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770|回复: 3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讲座整理文稿:太阳病(上)2008110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6 18: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上周四讲了太阳病的纲要和太阳病的分类,其实我们刚把一二三条讲完,我们把上周四的再稍微说一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的定义,以后在所有的条文当中只要提到太阳病,我们就应该记得非常熟,太阳病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脉浮,头痛,项强,恶寒”,这是太阳病的一个定义,第二条和第三条还有我们今天讲的呢,这是太阳病的分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太阳中风的一个定义,它的特点是什么呢?是汗出,脉缓,但是这个汗出,脉缓是在头痛,发热,汗出,恶寒的基础上的,脉缓是脉浮缓的。

太阳病的第二个证型是“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太阳伤寒的一个定义,太阳伤寒是体痛,就是在头痛,项强的基础上出现的一个全身的疼痛,就是体痛。脉呢是阴阳俱紧,阴阳俱紧,我们反复强调,太阳病必须俱备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在这条当中说的是脉阴阳俱紧,但是我们应当记得特别熟,脉浮是一个前提条件,那么这个脉阴阳俱紧呢肯定是一个浮紧的脉,这个叫做伤寒。

然后我们说今天太阳病的第三个证型。我们现在在做太阳病的分型,第一型是太阳中风,第二型是太阳伤寒,第三型呢是温病,就是“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不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还是按照这个顺序,我们首先解释这个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的四条是什么?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那么这个本身有太阳病的这个症状,但是它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温病,温病这个词出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上面,也简称“温”,它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意思吧,第一个意思就是伤寒病的五种之一,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上面,它是这样说的:“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是伤寒病的五种之一;
第二个意思指春季发生的这个热性病,还是《素问·热论篇》上面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这句话应该是后世所提的温病,这是属于引起伤寒和温病争执的那个范畴;第三个意思指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一般是起病比较急,热象较盛,传变比较快,容易化燥伤阴,根据发病的季节,四时的主气,发病和流行特点的不同,又分为风温,温热,瘟疫,温毒,冬温,暑温,湿温,温疟,秋燥,伏气温病。在这个条文当中呢,不恶寒者为温病,应该是狭义的温病,就是《难经》上面说的“伤寒有五,它是指的伤寒病的一种,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指的是伤寒的一种,在这个条文当中,这是第一个温病。

第二句话“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个风温呢也是一个病名,在这个条文当中,我们应当理解这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剂引起的一种变证,在这,这个风温我们应当意识到它不同于后世温病学派所说的这个风温病,在这个条文上面,在陈佰平《温热经纬·外感温病篇》中是这样说的“温邪内逼,阳明津液劫夺,神机不运,用石膏,知母,麦冬,半夏,竹叶,甘草之属泻热救津”,他说这个风温呢,就是温热内逼,阳明津液劫夺,神机不运”,它的病机是这样的,所以要用一些清热生津的药物来泻热救津。

在这条上呢,方有执又认为,风温是“既犯于温而又风也”,这个“既犯于温而又有风”的解释不是那么太合适。在这段条文当中,因为他提到“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它指的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本身是一种温病,又误用辛温发汗剂,发汗以后引起的一种变证,这种变证是风温。风温为病它的特点是“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在后世温病学派,它这个风温呢和张仲景在条文中的描述还是有所区别的。

叶天士在《温热经纬》中所说,他认为呢,风温多发生于冬春二季,主证为身热,咳嗽,烦渴,初起者病在肺胃,治以辛凉透表为主,选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等等。后世的温病派认为,风温传遍迅速,容易出现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等逆传心包的症候,所以温病派像清营透热,清心开窍等等这些个方法用于温病和风温上面,这是温病和风温。

再解释一个“身灼热者”,形容发热这个热度比较高,犹如烧灼一样,像方有执说“灼热为热转甚也”,就是发热加重的意思,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要解释的,“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热转甚,”就是加重的意思,

第四个是脉阴阳俱浮,尺寸俱浮,这个阴阳我们说过伤寒的脉法就是一个阴阳脉法,阴阳既指部位,就是尺寸的部位,又指脉的浮沉。在这阴阳俱浮呢,我们同样理解为尺寸俱浮。浮为阳脉,它肯定指的这个脉象是浮而有力的,就是摸着这个脉象比较有劲。

