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心机
烦,仲景书中习见。“烦”字在仲景书中可有三义:一是心烦或烦躁,二是表达症状的严重程度,三是恶心的意思。
烦的最一般的含义就是心烦,或心里烦躁,属于现代所说的精神症状范围。如论中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第46条:“……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第107条:“……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第264条:“……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上述这些“烦”,都是烦躁的意思。
其次,烦还有表示程度严重的意思。如《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等,在这里,“烦”表述疼痛严重。
《伤寒论》第156条:“……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此处之“烦”是表述口燥的严重程度。
又,《伤寒论》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此处之“烦“则表述热的程度严重。
上述这些“烦”字,在某些《伤寒论》讲议或教材中,讲成是“疼得心烦”、“口燥渴得心烦”、“热得心烦”都是不正确的。
烦的第三个意思是表达“恶心”的感觉。
详“恶心”这个术语,就目前所见,当首见于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二十一卷·恶心候》:“恶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积饮 所为也”,“心中澹澹然欲吐,名为恶心也。”在此前的《黄帝内经》和仲景书中,尚未见到这个术语。没有这个术语,并不能说那个时代的人没有“恶心”的体验或不存在这个症状,或古人没有这种“泛泛欲呕”的感觉,或此前没有关于它的表述。恰恰相反,仲景书中对于恶心这个症状的表述十分精当、贴切、准确。比如《伤寒论》第282条之“欲吐不吐”,第324条之“温温欲吐”,《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之“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 治》之“心中温温液液”。按,温温欲吐,温又作愠。日人尾台榕堂云:“愠愠,盖谓恶心、愦闷之状也。”
我认为,在仲景书中,“心烦”这个术语,在特定的条件下,有时是对“恶心”的表述,这在前人的论述中,尚未认识到。?
烦,搅扰纠结貌。《史记·乐书》:“水烦则鱼鳖不大。”注曰:“烦,犹数搅动也。” 《伤寒论》中的若干“心烦”,是表述胃脘搅扰翻腾难耐、恶心欲吐之状,如论中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之小柴胡汤证。本证之心烦,历来被解释为心中烦躁,但若把条文前后连贯起来分析,与“不欲饮食”和“喜呕”并见的“心烦”,当是恶心之意。这里的“心”不是主神明之心,而是第326条的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之心,亦即指“胃”而言。若把本条的“心烦喜呕”与“胸中烦而不呕”对举,则“胸中烦”才是指“心里烦躁”之意,所以但烦而不呕。
第282条:“少阴病,欲吐不 吐,心烦,但欲寐……”。本证之“心烦”
历来被诠释为心中烦躁,但,若与“欲吐不吐”相连贯,则此处之“心烦”当是“下焦虚有寒”,浊阴上逆,胃失和降而欲吐不吐之恶心。
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此处之“烦”,历来被认为是服白通汤之后,阴阳格柜所导致的心中烦躁,但,若与“干呕”并见之“烦”,当是恶心之意。
又,第355条:“病人手足厥冷 ,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本证虽邪结胸中,病在胸中,但满在“心下”,“烦”亦在“心下”,此处之“烦”与心下满、饥不欲食并见,当是恶心之意。因为本证病人恶心,有欲吐不吐之感,故用瓜蒂散因势利导以吐之。
在当代的俚语中,在某些地方,仍有用“恶心”表达对某人,某事讨厌,厌烦的感受的语言传统。说它是“传统”,是说口头语言的习惯及其含义,经过世代相传,而能保留至今。当后世出现了“恶心”这个术语以后,人们又反过来用“恶心”来表达“烦”的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