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鄙人学医经历特别,四大经典从未细心读过。有多位朋友恳切问及《伤寒论》读法,颇感为难。非斗室内纸上谈兵、非欲成一代巨匠者,宜在方剂组成上下工夫。今就该书初始涉及方剂作简单解释,亦征以前所述观点,或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古代文具落后,书写实系刻字于竹简,故言辞多晦涩,文字极简略,多有不能言明处。今人不宜就此指责,而宜敬重古人于困难中利益后世之苦心。
1、麻黄汤与桂枝汤
麻黄汤系解表剂。仲景谓脉涩精亏者不可服,系防伤正。气分不足者,加黄芪、知母,张锡纯应用之;气阴巨亏者,先服补益之剂,再服麻黄汤,范文甫应用之。
桂枝汤系补益剂,调和营卫以驱邪。俗医谓以表实、表虚之标志,然寒邪属实,又何来虚实之分!体强者可不扶正,体弱者扶正以托邪,此其理也。后世取桂枝汤本意,治以补中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八珍汤化裁,上海颜氏论述极确。
汗解之法,顺其自然,不强力发汗。
2、白虎汤
脉浮滑,用通俗话说,即表寒未解开始入里化热,用白虎汤清解。此时阳明未大实,生石膏用量不必重。实际用药,宜凉热并用,需区分以凉为主还是以热为主,并考虑是否加党参托邪。
表寒如何吹气般如里,冰雪又如何变为烈火?所谓入里化热,绝非入里化热,实系初得风寒之时即夹杂热邪而热邪逐渐显现也。脉浮滑,若先前没有用药,系拖延失治;如果已经用药,则系用药失误,没有在疾病初期斩草除根。
至若阳明火炽,以白虎汤解之,此为仲景极高明作法。鄙人就此曾多次谈及,不赘述。
后世对伤寒及温邪治法,多有发挥与创新,已远非仲景年代可比。源于苏州之岭南温病学派对医学发展贡献宏伟,系对仲景理论再发展也。
3、真武汤
此证,系过用苦寒急伤肾阳也,与普通慢性杂症阴虚累及阳有异也。
4、大、小承气汤
此亦系对热邪处置不当导致也。
今人体质与古代不同,用承气汤需防伤正。重用白虎汤并酌加益气养阴之品,亦可代之,唯服法讲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