治之获效.但是,几个久治不愈的"老病号"却


使善治头痛的杨通"头痛"了.这就是说,由于都市和乡村的不同,善医者多和庸


医滥充的现实环境并存,使得自己的所在地的患者病情更加错综复杂, 又难于


根治.当地居民生活贫苦,多数外伤头痛患者强忍,待病自愈. 久不愈者又屡遇


庸工,不讲辩证论治,一派驱风散邪之药,徒伤正气;有钱时猛吃肥甘醇酒, 内


伤脾胃,聚湿成痰,阻滞气机升降,没钱时忍饥挨饿,衣不遮体 ,损其真阴真阳.


所以,当地头痛患者来求医者,内伤为多也.为了更好治疗眩晕头痛顽疾, 杨通


把头痛者或不愈者归纳起来,条方折缕,探寻病因病机,又在病灶---枢纽---原


动力理论的指导下,终于确定了内伤眩晕头痛在自己辩证体系中的基本治疗大


法----升清降浊,调理气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且不费功夫, 原来一切


治疗原理,早已包括在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中了,只是自己惯见恩师龙德


昭教授治疗头痛神验无比,因此困于其辩证心法之中,而没有及时地跳出来.


<<素问.调经论>>中有一断话:"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厥逆,厥则暴死,气复


复返则生,气不复返则死."说明火邪为患,致使气机升而不降,出现了一切眩晕


头痛,厥逆暴死之证,夹瘀多阻,气机不返,又致诸证不愈.<<素问>>中又有一条:


"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又说明气机降而


不升.出现头痛眩晕诸症.<<内经>>还有:"诸风掉眩皆属肝." 这不是完全讲清


了眩晕头痛病的诸症之由了吗?按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来说, 人体无时


无刻不处在左升右降的气化大循环之中.肝(左)升太过,则血气上冲,须沉而降


之,伐其上升之力,降其转动之速,升降调和,百病乃愈.大气不转,肝(左) 气不


升,则上气不足,头目缺少濡养而发病,当提升中气,加速左升右降循环,使升降


调和,头目得其濡养,其苦当失.头目有痰湿瘀阻,又当祛其阻塞,疏通气道, 当


中,自然时时注意原动力和脾胃枢纽大气的补充.经过仔细详尽的分析,杨通将


眩晕头痛分为外感和内伤二种.外感眩晕头痛,以龙老所授心法方药;内伤眩晕


头痛,以自拟聪明益气汤,动力一号;夹瘀又合以清代名医王清任的通窍活血汤.


验之临床,屡起沉疴.这下久治不愈的眩晕头痛"老病号"们因病愈喜极而泣,不


再来烦扰杨通,杨通的"头痛"也自此而愈了. 杨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医,处


方治病,观察宇宙万物,总是以中医为基本出发点,许多人都笑他是"中医痴 ".


但是他并不排斥现代医学,每天都刻苦学习现代医学的各种先进诊断治疗手段,


取长补短,中西汇通.他经常说:"其实医不应该有中西之分 ,能治病就是好医.


尽管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在指导原则和实践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但目标是


共同的,那就是治好病人.如果因为自己的学术观点不同而相互攻评,明摆着是


优于自己的东西却不肯学习,那么不管是中医西医,都是心胸狭窄的老顽固.互


相指责,互相吹毛求疵,不利于学术的发展,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2000年2月27


日,杨通收治一个头痛 患者刘池莲,女,48岁,石屏县人, 该患者突然出现一系


列剧烈头痛已经二.三十年,百医无效.杨通给患者鼻内滴2%的利多卡因, 高压


给氧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又给患者开中药使病情得到缓解.杨通感叹地说 :"


患者的病完全是一个丛集性头痛,但是她医了这么多年,跑了这么多医院,找了


这么多的中西医,都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真是让人感到奇怪." 杨通同


时又认为:"尽管中西医多有相通之处,但决不能混为一谈,中医就是中医,西医


就是西医,既然你要开中药,你就必须严格按照中医的辩证论治作指导.如果仅


以单味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作用药依据 ,那么在中医的道路上你必然背道而驰,


入不了门,更不要谈治病救人了.现在有的医生,特别是年青一辈中医,基本功


不够,,西医又没学到家,辩证用中药但凭所谓"现代研究 "还自以为学贯中西,


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杨通治疗许多眩晕头痛兼有恶性高血压史患者, 杨通


按照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辩证,只要符合上气不足者, 均处以聪明益气


汤,符合原动力不足者处以动力一号,二者兼之则二方合用,夹瘀又加通窍活血


汤.其中的一些药,如黄芪,肉桂,附子,人参等,按单味药理研究 ,都是升压的.


