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04|回复: 6

自学中医如何入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4 15: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了,也很渴望学习,想出自学,但不知道怎样开始学?那自学中医如何入门呢?

可以先学四大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这些学完基础就有了,再要深入就是学习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元四大家著作,温病学、温病条辨、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王叔和的经等等。

要记得两个“四百”:四百首方,四百味药,这是中医临床能力的基础功,要想当一个好医生,基础功夫要打牢固,越厉害的医生,越重视基础功。

再次是读书,医书要多读,包括名家医案,特别是不同特点的各家学说,不能局限于一家之言,吸取百家之长。

中医易学难精,同一本书读五遍和十遍更是理解不同。而且中医不同于其他医学,中医是一门经验学科,辨证施治的前提是必须辩证无误才能产生疗效好。


交流中医,振兴中医,让我们的中医为人们的健康更好的服务!




补充内容 (2022/7/20 17:48):
中医学博大精深,没2、3年难于入门、、、、、
发表于 2022/7/17 2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自学。老了。
发表于 2022/9/19 2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国医学史》开始,先培养兴趣与爱好,然后才是“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载春秋”——由此建立起自己的中医药知识体系!
发表于 2022/9/19 23: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2/9/19 23:24 编辑

微信截图_20220919231544.png
发表于 2022/9/20 08: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22/9/20 08:53 编辑

道家古经方
【按:对此类信息看看即可,不必钻牛角尖!没有临床医案参考,想运用自如也难;盲目使用是要交“智商税”的!】
道家古经方
陶隐居曰:  “外感天行,经方之药,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写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古经方配伍应用原则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表滋之方,以鸡了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变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其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小阳旦汤
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稀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之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瘥止。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大阳旦汤
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
黄芪(五两),人参,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三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饴(一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或,去滓,纳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小青龙汤
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三两),杏仁(半升,熬,打),桂枝(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或,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
大青龙汤
治天行,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喘咳不已者
     麻黄(去节),细辛,芍药,甘草(炙),桂枝(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三两)。上方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方无干姜,作七味,当从。
小玄武汤
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干姜(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玄武汤
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嘲热讽,腰背沉重,四肢清,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惙力弱者方
    茯苓(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芍药(二两),干姜(二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他。
小朱鸟汤
治天行热病,心气不足,内生烦热,坐卧不安,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方
鸡子黄(二枚),阿胶(三锭),黄连(四两),芍药(各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连、芩、芍三物,取三升,去滓,内胶,列上火,令烊尽,取下,待小冷下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朱鸟汤
治天行热病,重下恶毒痢,痢下纯血,日数十行,蠃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急,痛如刀刺方
    鸡子黄(二枚),阿胶(三锭),黄连(四两),芍药(各二两),人参(二两),干姜(二两)。上药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连、芩、姜五物,得四升讫,内醇苦酒二升,再煮至四升讫,去滓,次纳胶于内,更上炎,令烊,取下待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即成,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小白虎汤
治天行热痛,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绵裹),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熬粳米,熟讫,去米,纳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大白虎汤
治天行热病,心中烦热,时自汗出,舌干,渴欲饮水,时呷嗽不已,久不解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一枚,打),麦门冬(半升),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半夏(半升),生姜(二两,切),竹叶(三大握)
上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讫,去米,纳诸药,煮至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大阴旦汤
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一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阴旦汤
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人嗓白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之自愈也。
中恶卒死
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者,录如下。
启喉以通脾气
治过食难化之物,或异品有毒,宿积不消,毒势攻注,心腹痛如刀搅。
赤小豆,瓜蒂(各等分)
共为散,每用咸豉半升,以水二升,煮豉取一升,去滓,纳散一匕,顿服,少项当大吐则瘥。(启喉方:救误食诸毒及生冷硬物,宿积不消,心中痛疼方。赤小豆、瓜蒂各等分,为散讫,加盐豉少许,共捣为丸,以竹箸启病者齿,温水送入口中,得大吐鲁番即愈)
点眼以通肝气
治跌仆,腰,挫闪,气血着滞、作痛一处,不可欠呻、动转方
矾石烧赤,取凉冷,研为细粉,每用少许,以酢蘸,点目大眦,痛在左则点右眦,痛在右则点左眦,当大痒,螯泪大出则愈。
吹鼻以通肺气
治诸凡卒死,息闭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
皂角刮去皮絃,用净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心大一块,细辛根等分,共为极细末,每用苇管吹鼻中少许,得嚏则活也。
着舌而通心气
治中恶,急心痛,手足遂冷者,顷刻可杀人,扑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
硝石(五钱匕),雄黄(一钱匕)
上二味,共为极细末,启病者舌,着散一匕于舌下,少时即定,若有涎出,令病者随涎咽下必愈。
熨耳以通肾气
治梦魇不寐
烧热汤二升,入戎盐七合,令烊化已,切葱白十五茎纳汤内,视汤再沸,即将葱取出,捣如泥,以麻布包之,熨病者二耳,令葱气入耳,病者即寐也。(灌耳方:救饮水过,小便闭塞,涓滴不通方。烧汤一斗,入戎盐一升,葱白十五茎,莫令葱太热,勺汤,指试不太热,即灌耳中,令病者侧卧,下以一盆着汤,承耳下薰之,少时小便通,愈)上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畜病者,可倍用之。

发表于 2022/12/18 14: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向大家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2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