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183|回复: 4

姜,附春夏应用之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5 16: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临床中,春用理中,而得患者暴泄如注之效,最甚者,日泄13次,诸患屡试不爽.而随入夏日近,腹泻之症日少,渐至于无.而水肿之症日增.因夏而阳行于表,则虚于里,故随证必重用干姜(重至100克/剂).遇足水肿,肾阳虚亏之证,则于真武汤中加干姜大量.怎料,肿愈甚,而小便不行~~遂反思而得,此乃重用干姜之误!干姜性守,位于中,真武汤证(君附子)欲散(水),位于下.其性相反,其位不一.用姜反成牵制,散水之力弱,鼓不得小便行.干姜温太阴而水湿化,故肿愈甚.遂去干姜,而小便立行,肿即消.
  此真武不用干姜之理.
  春气仍寒,阳从里欲出而未出,故属"阳在里",太阴之气(土气)厚,寒冰初化,故得理中而暴泄如注,邪从大便出.
  入夏则阳在外,气帅水随,故温阳则肌肤足趺水肿.邪在外,宜因势力导,使邪从小便出.真武主之.
  故曰:阳在里,宜理中主之;阳在外,宜真武主之.
  或曰:阳在里,宜干姜主之;阳在外,宜附子主之.
  位在赤道,夏至方为阳热最盛.越往北,阳热最盛之日越延后.广东民语“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才是暑”! 故,阳在外之季,当为夏秋("秋老虎");阳在内之季,当为冬春.故引申之:
  或曰:冬春,宜理中主之;夏秋,宜真武主之.
  夏而阳行于表,则虚于里,故随证干姜之用为四季之重~~但并不是说一定就要用干姜.此时之太阴为最虚处,于此时求功,必定吃力不讨好,兼浪费药材.与其逆其时,补其短,不如顺其时,行围魏救赵之策:利水行湿,土自燥矣.
  个人之见,见仁见智,但自度之,未可尽信.

[ 本帖最后由 悠然子 于 2007/8/16 22:07 编辑 ]
发表于 2007/8/15 16: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干姜之用虽为四季之重,故不一定在方剂要用干姜!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8: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之意,不用干姜的原因是"春夏养阳"?意即干姜不是养阳?或是它意,还请先生指教.
发表于 2007/8/16 1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 是“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才是暑”!
7224162:
对于医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脾土的功能末得恢复。前已言及脾土对于心肾的重要性,这从仲师四逆汤中将炙甘草列于方首,药量且为最大也可窥见其奥。部分初诊时大便溏薄次多的患者在服用姜附类方的过程中如果大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的话,患者服药后的自我感觉是在刚服药后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觉悟得腹中觉热,但过了时间则恢复原状。虽大剂量的姜附长期服用但火力虽大却不得伏,所以于病情的改变无动于衷。这也可反证脾土对于伏火的重要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的看法是加大炙甘草的用量,甚则炙甘草的用量可等同或大于附子与干姜的用量。其次是加用炒白术与赤石脂。特别是赤石脂或桃花汤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三汤药久服次频,且大剂量的姜附加味方煎后每煎剂的服量不可谓不少,对于脾土本虚的姜附体质患者也是一个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所以还可取炙法和丸药缓图法。炙法取其外治不加重脾土的负担,丸药(以桂附理中丸为首选)取其缓治和药效易于停于胃中,也有伏火之意。
7224162 :
姜附体质如有便溏次多的症状在就诊时必要注意培土,因“见龙在田”,土对于龙火的潜藏其为紧要,再者脾土乃心肾交通之要道,水火协调之媒。但在临证时可见有二种情况,一是兼见有水肿,一是无水肿之症者,如果是形体不瘦虚胖者,对于兼见有水肿者除用姜附外必重用炒白术,对于无水肿之症者则兼重用炙甘草。大便的转为正常是治疗过程中的标志性症状,代表着其后的治疗的相对顺畅。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22: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见!多谢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8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