但是患者服药后,不仅眩晕头痛消失了,而且血压也下降了,这种使用方法, 足


以使得西化的中医们瞠目结舌. 杨通又治疗同类患者如: 龙朋巴窝麻栗树的


罗国昌,龙朋旧寨的龙泉彬夫妇等大量患者时,还引来非议.可是不久, 患者的


病却都好了,所谓的"权威"们才闭上了嘴.杨通治疗眩晕头痛,经常从患者的实


际情况和生活经历加以分析.比如女性患者,多肝郁气结, 老年患者多中气不


足;虚弱患者多原动力不足;老师患者,忧思之外,常夹血瘀......等等.对于久


病不愈的患者,除了准确无误的辩证外,又采"久病非痰即瘀"之说,加强活血化


瘀和祛痰开窍的力度,龙朋桃园八甲村的女性患者普玉英, 普连英等都是眩晕


头痛的患者,杨通认为两个都是有相同的苦多乐少的经历,忧思伤脾,又久病夹


瘀,处以聪明益气汤合通窍活血汤,二普十多年的头痛才得以痊愈.


  石屏三中的龙若花老师,十多年头痛,强烈止痛药依赖. 杨通认为老师劳心


成疾,病久纯瘀,开处活血化瘀之中药,,因病久邪深,正邪相争剧烈, 龙某一时


晕倒在地,头痛病也从此再未发作.峨山县李继仙有数十年的眩晕关痛,杨通认


为该患者完全是由于年老体虚,中气不足之故,处以聪明益气汤 ,仅十剂而愈.


杨通如此认真分析,辩证用药,治愈眩晕头痛患者不计其数.许多"头痛粉"等止


痛药物依赖的患者如:石屏三中的陶文仙等,都来找杨通帮他们断"药瘾".许多


受够了头痛折磨的患者找到杨通后都希望象龙某一样的"晕一次",以求祛除头


痛顽症的病根,杨通却没有认他们晕倒, 而是根据他们的病情将他们的头痛一


一根除.石屏一带有患者竟戏言:"因为有了杨通,药店里的头痛药都没人买了


."


审证求因,治病求本.既善于执简驭繁论治疾病 ,又善于针对个体灵活用药,


更可贵的是.遇到困难能多请教,多动脑,不固于成见,也不胡发奇想,, 不拍胸


膛包医,更不妄言不治.杨通确实为当今少有的济世良医,他的这种一心为病人


着想,为治愈病人而不顾一切艰险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为医者的榜样.


  杨通曾治一患者施正才,男,37岁.头晕头响十余年 ,患者摇头则头响如雷,


眩晕无比,不能视物站立.杨通根据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处以消屡汤合


聪明益气汤已经治愈了患者.但患者十余年四处求医无效, 各种检查未发现异


常,处于追根问底的好奇心,一定要杨通告诉他这是什么病.为了给患者一个满


意的答复,为了解去患者一个小小的心结,杨通查阅了大量的医学古藉,终于告


诉患者他的病在中医里叫"雷头风".这是一件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 甚至有的


人会觉得患者太烦人,杨通太迂腐.可是在笔者看来,这正是杨通把患者比做自


己,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高尚医德的体现.杨通经常说:" 医生的职责不仅仅


是治病,更在于治人."是啊,在杨通看来,治病不是他的职业, 而是他与人交往


的手段;医学不是他的专业,而是他的人生观.杨通治疗眩晕头痛, 如此神验异


常,笔者完全相信:首先在于杨通视人若己,永怀慈悲.


