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桂亮邮箱

王道正法精编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08: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之求学悟道经历


    笔者练太极早于研究针道,十六岁时便开始留心武术锻炼,因为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都会练些拳脚功夫。开始学习太极拳也属偶然,也是朋友介绍才开始接触,起初只是惊奇于太极推手的技击。记得当时开始时学习时根本看不起太极拳,认为这是老头老太的早操,有一次我与老师说练太极拳有什么用?老师说你可以试试看,我站着不动,随你怎么用力推,我可以一步都不动。我就用力推住老师胸口一发力,却不知推了个空,一下子就摔了出去。我就对老师说我还没有准备好,再试试看。我站稳马步稳步向前推,这次总以为自己多少会有些效果了,不曾想我整个人都被抬了起来,又摔了出去。由此才重新认识了太极推手,才老老实实的练太极拳,再规规矩矩从太极推手中的单盘手开始练起,由此才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每个人在不断的追求中,每个阶段所需求都是不同的,拳道与针道亦是如此。当时练太极拳的心态就是练技击,以此防身强身,所以练习的方向就是招式与技巧,最好就是擒拿与反擒拿,因为这个最实用,素不知这样练习的已经是偏离了方向,可在当时又怎么会理解呢?没有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根基,再努力也是枉然!因为是背道而驰,只能是离正道愈走愈远!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大帮人就是起早至晚练习太极推手,一直练到腿酸疼得抬不起来,连上楼梯都爬不上,还乐此不疲。其实锻炼下桩功夫是正确的,下肢越有力重心也就越稳定,不容易拔根而起,而手上练的就只是灵活性和技巧速度,殊不知速度与技巧练到一定的程度就无法再提高了。整个锻炼方法无法做到完整一气,上下完全脱节不能够进行调整,所以无法再进一步进行深入。后来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老师也进行了搬家,无法进行联系,大家一起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更不用说大家一起锻炼了。笔者此时也开始进行针道的研究了,接触了传统文化,知道太极拳不应该是这样练的,但也不知道如何练习是正确的方法,太极锻炼也由此偃旗息鼓。此时气功潮席卷大地,也为笔者今后研究小周天针法埋下了契机。
    对于针道的研究,刚开始跟随中医院副院长学习,针法关键在于手法,但看到老师针刺手法,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机缘巧合,投入殷师门墙,对于针刺手法开个眼界。从90年随师就开始了气化反应的研究,当时感觉殷师配穴就这么些穴位,说句实话不以为然。在随师学习阶段,又到全国各地进行学习研究拜访明师,后至北京有幸跟随单玉堂弟子陈师学习子午流注针法,由此对殷师的配穴方法有一定的疑惑,当时认为子午流注的配穴为最佳。笔者当时就有一个理念,那就是阵方的运用,当时也摸索出一些阵方疗效不错,那时就按照五行相配,哪些患者就用哪个阵方,当时也是对能针灸出现的气化反应现象而沾沾自喜,但那时还没有出现阵方的连贯性。气功潮的出现和当时能够针出气化反应现象,使笔者雄心勃勃,并着手准备研究小周天针法。其实当时的气功与现在研究的丹道是天壤之别,那时有位友人就推荐我看《中国气功大成》一书,这本书对我印象极其深刻,因为是一点都看不懂,因为很多都是丹道内容,满纸都是铅汞。当时就有这种想法,今后一定要对丹道进行系统的研究。小周天针法是笔者研究针道中的另一个里程碑,因为研究和完善这套针法,整整花费了10年光景,直至2000年才发表在《气功》杂志上。因为当时在针灸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气化反应,不同穴位的配伍所产生的气化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通过这些气化反应的总结和提炼,再结合气功锻炼的原理,确能出现小周天的反应气机,大的布局已经有了,但是许多细节还是很不完善,而整个细节的完善至2000年才告圆满。通过这些阵方的运用,调节完善患者的体质,而后渐进渐行,最后贯通小周天,使针法产生连贯性,这也是研究整体系统针法的粗步脉络。