第五个词是“失溲”,“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前面有一个小便不利就是尿不多,后面又有一个“失溲”,这个“溲”应当是指大小便的,在《苍公传》上是这样说的:“使人不得前后溲”,“前后溲”当然就是指的大小便了,在这,这个“失溲”可以理解为大便失禁,但是一会我们解释的时候可以把它理解成大小便都是失禁的。

第六个要解释的词“若被火者,微发黄色”,“被火”,这个“火”指的应该是熏蒸啊,温针啊,灸啊,还有现在一般都很少用的熨法“被火”就是误用火法的。

第七个词“若火熏之”,就是皮肤颜色像火熏过那样的晦暗,或者说锅包鱼在火候不到,没有形成金黄色之前的那种晦暗的颜色,这个词就解释这么多吧!

第二个是它的提要,这条提示温病的主要特点和误治后引起的变证。

第三条是解释,第一点,外感病证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是发病即为邪热内蕴之证,与恶风寒,口不渴的中风,伤寒证不同,所以张仲景在这管它叫作温病。尤在泾说“此温病之的症也,温病者,冬春之月……人感之而即病者也……伤寒变乃成热,……而即可也,伤寒阳为寒郁,故身发热而恶寒;温病……故发热而不无寒也,然其脉浮,身热,头痛则与伤寒相似,所以谓之伤寒类病也”,这段是尤在泾解释这个,刚刚发病就是发热,口渴,不恶寒,然后又解释了温病和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区别,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温病如果误用辛温发汗法治疗,会引起高热,脉象浮,身体沉重,神昏多睡,呼吸气粗,语言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这个病证它反应的就是邪热充斥表里内外,热盛气津两伤。张仲景管它叫做风温。在这点上,程焦欠是这样解释的“温病之源头只是阴虚而津液少,汗下温针,莫乎亡阴夺津液之至,故俱属大忌。未发汗只是温,发汗已则身灼热,则温病为风药所坏,遂名风温”,这是程焦欠解释的,温病误用辛温发汗法误治之后,因为这种误治就是亡阴夺津液的。温病本身就是邪热内蘊,本身就伤津,如果再用汗法进一步造成津液损伤以后,就会出现“身灼热,神昏谵语,语言困难,多眠睡”等等变证。这是张仲景强调的温病误用汗法所造成的后果。

第三点,风温病的特点是邪热内盛,但没有有形的实邪,所以它不能够用下法,再有本身就是邪热内盛的,所以不能用火法。如果误用下法或火法以后出现什么情况呢?就是“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张仲景对汗法,下法,火法也仅仅是举例而言,没有把误治的面面俱到的点出来,仅仅是举一个用汗法出现上述情况的例子。如果用下法呢,本身就是一个邪热内盛,损伤津液,如果误用下法,肯定重伤津液,导致水液不足而出现小便不利也就是小便少。同时,因为津液的热蚀,本身就是一个邪热内盛的,又重伤津液造成津液的不足,津液不足肯定出现尿少,再有津液不足又加重津液的热象,津液热蚀以后精气不能上注于目,并且热扰神志而出现双目的直视,再有出现大便的失禁,这是误用下法。如果误用火攻,本身是邪热内盛的,再用火助热势,熏灼肝胆,轻者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出现发黄,就是微发黄色,重者黄色进一步加深,会出现皮肤的晦暗,就好像是被火熏过的一样,并且因为热动肝风而出现惊癫,阵发性抽搐等严重的症候。在这条中,张仲景指出了温病的几种误治的方法,一个是发汗,一个是下法,一个是火法,这都是属于误治的方法。“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就是说若一误再误,患者的性命就危险了,所以仲景在这强调的是“再逆促命期”。到这呢,我们把太阳病的三个证型,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温病这三条说完了。

上次我们把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区别说了,今天我们再把温病和中风,伤寒它们之间的区别再比较一下:

温病:口渴,不恶寒,脉象浮,数,大并且有力。

风寒:口不渴,恶寒,脉象浮缓或浮紧。

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个说起来好像很麻烦,特别多,实际在临床中温病和伤风,伤寒是非常容易鉴别的。一个从症状上口渴,口不渴去辨别,再一个从恶寒,不恶寒上去辨别,再有一点是从脉象上,因为温病是浮,数,大并且有力的,这个脉摸着挺有劲的,它和脉浮缓或浮紧感觉是不一样的,到这我们就把太阳病的三个证型就都说完了。

说完了,我们再解释一个词,解释一个汗吧!

