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206|回复: 0

《内经》的属性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7 12: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阳在中医理论中的广泛应用及概念、含义的丰富,应发端于《黄帝内经》,其涉及的主要篇章不下数十篇。《内经》对于阴阳的概念、含义,以及临床应用的意义等均作了深入阐发。其中包括了分类学的含义。
  用阴阳进行事物分类 在《内经》理论中阴阳首先是作为事物分类的两种不同属性,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等。即阴阳是在有限系统中进行二分分类的方法,阴阳所代表的属性通常是相反的、相对的、相区别的。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俞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阴阳是二分法,在特定系统中,事物要么属阴,要么属阳,或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而不存在非阴非阳的第三类。也不可能在同一系统中事物皆属阳,或皆属阴,如以表里系统言,不可能表为阳,里也为阳。二分法是事物基本属性分类的特点,它表明同一系统中存在相反、相对和相异的事物属性。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以阴阳分类血气身形就像把自然分为天地上下一样,但阴阳本身具有运行规律和征象,阴阳是万物生长、变化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万物生化、作用可以用阴阳来演绎说明。
  阴阳属性的划分是人为的,是对一般规律的高度抽象性概括,因此,阴阳又具有无限可分的性质。如《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根据《内经》的这一思想,那么现今对自然、社会、人体,以及基因,甚至对微粒子的分类似乎都同样可以适用阴阳二分法。即阴阳是符号,是分类方法,如《灵枢·阴阳系日月》:“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阴阳用于时间、生理、、病理、疗效等方面的分类
  《内经》不但将阴阳分类的方法用于概括天地、人体脏腑内外,而且用于时间过程和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的规范描述。如将阴阳用于时间过程的属性分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这是依据日月运行(地球的自转)确定时间过程的阴阳属性。
  阴阳用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病因、病机等的归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本段从自然阴阳的属性、特征、生长收藏规律和作用,到人体阴阳的生化、消长,说明阴阳是生理的表现形式,逆阴阳则是病理的表现。在生理病理的阴阳认识中,《内经》更强调阴阳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进一步提出,分辨阴阳属性的衡动、多少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依据(治病求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等,说明疾病是阴阳属性偏离平衡状态的结果。因此,辨识阴阳是诊断、治疗疾病的根本,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的道理。
  在治疗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等,都是运用阴阳属性分类来指导治疗。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此处,既说明人身具有阴阳划分、属性分类的规律,同时本篇也强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自然阴阳思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