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净面尊者 于 2016/11/6 13:32 编辑
文|王世保
民间中医自古就是推动中医发展的主力,中医学史上为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医学家大多属于民间中医。自从学院派中医兴起之后,民间中医受到文化环境、国家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走向衰落,比如有许多民间中医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不能再继续自由地为周边群众开展医疗服务,能为民间中医开辟合法化的自考通道也被国家教育部门强行关闭。伴随着民间中医的衰落,中医也走向前所未有的衰败。或许有人会问:即使民间中医衰落,不是还有取而代之的学院派中医吗?现在全国有二十多所高等中医院校,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中医毕业生被投入社会,中医怎么还会走向衰败? 学院派中医的兴起在早期似乎让人看到中医在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主导的环境下振兴的希望,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们却看到学院派中医由于受到唯科学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诱导,已经走向全面的西化,并推动着中医走向科学化的异化。这部分由国家公共资源培育的中医队伍不但没有为中医的发展起着应有的推动作用,反而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中医掘墓人。振兴中医的历史使命,依然落在苟延残喘的民间中医队伍身上。恰是民间中医具有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不受国家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他们反而能够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按着中医自身的文化特征传承着中医的道统。那么现代的民间中医还能承担起振兴中医的历史任务吗? 众所周知,国家在解放初期将大量高水平民的间中医招募进入高等中医院校,让他们承担起科研与教育的主要任务。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进入中医学院的民间中医及其培养起来的学生就开始鄙视自己的来处,认为民间中医都是些缺乏理论素质的医疗实用技术人员,不再像以往的民间中医那样对中医发展起着实质性地推动。然而,学院派中医的贬损是错误的,他们忘记了最早成为学院派中医的那批民间中医是怎样具备较高中医理论水平的。直到今天,仍然有一批皓首穷经的高水平民间中医在基层医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自觉地担当起中医文化传播的使者,还不断地推动地方中医水平的进步。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河北宁晋县民间中医李源(李有缘)先生。
李源,又名李有缘,著名中医家。河北省宁晋县人,在当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创办宁晋县李源草医堂中医门诊和宁晋县民间中医交流学社,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临证形成了“抓脉症、定病机、选主方、配部位引经药”为特色的中医诊疗体系,以治疗疑难、口腔疾病、小儿疑难病等为特色。曾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整理、编著出版《宋俊生临证得失录》、《草医堂临证传薪》等中医著作。 我是在2006年有幸结识李源先生,适逢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提出《告别中医药》的废医论主张,我们在中医药论坛上彼此进行交流,从此成为神交的道友。我始终认为只有民间中医才能担当起振兴中医的重任,正好在李源先生身上看到了未来中医的希望。李源先生从医经历与古代那些中医大家没有区别,他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后自学中医,达到痴迷的程度,先后师从秦皇岛范氏医宗第4代传人王可贵、河北名老中医赵振兴先生以及著名中医专家曹东义教授,不断研读中医经典著作,通过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中医水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不仅顺利通过了当年的中医专业自学考试,也通过了《执业医师法》规定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中医自学成才的典范。 如果有谁还在怀疑民间中医的理论水平,不妨去读读李源先生的《草医堂临证传薪:一位民间中医的实践与感悟》。这本著作是李源先生的代表作,包括临证治验、临证心得、医海拾贝、部位引经药四部分内容。临证治验主要讲述他多年来对一些病症治疗的经验;临证心得主要总结了他多年来从事临床的一些心得体会;医海拾贝是其从医以来学习、临证过程中的读书笔记、感悟和跟师的部分笔记摘要;部位引经药是他临床诊治疾病时,在确定了主证、主方后,选择药物组方时,加减变化的病变部位引经药的实践。该书完整地表达了李源先生在长达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个性化诊疗特征,即“抓脉症、定病机、选主方、配部位引经药”为特色的中医诊疗体系。
正是像李源先生这类的民间中医坚守着中医的特色和传统,才保持着较高的医疗水平,体现出中医治病的优势。就拿本书《小柴胡汤治验有感》中的医案为例: “该患者病程3年,经数位中西医诊治,效不佳。究其原因,并非病情复杂……该患者表现症状明显具备少阳之脉证,与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必效。然所经诸医可能是过分相信所谓先进仪器检查,而忽略患者的脉象、舌象及患者自身感受,均按胃炎诊治,竟没有一位医家辨为邪阻少阳论治,使患者病痛迁延3年之久,真是医者之悲哀,患者之不幸。及至笔者处,据其脉证处方以小柴胡汤加减,服药不过10余剂,即告痊愈,且2年多来没有复发。” 这个案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它不仅体现了学院派中医与民间中医临床诊疗的差异,也道出了现代学院派中医医疗水平普遍低下的根本原因。那些学院派中医已经西化,他们缺乏中医思维和中医理论知识,放弃了中医四诊与辨证论治的传统,只是按着西医仪器设备检查、根据西医研究中药的药理机械地辨病开方,才导致这位病人按着胃炎病久治不效。李源先生只是遵循了中医传统的辨证审因,完全按着中医思维和中医理论去治疗,便达到 “鼓之应桴”的效果。 李源先生没有将自己受惠的对象仅限于病人,他在深耕临床实践的同时,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同仁提升中医水平,还创办了宁晋县民间中医交流学社,并开通网络自媒体,通过持续的学术交流,不断地为同仁答疑解惑,指明临证为医的方向。在李源先生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位仁者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感,正如其言:“传播中医理念,增强大家对中医的认识,是每个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你是身处庙堂之上,还是身处民间底层,都应该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心,为传播中医尽一份力。” 无论是从中医的来源途径、传承方式、知识结构还是从诊疗服务形态上来看,民间中医都是符合中医自身特征与发展规律的主体。民间中医过去是传承中医的主体,现在仍然是传承中医的主体,未来更是促进中医发展的主动力。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像李源先生这样的民间中医涌现出来,坚守中医的道统,传播中医文化,推动中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