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书由[美] 王唯工 著 蔡志忠绘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发行。
内容介绍:
关于“中医科学化”,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几派不同的声音。
有一群人将科学化解释为西医化,认为中医落后于西医,不屑于“气”与“经络”的科学化研究。还有一种人认为中医本身即是科学的,不需要对此多做辩证,应思考中医本身的优势,以中医的思维来思考中医的未来。当然,也有一群科学家,不论主客观的条件如何,在相信中医的信念下,默默地为中医的科学证据和解释努力着。
在这当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当属王唯工教授的论述。
当其他人仍找不出脉搏与生理现象的关联时,王教授以压力和共振理论来类比血液在人体中的运作,成功地突破了困境,不仅为长久以来破绽百出的西方循环理论找到一个新出口,也为中医建立了一套现代化语言。
这一创新理论,很可能将对21世纪的生命科学等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人体的生理运作像一篇乐章,“气”就是其中的旋律
近代十大死因多与循环有关,中医擅长治循环的病
以共振观点回答7个当今生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中医所说的“气”就是一种“共振”,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
经络、穴道、器官形成共振网络
脉诊是人体状态的总报告
中医应发挥治疗慢性病的优势
“风”(循环不稳)为百病之源
“子午流注”可能是微循环现象
疾病的根源与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日常养生的脉诊运用
作者简介:
王唯工
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1969年因为对中医感到兴趣,放弃了斯坦福大学及耶鲁大学,而选择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经科学。1973年获博士学位。1988年首次制成脉诊仪,在多个大医院与西医会诊,并与多位中、西医进行合作研究。
在医学工程领域多次获杰出贡献奖,且因脉诊之相关发明获发明奖。其发明上的贡献连续收录于Marquis世界名人录。现从事汉唐医学之研究,及各种非侵入性医疗器材之开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