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228|回复: 0

中医入门感悟——虚、恒、细、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7 16: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几年前就想学中医了,仔细推想这个念头的来源,发现并不是外界的推动,好像有某种潜意识告诉我那是很有趣的东西。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念头,我隐约觉得中医与道有着某种联系,因此还幻想着在某个深山老林能遇到仙风道骨隐世高人,拜师学艺。也曾在网上浏览各种佛道论坛,还真找到一位武当道医,据说达到了胎息的境界,可惜高人已经不收徒了。直到一年多前遇到上海应象学堂的杨老师,才了解到原来有大隐隐于市的高人在都市里也教这种超然之学。很感激上天的安排,也很感激杨老师他们的慈悲心怀,让我以及其他很多对中医感兴趣学员有了一个得以管窥中医的机会。

刚开始,学了几堂启蒙课后,觉得中医好简单,不就是三个锅炉嘛(三焦),没水了加水,没火了加火,有水垢了疏通疏通。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才体会到阿基米德对他的学生所画的几个圆圈,圆圈越大,接触的未知越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就越多。现在明白,用中医理论来进行一些简单粗略的调理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要用来治病救人则需要不断深入的去精细体会。我的理解是,就和物理学一样,物理学的初级阶段牛顿运动定律适用的很好,到了量子水平就需用相对论等来解释了;同样,中医的各种理论也只是各种针对人体运行规律的模型,因此其治愈率也就各有高下。而且听李老师讲中医是一个比较个性化的东西,不同的人学习同样的理论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不同处理偏好。

通过近八个月的学习,几位老师的无私传授,大致对中医有个模糊的轮廓,知道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一、心态
1、虚。“恬淡虚无”的“虚”,曾听厚朴学堂的徐老师讲过,这四个字其实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代表四个不同的层次,深以为然。这不仅是中医追求的历程,佛道亦然。

“虚”,说来容易做来难,个人的体会是,这里的意思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虚心”、“谦虚”的虚,因为这仍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而真正的“虚”是一种心境,一种状态,没有过多的自我意识的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患者的病机,应对策略才能更应机。

其实不光是中医,各行各业,以及我们日常处事,只有达到了“虚”的境界,才能才思泉涌,做得更好,活得轻松。要达到这个虚的境界,静坐是很好的方法,坐的时候对自己的各种念头不迎不拒就行了。

2、恒。恒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个人理解的恒,不仅指目标要恒一,而且为达成目标的行动也需持续,曾看到过小安的邮件签名很有启发性,现引来分享:“苟有恒,何需五更起三更眠”。我对中医不能说不感兴趣,但有一次我深深的警醒了,学了这么久,我竟然连太冲穴在哪都不知道。我反思了一下,刚开始接触这些穴位经络记忆性知识时,我总是在想等我空闲的某一天我再来系统记忆吧,总是有各种理由告诉自己没有时间,于是就像寒号鸟一样把各种应该下功夫学习的东西一直在拖延。因此,孙思邈有云:“人而无恒,不可为大医”。

3、细。很早就听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杨老师也经常叮嘱我要细心,特别是医疗行业更是如此,我也知道杨老师说的对,但可能潜意识里认为真正接触患者的时候再打起精神来仔细点吧。其实以前我也看过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学理发的学徒在冬瓜上练习技术,每次结束后就把刀子往冬瓜上一插,后来学好后准备给人理发了,先给师傅试试,理好后习惯性的也往师傅的脑袋上插了一刀。我想我还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吧。

直到最近看到了一个PPT《幸运的方法》,开始每天起床后收拾屋子,每次回到家看到整洁的环境,感觉真的不一样。后来老师又给了我一本《细节决定成败》,看了里面的图片和案例,我明白了粗心其实是一种侥幸和偷懒的心理,一种浅尝辄止的心态,一种得过且过、糊里糊涂的状态。心态是会蔓延的,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细心需要从打扫门庭的小事做起。

4、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个人感觉中医的各种辨证理论其实和物理学的各种理论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对规律的概括认识模型,肯定会忽略了很多相关因素,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都像摸象的盲人,前人告诉了他们的心得,我们还需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融汇参考。当然中医与其它知识传承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可以通过打坐修行从而更清晰的体会人体的气机运行。

二、理论思考
曾经在思考草药的能量是怎样被人体吸收的,后来听老师讲:

1、六腑是炼油厂,五脏是加油站,老师们还讲到肝气、肾气都是一个东西,只是在不同的脏腑里运转就有不同的名称。

2、可以通过对经络上的五腧穴的调控,将能量在不同经络中调动。

3、曾经还接触到一本书——《辅行诀》,是一本敦煌遗书,据说是陶弘景所著,他将草药分为五大类,每类里又分为五小类,然后根据脏器的虚实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来调理脏器。

后来有了猜想: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角徵宫商羽,是否我们体内流动的气就和光波、声波一样,都是具有某种振动频率的能量。当含有这些能量(草药的偏性)的东西进入人体后,与之具有接近频率的腑器就会将其吸收,然后讲这个能量传送到对应的脏器储存,再通过与之相连的经脉发送出去,进入到人体的大循环中,这也许就是归经理论的根据。我们周身的经脉就象加热器,可以将不同频率的能量转化为与之同频率的,这是否就是隐世高人能够餐风食气的原因呢?

在课上曾听老师说:真正先天的肾精,用药物是补不了的。所以我猜想:我们所说的补下焦是否只是补的肾脏、肾经,平衡失衡的五脏循环。李老师在课上也常提到:关键是要让人体运转起来。。。。

来源:水云间是的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4 0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