    笔者于2000年接触互联网,当时还请人做了个网站名曰:《道家针灸养生网站》,只是自己对互联网一窍不通,又不会管理,一年后就关闭了,最后还是觉得在网上写文章发帖比较好,故此一直延续至今。其实在网上交流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一直保持对针道研究的热情。有了这样的热情就能一直深入的探索研究。有了这样的学术探讨氛围,就不得不逼着自己继续钻研下去,整体系统针法也由此诞生而出。整体系统针法是将六十六穴的气化途径进行了总结,也是对之前所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个人理解所谓的穴性的疗效是通过针刺穴位所产生的气化线路所实现的,通过对六十六穴的气化线路进行分析,再结合补先后天的针道理念去粗存精,将针道针法精简至九路,这九套针方贯穿十二经,每套针方都有侧重变化环环相扣。这九套针方的运用在临床中疗效显著,本以为到此境地无法再上升了。至去年2009年灵光显现,重新又回顾了殷师针法,明白了以不变应万变的针道法则,最终回归殷师针法,并在殷师针法的基础上再进行了补充与完善。由此始知大道惟一,惟一就是不二,真正的针道只此一法,下手亦只此一法,贯通整个治疗过程,起手于此,收手也于此,犹丹道玄关一窍,张伯瑞在《金丹四百字叙》中说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
    太极拳的锻炼虽然由于研究针道而暂时停止,但是太极的理论的摸索却日益成熟,更可喜的也是在2000年,在门诊上竟然又遇到多年就没相见的吉老师,真是天意巧合。遇见老师后,与老师进行了一番长谈,因为对于太极拳的理论已经十分的了解,与之前的盲目练习还是有所区别的。老师也谈了这些年自己锻炼太极的思想转变,身体的拙力已经化尽,因为要将自己原先的技巧与速度全部抛弃,才能有所提高,这与太极拳的理论完全一致。接着就与老师进行了盘手,发觉自己推到老师身上就是一个深深的空,而且在谈笑之间就将对方的力量从容化解,我知道这就是我所追寻的真正太极推手,之后自然重新再拾起以前所丢下的太极,重新开始重头开始。
聪明的人往往容易懒惰,因为又有老师在身边指点,所以练的过程中经常偷懒,加之研究针道花费了我许多精力,而且又要花时间看各种书籍,反而是老师替我着急。其实老师带了许多学生,而许多学生学了一些就到外面去和别人经常去切磋了,而我已经完全理解了太极推手的奥妙,因为在拙力未退尽时,尽量不要和别人进行比较高低,一比高低或者用力发力,反而会致拙力加重,虽然花费许多时间锻炼,反反复复效果却没有得到进步。而我反正就跟定老师最多练得慢一点,却不走弯路,这一点和研究针道十分相近。经过了这么多年断断续续的太极推手锻炼,身体拙力已基本化尽。因为研究太极推手并不是去争个胜负与高低,而是通过这样的锻炼方式,调节自己的身心延年益寿,锻炼自己的全身腰胯,使身体各个关节得到了运动,再结合太极拳的锻炼,使体用和一,渐入大道。
      当前针道的研究终于已经全部完成,今后主攻就是太极拳与丹道了。太极拳与推手已经有明师指点了,已不必多花心思了。对于丹道的研究,由于有之前这么多年的积累,也已经有了研究和实践的目标与方向,并且此三者可以相辅相成,因为针道拳道丹道之间的原理是相通的,可以进行互补。研究学术就是要精专,人生如果这几样学术能够学通的话,我也已经知足了。现在我也每天抽时间练拳,这在以前还是无法坚持做到的,功夫不过就是方式方法加上恒心与毅力,如此才能大成,我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笔者的求学悟道之历程,一方面的确是机缘所致,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是眼光独到,能够辨别真师。笔者接触过许多针灸老师还有一些名家,但真正对笔者有所帮助和启示的明师也只有一二位,针道的传授不在于技巧,到一定的阶段,针灸的理念与思路才是最重要的。针灸理念的突破,针灸水平才能也随之提高进步,拳道亦是如此。以上是笔者这些年来求学悟道之历程,也是这么多年来的一个真实写照,这么多年一路走过,而这篇文章好像镜子一样,让我好像看到自己从少年到现在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今写下此文以作见证,也可以告慰自己了,同时也万分感激这一路走来殷师,陈师和吉师在针道拳道中对我的莫大帮助,还有感谢一切曾经给予我帮助的人!