第七篇  博采众家,独树一帜


  独创几个行之有效的验方,治疗一方患者,往往可使医者名噪一时。 但


能通过自已的实践,对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有所增益发展, 无疑要留芳百


世。杨通学习中医的时间并不长,至今不过8--9年而已,但是他遍阅中医经


典古藉,求名医十余人。深研经方、时方,旁及现代医学和相关学科, 中医功


力不在三十年以下。许多人都相信,一个刻苦的人学习一年, 抵得上一个平


常的人学习十年,而杨通学习的劲头不能说是刻苦而是玩命。 充分了解杨通


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以后,笔者完全相信,杨通已经给中医增加了一点什么.


  杨通精通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理论和《周易》,通晓辨证法. 他坚


信,中医作为不断发展变化的万事万物的一种,也是发展的,前进的, 并与


现代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古人生活清淡,环境单纯,所用药简而效,现代社


会却由于环境污染,特别是化学制剂对人类的影响,生态破坏, 人口剧增等因


素,疾病的发生发展多样化和复杂化,新病怪病层出不穷。 以古法制今方,


用古方治今病,无异于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中医如果不适应社会要求,必然


被无情地淘汰.寻求新的思想理论指导,突破数千年传统中医的完全困囿,寻


求新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发展中医,挽救中医的当务之急。 为了中医事业的


不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健康地生衍不息,无数杏林贤仁志士前仆后继, 才


使得如今的中医理论自成体系,日趋完善。可是由于现代医学的冲击,国人对


中医似乎已渐渐淡忘了中医被误解为类似招摇撞骗,自欺欺人一类的东西, 出


于无知,对中医的指责,诽谤似犬吠之声,不绝于耳. 在中医阵地日渐萎缩西化


的廿一世纪,杨通立志效仿先辈们逆风破浪,勇立潮头,立志为中医事业的辉


煌而奋斗终身。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香港儿科医学院院士陈文长先生是杨通的朋


友。二年以来,晨起常感胸部空空如也,好象被掏掉了心肺等内脏, 检查正


常,百医无效,请杨通中医会诊。 杨通通过四诊合参收集来的资料仔细辨证


分析,认为该病符合清代名医王清任提到的“胸任重物,及胸不任重物, 证


属血腑血瘀。”便以血腑逐瘀汤加减数味,三剂痊愈.院士可惊呆了,“why?”


他再三追问。杨通一边用祖国医学血瘀的理论解说该病的病机, 一边以加上


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便让院十听起来更明白, 就是这些看法的发展和引伸,


以及在类似下列病例中的实践,形成了杨通独特的辨证体系, 病灶━━枢纽


━原动力理论中的病灶理论最初雏形,即气机升降受到阻碍并产生疾病,只要


阻断之处被疏通,气机升降恢复正常,疾病就可以得到恢复.杨通这理论是通过


多方临床治疗得出的,下面举几个病案:


  莫秀英,女,30岁,龙朋六街人.自诉心慌心跳历害,只要丈夫不在身边一会


儿,病即加重反复,并有恐惧感和频死感,曾被诊为神经官能症。 在多家医


院治疗数年毫无效验。杨通抓住该患者舌有瘀斑,脉象涩等特点, 认为该患


者乃气血不足,血腑血瘀所致,处以自创益气通瘀汤一剂而愈。


  李某,女,45岁,龙朋镇人,自诉二年前女儿暴病身亡, 从此一至直感


到口苦,头晕,心悸,浑身无力,在外院被诊断为神经功能症, 治疗无效,


杨通经过仔细诊查,发现患者舌黄苔厚腻,脉弦硬有力, 根据恩师柯尊楷胆


学派的理论,认为该患者是由于胆火不降,肝阳不升, 致使下焦不能温暖,


肝气不能调达,肝气郁结,阻滞气机升降所致。 以柴胡舒肝散合温胆汤五剂


而愈。


  这些现医代医学暂时不能查清原因的疾病,一概被贯以神经官能症, 他


们真的全部是心因性的吗?杨通认为不然,即使他们没有器质上的病变, 功


能性病变是显而易见的。在阻滞气机升降的作用上, 按中医病灶━━枢纽━


━原动力理论来说,与其它的类型的疾病并没有不同。 对这一类患者仅以抗


焦虑药物和安神定志药物治疗,甚至对患者厌烦不理不采,让其“心病心治”


