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8267|回复: 9

四逆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1 09: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伤寒论318条>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方十七。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09: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渡舟四逆散经典医案:

全某,男,32岁。患者手足汗出、厥冷而麻痛不堪。手足汗出随厥之深浅而有多少不同,厥深则汗出亦多,厥微则汗出亦少。曾服附子、干姜等回阳救逆药无效。视其人身材高大,面颊丰腴,不象寒厥体征,然握其手却冷如冰铁。其脉弦而任按,舌红而苔白。此证既非阳虚之寒厥,又非阳盛之热厥,从其脉弦辨证,可知证属阳郁无疑。阳郁于里不达四肢而厥,郁阳迫阴外渗,则为汗出。阳郁愈甚,则手足厥冷愈深而汗出亦就愈多。反之,厥微者,则汗出亦少。为疏四逆散原方,以观其效。服药后,患者自觉有气往下行,至脐下,则微微跳动,周身顿觉轻爽,而手足转温,汗亦不出。患者甚喜,以为病将从此而愈。不料两剂服完,手足又厥,汗出依旧。二诊以上方加桂枝、牡蛎,意使桂枝配芍药以调营卫,牡蛎伍芍药以敛汗固阴。服两剂,手足见温而汗出亦少,但续服仍无效可言。病情反复无常,使人费解。重温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名句,受到启发而恍然有悟,此证每方皆效,但疗效不巩固,关键在于只知疏达阳郁,不知滋阴以敛阳也。阴不足,无以制阳,则反被阳逼而为汗;阳无偶则自郁而为厥。郁阳之气宜疏,而弱阴又岂可不救?于是本肝肾同治,理气与滋阴并行之法,为疏四逆散与六味地黄汤合方,服6剂,厥回手温而汗止。后随访得知,其病终未复发。(《伤寒论诠解》)
发表于 2009/11/23 1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阴四逆咳或悸,腹痛泄利尿不利;下重四逆散主之,复土舒木另一义。
发表于 2009/11/23 12: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一人右腹痛,右腿不能伸。医谓盲肠炎,宜速割。诊其脉,沉细不舒。余用四逆散加栀仁贝母一剂而愈。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柴胡白芍升降滞气,枳实疏通肠胃积滞,甘草养中以助升降,加栀仁贝母清热消滞故愈。病在里,故脉沉。热而滞故脉细。一剂之后,滞气疏通,脉来活泼,故病愈也。

发表于 2010/10/25 1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渡舟四逆散经典医案》“只知疏达阳郁,不知滋阴以敛阳也。阴不足,无以制阳,则反被阳逼而为汗;阳无偶则自郁而为厥。郁阳之气宜疏,而弱阴又岂可不救?”说得极是。本人在临床上曾诊治一患者,“阳郁”极重,先是“疏达”好转,但不久又返。其间走了一段弯路。后正是以“滋阴以敛阳”收效。“经典”就是“经典”!
发表于 2010/10/25 19: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看了医案,从中也学习了经典的“滋阴以敛阳”

“关键在于只知疏达阳郁,不知滋阴以敛阳也”   精辟
发表于 2010/10/30 17: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方子,我很喜欢
发表于 2010/10/30 19: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辨证精细足以启迪后学.舒肝解郁.滋阴敛阳.舌红.阴虚明矣.用药能脉证舌每一药都落在实处.病无遁情矣
发表于 2010/11/3 21: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mu_1 于 2010/11/3 21:25 编辑

此为厥阴阴枢之表(轻)证,病位位于少阳阳枢与厥阴阴枢之间,故少阳厥阴同治。
发表于 2010/11/6 21: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本的四逆散,完全不是这个组方,到底哪个有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0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