                                            桂亮
                                      稿于2010331日晚



[ 本帖最后由 桂亮邮箱 于 2010/4/1 08:5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2狄梁公
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入关,见稠人广众,聚观如堵。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筋。或触之,酸痛刻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绳,目睛翻白,痛楚危亟,倾刻将绝。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针寸许,乃询病者: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抽针而赘应手而落,双目登如初,曾无病痛。其父母眷且泣且拜,则以物奉焉。公笑曰:吾哀尔命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吾非卖伎者。不顾而去。

点评:此案关键之处在于针刺手法,能够达到气至病所的疗效。在针灸的临床中,针刺手法是治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在治疗鼻炎鼻塞不通或重感冒等疾病中,也借鉴此案针刺风池穴行气至病所手法,使针感传导至鼻,一则祛风,二则解表,鼻塞者针下立即畅通,伤寒者立即解表发汗,头痛立除。此二者虽然功效不同,但其理则一也。因此如果针灸技法娴熟,对于奇病怪病也有特殊的奇效。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5: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3治针道士
德宗时,有朝士坠马伤足,国医为之针腿。去针时,有气如烟去,夕渐困惫,将至不救。国医惧。有道士诣门云:"某合治得"。视针处,责国医曰:"公何容易!死生之穴,乃在分毫。人血脉相通如江河,针灸在思其要津。公亦好手,但误中孔穴"。乃令舁床就前,于左腿气满处下针曰:"此针下,彼针跳出"。言讫,遂针入寸余,旧穴之针拂然跃出,气出之所,泯然而合,疾者当时平愈。朝士与国医拜谢,以金帛赠遗,道士不受,啜茶一瓯而去,不知所踪矣。

