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967|回复: 2

九问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6 12: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问中医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看中医?

疑问:中医治疗哪些疾病有优势?看中医时有何禁忌?

个例:陈先生在一家外资公司担任部门经理,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让他陷入时下常见的亚健康状况:大毛病没有,小病小患一大堆。今天感冒咳嗽、明天头疼失眠……每次不舒服去看西医,总是查不出有什么具体问题,吃药效果也不是很好。在朋友的介绍下,陈先生去医院看中医。医生开了药让他好好调理一下,没想到几服中药之后,身体就好多了。

专家出诊:中医提倡人们在平时要进行养生和保健,就是说对各种疾病要提前预防,不要等口渴了再去挖井,疾病上了门再找医生去治。当我们需要保养身体时,就可以去找中医。

现代的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许多人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就像上面例子中提到的陈先生,总是感到身体不舒服、身心疲惫,可又说不出究竟是哪里有毛病,像这种情况,应该未雨绸缪,及时找中医进行调理。否则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下去,亚健康状态就会变成疾病状态。

再说说疾病,与西医相比较,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细菌、病菌感染疾病是有优势的,此外对一些急症中医的治疗疗效也相当不错。我们对适合看中医的疾病做一个大概的罗列:例如妇科病中,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不孕症等;消化科中,急慢性胃炎、便秘、结肠炎等;呼吸科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等;心内科中,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神经内科中,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失眠等;儿科中,小儿发热、厌食、消化不良、肺炎等;内分泌科中,甲亢、甲低以及糖尿病等;皮肤科中,痤疮、紫癜、皮炎等。但是对一些突发性的重伤或急症,还是西医办法比中医多,比如说呼吸衰竭、交通事故、心衰等。

患者在看中医时,要注意下面的问题。一、就诊时不要化妆。望诊是中医诊治的重要内容,医生通过观察青、黑、白、紫等不同颜色在人体呈现的不同部位来判断病症,化妆会掩盖人体本来的面目,影响医生的判断。

二、不要食用带颜色的食物。舌苔像一面镜子,可以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就诊前不宜喝牛奶、豆浆,喝这些东西容易使舌苔变白。不宜吃橄榄、乌梅、杨梅、山楂,这些食物容易使舌苔变黑或变红。

三、不宜在就诊前饮酒。喝酒易使人体气血运行变快,舌苔变红,脉搏增快,影响对疾病的诊断。

四、不宜在激烈的体力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就诊。这样会影响医生切脉,掩盖疾病的其他表现。应该在剧烈运动后休息半小时左右,或是等情绪稳定,气血平和后再就诊。

当然,诚实的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医生才能了解病患的真实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

二问中医 中医为何总是去病如抽丝?

疑问:为何中医总要有一个长时间的服药过程?为何每次去复诊医生都要调整药方?中医治病这么慢,对待一些急症有疗效吗?

个例:小丽是个瘦弱的女孩子,从小就气血不足,经常感到头晕、劳累。去看中医,医生说要调理,开了一个月的药方,说吃完这个月的药,还要复诊。于是小丽每个月都要往医院跑,每次都是抱着一大包中药回家,然后是煎药、服药。时间长了,小丽都不想再去看中医了。她想,为何中医治病的过程这么漫长?为什么就不能像西医那样,输个液打个针,几下就把病治好了呢?