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做法,其实是剥夺了患者治疗的权利。


  理论━━实践━━再上升为理论━━再实践。如此反复循环,重复验证,


是杨通学中医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 通过对各种


医学经典著作的仔细研读,对各大名家的融会贯通, 杨通在治疗和实践上都


最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名中医吴生元,柯尊楷,龙德昭的悉心指点下, 杨通


病灶━━枢纽━━原动力的第一部份逐渐得到完善,杨通认为疾病并非是生而


有之,不是由外入,就是由内生,不是器质上的病变,就是功能上的病变.但不管


是什么 疾病,都有作用于人的具体部位,这个部位就是病灶.病灶可以是可见 ,


也可以是无形的但其导致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阻滞了气机升降,产生了种种病


态.但直至此时,杨通感觉到他的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能完全阐述所


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杨通说:“病灶理论,只是一些无序的、零散的


治疗经验的上升总结, 仍然没有道出疾病的本质。”


  一九九九年四月,杨通收到到老父病重的电话,立即赶至家中, 只见父


亲神智已经昏迷,喘气粗重,面红发热,腹满硬,脉洪大。 诊断为中风一中


腑证,立煎自创“大黄水蛭汤”给父亲灌肠。五小时后,老父大便通下, 神


志清楚,但言语不清,左侧肢体偏瘫。杨通给父亲用的急救中风灌肠法, 正


是他一直倡导的泻热通腑逐瘀法治疗中风的具体运用。 杨通曾与恩师━━云


南名中医治疗中风的名专家柯尊楷讨论此法,受到柯老的悉心指导。 柯老主


张用鼻饲法,但杨通在治疗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是灌肠法效更快更好, 因此


用法与柯老略有不同,但指思想却完全相符,即泻热通腑逐瘀, 调和气机升


降。话说杨通在父亲苏醒后,连续给父亲处以十余剂内服中药,不久, 父亲


便下床拄杖行走了。但此时老父肢体乏力,行走不远,头昏, 耳目也不如无


病时好使唤。接着服药,效也不甚佳。 是什么原因使得自己的父亲与其他恢


复较快的患者不同?杨通搔破了头皮冥思苦想。年龄肯定是一个因素, 但也


不是唯一的因素。先前杨通治愈的一患者欧登彩,年龄高达85岁, 病情比老


父严重,他也不是顺利恢复了吗?杨通的父亲年青时为生计闯南走北, 屡染


顽疴,成年后为养家糊口,供杨通兄妹几人上学,历尽了生活的坎坷。作为大


儿子的杨通,多想竭尽孝道,让老父健健康康的多享几日清福啊!可毕业后,


杨通一心扑在医学上,大部分时间是学习和看病, 他没能抽出很多时间好好


陪伴家人。在经济上他给家庭的帮助也少得可怜。他的工资本来就少, 大部


分投入到买书,做医学实验,还经常接济生活特别困难的患者。 只到此时,


他上大学时借下贷款,也还是靠老父养两头奶牛产点奶,每天送到十多公里的


地方去卖来一点一点偿还。如今老父病重如此,读书破万卷,拜师十几人的他


竟不能让老父很快恢复自如,杨通是感到多么难过啊!他心如刀绞, 痛恨自


己无能。又找出历代医家的著述连夜研读,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


  在几天的时间里,杨通重读了《内经》《景岳全书》《医贯》吴佩衡 <<


医药简述》等书藉的有关条文, 认识到老父恢复迟缓是命门真火不足之故《


内经>>上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老父早年贫苦,饱经苍桑,老而劳累不止,阳气自然不足, 就象天上没有太


阳万物不能光旺一样,怎么能恢复得快呢?张景岳亦说:"天之大宝,以此一


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说明了真阳在生命运动中的重要, 名医


赵献可,李中梓等均有很深的论述.又想起云南名医吴佩衡老先生, 吴生生恩


师在辩证论治过程中的脾肾双补大法的灵活运用, 更加肯定了老父恢复困难


和命门火衰的联系,于是用补命门火法治之。开始时效果很好, 继用则效不


明显。是什么缘故呢?哪一环扣上出了小小的问题?扬通继续思索。


  突然,原动力理论如一个雷电击遍他的全身。他顾不得仔细思索, 用


笔左画右画,很快画出了该理论雏形草图。杨通欣喜若狂, 立即在所用的补


命门真火的药中加入数味。煎汤让老父立即顿服。几日之后, 老父亲奇迹般


的行走自如了,比起还没病时来 ,似没事一般 ,而且常觉体轻身健, 精


力十足。


  杨通在父亲病愈后返回到单位工作, 几天后就遇到一例“怪病”患者:


