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易经从南怀瑾的《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也不错,南先生嬉笑怒骂,前讽后励,循循善诱引导后学逐步认识中国的文化。我也刚开始看。呵呵。有的地方确实难懂。需要反复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同现今小儿诵读经典一样,逐渐会有淘到宝贝的感觉。下了功夫多少会有些收获。前几日曾去一位卜筮先生那里请教,问他自学中医该看些什么书籍会有帮助。一听我的来意,他非常高兴,和我谈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并鼓励和欣赏学习中医兼习周易等学问,告之这才是学习中医的正途,学易后诊断看病那是如虎添翼,极其容易。期间曾提到一个人来的方向结合时辰就可辩出来人的疾病,当时听了很惊讶。回来后奇怪,没想到中医在易家卜筮里竟这么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接着在旧书摊遇到本单位后勤的一位长辈,以往并不熟悉,一屋子人都是掏书侃大山的,和相熟的人提旧书摊不好淘算命的书,这位长辈接上话头,我们就聊了起来。没想对中医五行六经辨证也是相熟不少。呵呵,看来中医学院的学子们还在蹉跎要不要钻研中医的时候,民间的有识之人早已站在了周易旁边很久。大唐孙先生的大医习业说的没错,呵呵附上一段,以飨众妙:
正文: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看孙先生的这段那句话都舍不得删,哈哈。
古来众先贤杏林很多都是从儒而医,看孙先生读的推荐的就晓得了,成为他这样明白的医术高明大大夫得读多少书,又该怎么成为一个真正的苍生大医。
接下来孙先生的《大医精诚》更是学人不可不奉为圭臬的绝佳体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