专家出诊:很多患者都有这样一个看法,认为中医是治本,所以见效慢,而西医是治标,所以见效快,其实这是对中医的一个误解。

中医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确有优势,但并不是说,中医的疗效就是慢吞吞的,也不是说中医对所有的急症就束手无策。对病程长、病情慢的疾病,中医的治疗过程的确是比较长;但是对一些急症,中医的治疗过程是相当快的。这就是所谓的慢病慢治,快病快治。返过头来再说说西医,西医在治疗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等一些慢性病方面,治疗过程也是相当长的,少则要一年,多则时间更长,你说在治疗这些病上,西医的速度不也是挺慢的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即认为急症就一定要找西医,我举几个例子,告诉大家中医对一些急症是有很好的疗效的。我们的儿科门诊,每天都会有很多发烧的孩子前来就诊。发烧是急症,孩子一烧,家长就急得不得了,看西医输液,烧退得很快,半个小时就能退下来,可持续5—6个小时后,可能又会再度发烧,如此反复发作,把家长搞得疲惫不堪。中医对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的孩子,利用清热解毒、散邪消食的原理,开三服药,喝三天,十有八九就会痊愈,如果好不了,证明还有其他的并发症。第一服药喝下去,4—6个小时后起作用,开始降温,这样每天体温在逐步下降,第三天孩子就完全好了,而且食欲、精神也不受影响。

再举一个例子,我在绛县当医生时,曾治好过多位肠梗阻患者。肠梗阻是急症,发作起来腹疼不止、腹胀、呕吐,西医对肠梗阻的治疗手段是立即手术。而那时我们的做法是,请手术室的医生做好一切手术准备,先用中医的方法给患者治疗。因为谁也不愿意在肚子上开一刀,所以都愿意让我先治。我开一服通气、通便的中药,让患者服下去,然后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肠鸣、排气的现象,证明肠部通了,不需要做手术了,所以那时我们笑称是“一屁值千金”。当然,服药后的等待时间不是无限的,肠梗阻毕竟是急症,如果中药在4个小时之内起不了作用,就要立即手术。有一个肠梗阻患者,在服了药后都4个多小时了,仍不能排气,于是我们把他送入手术室,就在医生准备开刀时,他突然间排便了,不用做手术了,皆大欢喜。

再说说复诊时调整药方的问题。许多患者感到看中医麻烦,每次复诊时,医生都要调整药方,嘱咐患者再服多长多长时间的药。这是因为人体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这个月的你就和上个月不一样,所以病情也是在发展变化的,中医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对药方及时进行调整,达到跟踪治疗的目的,这其实也正是中医的一个优势。

三问中医 中西医为什么要结合?

疑问:什么叫中西医结合呢?为什么中西医要结合呢?我们能从中西医结合中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呢?

个例:李大妈最近在看中医时,感到有些别扭,因为医生在切脉后,让她再做个心电图,说是这样诊断准确性会更高。李大妈纳闷了,中医怎么也用上西医的手段了呢?医生解释说,这叫中西医结合。

专家出诊:中西医结合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中医与西医,谁也代替不了谁,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补才能把两者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有人认为,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一样,很难结合,但是我认为中西医的理论虽然不一致,但都是在研究人,都是想让人们健康长寿,所不同的是,它们的治疗手段与方法不一样而已,所以我认为中西医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比如说“闻”,中医以前完全凭医生的听觉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举个例子,有一位患者咳嗽了,中医大夫通过听他的咳嗽声音,来推断患者的心、肺是寒症还是热症,而如果中医戴上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肺情况不仅清楚而且还快捷,所以说动用一些西医的手段,是丰富了中医的诊断内容。如今,许多中医除了通过“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手段,还应用如X射线、CT、化验等技术来为患者进行诊断,这就好比是给中医安上了“千里眼”,有助于中医更好地判断病情。对于患者而言,确诊率高了,也是一个好事情。

其实,现在不仅是中医在应用西医的手段,西医也会根据病情,给患者开一些中成药,中医学院的学生在实习时,打针、输液的技术也是必学的。但是这些结合,我认为只是中西医的浅层次结合,中西医的结合,应该是理论与实践上的结合。中西医有许多的共同语言,只是没有人在中间做翻译,所以造成目前各说各的一套理论,交流也较少的局面。

中医是有缺陷的,它就像一座金矿,需要我们去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会挖出金子,也会挖出矿渣,如果把西医的优势合理、科学地运用到中医中来,中西医才算是结合“成功”了,患者也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四问中医 吃好了就能养生吗?