点评:国医善针以调气,因此道士曰“公亦好手”。不过正因为善于调气,所以取穴时更当深思熟虑,正如道士说言:死生之穴,乃在分毫。人血脉相通如江河,针灸在思其要津。国医本意重在祛邪,可惜国医误中孔穴,并且补泻不得要领,火候没有掌握,致使针下正气出如烟,形将至不救。道士以气满处下针,引气入针下,彼处针下虚空吸力顿失,旧穴之针自然跃出,气出之所,泯然而合,疾者当时平愈。笔者还有一些浅见:此国医虽是好手,惜针下基本功不扎实,也就是指力不足。如果指力浑厚,发现异样可立即起针,可免许多不良后果。笔者在行针之时,针下经常遇到邪气膨胀,以至于针具经常被邪气打弯。正因为针具打弯,即使在彼处下针,旧处仍无法松开,只能凭借指力慢慢起针,故此才有此一说。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08: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4气疝(足厥阴肝经
齐北宫司空命妇,疝气客膀胱,虽于前后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众医皆以为风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脉。臣意谓腹之所以肿者,厥阴之络结小腹也。厥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臣意即灸其厥阴之脉,左右各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为火齐汤以饮之,三日而疝气散,即愈。按意治病,纯用火齐汤,所谓得意佳作也。不知此病之愈,得力在灸。以厥阴病,灸厥阴脉,一灸而舒。吾之攻灸,有鉴于斯。
点评:病见寒气则遗溺,经云:寒则温之,温灸去寒内攻有力疗效快捷也。《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今厥阴之络结小腹,且病见寒气则遗溺,寒则凝结,厥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当灸太冲穴,厥阴之脉乃太冲脉也。因此一灸祛寒,二则散结,三日疝气散,当愈。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08: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5甄权(手阳明大肠经)鲁州刺史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甄权曰:"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以射矣"。针其肩髃一穴,应时即射。
点评:肩髃一穴乃手阳明与阳跷脉之交会穴,《难经·二十九难》: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因此病在阳,则阳结急,且阳明之经多气多血,针刺肩髃不仅治疗结急之患,又可引气血疏通经脉,则风患自去。应时即射,实为针刺后配合运动,使关节滑利,加速血气之流通。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9: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6蹶上为重川王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痛渐已。寒水有反激力,足以使热从上出。针刺有温泻力,足以使风从下泄。下泄则心懑除,上出则头痛止,不用汤药,盖亦可治病也。
点评:此案蹶上之意为头痛的病机为气逆于上,得之沐发未干而卧,引起头痛身热,实乃受寒湿中阳明。《内经》云:“伤寒二日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治疗法当引热下行。“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此为表里双解之法。《内经》曰:诸治热病,以饮之于寒水乃刺之。今蹶上为重,以寒水拊头,以解表热,刺足阳明脉,以解内热,由此内外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08: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来苏交流学习者较多,近至上海无锡,远至广西福建,不远千里只为求学而来。其中有家长一起前来陪同者,也有朋友一起陪同者,前来学习和体验针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时治疗了前来求医的一些疑难疾病,包括皮肤病,脾冷案,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等等,所幸经过针灸治疗在短期内均达到满意的疗效。而前来诚心拜师求学者,笔者也是倾囊相授,正如其中的一位学生所说“现在才知道您写的这些文章也只是皮毛,其中许多精髓都没有谈到,没有到这里体验和学习过,无法领略什么是真正针道的高境界。”笔者只能笑笑说如果连皮毛都没有得到,又如何得骨得髓?笔者只是认为通过答辩形式的学习,可以直接答疑解惑,使学者能在短时间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得到教益,又节省时间。否则,研究针道都要从师费时学习,旷日持久,人寿几何?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7热蹶
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即三壮也)。按之无出血,病旋已。病得之饮酒大醉也。大醉者,至于四肢发风斑,或腹下脓疮累累。若用泻剂,中气愈虚,长热不退。刺其足心,以泄内热,诚捷诀也。予愿师事之。樊阿注。
点评:懑者烦闷也。热蹶者,因受邪热,阻碍阳气运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也。足心乃肾经井穴涌泉穴也,刺足心以泻内热,病旋已。此案关键之处在于“按之无出血”,谓之祛邪不伤正,高妙之处为勿伤肾气,这其实就是火候的把握。刺血者出气,刺血出气是不得已才用之,千万不可滥用。从扶正的角度来讲,通过疏通经络之法,化淤血为活血,岂不更佳?毕竟刺血易伤正,气随血出容易伤及正气。此案泻内热,分寸火候把握恰到好处,滴血未出邪祛而不伤气,诚为后学之典范。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张洁古案
东垣曰:一富者前阴燥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求先师治之曰,夫前阴足厥阴之脉络,循明器出其挺末。凡臭者,之所主,散人五方为五臭,入肝为燥,此其一也。当于肝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乃治其标。
点评:此案运用五行配穴之法简洁明了,且疗效卓越。前阴燥臭,针行间泻火穴肝治本,针少冲清心治标,实则泻其子也,心经之木穴少冲,标本兼治而疾病除。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0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9杨继洲
()己卯岁.至建宁,腾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予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予针肺俞、曲池、三里穴,是日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矣。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至今康健,诸疾不发。若作虚寒,愈补而疾愈结,可不慎与。

   
(
)壬申夏,户部尚书王疏翁,患痰火炽盛,手臂难伸,予见形体强壮,多是湿痰流注经络之中,针肩顒,,疏通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之湿痰,复灸肺俞穴,以理其本,则痰气可清,而手臂能举矣。至吏部尚书,形体益壮。
按:两个病例虽都是手臂难伸,但病机与兼证不同。前案脉沉滑、恶寒体倦,是痰阻经络的表寒里实,阳郁不得宣发之证。背恶寒为外邪侵入,因肺主表,故针肺俞以散外邪,针曲池助肺气舒散,针足三里,阳主动以通阳宣发调气机,困倦除而体轻健。而后再投除湿化痰之剂,诸疾皆除。后案是湿痰流于经络,湿为阴邪,肺为储痰之器。故灸肺俞温肺调理其根本,针肩顒以疏通经络之湿痰,而手臂能举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4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