解释一下“汗字,吴鞠通《温病条辨》汗液者,为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盖人之汗为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则汗不能自出,自出则死。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多能自出,再发则痉,痉则死。或 熏泽而不出,不出亦死也,即有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又为寒邪肃杀之气所博不能自出者,必用辛温     运用之阳气,仲景之治伤寒也,伤寒一书始终以阳气为主,既有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又为温热生发之气所郁,而汗自出或不出者,必用辛凉以之出汗,用甘润甘凉以滋养阴精为材料,以为正汗之地。此段解释的汗,以阴精为材料,以阳气为运用。

又解释两种情况,1,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则汗不能自出,2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则汗常自出。但汗出多了易发痉,3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又为寒邪肃杀之气所搏,是张仲景的伤寒,然后说伤寒是以救阳气为主。然后自己说温热是火,是以救阴精为主,这就是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伤寒不可不发汗,温病断不可发汗。在此条文中,尤其是以后的条文中我们在讲汗法的禁忌,辩什么症候不可发汗,那些条文拿过来和温病的不可发汗做下对照,这是我们要讲的太阳病纲要的第二部分。
   
第三,病发于阴和病发于阳。(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病指的是病人。提要:提示辩证的原则,指出外感病初期分辨阴阳的要点。解释:发于阳和发于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医宗金鉴:病位中风,伤寒也。有初病即发热恶寒者,是谓病发于卫阳者也。有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此谓伤寒之病发于营阴者也。方有执:凡是太阳皆恶寒也。发热恶寒者,中风即发热。即太阳中风。风为阳,卫为阳,病则起于阳。无热恶寒者,是伤寒未发热,即太阳伤寒也。寒为阴,营伤之,营为阴,则病于阴。

此段的意思是指恶寒是通过有热无热来辨别病种类型。外感发热和恶寒幷见是人体阳气能和外邪抗争,则病发于阳,若病人只恶寒而不发热,则阳气未于邪相争则病发于阴。这是太阳病阴阳不同类型的特点。也是临床辩证的一般原则。“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阳数七阴数六是依据河图水火成数而来的。是预测疾病预后的一种方法。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这句话有分歧,风伤卫或者寒伤营总在太阳经未传变。不管6日与7日,他都没传变,未传阳明或没出变证。6日活7日才能治愈,素问热论认为是1天传一经,后世也有解释1天传一经,从太阳传到太阴再传到太阳才能痊愈。此解释不是很合适,理由:邪不在太阳,传到阳明,少阳,在传到太阴的话肯定不能在67天的时候才能够治愈。然后从太阳经向内传是病情加重的过程,不可能再从3阴经传到太阳,不是一天一经传变6经,不管是7天还是6天,邪总是在太阳经未传变。等到7天太阳行其经尽,但不传阳明,不出变证,所以67天才能痊愈。

我们看伤寒论原文序张仲景就说,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原文16条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张仲景虽提到阳数7阴数6,也提到各经的欲解时。但重点强调的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我觉得,像河图,洛书,易经,运气学等等。是构成中医的基础,是构成中医文化的基础,就像我们小学学字,将来如何用是以后的事。到是字是基础,但基础不能拿到临床上套用,疾病是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我们看伤寒条文就能知道张仲景是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医家,他提出阳数7阴数6的意思是什么?

要结合后面8条,太阳病头痛至7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通过上面我就应该明白,阳数7阴数6的意思是太阳病,或者解肌或者发汗,虽然病没有痊愈,但病势已衰,又没出现传变,就等人体阳气的恢复,不必做其他不必要的治疗。再治疗就是画蛇添足,误治就得不偿失。我们在理解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是说病还在太阳,而没有传变。病势也衰的就没必要再去治疗。