疑问:在许多人看来,中医的养生理论重点就是两个字———吃好。果真如此吗?养生的最高境界又是怎么样的呢?

个例:李琳是位家庭主妇,她非常重视家人的身体健康,对中医的养生理论也略知一二。为了保证家人的健康,李琳特意到书店买了一整套营养烹饪书,照着上面的菜谱做饭。可是,不管她怎么变着花样“打理”家人的胃,儿子仍是“豆芽菜”,体育老是不及格,老公竟然血脂还偏高。李琳好纳闷,养了半天“生”,怎么不见效呢?

专家出诊:如果把中医养生仅仅理解为“吃”,那就太片面了。养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起居以及调节情绪等。中医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之间存在着神奇而微妙的对应关系。大自然好比是扩大了的人,而人也好比是浓缩了的大自然。人的生理活动随着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也在进行着周期性的节律活动。这种周期活动,除了随着昼夜而变化的“日生物钟”之外,还有随着月亮盈亏而运转的“月生物钟”,还有按四季变迁而更替的“年生物钟”。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起伏波动的,有高潮、有平衡也有低潮。如果人的生活节奏符合、顺应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我们的生活“韵律”与大自然的“交响曲”合拍。比如每天按时起居,能使人精力充沛;每天定时进餐会促进人体自动分泌消化液;每天定时大便,能防治便秘……

很多人觉得保健养生是中老年人应该做的事情,事实上,等我们中年之后再保养身体,就为时已晚了。只有从年轻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入中老年后才能受益。所以,养生要从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绪变化,也叫“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这5种情绪又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这个观点也被应用到了养生学中。人生在世,免不了会出现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中医的一个重要的养生理论就是要求人们心态平和。即遇事要镇定自若,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事情,都要冷静地对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要把它总放在心上。中医还认为,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万事只求安心,是长寿的要素之一。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后喝一杯白开水,既能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清洗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另外,饭前一小时喝杯水,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睡前喝一杯水,可冲淡血液,使循环通畅。中午一点左右最好能午睡一会儿,但时间不要太长。饭后一小时左右,慢慢地走上二十多分钟,有利于消化。

平时还要多观察自己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注意合理地休息,让身体及时“充电”,不要等身体疲劳时才休息。学会及时地调整心态,随时化解压力。合理地补充营养,平衡膳食结构。

另外,生活在城市高楼中的人们离地面越来越远,吸取的地气(阴气)越来越不足,这也影响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得体内的“阴”相对不足,引起阳热的偏亢,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爱上火,热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原因。

所以,每当有了空闲,一定要抽出时间,在田野、山村、公园中漫步,大自然的怀抱是我们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的最好去处。

五问中医 我们也能做大长今吗?

疑问:韩剧《大长今》的热播,掀起人们对食补与药膳的持续热情。食补与药膳是一回事么?我们都能学大长今那样,自己给自己做药膳吗?在服药膳时,需要向医生请教吗?

个例:陈大爷今年六十多岁,身体有点虚。听到别人大谈药膳的种种好处,他也动了心。下饭店,只要看到有药膳之类的菜,他一定要尝一尝;吃火锅,他也要点个加药材的汤料补一补。后来,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一服补气的药方,就照方抓了4服。由于每服药要用9克人参,结果刚吃了2服,就觉得浑身燥热,嘴唇发干,睡也睡不着觉。到医院一检查,大夫说他补得有点过头了。

专家出诊:中国人一向讲究“补”,但人们在“补”这个问题上,也经常陷入“误区”,比如说,把食补与药膳混为一谈,认为凡是药膳就是好东西,也不管自己的体质能不能受得了,拿来就吃。其实,食补与药膳是两回事。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补,都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补品进行进补,否则会得不偿失,甚至有害无益。

食补是通过调整平常的饮食种类和方式等,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食补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补养虚衰之体,二是补充人体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达到去病延年、养生益寿的目的。食补也要根据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调补,以调整脏腑功能的平衡。比如说某人属热体、热病,宜多食寒凉性食物;某人属寒体、寒病,就要多食温热性食物。

