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85|回复: 0

太乙针经治疗方法(2)免疫与诱导疗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2 15: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世纪,荷兰人吕文胡克发现了细菌,他是最早使用自制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的先驱。
19世纪,法国人巴斯德才发现了这项秘密。德国人郭霍发现了许多人类和动物的病原性细菌,某种特定类型的疾病,是由某种特定的细菌引起的。
50年前,微小病毒的真面目才被揭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细菌是一种体型微小的单细胞生物,有球菌、杆菌及螺旋状菌等,它们大多进行分裂生殖。人体的任何部位都有细菌存在,但大部分时间对人体无害,至于那些会分泌毒素,使人生病的细菌,则为致病菌。细菌是自由浮游在空气中的。有害的细菌如进入人体,则会迅速被体内的免疫系统摧毁。但如果是毒性很强的细菌进入人体,就会在体内迅速繁殖,发展下去可能会危及人的生命。有害的细菌称为致病原,另一种威力更强的致病原叫病毒。
病毒比单细胞下的细菌还小得多,大约两万个病毒聚在一起才有一个细菌大,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病毒形态不一,有杆状、球状、多面及蝌蚪状等。它们没有独立的酶系统,所以必须依靠活的细胞或细菌才能活动和生存,根据宿主的不同又可分为细菌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三类。
病毒的形状、构造因种类不同而异。它可寄生在人或动、植物的细胞中,甚至是细菌体内。病毒的构造是内有控制遗传的核酸,外有蛋白外壳,不含原生质,其繁殖速度比细菌更快,所以发病速度也特别快,严重者足以使人致命。
病毒与细菌及单细胞原生物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但病毒个体的组成成份却和细胞一样,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只不过种类与数量都有限。事实上,病毒的结构比任何活细胞都要简单:蛋白质是组成活细胞的基本物质,而核酸则是能够指示细胞去生产特定蛋白质的物质。当一个病毒进入正常的细胞之后,它的核酸就会嵌入原细胞内的核酸,而且使细胞替它制造更多的病毒。
让人伤脑筋的是无法确定病毒究竟是不是生物,因为病毒与细菌不同,它们不需要靠食物为生,无法自行移动,而且也不按正常的方式增殖,常会出现奇怪的反应方式。消毒剂对引发许多疾病的病毒却毫无作用,甚至有许多变种细菌会在外表形成一层硬外壳,成为孢子菌,一般的消毒剂显然已发挥不了作用了。
传统中医强调免疫系统对于预防病毒的作用,它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说扶正培本是提高整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其重要环节。清热解毒对体液免疫也有影响,活血化瘀对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效果。但实际上传统中医对于免疫系统的论述仍是空白。
《太乙针经》认为:肝脏是人体的第一防线,食物在消化完被肠道吸收后,就交肝脏处理。食物中也包含着一些毒素,肝脏在处理它们时会先将这些毒素杀菌灭毒;并且肝脏拥有双血管系统:一般的血液系统及门脉系统。在治疗肝病排毒时,肝脏内的毒素不能全排尽,必须留下一小部分,这些少量的毒素经肝脏吸收、综合后能够分泌出杀菌灭毒的物质,再去杀灭细菌或病毒。
肝脏综合分泌出杀菌灭毒的物质,除用于杀菌灭毒外,多余的部分就会送入胆囊之中储存。胆囊是人体的第二条防线。胆汁是肝脏制造的特殊的化学物质,平时都贮藏在胆囊内,当小肠中有食物时,它就会经胆管喷射到小肠杀菌灭毒。胆囊有病的人,胆汁过滤性能差,过滤时胆汁中的杂质太多,容易形成胆结石。摄食量少的人,胆囊喷射的胆汁少,因而食量少。
经胆淡化的胆汁输入肝,经肝脏随血液循环。淡化的胆汁在血液中形成红血球、白血球。红血球生命期,男225天,女85天;白血球生命周期,男160天,女28天。
胆管在肝脏的根部有一条管通向全身的各个部位。淋巴中的淋巴液即是胆汁的转化,胆汁通向胰脏;胆汁通向胃,食物进入胃中,胆随时喷射胆液,杀菌灭毒。人体的免疫系统根源于胆。
