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之气,始于子中。子居正北,其名朔方,又曰幽都。幽者,隐也,微也,谓万物未生,幽隐未可察也。朔者,尽也,初也,谓阴气之极,阳气之始也。邵子曰∶阳气自北方而生,至北方而尽。故尧典谓北方为朔易,朔易者,除旧更新之谓也。盖其自子至亥,周而复始,以成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位。子午为阴阳之极,卯酉为阴阳之中,是为四正;四正定而每隅间之以二,是为十二宫;每隅间之以五,是为二十四向。再按洛书九宫,位分八卦。
伏羲八卦曰先天,其次则干南坤北,离东坎西,以左右分数之,自南而东者,曰干一兑二,离三震四,自西而北者,曰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文王八卦曰后天,离象火而居南,坎象水而居北,震象木而居东,兑象金而居西,以次而数,则干起西北,顺而左旋,曰干坎艮震巽离坤兑,以周八宫也。先天以乾坤分天地而定上下之位,后天以坎离分水火而定南北之方。先天以干居正南,坤居正北,其阳在南,其阴在北;后天以干居西北,坤居西南,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故先天以巽离兑虽为阴卦而本乎干体,故位于上,震坎艮虽为阳卦而本乎坤体,故位于下;后天以干来交坤,化为坎水而居北,坤去交干,变为离火而居南,天体倚北而偏于西,故干之退位于西北,地体属土而继乎火,故坤之寄位于西南,巽居东南,木先火地,艮止东北,因对坤方,干父在北,故坎艮震三子随之而居下,坤母在南,故巽离兑三女随之而向前。先天以上下分左右,故以乾坤为纵,六子为横;后天以东西界阴阳,故以震兑为横,六卦为纵。先天以乾坤之末交二至,离为日,故升于东,坎为月,故生于西;后天以震兑之中当二分,自震而南,巽离为木火之地,自兑而北,干坎为金水之乡,故易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正以明东南春夏之盛,西北秋冬之衰。是先天者,所以言六合之象;后天者,所以明气候之详。故邵子曰∶先天为易之体,后天为易之用也。夫天体正圆,面南背北。南北两极,乃其运转之枢。北极居上而为尊,南极居下而为对。邵子曰∶天之阳在南,阴在北;地之阴在南,阳在北。天阳在南,故日处之;地刚在北,故山处之。河图括地象曰∶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内经曰∶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故曰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又曰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阳降于下,则阳盛阴微而东南之方常多热;阴奉于上,则阴盛阳微而西北之地常多寒。昆仑峙于西北,故西北高而多山;沧海浴于东南,故东南下而多水。
高者多寒,下者多热。东南阳胜,则气为熏蒸,而春夏之气多烟雾;西北阴胜,则气为凛冽,而秋冬之气多风霾。中国形胜,居昆仑之东南,故天下之山脉皆起于昆仑,山脉之所起,即水源之所发。是以中国之山,自西北而来;中国之水,亦自西北而发。朱子曰∶大凡两水夹行,中间必有山;两山夹行,中间必有水。试考中国舆图,其山脉发自昆仑,委蛇二万四千三百余里而入中国,分大龙为三障于外,大河为两川于中,以成中国河山之胜 。由是四方立而有十二辰之会,二十八宿辨而有分野之详。三代分为九州,虞舜分为十二州,周末分为十二国,秦为三十六郡,汉为十三部,晋为十九州,宋为二十二州,唐为十道,宋为二十三路,元为十二省二十二道,至我朝则分为两直隶十三省,而天象舆图古今一致矣。
|
|