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399|回复: 0

[转贴]日本医家对麻黄汤和桂枝汤类方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7 17: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读江布洋一郎的《经方医学》
张再良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

摘要l通过归纳、整理日本学者江布洋一郎所著《经方医学》中有关麻黄汤和桂枝汤的类方的内容。介绍了日本医家对仲景诸方证的独特视角。
关键词l《经方医学》;麻黄汤类方;桂枝汤类方;江布洋一郎
中图分类号:R 222.19—06; 8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 1008—861X(~0,3102—000Y一04


    拙文《经方理论研究的新说》(发表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第3、4期)曾介绍了江布氏《经方医学》的部分内容,江布氏对经方的思考和理解引起了读者的关注。现将其有关麻黄汤和桂枝汤类方的内容,加以整理和归纳,补充于下:
1 桂枝汤类方
1.1 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两方之用,皆因误下而损伤了胃气,风邪从肌部经下膈、心下内陷至小肠。由于胃气损伤,正气不足,所以基本没有化热;但小肠气机紊乱,故见“腹满”;小肠之络受阻不通而“时痛”,严重时为“大实痛”。由于邪已内陷入里,故基本脉象为“沉”。本方以芍药六两通小肠之络,降心下、胃、小肠、大肠之气,如由“满”进而变为“大实痛”时,仅用芍药六两力量不够,须加大黄二两,以增下降之力。小肠的运动减弱则产生腹满,运动亢进则引起下利。以上两方,也可以看作太阴病的代表方。一般认为太阴属脾,治疗当用人参汤(理中丸),实际上人参汤应为阳明寒证之治,四逆辈所治已非典型的太阴病。
1.2 小建中汤证    其方之用,针对① 正气不足;② 气机紊乱;③ 血络不通。小建中汤所对应的脏腑为胃和肾,用胶饴、大枣、生姜、甘草以生胃之气津,通过桂枝、芍药的作用输送到全身。芍药加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输胃气入肾,所以,小建中汤补益的对象主要是肾。悸、衄、烦、咽干口燥等是由于胃气不能内守而上越至心下、胸及头面部所致。胃气不守,过多地留于肌部而为湿热,肌部之气回流恶化而致四肢酸疼,手足烦热。手足烦热与肾阴虚也有关。肾的气阴不足,固摄失调,故“失精”。本方证所治虚劳病,原来有全身气血津液的不足,此也可影响血脉运行,本方证胃气过多地向上、向外,使胃气生血、行血的作用失调,血络不通,造成腹中痛,里急。本方用多量的胶饴补助胃的气津,因为血是由胃津变化而生。
1.3 黄芪建中汤证
方中黄芪之量应该加倍,以黄芪、桂枝对应芍药的内向、下降之性,使气血流通全身,其力量强于桂枝汤。本方是十分有效且常用的补剂,江布氏的常用剂量为黄芪30g、桂枝15g、芍药30g、大枣15g、生姜15g、炙干草10g、胶饴2块。临床上可分别加用活血、滋阴、止血、利水、固肾、助阳、化饮、化痰、清热之品。《千金方》当归建中汤主治也是腹痛,加当归以助桂枝、芍药的通络作用。在选用活血药物时,有三点必须考虑:① 推动血的去路,如当归、川芎、丹皮;②促进血的回路,如芍药;③改变血的性状,如桃仁、虫类药。
1.4 桂枝去芍药汤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两方皆从由误下伤正着眼。脉促为表未解,胸满为气已虚,由于芍药有下降正气的作用,所以对上焦气虚之证原则上不能用。本方主要用于祛除残存于肌部的风邪,加附子为了鼓舞肾气,振奋后通路上的卫气
1.5 炙甘草汤证
