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423|回复: 0

转帖:现代民间中医应具备的临床技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6 12: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民间中医应具备的临床技能

王晨龙 青岛王晨龙中医研究所

  医疗保健的标准是什么?是疗效和安全性。要实现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则要求中医师具备较好的临床技能。笔者作为一名民间中医,这里仅对现代民间中医应具备的临床技能谈点粗浅的看法。

  掌握四诊补以“听、叩、触”
  四诊是中医临床收集材料的手段,不应有所偏废,尤其对脉诊和舌诊更当备加关注。脉诊和舌诊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临床很实用,是目前西医诊断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应当加强学习,掌握应用。脉诊和舌诊单凭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的知识是不够用的,应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民间中医参考书常以《脉经》、《频湖脉决》、《奇峰脉决》、《舌鉴》及当前一些带有彩色图片的舌诊书籍为主。临床中脉诊和舌诊要实事求是地应用和填写病历。如弦脉主肝病,数脉主热,迟脉主寒;舌赤主热,苔黄主热,这是脉学和舌诊所公认的。可是,临床中肝病的脉象往往是滑数脉而不是弦脉;心阳虚的脉象往往是虚数脉而不是迟脉;脾胃虚寒的舌象往往是舌赤苔黄,而不是舌淡苔白。对这种临床现象应按照中医的“舍脉从症”去对待,而不一定非得在病历上填写弦脉或赤舌之类符合“标准”的脉舌。
  问诊和闻诊,表面上看较容易掌握,按照“十问法”即可收集到临床所需要的资料,可是在临床中要通过问诊和闻诊迅速地把握住病症的核心则并非易事,应当加强整体水平修养,提高问诊和闻诊的艺术。
  “听、叩、触”在中医书籍里早有记载,如腹痛拒按、触虚里、闻其声等。目前西医的“听、叩、触”对民间中医来讲较为实用,应当努力学习,这对提高辨证诊断的水平有帮助。例如,肠痈在西医称急性阑尾炎,除了中医的四诊外再采用西医的腹部检查基本可以确诊;如果缺少西医的腹部检查则较易于误诊。

  一专多能
  一专多能大抵有两种解释:①“一专”指对某一个病种或某一专科较为擅长或较为精通;“多能”是指掌握多科常见病种的临床诊疗技术和方法。②“一专”指对某一种疗法较为擅长或较为精通;“多能”是指对某几种疗法较为通晓或有较深的研究。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脏器或组织异常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脏器或组织的正常功能,单纯精通某一个专科或病种,而不了解与之相关的专科或病种,或仅局限于一种治疗手段,而不掌握与之相关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就较难实现真正的高疗效。如女性患者“腰痛”有可能伴有带症,治疗就当有别。再如肠痈的成脓期和溃脓期,病人腹痛较甚,压痛伴反跳痛,如果采用保守疗法,抗生素的效果已经很不理想,使用中药则临床效果尽管较西药好,但还需一个煎药的时间。此时,如果配合针刺疗法,在几分钟内就能止住或缓解腹痛,二三十分钟后再予煎好的口服中药汤剂,三五天内即可治愈。治疗肠痈针刺的止痛速度较西药和中药的汤剂快得多。于患者而言,需要的是迅速止痛,早期痊愈,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佳的首选方案就是针刺与中药配合应用。因此,一专多能是提高临床疗效较好的方法。

  掌握西医诊疗基础
  了解和掌握西医相关的检测数据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对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是有益的。中医在遇到无证可辨时,借用西医相关的检测手段对提高中医的辨证水平还是有益的,如男性不育的无精症或精少症就是一个例子。在疗效的评价方面,许多病症的临床症状虽然不存在了,可是并不一定是疾病痊愈了,这种事例临床中还是较多见的,如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评价指标主要是肺功能而不是临床症状。因此,作为民间中医应该了解掌握西医相关数据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这对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是有益的。

  善于辨证论治
  整体辨证论治观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的基本方法,临床中医必须坚持应用并提高,不应该按照西医理论应用中药。仍以肠痈为例,肠痈成脓期西医的保守疗法多以抗炎为主,但临床疗效一般。有的中医用大黄牡丹汤后效果不明显,不去认真寻找原因,却简单地按照西医的用药原则进行抗炎,将多味清热解毒中药拼凑在一起,或干脆配合西药输液,效果还是一般,便自谓药物治疗无效须请西医手术治疗。事实上,临床中只要不墨守成规,善于整体辨证,认清病症的本质,按照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应用中药辨证治疗,对该病的疗效还是较满意的。
  中医的整体辨证论治观不但是临床治病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攻克难症、进行创新的可行方法。应将整体辨证论治观立足于临床,不断探索,要相信理论来源于临床的总结和检验,创新来源于实践的探索。如对于小儿过敏性哮喘,有许多报道虫类中药具有抗过敏作用,有的教材将该病分为四个证型进行辨证治疗,但临床如此治疗为什么疗效不理想呢?反之,不应用虫类中药,不按照某教材的分型治疗,仅采用西医相关的检查法,运用中医的整体辨证法去诊治该病,却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民间中医临床必须坚持运用中医的整体辨证论治法,按照中医的用药原则,应用中药或中医的其他疗法治疗疑难疾病,提高疗效有所创新。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总235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7 1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