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305|回复: 4

[转贴]令我感动的一例小儿咳嗽治验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3 12: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令我感动的一例小儿咳嗽治验案  

令我感动的一例小儿咳嗽治验案

向天清

之所以令我感动,是病儿家人的信任及配合,使得全程顺利以纯中药而治愈,其间所发生的一些环节是一般人难以坚持的。
2004.11.20晚八点钟左右,病儿家人急促的电话打来,电话中患儿一声声的咳嗽由不得推辞,当晚随即带来诊治。患儿四岁多,男,此前已在某儿童医院住院半月,花费近四千元人民币。纯用西药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咳嗽始终不愈,体质更差,医者还要继续用抗生素治疗。患儿见医就怕,家属也无奈,随办理出院寻求中医治疗,就在当天看到一张报纸上怀念我师唐步祺老先生的文章,急忙通过记者联系。
一诊 2004年11月20日晚近9时来诊,家人诉:阿博,男,4岁2个月,自小体弱,国庆节后始咳,在某儿童医院住院半月诊断为支气管炎,一直用抗生素治疗并少量激素,始终未愈。望:色苍白,体瘦弱,软绵无力,舌润白,中后部白苔稍厚,咳重。闻:缺少儿童特有的绵醇溢香生发之气味。问:有尿频史,白痰,偶有一点点黄痰,饮食不佳。切;寸脉浮,关尺脉弱。断为:外感风寒之邪未除,加之虚寒体质,阴盛阳虚,故连用抗生素无效,进一步伤害脾胃,脾阳不振,运化无力,出现寒痰,致使饮食不佳,四肢乏力。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20g,桂枝20g,白术20g,甘草15g,苏叶12g,防风15g,半夏20g,三副,每副2天,止咳嗽丸一包,日3--4次,次2克左右。

嘱: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蛋类。
急则治其标,先去风寒,除湿健脾,以达止咳之目的。本来可以先用小青龙汤,但考虑麻黄、细辛等烈药会对其家人造成恐惧。麻黄、附子、细辛在中原一带应用一般来说也是很惧怕的。
第二天近中午小儿家人来电,讲当晚患儿一夜未睡,咳加重,后半夜发烧,上午即带到医院检查除还是支气管炎外未有他变,现在医生又开一大堆抗生素,问我让用不让用。嘱继续服药,属正常反应,是长时间用抗生素并激素后初服温热中药驱邪外出。为增强信心减少思想压力,另嘱服香砂六君丸以助脾胃达退烧之目的,晚上来电烧退,第三天(22号)咳大减,饮食渐增。
第四天为了慎重来面诊,精神状态比上次明显好转,因当天大风降温,患儿穿的较厚,进屋时额头有汗。第五天电话告知一早起来高烧39.6度,咳又加重,嘱继续用汤药的同时再服香砂六君丸(上次烧退后停服)。
第六天早来电,高烧退,精神佳,饮食渐旺,下午去家诊,身有汗,一天精神好,饮食旺,咳嗽大减轻,寸脉浮数外感未除(再一次在24小时内纯用中药退高烧,因有上次经历这次增加了信心,下一步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三副药已用完。
这时候我考虑用桂枝加附子汤或真武汤,后真武汤加味,处方:附子30g,茯苓30g,白术25g,白芍25g,生姜30g,半夏10g。两副,意在加固阳气(因白天易汗)以除外邪。
11月30日上午,第三诊处方,精神状态佳饮食趋于正常,寸关脉已平缓,尺脉无力咳嗽已大减,白天少夜稍多,舌胎中后部白厚,白昼均有汗,这次用桂枝加附子汤。处方:桂枝25g,白芍20g,甘草20g,枣6个,炮生姜各10g,附子30g,半夏15g,两副。
用此方意在调和营卫,加附子扶助心肾阳气,汗为心之液,此为心阳不足,肾阳不固,加半夏意在和胃健脾,行水除湿,开郁化痰,以达止咳之目的。
2004.12.04上午,先预约后来诊,已不咳,精神食欲均佳,脉已平和,舌胎中后部还白,用附子理中汤加味三副作善后调理。处方:附子30g,白术25g,炮姜20,甘草20g,党参10g,黄芪20g,防风20g,半夏10g
12.08,电话告知9号药服完,已全愈。另嘱以后用中成药坚持调理,至今(2005.02.08)仍保持联系,咳再未复发。
结论:此例医案治疗,只用了七副中药,13天时间。加上调理的三副中药,也不过十副,19天时间,药费也不过几十元人民币,自始至终没有使用西药。在患儿家人的信任和配合下,用纯中药得以顺利进行,在目前的城市家庭中是少有的。尤其是在用药出现正常反应时能以坚持不懈,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事后患儿家人讲,曾找过中医,用常规苦寒中药治疗无效,而此药则不苦,患儿乐意喝。有一问题,就是附子的应用,一开始因考虑久病懂医,在汤药中未用,后来每副用至30克,前后用了近半斤的附子,患儿却好了。此为有故无殒,有病则病受。中途如果其家人失去信心,或西医介入,可能就有麻烦了。另一个方面得益于记者对我怀念我师唐老先生的客观报道,从这一事例来看,中医是需要更多大众了解的.
发表于 2006/7/27 17: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闻:缺少儿童特有的绵醇溢香生发之气味。!!!

这句话说得好!
发表于 2006/7/28 1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则事半功倍,不信事倍功半
发表于 2006/7/28 15: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是指闻气味吗?我一直以为闻为“听”,听其声其语。
发表于 2006/7/30 15: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闻之意有二:一听,一嗅。——《中医师手册》中是这么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