该方也是桂枝汤的加减方。桂枝汤去芍药,强化了桂枝汤趋上的作用,这一点与桂枝去芍药汤相同;不同的是为了补助胃津、胃阴,较多使用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等,又加大了甘草、大枣的用量,桂枝将阴津上输至肺、心、心包,改善了心包、心和肺的病证。炙甘草汤去桂枝加芍药就有补肾作用,再加附子又有了补阳作用。所谓动悸可以在胃气过量上升,肾气上冲、脉律不齐时感觉到,本方证属后者。
全身气血津液不足(气阴不足)者,若心包的阴阳失调,可见出冷汗,胸或心下苦闷,脉律不齐和心动悸等证,这类患者未发作时如常人,发作严重时10天或3、4个月内会死亡。本方证可看作心绞痛、心肌梗死或重证心律不齐。
1.6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由太阳伤寒误用桂枝汤所致,外束于皮部的寒邪化热,内滞于肌部到心下的范围。心下的升降出入失调,故“心下满微痛”。同时,水湿广泛地存在于肌部、心下、小肠、膀胱,故“小便不利”。皮部已无外邪,故无恶寒。由于肌部肉部的湿热存在,使气津不能营养头项部的筋脉和肌肉,故见“头项强痛”。本方用芍药、茯苓、白术将皮部、肌部、肉部的湿通过皮部、腠理、肌部、心下、小肠通导到膀胱,同时,将心下之邪也通过利水而排出。此与真武汤、附子汤的用药相似。茯苓提高膀胱之气化,芍药不仅推动从肌部至心下、膀胱的回流,而且与茯苓相配能肃降血中之津,茯苓与杏仁相配,能下降肺与胸中之湿。
1.7 桂枝加桂汤证
由误下造成皮部的邪气内陷肌部,皮腠闭塞,胃气也下陷,胃气不能向上、向外,只能过多地流向肾,此时后通的卫气因皮腠闭塞而不能外出,所以气只能从肾往上冲。此证的关键是腠理闭塞,故一般无汗。升降出入(特别是心下)失调,故气从肾向心上冲,这在原文【}J被阐述为从少腹上至心。气在心下、胸的通路并非只有一条,一部分的通路有了障碍,只能走其他通路。沿生理之路往上为上冲,沿生理之路逆行为上逆。
1.8 桂枝甘草汤证
因发汗过多耗损了脉外之气,由于脉外之气是经胃、肺、心包供给的,故此时心包之气亦亏虚,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升降失调而见“心下悸”。
本方与桂枝去芍药汤相近,不用大枣、生姜是为了迅速将胃气上输心包,所以本方桂枝、甘草一次的用量分别是桂枝去芍药汤的4倍和3倍。
1.9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由火逆引起,以气阴不足特别是阴不足为主,所以一次性大量地用桂枝无异于火上加油。本方用二两甘草守胃气,桂枝仅用一两,将胃气送往心包。对于阴虚、心神不宁所致的烦躁,先用龙骨、牡蛎安神,以后可进一步用炙甘草汤等补气养阴。
1.1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由于胃气的供给不足,造成所有的脏腑、器官、组织的气血津液均不足,特别是肾阴不足,因而阳气过亢,表现为失精、梦交。本方以桂枝汤将胃气全方位地输出,以龙骨、牡蛎安神,并增强肾的固摄作用。
1.11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为火逆发汗,导致心包的气阴不足,外邪残存于肌部,一部分内陷于膈。对此病理变化,用桂枝汤去芍药加龙骨、牡蛎,对内陷于膈间之邪选用蜀漆,如不用,有可能引起疟病。膈有上中下三层,上层对应皮部,中层对应⋯ ⋯下层对应肌部。上层用麻黄,中层用柴胡,下层用桂枝,本方证为邪在于下。
1.12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主要是体表的气血不足,在脏腑中为胃肾气虚。由于皮部之气不足,故肺气亏虚。一般风邪从腠理侵入肌部,但本方证是从卫气的后通路逆行人肾,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相同。方中以生姜六两鼓舞胃气,桂枝与黄芪相配推进前通卫气、脉中之血和脉外之气,生姜、芍药供胃气于肾,推进后通之卫气,驱散后通路上的风邪。这一点与真武汤、小建中汤的方意相同。本方能迅速地将胃气输送到所需之处,胃气本身的不足尚不十分明显,临床上常用于倦怠乏力及部分麻痹性或痉挛性疾患。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据说以此为基础,王氏对桂枝、大枣、生姜的重要性实在有欠理解。当然,本方也可加用当归、川芎、地龙。
