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050|回复: 0

转自 道少斋主人---步入中医之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7 2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 道少斋主人---步入中医之门
2007-10-30 15:33
http://hi.baidu.com/%B7%F0%D6%F1/blog/item/beb90894fac8f91dd21b70f0.html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中考我的成绩非常好,可是父亲说:“高中别读了,大学的梦也别作了。读中专吧,早点解决饭碗吧。学中医不错,中医三个指头能断人生死”。于是,我就走上了岐黄之途。
我的父亲和中国大部份的老百姓一样,对中医的脉诊充满了崇拜,可以说,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医的脉诊已经神化,认为高明的中医勿需开口,通过脉诊就可以知百病,处方用药,救人性命。
     一直到毕业后的好多年,我都在追求这种高深的中医境界,脉诊之书只要能弄到手,无不细研。
     真的能仅凭脉诊明确患者的病情吗?你见过仅凭脉诊就能说出病人症结所在的高明中医吗?我见过,可是他改变了我初衷的追求,却不再只重视脉诊的学习,更注重四诊合参了。
     在我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幸运地能跟随皖南地方名医陈衍棋老先生侍诊,常常见其手把病人的脉,如数家珍般地一五一十说出患者的病情,就诊的患者头就象小鸡啄米般地点个不停,当时啊,我对这老先生是崇拜的五体投地,留心观察,希望能学其一二,但侍诊数年,未窥其奥妙。
十余年后我调离那家单位,临行前,我向老先生谢辞,感谢他多年对我的指教。顺便地把心中的疑问向他提出---他是如何做到诊脉知病的?
     老先生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更有一脉主多病,多病可见同一脉,岂可仅凭脉以诊病?切脉知病只是面上的现象,真正的功夫并不在此。《内经》不是说了吗,“望而知之为之神,闻而知之为之圣,问而知之为之工,切而知之为之巧”。为医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诊病需要了解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地理位置不同,六气所胜有差异,尚需了解不同年龄人心理状态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因素,然后整合望、闻、切得来的信息,可得其半矣。还有一半就是从问中来,有经验的中医提问,并不会让病人感到是在问,而是感到在说出患者的病情。这功夫并非一时能够练就,需要很长的临床实践才能达到。
     但切诊知病是需要以扎实的中医基本功为基础的,有一次我看一个2年下肢特发性水肿的病人,这病人伸出腿让我观看,患者的水肿局限于双下肢的胫前内侧,上不到膝,下不过踝。然后如我诊其脉,六脉濡细,结合这水肿的部位系脾经循行之处,曾服用健脾祛湿、温肾化气、淡渗利湿中药无效,断定为脾气亏虚,清气不升,湿浊下趋。随问“嗜睡吗?”,答曰:“嗜睡”。“休息可缓解吧?”,答曰“若休息两日可全消。”遂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获效。
     “望而知之为之神”,危重之症首当先观其神,即观眼神最为重要。张介宾说:“视目之精明,诊神气也。”以断其预后。一般患者入诊室,当留意其面色、表情、形态、言语。大凡一病有一病态,大部份的疾病通过望诊便可识得,如喘、水肿、臌胀等等,每一个病人进入诊室,无论你在诊脉还是在开方,都要留意一下患者的形体病态。如感风寒之人头痛,常喜以巾扎头以防风,多伴有畏寒、流涕;腰腿痛的病人多行走不便,腹痛的病人喜以手按腹……等等,综合闻气味、听声音、察舌苔,基本上可以确定病人的大致情况。当然这望、闻的功夫需在临床上慢慢地积累,病看多了,对很多常见的病态就能了如指掌了,结合中医舌诊、脉诊便可基本弄清患者的寒、热、虚、实了
……
     在古籍中有大量关于局部望诊诊法的记载,在学习中要注意加以记忆,有些描述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不知大家记得否?在《灵枢·厥病》中有这么一段话: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手足青至节”五字对心肌梗死很有价值。有这样一件事,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一次我的导师在坐门诊,有一70余岁的老人由两位子女送来看病。患者只是感到近两天疲倦的很,并无其它不适,导师在切脉后开出个心电图申请单要患者去做,患者的子女不同意,为什么,下岗了,口袋里没多少钱啊,做了心电图,可能中药就抓不了,只是要求我的导师开几副中药就回。我的导师思索良久,站起来把患者送到心电图室,跟那儿的大夫说了声:“熟人,免个单吧。”
     患者等待做心电图,导师回到诊室,对学生们说,这病人可能是个心梗患者。说完就接着看下面的病人了。很快这病人回到诊室,一看心电图,真就是个大面积的前间壁心肌梗死,作急诊收住入心内科,抢救无效当晚死亡了。
     当时学生感到很困惑、也很惊呀,以为这老师的切脉神了,能通过切脉诊出心梗这样的大病来,问他是怎么通过切脉断定的。他就说了这句话:“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况患者脉结代提示心气不足,心脉瘀阻。并告诉学生们心梗在临床上并非个个都有心痛,你们注意到没有,这病人五指发青,说明血循不好,老祖宗积累下来的经验不可小看。
     倘若没有这手部的望诊,我的导师说,这病人可能会漏诊,开副益气药就让病人回了,后果就可怕了,医疗官司就打定了……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那应该如何看待中医的脉诊呢?
     脉诊作为中医的诊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证明是非常科学的。学习中医的人必须认真学好脉诊相关知识,并在临床上用心体验。民间传说的诊脉可以断生死也绝非虚言,脉学中的“真脏脉”、“败脉”,实际上你用心电图检查,绝大多数是严重的心律失常,这些病人多有器质性心脏病,预后是很差的,猝死也是常见的。又如“脉微欲绝”常常见于阳气亡脱的病人,这些病人在临床多见于休克或多功能脏器衰竭血压下降的患者等等。又如《金匮要略》说“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为什么说脉大为劳,极虚也为劳,想一想我们临床上有些贫血性心脏病,心脏射血呈高输出量,脉常很大,但有一点,大而无力。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脉诊在中医书籍中的地位很高,很多时候古人写书,常不明言病机,却重点言脉,比如说《伤寒论》少阴病的提纲是怎么写的啊?“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这“脉微细”不仅说明了少阴病常见的脉象,还隐藏着少阴病的病机要点,就是心肾气血阴阳亏虚。如果你没读出这点来,少阴病能很难做到掌握其要领,明白了,少阴病你也就掌握一大半了。