没有明显疾病而体型较瘦的人,应以食补为主。通过进补,增强了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增加体重的目的。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最好吃不加任何中药的鸡汤,喝汤时最好把油撇开,以清淡爽口为宜。

脑力劳动者普遍作息缺少规律,工作节奏紧张,睡眠较少,造成思虑太过而劳伤心脾,起居失常而致心肾两亏等。其进补要注意补养心、脾、肾三脏。症状较轻者,可选用粥养的形式。在粥内加入养心、补脾、益肾的食物和药物,既有利于肠胃吸收,又可以起到三脏同补的作用。对于症状较重者,可以服用养血安神丸、归脾汤等。按摩和艾灸对于健脾益肾也有较好的作用。

药膳不属于我们平常普通膳食的范畴,而是中医食疗性膳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药补。加用中药的膳食称之为“药膳”。

药膳的原料主要分为食物和中药两部分。食物的种类十分广泛,涉及人们常见的“谷肉果菜”,如谷物粮食中的薯类和豆类;禽兽肉类中的鱼类和龟鳖、蚌蛤、蟹虾;水果、干果和部分野果、蔬菜。

用于药膳的中药具备以下的特点:首先,原料中药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须无毒性,如党参、枸杞子、人参等。其次,原料中药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可以咀嚼食下,如山药、茯苓等;或者原料中药有较好的气味比较适口,如小茴香、甘松、砂仁、草果、桂皮等。所以药膳中使用的中药只是全部中药的一小部分。

药膳并不是随便想吃就能吃的,像超市里成品的药材汤料、火锅底料,我们就不应该随便购买,而是应该根据气候、地域、年龄、性别的不同,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根据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应该食用。比如说夏季炎热,人体喜凉,这时就要多吃些消暑生津为主的药膳;春季气候转温,人体以肝主疏泄为特征,最好吃些补肝的食物和药膳,如桑菊薄荷水、韭菜炒猪肝等。

总之,不能想当然地给自己下方进补。中医讲究“巧补”、“平衡”,经过中医的诊断,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进补方式。

六问中医 民间偏方可信吗?

疑问:经过上千年的流传,在民间保留了许多的治病偏方,有些偏方据说还很灵验。那么,民间偏方可信吗?有功效吗?

个例:上个月小张拉肚子,听别人说了一个民间偏方,把食盐干炒,炒成黑色,然后化成水,喝下去可以止泻。小张如法炮制,没想到身体本来就缺水,喝下盐水后,身体细胞处于缺水状态,一下子从腹泻变成脱水,被送到医院抢救。大夫说,要是再晚来一会儿,人就不行了。

专家出诊:偏方、验方或叫单方,大多有文字记载,有些目前还在使用,偏方只适合治疗一些简单疾病,像花椒治牙痛、打嗝用恐吓的办法,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在使用。但是这些偏方大都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所以,中医不提倡使用偏方,老百姓也不要迷信偏方、验方,有病最好还是到医院就医。

很多偏方都是个案,不是针对所有人的病症,有的人适用,有的人用了以后可能适得其反。而且有的偏方明显带有迷信色彩,不卫生,不安全,用了以后,可能会危害身体。

针对小病,一些简单的偏方可以一试,如果遇到疑难杂症,还是要因病施治,运用合理的、正规的医学方案解决。中医讲究“同病异治”(同一种病用不同的方法医治),“异病同治”(不同的病用同一种方法),说的就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治病,不能一概而论,而偏方则是“一刀切”,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把偏方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七问中医 我们还敢吃中药吗?

疑问:近几年,相继有一些中药被查出有毒副作用?如何解释中药的毒性?人们以后还敢服用中药吗?

个例:薛先生一直以来对中药都很信任,他觉得中药是纯天然,副作用小,吃了放心。可近几年,媒体对于龙胆泻肝丸、六神丸等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让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他不禁要问,这中药究竟还敢不敢吃了?