阑尾也能起到杀菌灭毒的作用。如果大便在肠中存留的时间长过2-3天,大便中产生毒气,阑尾会对其进行杀菌灭毒;同时阑尾又会对整个腹腔的肠子杀菌灭毒;阑尾还会对难以消化的食物继续消化,如毛发。阑尾有炎症的人,大便不正常,一天会有两次。做了阑尾切除手术的人,术后大便正常,过了不久大便就不正常了,一天会便两次,不会超过12小时。阑尾发炎了,溃烂的速度将会很快,必须赶紧去医院,将发炎的阑尾切除才行。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样器官,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脾也是滤过和储存血液的小脏器,在紧急情况下,它可以制造白血球来帮助身体抵御疾病的侵袭。脾脏也会储存一些额外的血液,一旦身体需要时就将血液释放出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脾的健康将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功能。脾分泌的毒素可喷向血液杀菌灭毒。人的力量全部来源于脾,许多人误认为是来源于肾,这是错误的。脾分泌的毒素强压给肾,肾才有力量过滤血液杂质。脾与肝相辅相成,脾切除之后人就废了一半,肝失去了脾的滋润,肝脏就会暴裂,人也全身没劲,常患血毒之病,皮肤上容易起疙瘩,产生抗体的能力大大降低。脾很娇贵,容易碰碎。
脾脏是一大一小两个,小的是备用的。人降生以后用的是大的,使用寿限是60年。许多人是在三十岁以后才启用备用的脾,也有人一生身体素质极佳,一直活到七八十岁也只用了一个大脾;但也有个别人,降生以后身体就一直不佳,就必须将两个脾同时启用。
举重运动员用的是两个脾,而两个脾又一样大,运动员的体魄就是源于脾。举重运动员能够用强制的力量迫使小脾长大,举重时是同时使用两个脾的结果。举重运动员的脾将通向后脑的腺体封死,所以个长不高。
肺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除掉,清道夫肾则滤出血液中的废物及多余的水分,以维持生理的稳定。肾自血液中滤出的废物及水分,会转变为尿液聚集到膀胱。
肾是全身脏器功能基础的综合,肾虚则损伤人体的元气,五脏六腑的功能均要受到摧残,直接影响内分泌。解决肾虚需要长时期的积累才能达到目的。肾虚与胰腺病变一样难治。肾是人身之宝,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随意践踏却熟视无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爱护。肾的影响范围宽广深远。青年人肝脏杀菌灭毒的能力强,中年人肝脏杀毒灭菌的能力减弱,对健康带来危险,主要原因是因肾水不足,供不上。如果肾水充足,中年人肝脏杀菌灭毒的能力照样很强。
肺吸入的气体在肺泡中过滤以后,由血液把氧气吸取进来,并排出二氧化碳气,血液经肝脾肾杀菌灭毒过滤的综合作用后,一部分供给心脏,由心脏直接向大脑供氧。但这些氧是远远不够大脑用的,大脑主要的氧量还是靠肺供给的,由肺送入大脑皮层满足大脑含氧量的需要。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也能阻止病原及毒素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或脑脊液,以保护中枢神经。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将阻住的毒素,汇集在脑后,在脑下腔的解剖位置内形成黑色垂体,黑色垂体的功能强弱制约着人的消化吸收能力。胖人消化吸收能力强,是黑色垂体分泌旺盛;瘦人的黑色垂体基本是干枯的。现代人谁也没有留意到这个问题,更没有人去琢磨研究它。
淋巴系统比血管系统还密还多,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的间隙中,可以滋养组织,同时把组织所释放的杂质带到淋巴结加以过滤。淋巴处理代谢问题是利用淋巴管进行的,有一系列由大到小的淋巴管,管内有瓣膜,使淋巴液只能往同一方向流动,最后经皮下汗腺排毒,辅助完成新陈代谢。淋巴液杀灭经肝脏杀菌灭毒后残余下来的部分,再往下经胰腺杀菌灭毒后返还上去。
淋巴与肝胆不同。淋巴液是在体内深处与胆汁综合生成,淋巴上至颈部扁桃体,扁桃体是通向大脑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常见颈部结节即毒所聚也,如果这道防线被攻破,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淋巴从腋直到季肋,将膈以上的胸保护起来,隔以下腹腔六腑之毒上不来,如欲上来淋巴立即予以杀菌灭毒。淋巴不能手术,术后淋巴功能报废,再也不能恢复。
淋巴重要在于它的防卫功能,在脾脏和骨髓中,淋巴会分泌淋巴球,当病原入侵时淋巴球会将病原杀死。在严重感染时,淋巴也会因无法承受负载过量的防卫,导致组织发炎,肿大的淋巴结常在颈、腋、腹股沟摸到。
