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781|回复: 0

中药饮片质量有五大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 18: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理论的具体体现,有着源远流长的应用历史,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其临床疗效的好坏和患者生命的安全。中药饮片质量涉及一系列环节:药材品种、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每个环节必须认真规范操作,方能保证药物质量,提高药物临床效果。
  一、药材品种
  药材品种问题是用药最为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药材的真假优劣。一药多源、形态相似、真假易混、质量有别、药效不一一直是制约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大黄属植物,全世界就有60多个品种,而入药典的只有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三个品种,但在实际用药中常见同属的藏边大黄、河道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这些都不是正品大黄,虽然也含有蒽醌衍生物成分,但不含双蒽酮甙番泻甙类,故泻下作用很差。药典规定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软紫草)、紫草(硬紫草)、内蒙紫草的根,实际上三者的成分或含量是不同的。紫草主含乙酰紫草素,其余与新疆紫草类同;从紫草奈醌色素含量看,新疆紫草含6.3%,内蒙紫草含2.7%,硬紫草含1.79%;三者的抑菌效果也不同,新疆紫草最强,内蒙紫草次之,硬紫草最差。防己就有十余种,有粉防己、木防己、广防己等,主要属于防己科及马兜铃科植物,各种商品防己含有的生物碱等成分有较大差异,功效亦有别,故药典将粉防己、广防己分别收载入药。以上均说明药材品质不同,直接影响着饮片的质量及疗效。
  二、生态环境
  中药材的生长和分布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这些自然环境对其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自古推崇的“道地药材”之所以质优就是这道理。如吉林人参、宁夏枸杞、甘肃当归、内蒙黄芪、浙江玄参、河南地黄、云南三七、四川黄连、贵州天麻、广东砂仁等等道地药材,因为其生态环境适宜,所以所含的有效成分较高。就天麻而言,其生长在林下阴湿、腐植质较厚、密环菌丰富的地方,喜欢凉爽湿润,以疏松、肥沃、微酸性砂质或腐植质土为佳,主要生长于海拔在1000~2000米处,同生植物主要有青杠、野樱桃、桦树、盐肤木、苔藓等,这些植物为天麻密环菌共生创造荫凉、湿润的良好环境。气温在15~25℃,湿度在75~80%以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及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者更为适宜其生长。贵州就是因为有这种自然环境优势,所以其产出的天麻质优,其天麻素含量高达1.12%,天麻甙元达0.059%,比陕西、吉林、云南所产的天麻高许多。
  三、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对药物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药物成分是不同的。所以历代中医药家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便总结出一系列的中药采收时间原则: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至春初采收,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一般在花开前或果实未熟前采收,花类一般含苞待放或初开时采收,果实一般在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全草一般在茎叶茂盛时采收等等。如甘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生长3~4年的含量比1年的几乎高出一倍;草麻黄中的生物碱,8~9月含量最高,春天含量最低;茵陈蒿以幼苗时采收为佳,如俗语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天麻冬季采收者为“冬麻”、春季采收者为“春麻”,“冬麻”的质佳、“春麻”的质次;鹿茸须在五月中旬至七月下旬锯取,过时骨化为角;金银花一天内以早晨9时采摘最好;山茱萸经霜变红时采收;川楝子经霜变黄时采收等。说明采期对中药质量的重要性。
  四、加工炮制
  中药材采收后,绝大多数要经产地加工,以达到商品规格,保证药物质量。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干燥,虽有药名,终无药实……”,就说明了药材采收后加工的重要性。加工方法主要有:净制、切片、蒸、煮、烫、发汗、干燥等。如厚朴经“发汗”后,油性大,气香,味浓,临床用于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效佳,不经发汗者差。部分中药需炮制后入药,其炮制方法或程度不同,成分或成分含量亦有异,严重影响药物的质量。明朝陈家谟于《本草蒙荃》中说:“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如蒲黄炭一药,很难炒炭存性,因为药物为干燥的花粉,其质轻、易飞扬、易燃,所以对其炮制火候很难控制,火力小则炮制效力低,火力稍过则易全部炭化,甚则灰化,枉为一药,实无其效。又如乌头的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水处理、干热处理和湿热处理三种,其目的是促进双酯型生物碱水解和分解,从而降低其毒性,三类方法中以湿热处理方法“去毒”效果最好,而现市售的一些制川草乌,由于炮制不当,口尝仍有较强的麻舌感,对用药安全构成相当的威胁。目前规范、统一的加工炮制标准难以实现,加工炮制多是凭经验而定,其主观性和随意性强,加之各地炮制方法工艺不同,其炮制出来的饮片质量不一,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五、贮藏保管
  中药品质的好坏,除与以上因素有密切关系外,贮藏保管对其品质亦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贮藏保管不当(如贮藏时间过长、光照过强、温湿度过高、虫卵污染等),药材就会产生不同的变质现象,降低质量和疗效。常发生的变质现象有:霉变、虫蛀、变色、泛油、酸败、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等。如受虫卵污染的药材,在贮藏保管条件为16~35℃、相对湿度在60%以上、药材中含水量在11%以上时最易生虫,被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有的被毁成粉,给药材外观和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含芳香成分的薄荷、花椒、藿香等久藏或光照太过则成分散失,变得无味;棉马贯众不宜久藏,否则有效成分易分解而降低疗效;樟脑、冰片应密封以防有效成分挥发,从而降低质量等等。这些均说明贮藏保管对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