后世对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观点:“金匱玉函经”和“伤寒4言”都把此条文作为第一条。还有现代的好多医家都把病发于阴阳作为辩外感阴证阳证的总纲。引申下也可以作为内伤杂病阴证阳证的总纲。这是一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外台秘要: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可攻其外,发于阴可攻其内。发表宜桂枝汤,温里宜四逆辈。此认为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王焘的观点和上述没大的区别。如果把此条文放在太阳篇则王焘的说法不成立,但张仲景的著作太阳病的条文不一定就是指太阳病,如太阳变证和类似病。

所以此条如果我们不把他当做太阳病条文则王焘的说法没有原则的错误,临床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少阴病是无热恶寒的,王焘明确的说发热恶寒是发于阳,无热恶寒是发于阴,也就是说,发热恶寒是太阳病,无热恶寒是少阴病,对我们现在的临床有指导意义。



上次课我们讲了太阳病传变与欲解时(4.5.8.9.10
等到下周四我们讲太阳病总纲的第四条,。那一晚上就是四,五,八,九,十把这个五个条文一晚上讲完。下边的时间我们换个轻松点的话题,大海发个帖子,今晚上说下。{病例内容} 好像是在伤寒杂病论的板块当中。大海把这个病案发出以后我要求他补充一点东西,就是在三楼上的补充咳嗽是闪咳,阵咳,还是顿咳,咳嗽声调是高昂还是低沉或者嘶哑。痰稀白有末是否易于咳出,吐痰是大口吐出还是很少的一点。再有全身情况怎么样,消瘦畏寒寒有没有,然后大海回复的是,咳为阵咳,咳的声调是低沉,咳的痰是大口,咳出量多,身体偏胖微畏寒。他是在四楼上回复的这个。

我们看看这个病案的特点,32岁,二十多年前开始每到秋天就咳嗽一到两个月(每年)多方治疗无效。从病史上看是比较长的,刚32就咳的已经23年啦。这个病人应当注意到,32正当壮年并且她这个身体稍微偏胖,稍微有点恶寒但不严重。从整体上看这个人正在壮年,年岁在壮年当然她的抗邪能力也在顶峰的时期。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每年一到秋天就咳嗽而且一咳嗽就是能持续一到两个月已经是二十几年啦,大海没有说但是可以想到的是咳嗽咳嗽一两个月以后,在这期间多方治疗无效也是咳嗽的然后过这个时间段以后他就不咳嗽了,应该是这么个情况的。然后她有自愈的这样一个规律,从时间段上分析呢他符合秋天这个燥气发病的特征。但是我们再看其他的东西,就说这个秋燥,在咱们传统中医上面有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淫发病,其他的这几邪描述的都比较多,但是对燥邪描述得不是很多的,尤其是这个肺燥,燥咳一直到清代的俞嘉言才在他那个医论法里上拿出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叫清燥救肺汤他才把燥邪所导致的肺燥咳嗽的病因病机解释的比较明确一些。

在这个之前的这些医学著作上尽管对这个描述的不是很多但是毕竟也是描述出来了。燥邪是六邪之一(风寒暑湿燥火)那么燥邪它的特点是(燥邪)容易伤津液,他表现的应该是口鼻干燥,嘴唇是发干发焦的,然后这个出现干咳,目赤,就像大海在那上边描述的(论坛帖子)双外眦白睛有绛红血管,这种目赤就是眼睛是红的。再有出现象胸胁的疼痛这就是燥邪致病的一个特点,他的特点就是容易伤津液。

在医学入门当中他又描述了一下燥痰,燥痰属于痰证的一种,又叫做气痰,因为肺燥所导致的,他的症状是痰少,色白,或者咳出如米粒状的这样的固体成块的物体,嘶而难出,或间见面白色枯,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这是医学入门上对燥痰的描述。

再有象燥邪伤肺,在这上面对燥邪的描述是指的秋燥的邪气伤的肺经这个病例,时间段和大海所发的这个是相吻合的,因为燥气最容易耗伤的是肺的津液,耗伤津液以后他出现干咳,无痰或者咳痰难出,或者痰中带血,咽喉疼痛,胸胁疼痛等这些个症候。再有就是张仲景在金贵要略当中描述的肺萎,也是在内经上面所描述的,肺热液焦发为萎。张仲景他在金贵要略上面指的也是肺热导致的肺叶枯萎。他的症状是以咳,吐,灼,唌末为主要的慢性的虚损的疾患,他的原因多因燥热熏灼,久咳伤肺,或其他病误治以后,重伤津液,导致肺失濡养渐至枯萎不容,一般他的表现就是咳嗽,吐粘稠的粘液,咳声不扬,可以伴有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动则气喘,或者是潮热,甚至是皮毛的干枯,舌的干红,脉细数这些个症状。这是燥邪发病的特点。

