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心理治疗
“白头青鬓隔存没,落日断霞无古今”
——张耒,《再过宋都》
对中国的心理治疗的发展进行论述,一开始就有一个问题横亘在我们面前,这个问题是:“什么是心理治疗?”
目前国类心理治疗界对心理治疗的科学的定义基本上都来自于西方,按照这样纯粹西化的定义出发,我们只能说,心理治疗是舶来品,西方意义上的心理治疗,中国是没有的,不但古代没有,当代的心理治疗也不过刚刚萌芽罢了。的确,现在国内完成了系统正规的精神分析师培训、Beck认知治疗师培训、乃至其他种种治疗师的认证培训的人屈指可数。而国内按照西方治疗师教育、培训体制建立的机构也寥寥无几。这种情况下,要说我国就已经有了心理治疗或心理治疗界的话,实在有些夸大的嫌疑。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撰写心理治疗史的话,就只能说,“中国的心理治疗历史才刚刚开始。”
但是,中国历史上固然没有出现过心理治疗学科的建制,但是我们的文化中的确有很多东西都起到了帮助人们解脱心理困扰的方法。那么我们把心理治疗的定义扩大,把凡是能帮助人类克服心理障碍的东西都纳入中国心理治疗历史如何?这样我们这篇文章必然要涉及到这些范畴,宗教、巫术、教育、生活规范、气功、书法、绘画、文学。这样我们的这里讨论的话题会变成对中国文化史的讨论。
然而,我们会在一次遇到一个难题:“这些东西在任何文化中都存在,在任何文化中都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不是中国独有的,为什么在写作中国心理治疗史的时候要写进这些东西呢?”的确,参照西方的心理治疗史学著作,虽然他们的治疗模式有浓重的基督教的影子,但是却没有什么人把耶稣当作心理治疗家。
即便上述问题都得到了解答,还会有最后一个问题跳出来,挡住我们前进的步伐,那就是,中国的古籍中有很多政治家、禅师、医生、巫师一时间灵感爆发,治疗好心理障碍患者的案例,这些案例要不要写进我们的心理治疗史呢。
义和拳主义固然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崇洋媚外也会让我们丧失立足的根本。看来,我们必须采取折衷的道路。所以,从此立场出发,我愿意从这几个角度处理上述问题:1只对中国文化中医学领域的心理治疗进行勘查;2重点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形式,在论述现代部分时,对我国引进西方心理治疗的状况进行介绍;4对心理治疗的定义悬置处理,的确这个问题是个永恒的问题,就像“什么是爱情一样”,也许永远没有标准答案。5布洛赫曾谈到,研究历史有两个功用:一则审美且有趣,二则以古知今。本文将突出第二点,凡是作者觉得对今人有启示的资料都会纳入。但是不成系统的、零星的案例则不会纳入。
2.3.1古代部分
的确,复古主义倾向的人不会失望,在中医中存在着类似于西方心理治疗的方法。较成系统的阐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作者认为,人的心理和躯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即认为形与神俱,乃成为人;形与神离,则人死亡。同时,作者似乎已经意识到心理作用对身体其他系统的主导作用,他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服者,中正之宫,决断出焉。脂中者,臣使之宫,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凛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耽者,州都之官,津液蘸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段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内经.灵兰秘典论》)这看上去象是一种朴素的心身医学的观点。后世的中医理论基本上都是从《内经》的医学体系出发。不难发现的是,在中医中,并没有单独的精神科和心理科,因为其心理思想已经融合到各科之中,特别是作为各科基础的诊断学、病理学思维中。
《黄帝内经》对当代中医心理治疗有较大影响的临床心理学理论主要是“人格分型论”和“情志相胜论”。
该作者以其阴阳学说为基础,把人分为“太阳之人”、“少阴之人”、“太阴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又根据五行归类的法则,分为“木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五种类型。在这五种类型之中又根据五音、阴阳属性、态度划分二十五种类型的人称为“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对每一种类型的人都详细描述了其形体特征和性格特征。如少阴之人的性格特征是,“小贪而贼心,死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诅怒,心疾而无恩。”这种人格分型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了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的分类体系。
情志相胜论是《内经》对中医心理治疗的最大贡献,后代很多中医家的心理治疗都是以其为基础理论开展的。《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为“心”或“神”,神的活动是经“五神”和“五志”来表现的。所谓五神即神、魂、意、志,发属于五脏,“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而五脏又分别有其五行属性,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间的相克关系同时也决定了五志七情的相克关系。因此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而医生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关系,激发病家的一种情志来纠正另外一种情志。但是《内经》只提出了这种疗法的原则,并没有相应的案例说明。
《内经》中还提到了祝由形式的治疗方法,“祝”是“告诉”的意思,“由”指“病由”,合起来就是祝说病由,以解除思者思想顾虑的方式。这是古代巫术常用方式,通过巫师的一套巫术仪轨,最后告诉患者他的病因是什么鬼神作乱,从而治愈患者。但即便在《内经》的年代,这种方法也不是医学界的主流治疗方法了。
在我国古代的很多医术中,都少不了要谈到气功吐纳,《内经》也不例外,其实当今的心理治疗界很多技术也都有气功吐纳的影子,比如说澄观静默、呼吸疗法(breathwork)基本上可以说是粗浅的气功入门功夫。(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2003,162-190;StanislavGrof,2000,,178-206)有关气功与心理治疗的关系,本书独辟有章论述,在此告免。
《内经》之后直至五代,传统医学中心理治疗的临床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但还是有一些医学心理学的思想。如隋代巢元方指出:“心藏神,为诸脏之主。若血气调和,则心神安定。”(《诸病源侯论•妇人杂病诸侯一》)
而唐代的孙思邈,他是一个道士兼医生,他认为内部的心理因素会通过“气”的中介来影响五脏,从而产生疾病。他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温、风,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磊怒伤阴,易喜伤阳,故喜怒不节,寒暑失度,生乃不固,人能依时摄养,故得免其天限也。”(《千金要方•卷27•养性序第一》)孙医生还详细论述了“五劳”可致病的观点,“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忧劳,四曰心劳.五曰疲劳……”(《千金要方•卷19•补肾第八》)值得注意,这五劳都是心理因素。他还提出了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心理素质的一些具体要求,概括地说可以归纳为三要五不得。三要即:一要“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二要“至意深心,详察形候”;三要“临事不成,审谛罩思”。五不得即:一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二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三不得“多语调笑,道说是非”;四不得“安然欢误,傲然自得”;五不得“玄耀声名,訾毁诸医”。(杨鑫辉,2000,435-440)
佛菩萨大慈爱公益网(http://www.fopusa.cn )---欢迎大家!我们的主题是: 印经放生吃素戒杀戒邪淫-远离色情-改掉手淫-杜绝婚外恋-不吸毒-不抽烟-不杀生-不喝酒-不偷盗-不淫乱-不妄语-存善念-想好事-做好人-清净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