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方镇
20世纪70年代初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开始跟祖父徐汉江抄写中药处方,因“文革6·26指示”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父母亲从中医院下放到高邮农村卫生院工作,当时祖父已80高龄,我在他身边。家中经常有人登门求医,祖父60岁左右写字手抖,都是学生写处方,因此在家抄方的任务就由我来担当,偶尔我不在家,妹妹也为之代劳。高中毕业后,跟祖父抄方的同时,我也开始学习中医,从此和中医结下不解之缘。
跟随祖父抄方记忆最深的是,到吃饭时,他总是先给病人看完病再进餐。有时进餐中,有农村病人登门求医,他立即放下碗筷,先给病人诊治。他总是对我们说“农村人赶上几十里路,来看病不容易,人家还要赶车子回去,应先让人家走,不能耽误时间”。祖父总是这样,时间长了,也就成了我们家里的一个习惯。祖父一生在家为病人诊治,从来未收过诊金,有些病人为表示感激之情,从农村家中常带些鸡蛋来,祖父总是推辞。有一些特别困难的病人,他还慷慨解囊,给钱由病人配药,他对待病员不分贫富,视同一等,处处替病员着想,祖父的教导印在我的脑海里,影响陪伴了我的成长,回首往事,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有一切为病员的奉献精神,不可心存杂念。
祖父不仅是名医,而且是严师,他深知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必须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跟随祖父抄方,他不但给我提出学习要求,还经常考验、检查,抄方时经常报一个方名,让我写出来,要求药性赋、汤头歌等中医基本知识,必须熟记于心,而且还需知其所以然,回想当初学习的铺垫,为我以后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研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益终身。在跟随祖父抄方的过程中,祖父言传身教,解难释疑,临征指点,使我对祖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他非常重视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特别强调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并能注意采撷现代医学为我所用。晚年他看血常规、尿常规等理论检查报告单,作为诊断的参考。在临床中,诊察病员望闻问切非常细致,辨证论治,力求辨证精确。他常说“用药如用兵,必须选用精兵良将,方能奏效”。祖父选方用药之妙,被同道称赞为有“四两拨千斤”之效。祖父知识渊博,所治甚广,举凡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皆有所长,尤擅诊治中医内、妇科疑难病诊,对心脑血管、脾胃、肺肾疾病颇具心得。
我跟随祖父抄方学习十余年,祖父的一言一行让我终身受用。
来源: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