该患者十几年来一真是吃什么都按原形从大便排出,极少消化。 病人饭量倍


于常人,可是瘦骨磷,自称乏力少神,嗜卧肢冷,杨通仔细辩证,认为患者亦


是原动力不足之故,所以治自己父亲的药方。连服十剖,患者痊愈。 杨通又


治一患者,便秘三十年,常十数日不行大便。 大便时经常需用手从肛门把便


抠出,痛苦不堪。早年曾多方医治,后因失去信心,经济又常无来源,遂停而止.


杨通了解该患者的身世,患者年青时曾是先进的党员,不想竟没落至此,杨通深


怜其苦,自己出资给患者开药二剂,诊断亦是原动力不足。 谁知该患者年老


失聪,不能记住服药方法。家中又没有大的煎药罐,所以每次只服用一小撮。


令人惊奇的是,服药至一剂半时,该患者大便竟能通下了。他找到杨通, 又


谢天又谢地,然后告诉杨通说"药只有半剂了", 带10块钱来让杨通开药给


她.该方药竟有如此大的功效,连杨通也始料不及。杨通一直自己出资让该患


者服药,七八剂后,,患者大便如常,随访一年多,竟少有反复。杨通自制成


该方后,治人无数,为便于记忆和使用,定名为"动力一号”现在已作为中医


科协定处方,大量应用于原动力不足的患者,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 作出


了极大的贡献。


  杨通自己说:原动力理论并不神秘,它的原始雏形便是命门理论。 命门


理论认为命门之火是一切生命运动的源泉。 但是没有明确指出它是怎样运动


的。张景岳曾指出:“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泻;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识气, 治病从


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道出气在生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生命


运动最重要便是气化,名医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气化二字乃是伤寒论


一部的真机."其实万事万物皆是气化的结果,不过是形式高低而已。 有的病


人服用中药,覆杯而病尽愈,这是什么原因呢?按现医学理论, 服入中药到


胃肠吸收过肝脏,再进入血液,流到病所需要的时间至少也是几小时吧, 可


病却在须臾之间好了。这也是气化作用。 人能维持最高形成气化━━即高度


思维的精神状态,靠的就是气机升降运动。 中医主张肝升肺降形成一个大循


环,带动整个气机运动,其中又包括肝升胆降,心肾相交, 脾升胃降等一个


个的小循环。大循环就仿佛一个巨大齿轮, 带动小循环这些小齿轮不停的转


动,所以生命的新陈代谢活动才能被维持,生命也才存在, 而推动这个大循


环如环无端持续不断运转的便是生命的运动力, 命门学说称为“生命之火”


疾病的发生,无非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循环某一处被阻滞了, 治疗的方法也无


非有二种:一是治标法━━将这人障碍物拿掉,使阻滞处畅通; 二是治本法


━━增强原动力,使循环能源自行冲开阻滞,也就照常运行了。 把人比做一


台蒸气机,原动力就相当于煤炭烧出的火,水谷精微就相当于锅里的水, 脾胃


相当于锅,只有火旺了,水才会开,气才能足 ,气足才能推动机械装置的运动,


整个过程才能存在,没有火就没有蒸气机,没有原动力就没有生命.


  杨通把该理论运用临床实践过程中以来, 治疗了无数被称之力“疑难杂


症”的原动力不足患者,屡屡获效。


  面对大部份从来未耳闻目睹的怪病,杨通常能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凭症状的特殊性出发病的内在因素,四诊合参,治疗起来得心应手。 但是该


理论还未能透彻地解释所有的疾病,杨通为此三方五次跑到昆明, 聆听恩师


云南名医:吴生元、柯尊楷、龙德昭等人的教诲, 从恩师吴生元处汲取脾肾


双补的精僻理论渊源;从恩师柯尊楷处汲取了胆学派理论的精华; 从恩师龙


德昭处重新透彻的接受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 使它们都成为病灶━━枢纽


━━原动力理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闲下间, 杨通读书的劲头一日苦胜


一日.


