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未悟道 于 2015/9/18 21:56 编辑
临床问题: 我本人,对于常见的胃痛症状,包括短时的症状性胃痛,以及相应的西医疾病,如胃炎、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等,大多数使用西药,可以解决临床问题。这类情况最多,所以一般不使用中药汤剂治疗,至多是在使用西药的同时,配合使用一些中成药。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西药药理作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一些中成药,加强临床效果;或者是作为减撤西药的过渡,延长疗效,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另一种情况,则是因为不收诊断费,迫不得已配用中成药,增加一点儿可怜的收费而已。
有少数情况,不得不使用中药汤剂或者丸剂治疗。常用于三种情况:一种是反复更换多种西药,或者西药配伍方案,均不能解决胃痛症状。一种是用药则缓解,停药则反复。也有个别病人,一起病即要求中药汤剂治疗。
回顾多年来中药汤剂的使用效果,大约显效和有效者,只占2/3。无论是有效的,还是无效者,总是心中没底,不如西药用着顺手。 西药药理,不外针对性使用或者配伍使用抗酸、解痉、动力、抗菌、护膜,无效者,大约只占日常胃痛症状者十分之一,所以在初诊投药时,还是心中有数的。复诊无效,更换配伍方案,通常可以解决问题。只有极少数,不得不使用中药。 中药汤剂,初诊时辩证和选方用药,就心中没底。常常是效果很好时,自己反倒觉得出乎意料?
分析其中缘由,可能有如下几条: 西医方面: 理论上,胃痛症状---病因病位病理---西药药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应性强,比较明确。实践上,长期反复使用,自然积累了较多的实际经验。 中医方面: 理论上,受西医解剖生理,组织器官概念的影响,一说胃痛,胃病,脑子里首先浮现出的是西医的解剖生理概念。只在开中药方子时,才迫使自己想象该病人的胃气上逆,瘀血阻滞,肝气犯胃,仍然是停留在文字层面,生硬地套用病机、证候术语,并不能形成真实可信的“形象”。本质上还是突不破,中药有效,中医理论不科学的思想障碍! 实践上,门里出身,也算受过简单的中医正规教育。但是,在胃痛一病上,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经验积累,仅仅是记得几个方剂而已。也就是说,没有临床直接师承可依。 由于很少使用中药治疗,就很难在实践中积累具体方药的有效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 因为,主要是在西药无效或者不理想时,才使用中药,所以也有可能,使用中药者本身就是比较顽固难缠的病例?(使用中药汤剂者,通常停用西药。)
回忆我十几岁时,一个本家爷爷,长期胃痛,让我开方,那时的西药,不外乎小苏打、阿托品之类,农村胃痛者,多使用中药。我开了活络效灵丹汤剂,吃后效果很好。今天想来,本方用于胃痛,几十年来,仅此一用,说不清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针对胃痛的中药使用问题,准备集中精力,系统学习一次手头的所有资料,整理相关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培养中医的思维习惯,整理系统的理论认识,提炼简捷的临床思路,筛选有效的方药制剂。作为今后胃痛使用中药的参考资料,增强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针对性。 这样的设想付诸实施,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只能是边学边写,同步发表,杂乱无章,前后不符,在所难免。力求全面学习,重点掌握;深入浅出,简明实用。 希望有兴趣者交流理论认识和实际经验。
症状的临床意义? 胃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也是中西医共有的症状。西医仅仅作为一个症状对待,不能作为病名。 中医,既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一个“病名”。古代书籍和现代中医教科书,也都有“胃痛”一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或者兼有嗳气、泛酸、嘈杂等症状时,它是一个症状。在作出胃脘痛的诊断时,它就是一个病名,通常需要在胃痛这一辨病之下,再作出辩证诊断,例如寒邪犯胃,肝胃气滞等。
把症状用作病名,自己曾经认为,这是中医不科学的方面之一。
关于症状的临床价值,中西医认识不同。西医只是作为进一步认识疾病的诊断线索。它是疾病的病因、病位、病理、病灶的外在表现,派生出来的东西。 以慢性胃炎为例,多数病人,随着西药的使用,症状消失,通常不会再去复查胃镜,医生和病人也都认为疾病治愈。但是,严格来说,只有胃镜影像报告正常,同时症状消失,才能说明是临床治愈。仅仅胃痛症状的消失,不足为凭。 问题在于,在没有胃痛以及其它胃症状的普通人群中,胃镜普查显示慢性胃炎图像者,超过半数。也就是说,胃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未必与胃痛同步。我们自然也不能据以诊断为,半数以上的人群都患有慢性胃炎,只能说半数以上的人,胃镜图像不正常! 其实,颈椎病、腰椎病,同样是这个道理。既有影像学异常,又有临床症状,并且二者之间有相关性,才能诊断为颈椎、腰椎病。例如,一个老年显著驼背者,没有任何临床颈腰椎症状,不用拍片,我们完全可以确认他的颈、胸、腰椎不是正常影像,而并不能据此诊断为这是个颈椎、腰椎病人。 同理,一个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胃镜图像异常,我们通常可以说“你有轻微的慢性胃炎”,但是,确实如此吗,这是科学的诊断吗? 影像、检测、病检,这些西医反映和标志疾病本质的资料,与病人自觉症状之间的不同一,并非罕见。以胃病为例,一个长期反复存在胃症状的慢性胃炎病人,他的胃镜影像,可能就是个红白相间,以红为主之类的描述。而一个已经出现癌变的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自觉症状。 妇科,也有这种情况。一个盆腔炎症明显,重度宫颈糜烂者,自己只是主诉有白带,轻微腹痛、不太明显的腰困。而一个主诉明显不适者,腹痛、腰困、下带,整天到处就医,频繁中西医治疗,实际检查所见,只是轻度的妇科炎症而已。
以上所述,无非是说,西医看重的是疾病的病理诊断,症状只是附属于病理的外在表现,并不受医生的重视。如果病人反复折腾,医生会认为主要是个心理问题。
中医,不依靠任何现代检测手段,来作出病和证的诊断。当前通行的西医所有检测手段,尽管大家都要例行检查,但是,绝大多数还不能“内化”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常常是作为排除或者确认西医某种疾病,或者只是“外在”地作为评价中医药效果的指标。 也就是说,中医目前的辨病和辨证,主要是依靠临床症状(广义,包括西医的体征)做出的诊断。
两者对于症状的临床价值的不同认识,不能简单地认为,仅仅是因为中医,是在没有现代技术和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是中医落后的表现。 正因为中医没有发展出精确的人体解剖、实验,这样的西医方法学,迫使中医人,在既不打开人体,也没有化学分析技术打开药物,这两个客观实体都不打开的前提下,从自身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学出发,在实践中,认识和处理胃痛一病、一症,是以人体本身作为“实验”对象,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 胃痛一词,作为病名,其中难免有纯理论推演和主观臆测的成分,但更多的却是千百年来中医人,围绕胃痛这一核心概念,所进行的长期、大量、反复的“人体实验”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
这与中西医不同的医学观和学术特征有关,不是我们在这里能说得清的。 陆广莘先生曾经举例指出,高血压,如果血压降到正常范围,而病人的头痛症状没有消失。中医药治疗后的头痛症状消失,意味着现代医学条件下,尚且没有认识和理解的“血流供求不平衡”关系的改善。 这里我可以推想出:同理,胃痛症状的改善,同样意味着机体内部胃的气血流通,即物质、能量、信息流,供求关系的改善?也正是病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本身就是中医以胃痛这一症状,作为病名的部分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