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
一开始黄帝感叹的是什么呢?说的是医道,很茫然,象看深渊一样。天上的浮云很远,伸手够不到。深渊在底下可测,用个绳子拴上石头往下沉还能测,
“圣人之术,为万民式,”
圣人提供的技术规范可以做为通用的格式,人人可以遵守。
“论裁志意,必有法则,”
把天地之间莫知其际的东西用一个办法来把握住。
“循经守数,按循医事,”
列出一个法度来,给它数量化了,按照这个方法可以规范医药之事。
“为万民副,”
副有符合的意思。圣人的数就是把这个医疗的行为和群体的共性相符合。掌握一个标准人或者理论上的共同规律。比如说现在的生理正常值一类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还有一个范围,这就叫万民副。有了标准就好遵守。
“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
要把这个高深的医道给它规范化、数量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五种过错和四种正确的方法。你知道吗?
“雷公避席再拜曰:”
这是礼仪的形式。也是一辞再辞,示礼敬不敢。
“臣年幼小,蒙愚以惑,”
上篇讲“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好象是雷公比黄帝老。这又说臣年幼小,好象是年轻干部,下级官员,无论他是老是小,是高是低,在这是一种谦辞。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些年轻的医师和经事不多的人容易犯的错误,那就好理解“臣年幼小”的意思了。
“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只是形象名称的比类,不知道过失和正确的法则。例如肝、青,都是东方五行属木,这就是比类的,把这个形列出名称来了。在理论上、名词上引用经典还行,叫“虚引其经”。真正心中并没有体会。面对事实的时候却不能够运用。这在年轻的学中医的人中是容易犯的一个事情。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
《太素》是“凡诊病者”。问病人年龄,收入,官位,这在现代社会是个人隐私。在传统中国不一样,问病就更不用说了,这个和病有关系,生命都托付给医生来处理,个人的经历和病有关系,为了医疗需要,是可以问的。
“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
以前是当大官,后来撤职了。也没受什么邪气呀,待遇不变,还住有房,出有车,但病从内生,里面抑郁了,这叫脱营。
“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
以前很有钱,炒股票一下子坏了。过惯了富日子,突然贫了以后心里若有所失,着急生气,一点小病成大病了。一急躁胃溃疡犯了,吐血了,完全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