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135|回复: 1

(转)怎样学习《伤寒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4 1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技术交流协会           
         怎样学习《伤寒论》,简要地说,要学好《伤寒论》,必须熟读、理解、运用。因为熟读是基础,理解是深化,运用是提高。所以,初学者应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本篇着重从上述三个方面,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熟读
   熟读原文,是学好《伤寒论》的基本功。但由于《伤寒论》的文字,受到汉以前的文学影响,承袭了汉以前的“省文”、“倒装”、“插叙”和“举宾略主”等文法。因而在阅读时,必须掌握这些文法,才能读通弄懂。
   所谓“省文法”。论中不少原文是采用省略的笔法写成的。例如只提一证一脉,以概其余,这就应当前后文联系地读,领悟原文精神。如“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为什么脉浮数者,还可以发汗?而且宜用麻黄汤呢?这条原文必须与第一条太阳病提纲,第三条“……名为伤寒”的提纲,以及第35条麻黄汤证的主文相互对照,才能搞清楚“脉浮数宜麻黄汤”的道理。此类条文论中甚多,读时应一隅三反,不然则读不通。
   所谓“倒装法”,亦称“倒装句”。论中的原文多数是按主证、主脉、主方,或提示病机、转归、治疗、禁忌等依次排列,这是顺叙,可以一读便通。但有的条文则不然,不一定是按上述主次顺叙排列的,如“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本条小青龙汤主之句,应移在“发热不渴”的句下,与全文才能衔接,论中此类条文,在理解时应将倒叙文句,按语法原理,换回顺叙的意思。
   所谓“插叙法”,是在叙述中插入其他脉证,或插叙疯机.或带有鉴别诊断的作用等。如“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
也,抵当汤主之”。本条是叙述蓄血发黄的证治,与上下文三条并列,都提出小便利与不利,以兹鉴别蓄血证。这类条文六经皆有,应当明辨。
   所谓“举宾略主”。亦属“省文”之类。论中六经辨证,在提纲中叙述之主证、主脉,以后的条文中则多有省略,比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尔后凡提“太阳病”三字,则包含本条的脉症。再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原文中心意思是讨论太阴病的治法。因而“属太阴”三字,则寓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白痛”的主证,其“自利不渴者”,即省略了主证。这种条文必须参合太阴病提纲认识。
   以上是论中几种常见的语法,应当熟练掌握。然而,更重要的读法,还在于熟读六经总纲,各经的提纲,有方有证的条文,重要的辨证条文等,必须读到烂熟。例如桂枝汤证的条文,应把前后桂枝汤的主证、兼证、变证的条文都列举出来;读到辨证的条文,如麻黄八证、结胸三证、柴胡四证等的辨证特点,都要读到滚瓜烂熟对答如流的程度。同时,对方剂的组成、主治、功用、禁忌,以及重要方剂的剂量比例,特定的煎服法,都应熟记,这样才算基本读熟了。
   应当明确,熟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和继承《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精神,掌握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所以,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必须对论中的类病、类证、类方、变证、变法、变方等加以注意,其间所贯穿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有在熟读中才能理解。例如,在辨证方面,原文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等等,都是“一锤定音”的意义。再如治疗方面的“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这里虽只举一证,但是其主证,因而“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即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又如在用药方面,大青龙汤中的麻黄用六两,麻黄汤中只用三两;麻杏石甘汤中的石膏用半斤,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大。真武汤中用生姜,理中汤中用干姜,同样都是姜,只是干鲜之别。如果互换互用,那就失去了制方的原意,凡此种种,只有熟读之后,临证才能运用自如,取得读书的效益。
二、理解
   《伤寒论》是有深奥理论的。徐灵胎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日本人喜多村在《伤寒论疏义》中亦指出:  “医之有《伤寒论》,犹如儒家之‘语孟’……没有《伤寒论》的医学是不能成为其医学的。”可见,对原文的理解,是一个深化的重要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对《伤寒论》加深理解?
