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中汤,又名人参汤,方出伤寒论,主治太阴证,仅仅人参、炙甘草、炒白术、干姜4味组成。
自取暖季以来,小儿大便就总嚷着肚子痛,便不下来,发现是大便干燥,时不时还伴有鼻塞现象,据幼儿园老师讲还出了一次鼻血,初时以为是感秋燥,肺金不降所致,就买了一打杏仁露喝喝,杏仁降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降大肠气升便可缓解干燥,这招其实是和罗大伦学的 ,结果却是不好使 ,因为不对证 。于是就没再采取动作,继续观察。对自己儿子用药是不能不小心的,仅靠自己看书的半瓶醋不小心点是不行的,第一个因为是自个亲儿子不是小白鼠,第二个那万一弄错了,你说叫父母怎么看,叫媳妇怎么看,叫亲戚朋友怎么看,叫同学同事怎么看 ,所以用点药那我可真是亚历山大啊!通过观察发现儿子舌苔白滑,胃口不好,入睡时出汗等均为虚寒证并无阳明里热的证状,但一个燥子却仍令人犹豫不决,只到那天看了刘力红老师关于燥气本寒的论述(一提到燥便容易与热相连,而实际上六气中燥气本寒,可参见拙《秋季为何多鼻塞、咳嗽、咽炎》, 看我这个就不用看《思考中医》那段了),俺才终于下定了决心,理中汤就是他了,所以说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没文化真可怕。
实际上俺用的还不是理中汤,而是麦味理中汤。党参(生晒参太贵,舍不得用 )、炙甘草、炒白术、炮姜(小孩用药要轻柔 )、麦冬、五味子,额外加两枣,这样就酸酸甜甜味道好过王老吉 ,很严肃的跟您说,这汤药味道真是不错,我也很爱喝。对了,放点陈皮也可以,不过我给忘了,鄙视一下自己。 一付药分两顿吃,吃完第二顿的时候,效果就出来了,儿子说肚子痛,跑去厕所,这会儿也不用揉肚子了,噼里啪啦一泻了之,随后几天大便就顺畅了,排下不少碎碎糟糟脏兮兮的东西。大便由羊粪状转为泻下又逐渐成型。怎么大便干燥不用清热药,反而用温热药能起效呢?因为是因寒而燥的,就好比粑粑被冻在管道上了,往里面加冰是下不来的,只有烤烤火才行。你看,其实说白了这道理多简单,其实中医就是这样,道理都在生活中,一不用显微镜,二不用小白鼠,只要有心好好观察就行,这就是大道至简啊。还说明一件事就是中医治病一定要辩证,没有手册式的规范,若是辩证对了,用起药来真是效若桴鼓,完全可以一剂知,二剂愈。若是用错了的话……
实际这次在用药上还是保守了,完全不必加麦味,哎!书上得来终是浅,还是放不开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