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组学
——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作者:于建国 于建成 陈功 赵宏杰
论文摘要:
关键词:信息组学 虚拟建模 系统生物学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中医固有理论 中西医融合
1. 科学的本质是通过虚拟建模来认识与掌握自然规律,霍金:“……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其中某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联结这模型和我们所观察的量的规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管在任何意义下)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
1.1 虚拟建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效率意义上的,另一个是物理意义上的。效率意义上的建模见于工程技术、气象、经济、社会等众多科学领域,最典型的就是计算机科学;物理意义上的建模见于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
1.2 中医属于效率意义上的建模。她把某些生理病理功能与信息组合虚拟成一个系统,以解剖器官作为命名符号(脏腑),再通过类比的方式(analog)进行建模。认为“天人合一”,生命是宇宙自组织形式的一种表达方式,故采用宇宙运行方式,从空间(经络)、时间(藏象)、全息(人体的“自相似性”),生命的物质、能量、信息、意识(精气神形),多角度全方位全交叉建模。比如,把身体中的水类比成海洋的运动,不仅引入水与电解质这个参数,还引入主要是行星运动引起的洋流、主要是月球运动引起的潮汐的参数,建立了津液、营卫等概念及其生理病理子模型。从其他学科创造的伟大科学成就来看,不难理解中医理论与技术为什么临床行之有效,因为这个模型把握的是生理病理的运动规律。
1.3 西医属于物理意义上的建模,但这种建模采用了不同于任何学科的建模方式。正像美国科学家莱诺伊·胡德所说的……(西医的基础)生物学与所有其他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是完全不一样的科学,因为生物学以外的学科都只能通过类比的方式(analog)进行分析。
1.3.1 西医的基础,生物学,从“发现的科学(discovery science)”,把系统的全部元素测定清楚,以便得到一个含有所有信息的数据库,即传统生物学,走到“假设驱动的科学(hypothesis-driven science)”,人为地设定某种或某些条件去干涉(perturbation)于被实验的对象,从而达到实验目的,与“发现的科学”互动和整合的系统生物学。其核心是数字化的,因此生物学可以被完全破译。从理论上说,这对生物学的把握应该超过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系统生物学要实现从基因到细胞、到组织、到个体的各个层次的整合的研究方式,无疑是最具揭示生物真实物理意义的理想研究方式。
1.3.2 系统生物学是理想的生命科学,这个理想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漫长的历史。《科学》周刊系统生物学专集中一篇题为“心脏的模型化--从基因到细胞、到整个器官”的论文,很好地体现了系统生物学的整合性,同时也告诉我们,系统生物学离整合个体的各个层次、群体的各个层次、生物宇宙自组织形式还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循序渐进的每一个阶段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局限的,基于这种认识水平的临床治疗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西医的临床医学走入瓶颈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认识论与方法论造成的。
1.4
2.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