  象一棵等待发芽的种子,杨通尽量吸收着水分和养料,然后生根,伸向大地


的深处,准备必然的破土而出。


   成功从来不是一蹉而就, 人们往往只看到花朵的骄鲜而未注意到花朵开


放前的血与泪. 为了宏杨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 为了中医这枝奇芭在世界医


林永开不败,杨通和怀着同样理想的无数先靠同道们,并肩奋斗 ,抠心沥血,


挥霍着短暂的青春。中医就是杨通的生命,自从踏上中医路程的那天起,他就


忽视了四周的春天,如痴如醉地在中医这块古而新鲜的土地上耕耘不息, 没


有和家人经常团聚的天论之乐,没有和恋人缠绵的海誓山盟和喃喃细语,没有


得意时的尽情高歌,失意时的浊洒一杯, 似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藉都化作了


醉人的琼浆玉液,令杨通一醉不醒.中医历代名家和圣贤,都成了他的没有时


空限制的朋友,往来穿棱,侃侃而谈,让他生活在另一个更如丰满的世界。


峨山县患者李会仙,74岁,二十多年采一直头晕头疼,如果慌忙赶路,乘


车、跑步便呕吐不止,偶尔发作时眩晕,及天旋地转卧床不敢启目, 平常饮


食少,体力差,哈气连连,患者有子女在峨山县医院工作,也曾带她到许多院


作过各种检查,找过有关的专家多名,均治疗无效。找到杨通时 ,心灰意冷,


对治疗自己疾病也不抱有太大的信心,杨通一边耐心地开导她, 坚定她治疗


疾病的决心,一边又耐心地给她诊查,参与其舌淡苔溥白,脉迟弱等,杨通认


为该患者的病是由于脾胃虚衰,大气下陷而致, 处以自拟聪明益气汤十剂,


患者病愈。一年后随访,患者已能自由乘车随家属四处游览, 欣喜异常的患


者感激不尽,特制一面锦旗送给杨通,以表谢意,上书;几十年顽症 十付药


痊愈 头痛不一定要治头,脚痛也不一定要治脚, 这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的具体体现.凡学中医者,大多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究竟有多少人,能从


这小小的病例中得到启发呢?成攻永远只降临到有准备的人的手中, 顿悟只


不过厚积溥发的结果.《金匮》说“ 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平常就卧心尝


胆,勤学苦练的杨通,一下了就悟出了“大气一转”的深刻含义。杨通认为:


“大气便是水谷精微在第一个转化枢纽━━脾胃中转化后的初级的动力物质,


还是用蒸气机的例子作比方,水谷精微相当于水和煤炭等原材料, 大气相当于


蒸气,脾胃便如装材料的锅,锅的气化是需要原动力(火)来升温推动的,而全身


各部件需要的动力,则是通过锅产生的气化来推动的结果 .相当于蒸气机中被


火烧开的水产生的蒸气,在气化的推动下━肝升肺降循环才得以正常的运行,


这正是《内经》上提出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先天之本推


动枢纽以气化,使气蒸蒸而上,无休无止;后天之本给原动力以原料, 使之源


泉不绝,越烧越旺;两厢密切配合,才使得生命不息。李杲的《脾胃论》指出: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说明了脾、 胃这个枢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


作用。杨通说:“整个人的生命运动,就是一个气化运动。 《内经》说:饮


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也经很清楚的描绘了人体气化运动的第一部份。 如果


再加上气化的第二部份,浊者出焉,清者归肾,精以化气,冶炼真火,左升于


肝,右纳肺降,肾水上交,心火下济.水火既济,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便是


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的精华所在。气体在体内其实是经过两次循环,


第一个循环相当于消费,带动人体生命气机的运动;第二个运动相当于积累,以


补充原动力被消耗后的不足.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甚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都是


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气化则人生,气止则人死。”杨通的这些理论, 在


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宝库中,大部份是能够找到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理


