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10/8 06:50 编辑
春夏之交,湿疹的病人非常多。
今天(7月6日)就开了三四个外洗方,有些病人觉得这外洗方效果好,又来要求再开几剂外洗方。
这个病人,女,手部湿疹都退得差不多了,刚来时,一片又一片的,瘙痒难耐。现在用中药熬水外泡熏洗后,那些湿疹都隐退了。
她说,我就用那方,一付药熬一次,洗了很舒服,晚上不痒,就能睡好觉。
老师说,这外洗方可以用两天三天,只要不坏,一付汤药可以多泡几次,这样也不浪费。
病人点了点头,我们就再次把方子写下:
薄荷30克,荆芥30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30克,青风藤30克,苦参30克,艾叶30克,黄柏30克。三剂。
有一本叫《理论骈文》的书,这本书是专讲外用药的,书中提到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说,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外治之方即内治之方,所异者法尔。这外用药也有它的理法,而且跟内服药是相通的,有些中医生开惯了内服药,很少开外用药,对外用药不太熟悉,其实外用药有外用药的一些特点,但它整体的理法跟内服汤药是一致的。
有个学生问,这外洗方有什么规律呢?青风藤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为何要用薄荷艾叶?为何每个病人的外洗方略有不同,但总体的药物基本都是那么几味?
我们跟他说,老师开外洗方治疗各类湿疹,有三个思路,这种外洗方的思路是天地人的三才观。
这学生疑惑地说,天地人三才观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好像没怎么听过。
我们跟他说,老师摸脉寸关尺代表天人地,浮中沉也代表天人地。我们看,老师最常用的外洗湿疹的药物汤方有哪些呢?不外乎就是
薄荷、荆芥、防风、蝉蜕(天部)。
青风藤、络石藤、海风藤、忍冬藤(人部)。
艾叶、苦参、黄柏、蛇床子(地部)。
我们来看,这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十二味药,它们是针对病因病机的。皮肤有湿疹会瘙痒,甚至起水泡,它不仅是皮肤表面的问题,皮下的血脉经络,以及深层次的肌肉,都会有些湿热瘀滞在那里,发到皮肤表面才会瘙痒。所以我们看到皮肤表面的病症,一定要透过肌表看到深层次肌肉血脉经络的湿毒瘀滞。
那么皮毛表面会瘙痒,这在中医看来是什么原因呢?是风,风者善行而数变,风胜则动则痒。所以老师用荆芥、薄荷、防风、蝉蜕,这些质轻气味灵动的药物,也有部分风药,取它治上焦,治肌表如羽的道理,把皮毛汗孔疏通打开,给风邪一个出路。这样肌表层面的风痒就很容易得到缓解。这就是天部用药的道理。
我们再看人部,相当于人体的血脉经络,人的血脉经络是遍布周身的,它那能连通上下内外。《黄帝内经》说,经络者,所以处百病,决死生,调虚实,不可不通。
那么什么样的药物,最能够疏通经络血脉呢?而达到畅达内外上下的效果,那当然是藤类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