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279|回复: 0

针灸中运针手法不同,针感性质亦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3 22: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来说,针感是一种深部感觉,有的定位明确,有的定位不甚明确。其性质多为酸、胀、重、麻、触电感,其中最常见的是酸、胀两种。临床上可单纯一种,也可见几种感觉混合出现。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针感如抽动感、蚁行感、热感、凉感等。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似乎与针刺部位的不同或被兴奋的感受结构的种类不同有一定关系。

人体实验表明,用毫针直刺印堂穴,针感为胀为主;直刺外膝眼穴,针感以酸、胀为主;而直刺合谷、内关、昆仑三个穴位可出现多种针感。用直接刺激经手术暴露的各种组织的方法,从病人的感觉反应得知:虽然刺激穴区的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和骨膜等各种组织都可引起酸、胀、重、麻等多种形式的感觉,但刺激不同组织所引起的各种感觉所出现的频次不一样;刺激神经干、较多引起麻感,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多引起酸胀感,而刺激血管则多引起痛感。
由于不同穴位之间上述各种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刺激不同组织所产生的各种针感的出现率也不同,这可能是决定不同穴位之间甚至同一穴位不同深度间针感性质有所差别的内在因素之一。刺激的方法不同,针感的性质也不相同,在同一穴位(内关穴)手法运针的针感多为酸胀感;电针刺激则多为麻感。又如同一神经干,用眼科镊子碰时产生麻的感觉,而用针刺时产生酸的感觉,手术刀分离它的鞘膜时产生麻的感觉,手搓它时又产生重的感觉。
运针手法不同,针感性质亦异,如在内关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的出现率较直刺时明显增加,这可能与提插捻转时易刺中正中神经有关。与此相反,在合谷穴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反而减少,而酸感的出现率明显增加。除合谷穴外,印堂、外膝眼、昆仑等穴在提插捻转时,酸感的出现率也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能表明:提插捻转所产生的机械刺激比较容易产生酸的感觉。
针灸时的疼痛感,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得气的一种局部感觉。例如临床上救治昏迷、休克等病人时,往往针刺人中、中冲、涌泉、十二井穴、十宣等,这些穴位针刺时的反应均以痛感为主。
针感与疗效的关系:不同的针感对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效果,如治疗休克、脑部疾患引起的昏迷症,刺痛感的效果最好;神经麻痹症,以触电感的疗效较显著;疼痛症以酸胀感较为理想;慢性病酸麻感比其他的针感见效快;虚寒病以热感最为满意;实热症以冷感最舒服。如果使其产生上述的感觉,与穴位和手法操作有一定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7: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