在燥邪发病的特点上有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因为燥邪他是非常伤津液的所以他的痰一定是少的粘稠的不容易咳出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一个特征性的指导意义是什么呢,肺燥的人就是燥咳的人他咳的痰有固体小块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他是着地即化,就是咳的时候感觉痰中有这个块状的东西,但是吐出来以后到地下他就化成水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异性的鉴别特点。记得好像是在零四年左右,那时也是在网上讲的是一个在广州的一个学生,他的症状不一咳嗽为主是以口腔异味为主,我们知道一般的这个口腔异味是因为胃寒。在他问我的时候他吃别的老师给的温热药大概有半个月啦,然后他无意当中提到这么一句话,就是咳的时候感觉痰中有这个块状的东西,但是吐到地上很快就化成水啦。因为这是一个比较特异性的指标,出现这个东西他一定是肺燥。从这点上当时就给他判成他就是一个肺燥。开始还给他做个加减,几天以后干脆就让他用这个俞嘉言的这个清燥救肺汤,原方用好像用了半个月左右,才开始见到效果,因为他是以口腔异味这个问诊的,半个月后他才说口腔异味减轻多拉。问他还咳不咳他说很少咳啦再也没有咳出那个块状的东西。然后又吃了快一个星期他口腔异味没有啦咳嗽也没有啦,在临床当中这种情况见得不是很多,偶尔的过个两三年能见到一个,就是这种典型的肺燥的人。

那么我们看这个人,从时间季节上看他符合秋燥的时间段,大海发出的这个双外眦白睛有绛红色血管目赤,这也符合燥邪致病的这个特点,但是这个人他不能辩为是这个肺燥,燥咳。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刚才说了燥邪致病的特点,象他这种咳嗽的声调是低沉的,低沉主什么?低沉主的是湿,声如从室中出,就好像是在一个密闭的屋里说话的瓮声瓮气的那种声调,这个底沉的咳嗽声往往指的是有湿,如果说肺的津液被灼伤以后咳嗽的声调是比较高亢的带着金属音,如果灼伤再严重点呢他的声音就是嘶哑的,我们看这个咳嗽是湿是被灼伤在声调上的区别点。

第二个区别点是吐痰,大海回复的是大口吐出的量多的,那么我们刚才说燥邪致病的特点是灼伤津液的,津液灼伤以后痰粘稠不容易咳出来并且少,如果说是大口的,白色带泡沫状的痰他肯定不是燥邪的痰,如果说是大口的,白色泡沫状的痰他肯定就不是燥邪所产生的痰,这是第二点。

在第三点上呢他是身体稍胖一点,因为三十二岁正当壮年的时候,这种身体偏胖一点呢就是胖人多湿多痰,如果说是燥邪致病的话他从九岁就出现这种情况啦,在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如果燥邪始终存在的话,那么他应该是个形体消瘦的,他不应该出现这个身体偏胖的身体形状。从这三点上分析来看把他辩为燥邪是不合适的。

从第四点上,舌淡,苔白腻,如果说燥邪致病的话他应该出现舌红少苔的,如果津液不足的话他舌应该是偏淡的偏红的,舌苔也不会出现白腻苔,他应该是少苔或者是无苔,这是燥邪的。再有一点就是脉象,沉,滑,燥邪致病的特点是灼伤津液的,他出现的脉象应该是细,数,虚弱无力的,他不会出现沉滑的脉。沉主里,滑主痰饮。那么这个沉滑的脉他也不会是燥邪致病的人应该出现的脉象,这样综合分析出来呢诊断燥咳的这个诊断是不成立的。我们先把大海的辩证给否定了,先说到这,谁有不同意见请大家上来说说,大家随便说吧,因为大家都是喜欢中医的。如果大家都不习惯说我就接着说吧。不支持他的这个辩证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大海给他用的是小青龙汤。我们把小青龙汤分析一下。以后我们在讲条文的时候会把一些相应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都是多少条文他的适应症都是什么都把它摆出来。今天借着这个话题把小青龙汤说下。小青龙汤是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这样一张方子,他和大青龙汤的区别是在哪呢,大青龙汤同样是伤寒表不解,但是是里有热,就是以经入里化热拉。小青龙汤也是伤寒表不解,但是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的主证是什么呢,就是咳而微喘,他是咳而微喘和这个干呕发热而咳。我们看看伤寒的这个条文。他是治疗伤寒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的,这个主要症状就是咳而微喘,干呕,发热而咳。

