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的晕乎乎的,很多术语都搞不明白,我也查了些资料,自己也试图理解,但是好像还是不太懂,就我初学的角度看,我就字面来理解他们的异同:
1、桂支甘草汤: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2、桂支加附子汤: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从字面理解
经方1、关键在“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是因为“因发汗太过,心阳随汗外泄,以致心脏失去阳气的温煦庇护而空虚无倚,所以发生心悸不安,病人两手交叉重叠覆盖于心窝部。发汗过多,伤损心阳,病人欲以此动作以助心阳,然仍心中悸动不宁,因而复又以手按压之,用桂枝汤去掉芍药、大枣、生姜,取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补益心阳,则心悸自安。”,但是叉手自冒心的位置不是心脏部位,是心偏下的位置,大概是心窝部位,说明发汗过多,不仅损伤了心阳,还伤胃和身体其他部位,桂支甘草汤主要还是以温补中焦阳气为基础 来温通阳气。
经方2、是因太阳病发汗太过或汗法过猛(其伤及肾阳,卫阳汗泄,皮毛失敛,是以汗漏不止),使卫阳受伤,表气失固,筋脉失养,因而形成汗漏不止,小便难(汗为水液,气化行于外,而不行于内也,汗亡血中温气,木郁不能行水),恶风(表虚,外体疏也),四肢拘急难以屈伸(阳亡土败,不能温养四肢,血液外亡,而筋脉失养也),于桂枝汤中加入附子以和调营卫,扶阳固表,(肾主五液,入心为汗,肾气者,诸阳之本,汗漏不止,则肾中阳根,泄而不藏。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达肝木之郁陷,芍药敛风气之疏泄,姜、甘、大枣,补脾精而和中气,附子暖肾水以益阳根也)。
两个方子都是发汗多,但是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我看了半天觉得好像桂支甘草汤主要是损心阳。桂支加附子汤主要是损的肾阳。甘草汤其实还是从温补中焦入手的,附子汤是扶阳固表从暖肾入手的。
我实在是搞不明白,请老师和学友指正。
[ Last edited by 高天上流云 on 2007/1/25 at 21: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