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 灸 验 录(6) 六、龋齿疼痛 严贤永,邻人严祯明之子也。自儿时便患牙疼,常以去痛片止痛治疗。1969年5月,时年15岁,牙疼又作,服止痛消炎西药数日,疼痛不解。是日牙疼加剧,痛引右耳中。其母引来求用银针治疗。查系右下两牙龋齿蛀孔,牙龈肿胀,张口不利,说话进食,其痛难忍。查系龋齿作痛,为针患侧下关、翳风,牙痛、太溪,对侧合谷。除太溪用补法外,余穴均用泻法。诸穴进针毕,牙痛即止,留针约半小时,其间运针两次。嘱其平时适寒温,少进甜食酸物。 按、下关为手足阳明、少阳之会。主治“下齿龋,下牙痛。”(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翳风为手足少阳之会,针之疏通少阳经气,疗张口不利耳中疼痛;“面口合谷收”,因手阳明经上交人中后,左脉止于右,右脉止于左,故取对侧合谷施针;太溪为治肾虚牙痛要穴。古人有“牙齿痛,吕细(即太溪)堪治。”(窦汉卿《针灸指南》)盖肾主骨,齿为骨余,肾虚齿骨不坚,故易“龋”而作痛也。诸穴配合恰当,手法补泻兼施,是以收效迅速。 附记:2000年暑假,严因病来诊,谈及当年牙痛。谓:自您针灸,迄今30余年,未再患牙痛云。 王国秀,邻人易君位德之妻也,年40余。王素有龋齿宿恙,1971年6月,旧病复发,针药并进,概不见效。一日来舍求治,告谓右下牙剧痛,致右头面耳中亦痛。令其张口见其右下牙两枚大齿均有龋空。乃为针太溪,灸泽田温溜(穴出《针灸真髓》,取穴:两手虎口交叉,其余四指搭于手腕上,中指尖处,即是本穴,为日人泽田健灸治龋齿要穴。)7壮,疼痛顿息,又灸7壮,后未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