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185|回复: 1

勿借罗京去世胡乱开药方 "食物酸碱平衡"不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8 2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播音员罗京刚去世,就有人开出防治淋巴癌的“药方”,提出要吃碱性食品避免酸性食品。

  这一“处方”提出,预防癌症的秘诀十分简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

  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提法早已有之,但这种貌似正确的理论也早就被不少专业人员批驳。中国营养学会的权威专家推荐和撰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其中对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阐述极有意义,能帮助人们认识“食物酸碱平衡理论”的似是而非。

  过去以及现在,养生类科普图书中充斥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谷类、肉类、鱼和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而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

  其实,这种食物的酸碱平衡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不值得提倡。这要从酸性和碱性食物的称谓和原理说起。许多食物经过代谢后,会产生少量矿物质残渣,即灰分。含有磷、硫、氯元素较多的灰分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故称为酸性食物。而钾、钠、钙、镁含量较多的灰分则生成碱性溶液,故称碱性食物。

  这种情况主要用于评价食物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在食物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中使用较多。另外测定食物的灰分,还可用来判断一些谷类食物的加工精度。只有高度精制食品,主要含脂肪、碳水化合物,不产生灰分,这类食物的加工过程除去了矿物质元素,只含有碳、氢、氧等元素,经代谢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

  食物灰分是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与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物的性质是不同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形成数以千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剩余的几种矿物元素就可以决定的。

  另一方面,虽然食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但人类在长期进化和膳食适应下,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以保障内环境(主要是血液)的酸碱平衡。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除非在消化道、肾脏、肺等器官发生疾病造成人体代谢失常时,才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迄今,既没有从医学文献查到因为日常摄入食物不同引起健康人血液pH值改变的记录,也未见到因为血液pH值变酸而致有关慢性病增加的科学证据。

  实际上,蔬菜水果能够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以及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而不是所谓碱性的作用。按照“酸碱平衡论”,如果纠正“酸性体质”就可以预防慢性病,每天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

  将鱼、禽、蛋和瘦肉等食物都归类为“酸性食物”,无疑既使广大公众在选择食物时无所适从,又是对防癌抗病的误导。“酸性食物”是人体能量、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缺少了这些食物,必然会造成人们营养素摄入不足或缺乏,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成人的营养状况将无从保证。所以,正确的营养观念和防病知识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正常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去注意食物是成酸性或是成碱性,因为血液的中性由肾脏来维持,肺给以适当的帮助。然而当患有肾结石病或肾功能受损时,则有必要选择特定的食品,以使尿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张田勘)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于 2009/6/19 1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会引发酸中毒的这个可是西医研究得出的结论吧,这个应该是科学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6 2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