   第一,要了解《伤寒论》的理论渊源及其与《内经》的内在联系。因为《伤寒论》是继承了《内经》和《难经》的理论,同时收集了汉以前的方药,并联系临床实际而写成的医学论著。所以,《内经》中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的具体运用大都落实在《伤寒论》之中,如其中“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总纲,实则是阴阳为万物之纲纪的具体化。在六经病变中明显地看出阴阳互根、消长、转化的道理。六经辨证,三阴三阳分证,三阳之气盛,三阴之气衰,三阳为阳热实证,三阴为阴寒虚证,其病机皆是本源于《内经》。同样,六经所属的脏腑生理病理,实源于脏腑学说;六经的经络循行,乃至病理变化,皆属于经络学说的具体运用。因而学习《伤寒论》,追溯《内经》之源,对加深理解《伤寒论》是有帮助的。
   第二,要加深对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归纳有二:其一是六经的主证,其二是六经的兼变证。
   六经病主证包括太阳病的表寒证,阳明病的里热证,少阳病的半表半里证;太阴病的脾阳虚寒证,少阴病肾阳虚寒证,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证。此六经病证,必须从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各方面详细弄清楚。主证既明,理解兼变证就有了基础。
   六经兼变证,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太阳病的转变,实证多传阳明,虚证易陷少阴。表寒实证多向阳明发展,即表寒郁阳一表寒郁热一表寒化热一纯热证,与此相反,太阳表寒虚证则易陷少阴。因为寒能伤阳,阳气损伤,又可招致水邪内停。所以,表寒虚证之演变,一则为卫阳不足,在表之阳虚,如桂枝加附子汤证;一则为阳虚停水,如苓桂术甘汤证;以及真武汤证等。由此可知,太阳经的兼变证之所以繁杂,正是仲景据六经生理病理,以及误治失治,反复议论,洞悉常中之变,示人以规矩。
   还必须指出,要加深理解伤寒的本旨,应选择适当的注本,浏览各家注解,以便进一步帮助深化理解。
   首先应读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这是第一家通注《伤寒论》的著作,并以《内经》为主要依据。读后可了解仲景如何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以启迪学者加深辨证的思想方法。
   其次是读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它采用摘其总纲,明其大旨,汇节分章,理明义了的方法研究《伤寒论》,便于初学者掌握(伤寒论》的概貌。
   再次读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他主张不必孜孜于仲景旧论编次,重要的是学习仲景辨证心法,读后可加深伤寒方证的理解,于临证大有益处。
   最后还可读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通过临床实践,从《伤寒论》条文中研究仲景立法和治疗。可领悟伤寒确立治法的所以然,甚为实用。总之,成氏溯其源,张氏综其全,柯氏察其微,尤氏析其法。若能师其诸法,对《伤寒论》的理解必然会达
到新的境界。
   此外,在学习《伤寒论》时,必须结合温病学说。《伤寒论》详寒略温,对六经的寒化证论之甚详,这是伤寒学说的特长。但对温热病的论述殊感不足,必须结合温病学说,使寒温两说融为一体。后世温病学家,善治伤寒之学,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是《伤寒论》的最好注本。历代注伤寒者,多为随文衍义,囿于伤寒论伤寒,而温病学家跳出伤寒的圈子,看到了伤寒之不足,阐发伤寒之未备,这种治学方法着眼于学术的发展,难能可贵。