专家出诊:说到中药的副作用,我想先举个例子。有一次,一名大夫在开药时,把一味中药3g写成了3.0g,患者觉得医院的药比外面要贵,于是拿着处方去外面的药房抓药。结果,药房工作人员把3.0g误看成了30g,患者吃了药后的第二天,身上就起了许多的大疙瘩。这个事例说明,虽然中药是天然的,但它毕竟是药,服用的方法不对,或是药剂过量,都会产生毒副作用。

有些中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副作用,但同时它又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了使这些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同时又不至于使病人发生毒性反应及副作用,就要对这些具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做一定的加工处理,以减少或消除其所含的毒性,中医称这种方法为炮制。常用的方法有:炒、炙、蒸、煮、烊(即用开水焯)、煨、烘、焙等。通过对药物的炮制,不仅能除去药物自身的毒性及副作用,而且还能除去药物上面的霉变、虫卵及杂质等,使药物更加纯洁干净。

比如说炮制中的炒,就是将某些处理后的中药放在容器内用火加热不断翻炒。根据药物的不同,将药炒到变黄、变脆或变焦等即可除去其毒性,如白术、积壳、鸡内金、斑蝥等中药都是经过炒制的方法除去其毒性及燥性等副作用的。

也有些药物为了去除其毒性及副作用,在炒制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如黄酒、白酒、蜂蜜、盐水、姜汁、醋等以去除其毒性及燥性,这种方法称为炙,如炙甘草、炙黄芪、炙厚朴、炙香附等。经过炙制的药物,不仅去除了其毒副作用,而且还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有报道说一些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云南白药等曾出现过许多不良反应。另有报道说有患者长期轮换服用活络丹、补心丹等引起汞中毒。对于这些事件,请大家一定辩证地去看待,毕竟“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

从我多年中医临床中观察,中药中毒的个例比较少见,我分析之所以有人出现服用中药后产生毒副作用,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药品本身就不合格,二是长期服用一种药所致。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有副作用的,所以不宜长期服用同一种药。不管人们是看中医还是西医,医生在给患者开一个疗程的药后,都会嘱咐患者服用完后,再次复诊,以便调整药方。而人们常犯的错误是,服了一种药感到挺管用,就懒得再去医院复诊,就长期依赖性地服用一种药,这样会形成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会导致积累中毒。

中药是可以服用的,但为了避免一些毒副作用的发生,服用中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随便改变用量和服法;一方一药不可久服,否则易引起耐受性,并导致积蓄中毒;进补时要适时适量,尤其是年轻人更不要随便滋补;应慎用民间验方,更不能轻信游医、药贩子的所谓祖传秘方和灵丹妙药;服中药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皮疹、瘙痒、发热等,如果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一次服某种药致过敏者,忌以后再用此药。

八问中医 中医和易经是一回事吗?

疑问:许多年来,在人们印象中,中医总是和易经、八卦甚至算命掺和在一起,搞得中医愈发地玄妙,中医和它们有联系吗?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医的科学?

个例:小林经一位朋友介绍,到一位中医那里看病。看完病后,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小林问了一些中医方面的问题,这位中医给他讲了许多易经、八卦方面的知识,把他听得云里雾里的。小林一边听一边想,看来“中医通易”的说法果然是真的。

专家出诊:中医与易经是有一定的关联,但它们究竟是怎样一个关系,中医界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认为,中医不仅通易,会阴阳八卦,甚至还会算命、看手相、看面相,其实中医不像大家想像的那么玄乎。如果说凡是中医就一定会看手相、面相,那是对中医的误解。

