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693|回复: 5

试论中医临床学的寒热分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8 23: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论中医临床学的寒热分流
                                            
何足道        瞿金海(云南坐堂医)
         伤寒与温病原本含混于“伤寒”之中,后人谓之“广义伤寒”。自《伤寒论》“寒”“温”并提而详于寒略于温,迭经晋唐宋元,二者渐次分流。元末王安道首倡“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伤寒,此因病因而为病名者也;温病,热病,此以天时与病形而为病名者也。”温病始脱却伤寒,另立辨证新法。至此“伤寒”被谓之“狭义伤寒”。历代不少医家从临床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地将温病与伤寒认定为外感疾病的两大类别。 河间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于是医界出现“外感宗伤寒,热病崇河间”局面,寒热分流之势乃成。 明末山东、浙江温热成疫,世医套用伤寒治法罔效。 唯吴有性独辨其为温疫,大获奇效。于是温热论倡行南北。其后中医有如双锋宝剑在手,左右逢源,几无不可治之病。
        然医界仍有人无视临床惨痛经验教训,思想僵化,困守“温病不越伤寒”传统偏见,反对另立门户。遂有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数百年绵亘不绝。当今亦有少数学者,受西医不问寒热和所谓“规范化”影响,趋赶“现代化”时髦而抛开伤寒六经辨证,或把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混为一谈,造成中医理论概念和临证混乱。
  有不知天高地厚者抽象肯定具体否定:“仲景创此法(按指伤寒六经辨证)固具其巨大的功绩,但也无可否认,这个辨证方法,有它一定的局限性。最明显的事实是:手太阴肺经证在六经中的归属很不明确”,“正是肺经证在六经中归属不明的表现,也是六经辨证法在分经`定位上具有缺憾之表现   ”;并据以倡用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理论去补充张仲景“手太阴肺经证”的理论(见《中国中医药报》140期“ 叶桂对外感表证定位的贡献”)。
  众所周知,《伤寒论》是张仲景从其宗族大量死于伤寒病的临证诊疗中总结而成,可谓从血泊中捞出来的理论。对于在临床实践中接触不多尤其在理论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张机虽有触及但并未去胡乱发挥,而是另留门户以让后秀探求。这充分显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体现出伤寒学派创始人承前启后极其宝贵的学术品格。
伤寒论 》指导临证卓有实效。若其理论本身有缺陷,如何指导实践?如何能够取效?寒热分离的门户实乃《伤寒论》本身所设。若 硬说有缺憾,那也不过是在研究的领域和病种上,张机受到历史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给后人留下了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而已。
        伤寒六经辨证,其内部没有所谓的“统(归)属”关系。它们既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又是显示病变不同发展(传变)阶段 ,以经络名称命名的“模型”。其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根本不存在谁“统”谁的关系。
        所谓“分经,定位”,则是从西医观点出发对伤寒学说的曲解。“六经辨证是中医分经定位的重要方法”,此言大谬。《伤寒论》是疾病发展的“过程论”和“阶段论”,是在疾病传变中研究疾病的传变和诊疗规律,其中充满唯物辩证法,贯穿“整体动变观”,正所谓“人在动中,病在动中,治亦在动中”。“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此言治无定法,须因人,因时,因地,因病情制宜。六经辨证是伤寒
病传变阶段论,全无“定”的内涵。定位,定性,定量乃西方实体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它不能取代辩证法,更不宜用来曲解、非难伤寒学说。
  温病辨证决非伤寒六经辨证的“延续和发展”,而是另辟蹊径,独创新论。温病学说,根本不是填补《伤寒论》六经辨证“分经定位上具有的缺憾”,更不是阐明“肺经症在六经中的归属”。叶氏学说与仲景理论,基于临床完全不相同的疾病范畴,是针对不同诊治对象截然不同的两门学问。二位先师论述的病症一热一寒,其感染分道,传变殊途,论治各异,组方原则迥别。伤寒传变始于太阳经经脉循行部位的皮肤毛孔,以六经辨治;温病感染途径在口鼻,时令多在春夏;以三焦为经,卫气营血为纬辨证论治。若淆乱其间,势必贻误医患,遗害无穷。
  温热论虽较伤寒论滞后千余年,但在中医临床学上,二者仍有如孪生兄弟,并驾齐驱,起着同等重要而不能互相替代的指导作用。它对研治当代西医束手无策(既不能检诊又没有药物)的许多病毒性、恶性传染病(温疫)提供了极其宝贵而又鲜为人知的理法和方药。
  论及叶氏贡献,则在“羽翼”而非“补充”。温病学派重大贡献在于创立一套崭新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与伤寒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相羽翼——通俗地说,平起平坐。将其降格为“补充”的提法 ,实乃寒热概念不清所致思维混乱的结果。
        中医学术界寒热概念与理论混乱,已见诸报端和权威著述多年,总不见高师审议。兹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就教大方。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97714。第3版)      
发表于 2008/9/29 06: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仍然是黄煌先生所述的通俗伤寒一派。
发表于 2008/10/11 12: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已就此类观点发表过不少帖子,但应者寥寥无几,甚至有听到<温病条辨>就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的.争论得多了,深感没趣.也就闭口不说了.现在兄长又重提出来,也就再说两句.希望不再受围攻才好.
发表于 2008/10/18 21: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了,受益非浅。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9: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yeqin 的帖子

学术争鸣愈争愈明,宝剑锋刃愈磨愈利。我就是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者。不怕围攻!当年双枪将赵子龙曹营冲刺说多精彩有多精彩。同为道中同仁,同船过渡五百年难修。不打不相识嘛。

[ 本帖最后由 hedese 于 2008/10/19 08:06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19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温病和伤寒能不能融为一炉关键在自己而不是理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8: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