在这个条文当中对心下有水气,这个心下有水气实际上还是一个水饮。至于这个水饮生成的原因是什么,从病案上我们看不到他有脾阳不运造成这个水饮内停的这个描述。但是他发了一个稍微有点恶寒,稍微有点恶寒他指的是一个什么,他指的是一个阳邪闭表,阳气不宣,因为阳气不宣所以他就饮邪内生。但是不管我们判定造成这种水饮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不管他是怎么生成的。那么用小青龙汤辛温发汗这个饮邪他肯定是要随着汗而解的,这里大海用小青龙汤是用对了,但是在这里面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小青龙汤是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方子,他不是用于这个燥咳的,用于燥咳的应该用那些个增加津液的方子,代表方子就是俞嘉言在医门法律上的清燥救肺汤。

在这大海属于歪打正着吧,既然辩为是一种燥咳肺燥的话象小青龙汤这个麻黄,发汗,平喘,利小便,半夏,燥湿,降逆,化痰,象这些东西应当是不用的,还有干姜,细辛,这是散寒化饮的,象这些个辛热辛温的药物如果说是燥咳的话这些药是不能用的。也就是说如果是辩为燥咳的话这些东西是不能用的,可以用的比如说是琵琶叶,阿胶,五味子,芍药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可以用的,是增加津液的,在这就不明白大海为什么这么用,辩为燥咳然后用小青龙汤。应当说大海在这点上是没有把握住的,就是方剂的适应症,我们辩证是什么然后这个方子怎么用这点是没有把握住的。换句话还是说这个,辩为燥咳的话,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完全就是两回事啦,两个极端的东西。

(刚附中提了一句)燥邪是阴邪还是阳邪?如果说单从燥的性质上来说燥他因该是属于阴邪的,因为燥他是属于这种凉的,但是燥的这个特点他就是损伤津液的,秋燥,秋凉。大海是从辛以润燥上辩的,从这辩的你也解释不过去啊,因为这个小青龙汤它就是一个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啊,还有在这个金匱上面,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亦主之,你看病溢饮者,什么叫溢者张仲景解释的听明白的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为之溢也,就是水流于四肢而不行的。这都是一个水湿的停滞。

.附中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啊,中医上面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中有阴阴中有阳,不是绝对的凉的就不伤阴。如果我们就特别绝对的从这个热伤阴火伤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那中医就真的不好把握啦。六气致病各有其特点,燥邪致病的特点是灼伤津液的,这在内经上面应该讲的听明白的。在这点上,辛以润燥所以用小青龙汤治燥咳.....不管怎么说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他是治的心下有水气,水是停滞的,是流而不行的,停留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在那他不走啦,他和缺少津液的这个燥完全是两回事,不知道这么说大海能不能够听得明白。

哦,就这个晕,说法好多是吧,这样吧,你把那个燥邪致病的特点你把他再看一下,从内经上面,尤其是运气学的这个上面找找这个燥邪致病的特点,找阳明燥金之气,你去看一下在运气学上面这个燥是怎么讲的,然后你再找下那个俞嘉言的那个清燥救肺汤你看一下他那个方剂上的组成,然后你在看看这个小青龙汤的方剂的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8: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贴由紫蔓荆,大大,深蓝三位网友整理完成初稿,大家辛苦了!
发表于 2008/11/20 23: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中医》中对燥和湿有很精彩的讲述,其中也讲到“燥咳”。对照各家观点,当会有多有启发。刘老师的这部“伤寒论导论”对建立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思维非常帮助。
发表于 2008/12/8 22: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之源和知止能否把刘力红关于湿和燥的论述以及燥咳的东东大概介绍一下?这个话题是否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7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