我曾医治过一个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年龄很大了,她整天闲不住,忙这忙那的。有一天,她忽然感觉身体不舒服,就来找我看病。我为她开了一些药,并嘱咐她一定要好好休息。老太太吃完药以后觉得挺管用,就又开始闲不住了。当她再次不舒服找到我时,我为她把了把脉,说不用开药了,大概在快天亮时就不行了,结果老太太果真在那个时候离开了人世。我断定患者何时离开人世,是根据易经等原理,进行子时、卯时的推断而来的。在中医的13门学科里,最后一科就是专门针对此问题展开的。

而古人一向有“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不知易者不足为中医”等说法,但中医学和易学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从古至今都没有人能拿出有力的证据。中医学和易学在实践中,都存在利用阴阳学说中的第一层次分化和第二层次分化相结合的内容,如中医学中采用的“四行”、“四四十六行”两部分,和易学中采用的“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两部分,并把它作为在中医学中和易学中各自的核心指导理论。

“四行”理论在中医药中被广泛运用,如:在脏腑的定位上反映出来是肝脾肺肾、胆胃心膀胱等;在中药的性能和趋向上反映出来是温热凉寒、干燥润湿、升浮降沉、发散收敛等。“四四十六行”(四四十六卦)理论在中医药中的运用,主要用以解释生中药经炮制后发生的内部小药性变化。如中医药性能之一是温热凉寒,而每一种中药经炮制后又可以产生出小温热凉寒。例如:属于温性性能的每一种生药,用四种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原有的生药产生了“温中之温”、“温中之热”、“温中之凉”、“温中之寒”四种不同性能的药物;属于热性性能的每一种生药,用四种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原有的生药产生了“热中之温”、“热中之热”、“热中之凉”、“热中之寒”四种不同性能的药物;属于凉性性能的每一种生药,用四种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原有的生药产生了“凉中之温”、“凉中之热”、“凉中之凉”、“凉中之寒”四种不同的性能的药物;属于寒性性能的每一种生药,用四种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原有的生药产生了“寒中之温”、“寒中之热”、“寒中之凉”、“寒中之寒”四种不同性能的药物。除了寒热温凉四性外,中医药性能之一的干燥润湿四种中的每一种,同样在经炮制后也可以产生小干燥润湿四种。

总地说来,医学和易学二者均采用了阴阳学中的八卦理论部分,只是种属不同罢了。

九问中医 中医是我们的“救命草”吗?

疑问:当人们受到各种疑难杂症的困扰时,中医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当作了“救命草”,凡是西医治不了的病就去看中医;当出现大范围的疫情时,人们想到的也是中医。中医果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吗?

个例:我省的一位30多岁的女性在被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后,当下去北京的一家医院做了手术。术后回到省人民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但医院还是为她下了病危通知书,最后,她转到了中医科。接下来的几天,中药治疗效果非常好,但一个月后,患者还是离开了人世。

专家出诊:对待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西医能治好的病,中医未必能治;但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未必治不好。

作为一名中医医生,我从来不排斥西医。相反,我和很多西医大夫配合,利用“中西结合”的办法,治好了不少的患者。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一些高烧不退的患者,当西医用了很多办法都无法使患者退烧时,中医反倒起了效果。而我的一些病人使用中药效果不好时,西医治疗得反而很成功。在老百姓的心里,可能对中医有一个定性的结论,就是中医来得慢,但是治本调内,所以,很多绝症患者在最后关头想到中医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最常见的是一些肿瘤患者,在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以后,希望中药可以起到神奇的效果。市面上也有不少的中药,称可以治疗绝症,吹得天花乱坠,特别玄乎。但我要提醒广大患者,有病还是要来正规医院,在正规的医生指导下“对症服药”。

中医不是神仙,中医也有治不了的病,中医也有它的无奈,大家应该科学理性地看待中医的疗效这个问题。

来源:山西晚报
发表于 2006/12/26 13: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正规医院中有多少大夫能“科学理性”地看待病人?正规医院里的大夫能否就一定能“对症下药”?

不能轻信偏方,也不能轻信“正规医院”,我们病人该怎么办?只好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发表于 2006/12/27 14: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两种医学两种理论。中医学透了自然就明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2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