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062|回复: 1

西醫血液及血管與中醫之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9 00: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觀人文章回覆後,恐辭不達意,再開一版以解之,純屬個人淺見,勿怪

西醫血液及血管與中醫之血

在古代中醫文獻中,只有“血”而沒有“血液”這個詞。中醫所說的血,與西醫說的“血液”,基本上不完全等同是同一種物質;脈管中流動著的紅色液體是指西醫說的“血液”。中醫所說的“血”除包含西醫所說血液以外,還包含人體的津液等細微物質,近代為了與西方醫學接軌,才將津液另立專論,也因此,近代更將血與血液統一起來,用“血”代“血液”。以利於研究和臨床實踐。 中、西醫所說的血液,實質雖然部份相同。但中醫有關血液的生成、運行、功能及其與臟腑、經絡等相互關係的研究和論述、內容要豐富得多,並與臨床密切聯繫,從而形成了特有中醫學的血液學說。
為此特略列如下:
氣與血的關係:氣為血之帥
氣能攝血
機理:血液正常循行於脈中離不開氣的固攝作用,體現於脾統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生理:氣攝血,防止血液溢出脈外
病理:氣不攝血則出血
治療:補氣攝血
氣能行血
機理:氣直接推動血行氣通過促進臟腑功能而推動血行
生理:氣行則血行
病理:氣虛、氣滯則血瘀,氣逆、氣陷可出血
治療:補氣理氣、降氣升提
氣能生血
機理:氣是血液化生的動力,氣為血液化生的原料
生理:氣充盛則血液充足
病理:氣虛虧則血虛
治療:補氣生血

血與氣的關係:血為氣之母
血能載氣
機理:氣存於血中,依附於血而不致散失,賴血之運載而運行全身
生理:血為氣的載體
病理:氣隨血脫
治療:補氣固脫  
血能養氣
機理:氣的充盛及其功能發揮離不開血液的濡養
生理:血足則氣旺
病理:血虛則氣虛
治療:養血益氣

血與津的關係:津血同源
含義:指津液與血液具有化源相同和相互資生、相互轉化的關係
機理:化源相同:津液和血均由水穀精微所化生
      互生互化:津液滲入脈中,則補充和化生血液
                血中津液成分滲出脈外則化為津液
生理意義:津可化血
          血充化津
病理意義:津枯血燥
          血少津虧

【血和津液的關係】 血與津液,都是液態物質,也都有滋潤和濡養作用。與氣相對而言,則兩者都屬於陰。因此,血和津液之間亦存在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來源於水穀精氣,由水穀精氣所化生,故有"津血同源"的說法。津液滲入於脈中,即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   
在病理情況下,血和津液也多相互影響。例如,失血過多時,脈外之津液可滲注於脈中,以補償脈內血容量之不足。而脈外之津液又因大量滲注於脈內,則可形成津液的不足,可見口渴、尿少、皮膚乾燥等病理表現。反之,津液大量耗傷時,脈內之津液亦可滲出於脈外,形成血脈空虛,津枯血燥等病變。因此,對於失血病證,不宜採用發汗方法。而對於多汗或吐瀉等津液嚴重耗傷的患者,亦不可輕用破血、逐血之峻劑。此即"津血同源"理論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

血的生成
這要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是血液生成的物質基礎;二是血液生成與相關臟腑的關係。 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物質就是飲食水穀。《靈樞•決氣》篇:“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中焦,即脾胃。“受氣”的“氣”,指的飲食水穀,又稱“穀氣”。 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質是水穀精微,而化生水穀精微的關鍵臟腑是脾胃,所以歷來就有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的說法。首先是胃能受納飲食,“飲食多自能生血,飲食少則血不生”(《醫門法律》)。再就是脾的運化吸收功能要正常。因為,“胃中水穀之精氣,借脾之運化成血”(《醫碥》)。總之,血液的化生主要依賴脾胃的納運功能,同時也要在心、肺、腎等髒的功能配合下才得以不斷充盈。