解,怎样运用,怎样避开各家各派的狭隘观点,但取其精华融贯通.曾治一患


者周祥德、男58岁,石屏县卫生局职工家属,大便十数日一行, 先服果道


片大黄,番泻叶,大便可下,不服则止,后再服以上药物则毫无效应, 在中


医院以大量寒凉泻下药治之,病不减反重,四肢关节疼痛不止。被称为神经官


能症,辞而不治。患者四处求治,效果皆不满意,杨通仔细检查病情历, 告


诉患说:“你病的情就好象一条河流被阻住了,吃番泻叶一类的药物, 道理


就象把阻河水的障碍物拿去,大便就通了,但是一味的拿啊,挖啊 不注意增


加河流的原动力,不注意疏通,久而久之,把河提也挖倒了,阻塞更重, 河


水四流,河已经不再行使河的动能,水怎能流?你的大便又怎能通下?你先前


用的药物一派寒凉苦泻,初服则伤阴耗精,稍可泻下,久则寒凉冰腹, 病就


愈重,变生它症,遗患无穷。现在我用温开剂以开冰腹,好比水结成了冰,增


加原动力,使你有力排便,更以调整脾胃功能之药物辅之,你的病必愈.随处


以动力一号合理中丸加减数味,一剂便通。


  又治乔本氏甲状性炎患者,余桂荣,女,25岁,龙朋医院职工, 肿如


馒头,影响呼吸,每天须服甲状性素片方能安然,患者体瘦如柴,气虚乏力,


舌淡苔白,脉细弱。杨通根据病壮━━枢纽━━原动力理论, 认为该患者三


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乍一看以病灶方面稍突出,但患者虚不受攻。 故处方中


以十八反药对中的甘草反海澡为君药,借其反激之力,补以命门真火,疏通四


肢百骸,连服数剂 ,甲状性肿见消,浑身症状明显改善, 然后去掉攻城掠


池的甘草海澡,专以大剂量升陷汤和动力一号固国强疆,连服百余剂, 肿消


如常,体更肥壮。再患者余可清,女,56岁,石屏人, 乳腺癌术后患者,


该患者一年前化疗、放疗手术后,一直感到口干舌燥,头晕目眩,肢体乏力,


浑身疼痛,四处求医服药无缓解。杨通经过仔细诊查,认为该患者病机也是原


动力不足,穷其具体原因,又是患者水谷精微摄入较少而导致, 如果改善患


者脾胃枢纽,也有助原动力的增强和恢复,随处于大剂量动力一号,辅以小量


聪明益气汤,不想这下“惹祸”了,患者每周不服二剂该方药则浑身难受如常,


服后则浑身舒趟,如此维持了一年多,各种化疗、放疗后的术后症状才得以改


善。


  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祛除病灶是最后的


目的,但一味祛除阻滞不是唯一的插入手段,而且往往不是最好的手段.就拿蒸


气机的例子来说.某处被阻滞了,不一定要漫无目的掏挖,甚至毁道除滞. 增加


动力 使之自行冲开有时效果更好,但是怎样增强动力呢?它涉及两个方面, 如


果是火力衰弱了,补火当然是当务之急,方法是增加煤炭或增加氧气,使其充分


燃烧.如果 是锅里的水没有了,补充水又是首当其冲.因此,补充是重要的, 枢


纽---原材料的补充也必不可少,但要补什么,补多少,又要看具体情况.病灶-


--枢纽---原动力理论和蒸气机不同的是, 原动力的补充在正常情况下五脏六


腑气化后供给的.


  杨通在临床工作中,处处以病灶━━枢纽━━原动力理论为指导,治疗的


病例又反过来印正,丰富该理论,多次的反复实践和提高后, 犹觉不满意,


2000年4月:杨通以赶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刘渡舟教授经方运用学习班,杨


通把该理及治验过程细细地向刘老陈述,受到了刘老的高度评价, 刘老亲切


的拍着杨通的肩说“真是后生可畏,中医的未来就是辈你们这些的年青有为的


后生了"。并给杨通提供了富贵的意见. 2000年11月, 杨通又到广州参加全国


第三期经方运用学习班。将该理论和和经验与广大名家作了交流, 都给予了


极高的评价,后来受到恩师云南各医吴生元、柯尊楷、 龙德照等的鼓舞和支


持,才斗胆将他的理论写成论文,具体见<<病灶---枢纽---原动力>>. 以供医


学同道参考借鉴,斧正提高。
发表于 2006/2/15 2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

向这样人学习
发表于 2006/2/15 22: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神传人
发表于 2006/2/15 23: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同志!

发表于 2009/9/5 10: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地址,求医问药

请问对精神类的疾病,可有把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9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