扁桃体是一种淋巴,也含有杀菌灭毒的淋巴球,扁桃腺是位于喉部的淋巴把守口腔,免得病原侵入消化管或呼吸道。
病毒突破人体免疫防线,在体内扎下根,人体的免疫防线就不起作用了,病毒会筑巢繁殖并经血液向外扩散,如此常年累月,后患无穷。因而帮助病人恢复健康需要种种措施,对重病患者而言,往往必须合并多项治疗程序才能改善病情。
远在神农氏之前,古人就已经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漂浮流动的菌团,并对这一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祝由十三科》就曾试图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但无法解释清楚,下不了准确的定义。
到了战国时期,先哲们已经认识到菌虫是许多重大疾病的来源,有了微菌(细菌)、菌虫(病毒)之分,并用“蝎”字精确地定义了它的含义。这说明古人对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对事物认识的深刻。
明代,务实派中医家对治疗菌虫疾患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毒攻毒疗法的采用即是明证,后来又有疏导疗法,使菌虫在体内的运动有了出路,可以移毒于体外。
到了清代初期,翰林院的一位太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气流中的菌团。经过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说:因感染导致的各种疾病,尽管形态上表现各异,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菌团所致。人体难以与菌团平衡对抗,菌团的体积很庞大,无论是在古时,还是在现在,菌团即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论地球上的菌团是大是小,整合起来本质上都是一回事。菌团越小,越难对付,菌团气味恶臭,喜欢生长在脏乱不堪、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在一个偶然的巧合中,有人发现用诱导疗法做为治愈疾病的手段具有惊人的疗效。诱导疗法的惊人之处就在于它能有效地分离正常的与受病毒污染的蛋白,这是医学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从此太医们诊脉治病时,所开的中药就多出一付,变成了三付,(在李时珍时代,中医治病都是开两付药,第一付开始好转,第二付就全好了。)其中的第三付药就是专门用来对付病毒的,但是当时许多人不知道这第三付药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到了清代中叶,诱导疗法及其概念在悄悄地,迅速地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中医在此时也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值此之际,人类所患的各种绝症、大病和疑难杂症,在经过几千年的艰苦探索之后,最终得以被彻底攻克,中医也在世界的医学史上谱写出最光辉的篇章。
然而,当时中医界的文人墨客们对中医学的这场变革性的重大突破和成就却全然不知,他们依然追随传统,著书立说,谈古论今,自我标榜正确,似乎无所不知,殊不知这样做已经阻碍了中医的发展。
自从抗菌素发明以来,它的使用成了现代人细菌性疾患的最重要的法宝,但是随着对它的广泛和长期使用,以及药物不断的升级换代,药源性伤害越来越突出,人体的免疫能力随之产生下降,菌虫的耐药性也日益增强。因此,现代西方人也在悄悄地修正自己的失误,其治疗思维逐渐向我国明代中医治疗思维的观点靠拢,不再随意使用抗菌素,而是有针对性地以毒攻毒,这是西医的务实和进步。
现代的中西医结合只是简单地中医西化,然而这却是当代一种非常盛行的,盲从的医学思潮,盲目地用西方的研究方式指导中医的医学实践,只能丢掉中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优良传统和基础。
在目前普遍盛行的中医疗法中,滥用攻下表法希望从肠道排出小毒,不合时宜地想通过扶正固本来攻克疾病,这些标新立异的提法,表面看来很有道理,实则离起死回生,拯救生命所必须具备的思维相去甚远。
来源  太乙针经网 http://taiyizhenjing.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8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