血的功能
血的功能有三:一是濡養,二是化神,三是涵氣。 血液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豐富的營養物質,它通過血脈布達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達皮肉筋骨以及各個官竅,不斷地發揮其滋潤濡養的作用,所以《難經》說:“血主濡之。“全身各組織器官得到血的充分濡養,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如“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等等(《金匱鉤玄》)
血液是人體精神活動產生的物質基礎,所以《內經》說:“血者,神氣也。“氣血充盛,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血虛、血熱就會出現神志方面的病變。如血虛的心悸、失眠,血熱的煩躁、多夢等。所以說,血有化神的作用。 血的運行要靠氣的推動,而氣也必須依附於血才能達到周身,血猶如載氣之舟,能涵氣而行,所以血脫也會導致氣脫的病理變化。
心、肺、肝、脾等藏的相互協調密切配合,是保證血液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其中任何一藏的功能失調,都可能引起血行失常的病變。如心氣虛、運血無力;肺氣虛,宣降失司;肝氣鬱,氣機不暢等,都會引起血行瘀滯。而脾虛不能統血,肝不能藏血,都會引發出血。

血管
脈是血液運行的管道,稱為“血府”,起著約束血液運行的作用。血液在脈管中的流動是循環往復、不歇不止的,從而才能發揮其對全身的營養和滋潤作用,為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提供營養物質。
血液在脈中運行的過程中,如果由於某種原因而遲滯或停積,就會形成瘀血;如果由於外傷等原因,血液逸出脈外而出血,則稱為“離經之血”。

上述諸多雜言,若能善體,則自能知我中醫所言之血,絕非如西方醫學之淺薄而侷限之血,亦能知何以有血行脈中而又有血行脈外之說,蓋以血行脈中是為氣攝,血行脈外是為濡養,可以是體液互換,也可以是滲透壓。
世人皆知離經之血是為血溢脈外,然而血溢脈外亦未必全是瘀血也,鼻衂是離經之血乎,代償性月經是離經之血乎,離經之血必是血瘀乎?

善讀者非只知於字面,更須於字面之義下功夫,精讀者則能於字面之義外,讀出反義,例舉之:
氣攝血,控制血液按一定軌道進行,則血行脈中,反之則氣不攝血,血溢出脈外也,脾不統血,肝不藏血,皆有血溢脈外之能。
再者,血行脈中之脈者,豈止是西方醫學所言之血管乎,甚或微細血管乎,綜觀西醫解剖於血管一部,亦僅只能貫穿全身,而非遍佈全身各部及各組織,血液眾所皆知有輸佈養份之功,然而於微細血管未到之處,豈非各部組織皆得不到營養乎,此即《難經》:血主濡之之義。
血之能濡養全身,遍佈各部組織細胞,豈是僅靠各部微血管之功,實賴氣之生,氣之攝,氣之行,亦賴血之本身能養氣,能載氣,更賴心、肝、脾等各藏分司其工,方能成此複雜之事,以氣充而能生血,氣足而能行血,氣攝而能令血液按一定軌道進行(非限於血管),同樣的氣必賴血以養而能盛,必賴血載而能溫煦全身各部(供給動能),此陰陽互根,是氣不亂竄,血不妄行,氣血互倚之義,亦是血能濡之義。
觀此則知氣血必須同行而方能無弊,若氣或血任一孤行,則違反人體自然現象,除非是刻意為之(如修行者、練氣士等),否則災立至矣。
发表于 2007/12/19 11: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血的认识可谓深刻,在下佩服。
但对血的阐述仍想说一点浅见,供楼主批驳。
我对血的认识是血乃人体之河流湖泊中的水,五脏乃血之归宿,肝脾藏血是因为土木含水,遇阳气气化而散布全身上下。地球上的水主要是循河流湖泊而流向四方,随也有非常态分支(比如渗透),但总体来说,作为人体最多的液态位置,血来说,它的所行路径仍然是血管。
关于血和血液,这点我觉得没有必要严格区分,我们通常喝的水,不仅有水,还有无数多的自然界矿物成分。我觉得人体来自于自然,它的每个物质必然在自然界找到可以类比的东西,我们的祖先也是这样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的,希望楼主能加以形象类比,不然,难以深刻理解你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