三、运用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落实在一个“用”字上,这是学习《伤寒论》的最终目的。日本学者浅井侦庵在指导门人时说:“学习《伤寒论》时,要把它看成是病人,病人就是《伤寒论》,把《伤寒论》同病人看成一体来学。”丰浦元侦强调,要在病人基础上读《伤寒论》。日本人对《伤寒论》的学习,务求落在临床实处。这实际是一个提高的过程。陈修园主张白天看病,夜晚读书,也是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临床上运用伤寒方,要一个一个方去摸索,掌握每一个方的病机和适应证,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比如: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据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脉证,其病机是“血虚肝寒”,常用于冻疮。但从“血虚肝寒”的病机推论,笔者用本方治痛经、无脉证,以及脱疽等都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遇一例“乌嘴病”,患者每于寒冬季节,嘴唇四周、鼻梁、耳郭、两手指掌关节均紫黑,一直到次年春来,乌黑的皮肤才渐渐恢复正常。病情年复一年,经用补气活血法治疗无效。据其临床证候,冬寒发作,血虚寒滞,故用当归四逆汤原方。服25剂后一切正常,当年即未复发。本方之所以用于各种不同病例均能获效,病证虽殊,而“血虚肝寒”的病机则是一致的,故能异病同治。
   在实践运用中,对论中之方还要一类一类比较,找出一类方中的代表方。如苓桂剂类方中有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此类方共同都能温阳利水,补脾渗湿。而在具体运用时,应将每一方的药物组成,主治功用,结合临床反复验证,取得理论与实践相印证的资料,进而在类方中挑选出代表方。这一类方中,苓桂术甘汤可以推为苓桂剂的首方,用其治脑积水,可配固肾药,或加泻水药;治肺心病可合二陈汤,或配真武汤;治胃液潴留,可配六君子汤;治疗肠炎,可加健脾固涩药等。若从其组方原则来看,阳虚者加附子,气虚者加参、芪,脾虚者重用术,湿甚者加利水药,随其证加减,这样以一方为中心,权宜应变,反复验证,方剂就用得活,用得精。
   再则,在运用时必须摸索其临床特征,以便掌握每个方的指征。例如:半夏泻心汤的病机,是脾胃同病,湿热并存,气机阻滞,用其治痞满证,舌苔必然黄白相兼略腻,这是重要体征之一,因为全方辛开苦降,辛有半夏、干姜,若舌苔黄则姜夏之辛当禁;若舌苔少质偏红,寓有阴虚伏热,绝不可妄施。所以,临床上用半夏泻心汤,多宜于消化系统疾病,病性寒热夹杂。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慢性肠炎等。凡呈现湿热并存,舌苔黄白相兼是用本方的特征。
   还必须指出,临床运用伤寒方,剂量的比例应参照原方用量,如桂枝汤的桂枝与白芍的用量,大青龙汤的麻黄与石膏的比例,都有其特定的意义。煎服法也是很重要的,如附子泻心汤应泡“三黄”,煎附子,一者取其薄味,一者取其浓汁。若不按其煎法,势必失去制方的意义而影响疗效。
   总而言之,学习《伤寒论》,运用伤寒方,应持之以恒,反复体验,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因而学习《伤寒论》,密切与临床结合,边学边用,学用一致,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发表于 2009/1/4 1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想多说,就太阳寒,浮细数,细受寒,浮数受热,数是火毒,也就是两热一寒,宜麻黄汤”,可解吗,这是病毒性感冒,我就说过没人能学好伤寒理论的,首先你要发现伤寒理论这本书,错误的地方,它里面到底写的是什么伤寒,比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样的病症已经很少了,因为气温已提高,如,太阳细微沉,这是肾阳虚,就要用桂枝,附子,温阳去寒,三关无脉,这是表虚,也就是阳虚,阳虚里有寒,这就用人参,干姜,为什么要去套病,要去照葫芦画报瓢呢,伤寒中风,这是错误的说法,只有风热病才会引起中风,以后如果遇到中风病,用伤寒的治法是治不好的,用风热病去治,非常快就能治好,伤寒理论就是一本简单的阴阳传导理论,伤寒理论这本书好就好在他发现了寒是从太阳进入人体,从六经进行传导,发现了它三种传导方法,给后人指明了伤寒病的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7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