     另外学习脉象的时候,有些特殊的脉象要明白,不可钻进死胡同,象反关脉其实就是血管的走向畸形,切不可在脉理上强求新解。有时候可以见到单侧的脉消失,如是外伤损伤血管,则大可不必深究,若不是,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闭塞,血热壅闭,阳气衰微均可见到,不可就言血瘀,总宜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学好脉诊常需多年的临床实践。脉学专著《脉经》记录的脉象有24种,后世的《诊宗三昧》记录的脉象有三十二种,而《频湖脉学》提出的脉象有二十七种,加上后人者加的“疾脉”有二十八种之多,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提纲挈领,尽快是把握脉学的要点呢?

     我多年的临床体会是首先要掌握好脉理、脉体、脉的主病,要做到烂熟于胸,然后方可用心实践。

     二是切脉要牢牢把握好浮沉、迟数、虚实六大脉,同时要注意节律。其中浮沉判断病位(表里)、迟数主寒热,虚实主人体的正气亏赢,但又不可胶柱鼓瑟,不可把脉的主病看成绝对的,总当以四诊合参,或舍证以从脉,或舍脉以从证。

     举个例子说,迟数主寒热,但也不是一概而论,我们都知道风热感冒的脉为浮数脉,而风寒感冒的脉为浮紧脉。数脉主热,迟脉主寒,为什么风寒感冒的脉不为浮迟脉呢?其实古人早就观察到风寒感冒也可以出现数脉,但不言迟脉,言紧脉,是强调“寒主收引”的病机。风寒感冒的病人会发热,风热感冒的病人也会发热,体温每升高1℃,一般人的心率就会增加10次左右,所以数脉两种感冒都可见。早在《伤寒论》里就有明证,其中第57条条文说“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说的是感受表寒,祛邪未尽,可以复发其汗,按照浮数脉为表热证的说法,桂枝汤是绝对不可以用的。中医辨证风寒、风热两种感冒是以患者的自觉症状为主要参考依据的,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风热者病人发热重、恶寒轻,结合舌脉等作出判断的。其它如虚劳病中血虚者也常常出现数脉,但数而无力,当从虚脉论。所以《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说:“数为热,而真热未必数,凡虚损之证,月阴阳俱困,气血张惶,虚甚者数愈甚,是数不可以概言热;迟为寒,凡伤寒初退,余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可以概言寒。”

     再说浮沉脉,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说:“浮虽属表,而凡阴血虚少,中气亏损者,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概言表;沉虽主里,而凡外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经络,脉不能达,必见沉紧,是沉不可以概言里。”临床上水肿之患者,虽复感外邪,由于其肢体水肿,其脉多沉,很难见到浮脉,不可因脉不浮,就说无表证。
     “夫脉者,血之府,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凡人病无论如何,若脉长而有力者,多为正气不亏,若脉短而无力者,多为抗邪无力,虚实二字最为诊脉之关键。《灵枢·逆顺篇》说“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8 05: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