1.13 芪芍桂酒汤与桂枝加黄芪汤证
适用于黄汗病。引起黄汗的原因,内由于肺胃气虚,外由于“汗出入水中浴”,水湿直接入侵腠理。在治疗上着眼于改善腠理的宣泄,清除存在于肌部和肉部的湿及郁热,为此,要用发汗和祛湿的方法。
方中以黄芪增强肺的宣散,黄芪与桂枝相合推进脉外之气、皮部之气、肌部之气的循行,并有利于发汗。黄芪与芍药相配加强肌部的回流,消除肌部和肉部之湿。苦酒能“散水气”(《名医别录》),可以看作是一味祛湿药。显然,芪芍桂酒汤利湿强于发汗,桂枝加黄芪汤发汗强于利湿。如此看来,黄芪与桂枝、黄芪与芍药的配合,相似于麻黄与桂枝、麻黄与芍药的配合,简单地可以将本方看作用于虚证的麻黄汤。
1.14 当归四逆汤证
该方由桂枝汤加当归、通草、细辛组合而成。方中无生姜,但是,从“手足厥寒”来看,按《伤寒论》的惯例当用生姜。《伤寒论》中一般无特殊情况,大枣、生姜、甘草三者是同用的。本方作为桂枝汤的加减,看不出除去生姜的理由,而且作为本方加味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生姜用至八两。本方证为受寒以后,脉中之血、脉外之气以及前通、后通的卫气均减少,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对此,用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生姜促进脉中之血、脉外之气的运行,用桂枝、生姜、细辛推进前通卫气,用芍药、生姜、细辛推进后通卫气。用大枣、甘草固守胃的气津。本方中细辛用至三两,为防其辛温走窜耗伤胃津,大枣从12枚加至25枚。
2 麻黄汤类方
2.1 麻黄加术汤证
属偏于湿盛的麻黄汤证。其实《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证有偏于热盛和湿盛之不同倾向。同样都是寒邪外束而身痛,一者由于热盛津少,组织干燥,络脉不通所致;一者由于津行失常,津化为湿,湿阻络道所致。此种情况在大青龙汤、葛根汤、越婢汤等证中也有体现。问题是,经方之妙不在于单纯地热盛者清热,津耗者补津,湿滞者祛湿,而是通过运行气津来达到补不足、损有余的目的,故能用同一处方来应对不同的病证。本方证偏于湿,脉象当见浮缓、浮软或浮濡。
2.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方中以麻黄之宣、杏仁与石膏之肃来治肺,石膏还能清肺热,以甘草之守,防汗泄太过。麻黄、杏仁、石膏相伍,不仅能调整肺的宣肃,还能促进皮部之气经腠理、肌部回流到心下,这既可阻止汗液过度外泄,也可清除滞留在肌部的水湿。本方常用于呼吸系统的疾患,大壕先生用于急性痔疾有效,是因为这些患者的疼痛、肿胀由肌部的湿热引起,热盛者加枳实、芍药疗效更好。
2.3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证
与麻黄汤证比较,正气与邪气都相对较弱,而且外邪不是象麻黄汤证那样广泛外束,只是存在于腠理,另外正气稍强于邪气,故“热多寒少”。由于外邪比麻黄汤证、桂枝汤证都要轻,故药物用量也少。三方中,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正气最强,其次为桂麻各半汤证,最弱为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麻各半汤证则感邪较重,三方都能通过发汗来外泄滞留于腠理的外邪。
2.4 大青龙汤证
由于正气旺盛,该汤证郁热的程度也甚于麻黄汤证,郁热传胃,胃热上熏,故烦躁。一般而言,脉浮紧者为伤寒,浮缓者为中风,但也并非绝对,有关麻黄汤的7条原文中明言“浮紧”的也仅2条。本方就有用于脉浮缓、但身重的太阳伤寒证的记载,这是由于湿滞于肌部、肉部的关系。与麻黄汤相比,本方倍麻黄而杏仁减半,很明显是重宣而轻肃,其发汗力量强于麻黄汤。由于郁热也甚于麻黄汤,故加石膏。另外,胃气的消耗过多,再加生姜、甘草和大枣。
