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净面尊者 于 2016/3/15 10:05 编辑
“中西医结合”姓“西”不姓“中”
作者:王世保
一
从中医现代演进史来看,中西医结合有三条路径:第一、张锡纯开创的“衷中参西”,将西医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医药理论“以中化西”,这是对中医的发展。第二、毛泽东发动的“西学中”运动,提出建立“既高于中医也高于西医的新医学”,这种“新医学”由于没有任何哲学基础本质上属于伪学。第三、余云岫等提出的用西医和现代科技研究中医中药,阐释其科学内涵,并最终废除中医中药,这条路径就是是“以西化中”,最终是有益于西医西药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由于中医学界普遍存在着科学主义的信仰,而“以中化西”需要较高的中医理论及其思维水平,所以这类有益于中医发展的属于中医范畴的开创性工作在中医界基本没人做。没有任何哲学理论支撑,“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新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是由权力强行干预中医发展制造的“伪学”,所以结合了近半个世纪,直到现在也没有见到成体系的“新医学”诞生,这类结合研究基本是在浪费国家资源。“以中化西”没人做,创立新医学又是臆想,只有“以西化中”。
二
“中西医结合”的本质就是从西医西药理论角度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对中医中药进行科学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西医西药理论。比如制造出青蒿素就是西医西药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对象是中医中药,研究的主体则是西医西药科研人员,所用的理论和思维方法都属于西医西药。“中西医结合”属于西医西药科研范畴,它姓“中”不姓“西”。
从毛泽东提倡“中西医结合”并让大量的西医科研院所中的西学中人员进入中医药院校以来,中国医政管理部门以及中医学界一直就没有搞清楚“中西医结合”的学术研究范畴。国家医政管理部门“张冠李戴”,将这些本质是西医药科研范畴的中西医结合项目划为中医药范畴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
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已经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巨大负面效应,它一方面让大量西医西药科研人员混进中医中药科研院所,被当着中医中药研究人员对待;一方面吸引大量的中医中药研究人员从事中医中药理论的西医药研究,并在这些国家扶持的西医西药研究项目中逐渐被西化和伪化。
三
真正属于中医范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应该是张锡纯所开创的那种“衷中参西”的路径,这种研究将西医西药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主体是中医中药研究人员,所用的理论是中医中药理论和思维,最终的结果是丰富和发展中医中药理论。比如像张锡纯那样将化学药用中药理论重新描述,并在临床中加以辨证应用,最终实现“以中化西”,继而进一步发展中医中药。
那种利用西医和现代科技阐释中医理论本质、中药物质基础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其实都是西医药科研,不属于中医药研究范畴。那种“阐释中医药内涵”的现代化研究本应该是西医药科研院所的分内任务,与中医理论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应该再拿这种西医药研究项目去西化和伪化中医队伍。
不管是“西学中”还是“西研中”,最终的结果都是“归西”,不是创新西医理论,就是丰富西医临床用药。如果国家医政管理部门和中医学界还将“中西医结合”下的两种本质不同的研究混在一起,并作为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这种南辕北辙的发展路径,最终将消灭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