2.5 越婢汤和越婢加术汤证
两方的运用可针对不同的病机。如由肌部、肉部的热造成的伤津证,存在于肌部、肉部的湿热证(风水),存在于心下至小肠的湿热证(里水),胃热上扰肺及头面部等,大体上又可分为燥热和湿热二类。
对燥热证,以甘草、大枣生胃津,生姜、麻黄输送胃气至体表,石膏清热,麻黄推进皮部之气,石膏使腠理的运动内向,白术促进肌部的回流。从整体上看,本方促进胃气生成,促进皮部之气、肌部之气及脉外之气的运行,通过使气津循行而达到清热和润燥的目的。对湿热证,除了上述的作用之外,麻黄、石膏、白术可促进肌部的回流,使存在于肌部和肉部的湿热从心下经小肠、膀胱而排出,特别是白术和石膏能促进水湿从心下降至小肠。
越婢加术汤证腠理已开,“汗大泄”,邪未除,且邪为湿邪,故不能再用麻黄、桂枝外散,而只能用大量的麻黄和生姜、大量的石膏和白术相配,来促进皮部之气、脉外之气以及肌部的回流,从内下方清除湿邪,最终从尿中排出。这种治法与后世的辛凉解表法不同。白术的功效有:① 除肌水;② 除腹水;③ 将水湿从心下降至小肠、膀胱;④使胃气不过于向上向外;⑤增强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石膏的功效有:①清胃热;② 清肌部、肉部之热;③ 主司由肺至胸、膈、心下的肃降;④主司从心下至小肠的肃降;⑤主司从皮腠至肌腠的肃降;⑥促进肌部的回流。
2、6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证
三方主要用于少阴病。少阴病一般胃气和肾气均不足,因此外邪可直接入侵于里,照理当用四逆汤。可是此时尽管称为少阴病,但胃肾之气尚未能像四逆汤证那样弱,当然也没有麻黄汤证那样强,外束于皮部的寒邪通过后通路而内侵。胃气尽管弱,但还能振奋起来与外邪抗争,故肌部有热而表现为发热。振奋起来的胃气毕竟尚属弱势,故脉不浮而沉。本方附子、细辛振奋肾气,细辛可将肾气输送到后通路以阻止外邪的入侵。麻黄加强肺的宣散和皮部之气的运行,麻黄和附子相配开泄腠理而发汗。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的胃气更虚,故用甘草易细辛。《金匮》水气病中的麻黄附子汤中麻黄用至三两,此可以看作用于里水的甘草麻黄汤(甘草二两、麻黄四两)加附子,本方能提高肾的气化作用,使水湿既可从汗泄,也可从尿中排出。
收稿日期:2003—01—09
Japanese Medical Master’s Study on Classified
Formulas of“Ephedra Decoction”and “Cassia Twig Decoction”
— — In reading of Ebuyo Ichiro’S“M edicine of Clamical Formulas”
ZHANG Zai——lia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he author summarizes,reorganizes and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of classified formulas of“Ephedra
Decoction”and“Cassia Twig Decoction”described in“Medicine of Classical Formulas”written by Ebuyo
Ichim ,a Japanese scholar、
Key Words:“Medicine of Classical Formulas”,classified formulas of‘‘Ephedra Decoction”
. classified
formulas of“Cassia Twig Decoction”JiangbuyangyiLa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